身不由己?真是好一句身不由己!
一句身不由己,許下金玉之盟的丈夫將她拱手送入宮闕;一句身不由己,正值綺年玉貌的王妃成為年過五旬君婦;一句身不由己,昔日信誓旦旦的天子立賜一條三尺白綾……
梨花一枝春帶雨,一生跌宕起伏的「姚虞國色」——殷姒,就此香消玉殞。
眾怒焚其身,屍骨將不存。那打馬而至的紫衣風流,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她得以入土為安。
魂歸地府的殷姒拒飲孟婆湯,不渡奈何橋。在看那人走完輝煌的一生後,失足跌入往生池,誤打誤撞迴到「身不由己」的開始……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不如,以色侍她。
第53章 改變(四)
啪!
江若柔重重地將手中茶盞往桌上一拍,難得發了怒:「這麽大的事,你都不跟母後商量商量?珩兒,你如今已是太子,犯不著冒險去做這樣的事!」
「母後,兒臣想的很清楚。」晏珩麵不改色,「兒臣想趁此機會,在軍中立威,為以後做打算。」
「立威?」江若柔擰起柳眉,「前線節節敗退,陛下心急如焚。你現在去是立威?你這是去送命!」
「母後。」晏珩仍舊是那副處變不驚的樣子,不疾不徐道,「這隻是暫時的。公孫丞相軟弱,想著誅殺袁曉後諸侯罷兵,朝廷軍隊受其掣肘,不敢反攻。」
「如今吳王拒見公孫丞相,大張旗鼓西進,卻不知初四腰斬袁曉那日,太尉鄧越已領副將十八悄悄離京。」
「父皇部署盡在穎川郡、南陽郡一帶,吳王西進的要道上。朝廷兵馬以逸待勞,吳王興師遠勞,此戰何愁不勝?」
「……」江若柔盯了晏珩半晌,無望的敗下陣來。她做不了晏珩的主,一向如此。
「罷了……」她嘆道,「你要去也可,戰場上刀劍無眼,不可披甲上陣。」
「兒臣絕不會以身犯險。」晏珩信誓旦旦的保證,「監軍而已,不會出什麽亂子的。」
……
「珩兒有如此想法,深得朕心。」晏清欣慰地拍了拍晏珩的肩,「一眨眼,個兒都這麽高了,懂得為父皇分憂。」
晏珩躬身道:「為君為父,於國於民,晏珩都應該盡心盡力。」
晏清收迴手,捋須嘆道:「袁曉一事,你心中難免有怨。但不殺他,朝廷無占大義。犧牲了他,四海皆知吳王野心,民心自有向背。」
晏珩點頭應和:「兒臣明白。」
「你這一去,儲君坐鎮,軍心自安,朕也無憂。」
晏清微微一笑:「你母後總是擔心,可男兒歷練歷練是好事。紙上談兵終是淺,日後要對付匈奴,你必須知悉軍務。以免有人欺上瞞下,將你蒙在鼓裏。耳聰目明,才能在這個位置上坐得穩。」
「是。」
「等你凱旋而歸,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你這般成熟穩重,想來成親早些也無妨。到時候朕叫太史局的人,給你挑個好日子。」
晏珩抬頭,見晏清眼底起了興致。她雖想早些利用婚姻將陸婉與自己綁在一起,但想起對方的漠然以及往日的淒楚,還是下意識的婉拒了。
「父皇,此事還是要問問表姐的意思……」晏珩沉吟道,「表姐待我,終歸是少了那種男女之情。」
「嗯?」晏清頓了頓,放下手置於腰際,認真打量起晏珩來。
半晌,他哈哈一笑,打趣道:「珩兒要有自信,公孫弘的孫子平平無奇,都娶了聶少卿的嬌女。你是儲君,模樣又俊,比朕年輕時都要俏,婉兒怎麽會不喜歡?」
「朕一言九鼎,這事你不用操心。迴去收拾收拾,趁早動身。朕會命人傳信鄧越,等你隨大軍凱旋的那一日。」
「兒臣……遵旨。」晏珩依言退下了,說不出自己究竟是喜是憂。
用兵部署,徵選良將,輸送糧草,打仗的結果看似很簡單,無非勝敗,實則籌備的事務複雜而繁瑣。晏珩不缺統籌全局經驗,但她沒有親自赴過戰場。
葉青為細心的為晏珩穿好甲冑,指尖輕輕撫過冰涼的甲片,望著威然而立的晏珩,難免有些恍惚。
她看著晏珩,從那麽小小的一點,長成自己都要仰視的少年。記憶中不苟言笑的小姑娘,一步步走到今天,學會了虛與委蛇,習慣了眼裏帶著三分笑意。在人前披上了禮貌疏離的外衣,人後咬牙將一切都藏在心裏。
「殿下……真的不去跟郡主告別?」葉青收迴手,真誠地建議她,「您好不容易剛迴來,又要走。一別數日,又是多少春秋?」
「不用去。」套上了映著寒光的鐵甲,晏珩整個人看上去都肅殺了不少。眉眼一沉,頗有震懾人心的力量,話語也跟著犀利不少。
「她不在乎。」若是自己出了意外,再也迴不來了,她也不會為自己惋惜吧……
葉青搖搖頭:「在不在乎,您說了可不算。奴婢真是不明白,您為何對上郡主,就如此優柔寡斷。
「郡主來後,殿下總是悶悶不樂。郡主不來,殿下又老是鬱鬱寡歡。」
「不要再說了,葉娘。」晏珩冷冷地打斷她,「這不重要。」
「不要在孤麵前提起她了……」
「就讓孤自欺欺人吧……」
江府中,曹娥親手為曹鋒披上戰甲。聽聞貴人要帶他出征,曹鋒神采奕奕了好一陣。
一句身不由己,許下金玉之盟的丈夫將她拱手送入宮闕;一句身不由己,正值綺年玉貌的王妃成為年過五旬君婦;一句身不由己,昔日信誓旦旦的天子立賜一條三尺白綾……
梨花一枝春帶雨,一生跌宕起伏的「姚虞國色」——殷姒,就此香消玉殞。
眾怒焚其身,屍骨將不存。那打馬而至的紫衣風流,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她得以入土為安。
魂歸地府的殷姒拒飲孟婆湯,不渡奈何橋。在看那人走完輝煌的一生後,失足跌入往生池,誤打誤撞迴到「身不由己」的開始……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不如,以色侍她。
第53章 改變(四)
啪!
江若柔重重地將手中茶盞往桌上一拍,難得發了怒:「這麽大的事,你都不跟母後商量商量?珩兒,你如今已是太子,犯不著冒險去做這樣的事!」
「母後,兒臣想的很清楚。」晏珩麵不改色,「兒臣想趁此機會,在軍中立威,為以後做打算。」
「立威?」江若柔擰起柳眉,「前線節節敗退,陛下心急如焚。你現在去是立威?你這是去送命!」
「母後。」晏珩仍舊是那副處變不驚的樣子,不疾不徐道,「這隻是暫時的。公孫丞相軟弱,想著誅殺袁曉後諸侯罷兵,朝廷軍隊受其掣肘,不敢反攻。」
「如今吳王拒見公孫丞相,大張旗鼓西進,卻不知初四腰斬袁曉那日,太尉鄧越已領副將十八悄悄離京。」
「父皇部署盡在穎川郡、南陽郡一帶,吳王西進的要道上。朝廷兵馬以逸待勞,吳王興師遠勞,此戰何愁不勝?」
「……」江若柔盯了晏珩半晌,無望的敗下陣來。她做不了晏珩的主,一向如此。
「罷了……」她嘆道,「你要去也可,戰場上刀劍無眼,不可披甲上陣。」
「兒臣絕不會以身犯險。」晏珩信誓旦旦的保證,「監軍而已,不會出什麽亂子的。」
……
「珩兒有如此想法,深得朕心。」晏清欣慰地拍了拍晏珩的肩,「一眨眼,個兒都這麽高了,懂得為父皇分憂。」
晏珩躬身道:「為君為父,於國於民,晏珩都應該盡心盡力。」
晏清收迴手,捋須嘆道:「袁曉一事,你心中難免有怨。但不殺他,朝廷無占大義。犧牲了他,四海皆知吳王野心,民心自有向背。」
晏珩點頭應和:「兒臣明白。」
「你這一去,儲君坐鎮,軍心自安,朕也無憂。」
晏清微微一笑:「你母後總是擔心,可男兒歷練歷練是好事。紙上談兵終是淺,日後要對付匈奴,你必須知悉軍務。以免有人欺上瞞下,將你蒙在鼓裏。耳聰目明,才能在這個位置上坐得穩。」
「是。」
「等你凱旋而歸,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你這般成熟穩重,想來成親早些也無妨。到時候朕叫太史局的人,給你挑個好日子。」
晏珩抬頭,見晏清眼底起了興致。她雖想早些利用婚姻將陸婉與自己綁在一起,但想起對方的漠然以及往日的淒楚,還是下意識的婉拒了。
「父皇,此事還是要問問表姐的意思……」晏珩沉吟道,「表姐待我,終歸是少了那種男女之情。」
「嗯?」晏清頓了頓,放下手置於腰際,認真打量起晏珩來。
半晌,他哈哈一笑,打趣道:「珩兒要有自信,公孫弘的孫子平平無奇,都娶了聶少卿的嬌女。你是儲君,模樣又俊,比朕年輕時都要俏,婉兒怎麽會不喜歡?」
「朕一言九鼎,這事你不用操心。迴去收拾收拾,趁早動身。朕會命人傳信鄧越,等你隨大軍凱旋的那一日。」
「兒臣……遵旨。」晏珩依言退下了,說不出自己究竟是喜是憂。
用兵部署,徵選良將,輸送糧草,打仗的結果看似很簡單,無非勝敗,實則籌備的事務複雜而繁瑣。晏珩不缺統籌全局經驗,但她沒有親自赴過戰場。
葉青為細心的為晏珩穿好甲冑,指尖輕輕撫過冰涼的甲片,望著威然而立的晏珩,難免有些恍惚。
她看著晏珩,從那麽小小的一點,長成自己都要仰視的少年。記憶中不苟言笑的小姑娘,一步步走到今天,學會了虛與委蛇,習慣了眼裏帶著三分笑意。在人前披上了禮貌疏離的外衣,人後咬牙將一切都藏在心裏。
「殿下……真的不去跟郡主告別?」葉青收迴手,真誠地建議她,「您好不容易剛迴來,又要走。一別數日,又是多少春秋?」
「不用去。」套上了映著寒光的鐵甲,晏珩整個人看上去都肅殺了不少。眉眼一沉,頗有震懾人心的力量,話語也跟著犀利不少。
「她不在乎。」若是自己出了意外,再也迴不來了,她也不會為自己惋惜吧……
葉青搖搖頭:「在不在乎,您說了可不算。奴婢真是不明白,您為何對上郡主,就如此優柔寡斷。
「郡主來後,殿下總是悶悶不樂。郡主不來,殿下又老是鬱鬱寡歡。」
「不要再說了,葉娘。」晏珩冷冷地打斷她,「這不重要。」
「不要在孤麵前提起她了……」
「就讓孤自欺欺人吧……」
江府中,曹娥親手為曹鋒披上戰甲。聽聞貴人要帶他出征,曹鋒神采奕奕了好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