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可來了?」晏珩想起按計劃,有件事不得不與晏月商量,托她周旋,於是她抬頭問到。
陸婉點點頭:「母親還在慈安殿,不過她稍後一定會到。」
陸婉清澈的瞳孔中,倒映著晏珩青澀而英氣的臉。她見少年聞言,提起的劍眉逐漸舒展開來,而後不易察覺地勾了勾嘴角。
「我送表姐的玉,怎麽從未見表姐佩過?」晏珩垂眸,目光觸到陸婉腰間空落落的一片。她本是咄咄發問,卻語氣一轉,開口帶了七分委屈。
「我……」陸婉自知理虧,對上晏珩灼灼的目光,無奈道,「是我輕諾了,以後不會忘了。」
晏珩望著她,欲言又止,憋了半天,隻輕輕「嗯」了聲。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大夏民間習俗,未婚女子不佩玉,玉是訂親時男子必須贈予女方的信物。不拘玉料好壞,取玉溫潤之象,喻女子淑賢,祝夫妻婚後和美。
但陸婉出生於侯爵之家,落地即為郡主,獲賜封邑千戶。有太後的寵愛,仗母親的威勢,見的是珠玉琳琅,學的是貴族禮儀。所以民間的婚俗,她可沒有接觸過,不知其深意。
陸婉隻知道「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知道玉是定情信物。卻不知,若是未訂親前男子私自贈予女子玉佩,又有另一層含義。
秋風拂麵,帶著陣陣涼意,一向畏寒的晏珩忍不住打了個激靈。她這才想起麵前的陸婉衣著單薄,站這吹了風指不定會怎麽樣。
「表姐,廊下風涼,正殿的醮還沒撤。若是不嫌,可暫且移步偏殿。」晏珩試探道,言語中夾著幾分關切。
陸婉難得來看她,哪怕是奉了晏月的命,也從不久留。她與陸婉雖一早坦白,確認了互利的合作關係,實質性的感情進展約等於無。她不想這樣,與她做上一世那般同床異夢的「夫妻」。
晏珩喜歡陸婉,她想要徹底地得到她。
陸婉不語,而是越過晏珩,徑直走了。雨停風止,沒有刻意放輕腳步的女子踩在廊下的大理石板上的腳步聲,清晰可聞。寬大黑袍下那骨節分明的手,忽地緊緊握住,隱隱露出青筋。
「她心裏還是有人的。」晏珩自嘲的想,「不論是誰,都不會是我罷了。」
「還不帶路?」陸婉腳步一頓,見口口聲聲邀請自己去偏殿暫歇的晏珩仍駐足原地,疑惑地轉過身。
「1
午間時分,安樂長公主殿下姍姍來遲。正殿的醮已撤去,晏珩也解下了腰間的白腰帶。四人於膳廳坐定,在菜上齊後摒退眾侍,卻無人動筷。
「可憐珩兒受了這麽大的委屈,陛下竟沒嚴懲甘露殿那位。」晏月一臉不甘,恨恨道,「沒有主子授意,我就不信那柳心有這麽大的膽。謀害皇嗣,可是大罪。」
「殿下慎言,左不過是珃兒福保」江若柔說著紅了眼角。
「柳心自戕,陛下下令將其族人籍沒入官,發配嶺南,不許再議此事。李夫人因為管教不嚴,也除了權,如今宮中之務,由母親暫攝。」晏珩倒沒有過度悲傷,麵上一片平靜,沉著地分析起局勢來。
「太子雖然沒有受到波及,但李夫人被陛下疏遠,心中多少有不忿。如今建章宮與猗蘭殿勢如水火,李夫人仗著與陛下的那點餘情,將手直接伸到我頭上,令珃兒橫遭不幸。我與晏琮,再無兄友弟恭的可能。」
「珩兒有何想法?」晏月對晏珩的表現很是滿意。
逢此變故,還能鎮靜自若,色不變目不瞬的分析局勢,是她眼中的可造之材。她巴不得晏珩開竅,做藩王的嶽母與做大夏天子的嶽母,二者可謂天壤之別。人往高處走,她晏月生來高貴,自然想要做那「天」。
「與其受製於人,不如先發製人。」晏珩毫無表情地開口。
「好。」晏月點頭,對晏珩投去讚許的目光,「姑姑就喜歡愛憎分明、能屈能伸的人,珩兒果然沒有叫姑姑失望。若有需要姑姑幫忙的地方,盡管提便是。」
「自然,晏珩雖未與表姐成婚,但心底早已將姑姑當成至親。」晏珩舉杯,起身敬道,「傷口尚未痊癒,不能飲酒,在此以茶代酒,敬謝姑姑好意。」
「來日,長公主殿下要多多來猗蘭殿做客才是。」江若柔也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淚花,真誠地望向晏月,「我就隻有珩兒這一個獨苗了,以後婉兒嫁過來,就是我的親女兒。凡是婉兒想要的,無論是什麽,我這個做母親的,都會想方設法為她爭齲」
「我自然不疑珩兒對婉兒的一片真情。」晏月忙端起自己麵前的茶盞,應和道,「我們是親上加親的一家人,珩兒的事就是我的事,談不上什麽謝不謝。日後若是珩兒得勢了,公主府也跟著他沾光。」
席間,陸婉一直保持著沉默。她不明白為何這宮中人人都要攀龍附鳳,而被攀者亦慾壑難填。那個位置對她的吸引力,真就那麽大嗎?
陸婉深知,晏珩身為最受寵的七皇子,還能如何得勢。晏珩與母親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隻有合力擠下晏琮,讓晏珩做儲君。做大夏未來的君主,說一不二的九五至尊。
果然,重生後的有些事能夠改變,有些事卻無法改變。譬如母親對財富的熱愛,晏珩對帝位的渴求。從頭到尾,隻有自己是那個心在天外的知情人。可她逃不掉,離不開,囿於宮苑,或許是她無法更改的命運。
陸婉點點頭:「母親還在慈安殿,不過她稍後一定會到。」
陸婉清澈的瞳孔中,倒映著晏珩青澀而英氣的臉。她見少年聞言,提起的劍眉逐漸舒展開來,而後不易察覺地勾了勾嘴角。
「我送表姐的玉,怎麽從未見表姐佩過?」晏珩垂眸,目光觸到陸婉腰間空落落的一片。她本是咄咄發問,卻語氣一轉,開口帶了七分委屈。
「我……」陸婉自知理虧,對上晏珩灼灼的目光,無奈道,「是我輕諾了,以後不會忘了。」
晏珩望著她,欲言又止,憋了半天,隻輕輕「嗯」了聲。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大夏民間習俗,未婚女子不佩玉,玉是訂親時男子必須贈予女方的信物。不拘玉料好壞,取玉溫潤之象,喻女子淑賢,祝夫妻婚後和美。
但陸婉出生於侯爵之家,落地即為郡主,獲賜封邑千戶。有太後的寵愛,仗母親的威勢,見的是珠玉琳琅,學的是貴族禮儀。所以民間的婚俗,她可沒有接觸過,不知其深意。
陸婉隻知道「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知道玉是定情信物。卻不知,若是未訂親前男子私自贈予女子玉佩,又有另一層含義。
秋風拂麵,帶著陣陣涼意,一向畏寒的晏珩忍不住打了個激靈。她這才想起麵前的陸婉衣著單薄,站這吹了風指不定會怎麽樣。
「表姐,廊下風涼,正殿的醮還沒撤。若是不嫌,可暫且移步偏殿。」晏珩試探道,言語中夾著幾分關切。
陸婉難得來看她,哪怕是奉了晏月的命,也從不久留。她與陸婉雖一早坦白,確認了互利的合作關係,實質性的感情進展約等於無。她不想這樣,與她做上一世那般同床異夢的「夫妻」。
晏珩喜歡陸婉,她想要徹底地得到她。
陸婉不語,而是越過晏珩,徑直走了。雨停風止,沒有刻意放輕腳步的女子踩在廊下的大理石板上的腳步聲,清晰可聞。寬大黑袍下那骨節分明的手,忽地緊緊握住,隱隱露出青筋。
「她心裏還是有人的。」晏珩自嘲的想,「不論是誰,都不會是我罷了。」
「還不帶路?」陸婉腳步一頓,見口口聲聲邀請自己去偏殿暫歇的晏珩仍駐足原地,疑惑地轉過身。
「1
午間時分,安樂長公主殿下姍姍來遲。正殿的醮已撤去,晏珩也解下了腰間的白腰帶。四人於膳廳坐定,在菜上齊後摒退眾侍,卻無人動筷。
「可憐珩兒受了這麽大的委屈,陛下竟沒嚴懲甘露殿那位。」晏月一臉不甘,恨恨道,「沒有主子授意,我就不信那柳心有這麽大的膽。謀害皇嗣,可是大罪。」
「殿下慎言,左不過是珃兒福保」江若柔說著紅了眼角。
「柳心自戕,陛下下令將其族人籍沒入官,發配嶺南,不許再議此事。李夫人因為管教不嚴,也除了權,如今宮中之務,由母親暫攝。」晏珩倒沒有過度悲傷,麵上一片平靜,沉著地分析起局勢來。
「太子雖然沒有受到波及,但李夫人被陛下疏遠,心中多少有不忿。如今建章宮與猗蘭殿勢如水火,李夫人仗著與陛下的那點餘情,將手直接伸到我頭上,令珃兒橫遭不幸。我與晏琮,再無兄友弟恭的可能。」
「珩兒有何想法?」晏月對晏珩的表現很是滿意。
逢此變故,還能鎮靜自若,色不變目不瞬的分析局勢,是她眼中的可造之材。她巴不得晏珩開竅,做藩王的嶽母與做大夏天子的嶽母,二者可謂天壤之別。人往高處走,她晏月生來高貴,自然想要做那「天」。
「與其受製於人,不如先發製人。」晏珩毫無表情地開口。
「好。」晏月點頭,對晏珩投去讚許的目光,「姑姑就喜歡愛憎分明、能屈能伸的人,珩兒果然沒有叫姑姑失望。若有需要姑姑幫忙的地方,盡管提便是。」
「自然,晏珩雖未與表姐成婚,但心底早已將姑姑當成至親。」晏珩舉杯,起身敬道,「傷口尚未痊癒,不能飲酒,在此以茶代酒,敬謝姑姑好意。」
「來日,長公主殿下要多多來猗蘭殿做客才是。」江若柔也用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淚花,真誠地望向晏月,「我就隻有珩兒這一個獨苗了,以後婉兒嫁過來,就是我的親女兒。凡是婉兒想要的,無論是什麽,我這個做母親的,都會想方設法為她爭齲」
「我自然不疑珩兒對婉兒的一片真情。」晏月忙端起自己麵前的茶盞,應和道,「我們是親上加親的一家人,珩兒的事就是我的事,談不上什麽謝不謝。日後若是珩兒得勢了,公主府也跟著他沾光。」
席間,陸婉一直保持著沉默。她不明白為何這宮中人人都要攀龍附鳳,而被攀者亦慾壑難填。那個位置對她的吸引力,真就那麽大嗎?
陸婉深知,晏珩身為最受寵的七皇子,還能如何得勢。晏珩與母親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隻有合力擠下晏琮,讓晏珩做儲君。做大夏未來的君主,說一不二的九五至尊。
果然,重生後的有些事能夠改變,有些事卻無法改變。譬如母親對財富的熱愛,晏珩對帝位的渴求。從頭到尾,隻有自己是那個心在天外的知情人。可她逃不掉,離不開,囿於宮苑,或許是她無法更改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