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陸婉在時,她的椒房殿時常這般熱鬧。
她喜歡賞樂觀舞,常常召宮中供養的侍宴府中的舞姬伶人為她表演。為此,百官上奏,言皇後奢靡,終日潛於聲色,有礙陛下清名。她卻置之不理,這不過是陸婉一個小小的愛好罷了。
大夏修生養息六十年,國庫內貫朽粟陳。隻要陸婉的開心,多花些錢晏珩也樂意。何況這些錢,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戰爭,才是最耗費國力的事。
大夏立國以來四位帝王苦心經營攢下的積蓄,剛好為晏珩實現宏圖偉業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匈奴欺壓夏朝,非一日兩日。他們屠刀下夏民的亡魂,也並非一萬兩萬。是時候讓他們知道自秦皇之後,也有君王有「卻匈奴七百裏」的決心,也有君王能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她晏珩非男兒,卻自幼生著君臨天下的野心。史無前例,天下不容,那她就隱去身份,做青史留名的君王。她要做往後史書裏,男兒身的王侯將相自愧弗如的千古一帝。
晏珩負手,注視著宣室殿中懸掛的大夏疆域圖。
街道上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中秋之樂不屬於她,金華台上封後得子之喜不屬於她,隻有那把椅子帶來的孤寂與權力屬於她。
「下一步,兵馬至何出……」她對著繪著大夏三十六郡河山的輿圖,凝眸沉思。
晏珩思考時多是獨身一人,黃吉領人侍立在殿外,隨時聽候差遣。
長門宮中的管事大太監慌慌張張地跳下馬,在禁軍核驗完身份後,匆忙往宣室殿來。見到立在殿外的黃吉,他如臨大赦。隻見他迅速越過台階,氣喘籲籲地出現在黃吉麵前。
「你怎麽來了?」
黃吉見他風塵僕僕而來,不老實待在長門宮侍候,以為他存了攀附新皇後的心思,不由得低聲訓斥道:「不在長門宮侍候那位,跑來恭賀新後?那你也不該到宣室殿。」
「奴才不敢……」來人身子一顫,跪倒在地,抖著手遞出一封信。
「長門宮……長門宮的那位主子……薨了……」
「1黃吉聞言瞪大了眼睛。
新後冊封之日,廢後死在離宮長門,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按理說廢後生死無人問津,譬如先帝的付皇後,因無子無寵被廢,成為大夏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後。付氏孤居永巷一角,病死都無人知,還是灑掃的宮女三天後踏足時,才發現廢後開始腐爛的屍身。
可長門宮的廢後陸婉,雖為被廢為庶人,卻享受著皇後的待遇。她不能出離宮,但儀仗如故,這是殿內那位帝王特地囑咐的。黃吉知道,每日都有長門宮來的線報,不經他手卻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晏珩的禦案上。
他以做事謹慎周道被晏珩器重,最知分寸。所以關於那位的任何消息,他都不敢欺瞞。
黃吉命人帶他下去休息,而後令人取了禦膳房熬好的提神參湯,親自捧了入內。
晏珩伏案而坐,正提筆蘸墨,在宣紙上行文。晏珩擅書,她的隸書蠶頭燕尾,起筆逆鋒,收有磔尾,字字雄闊嚴整,頗具王者之風。
黃吉小心翼翼地將參湯置在禦案旁特設的小幾上,跪在地上,輕聲道:「陛下,長門來信了……」
晏珩右手一頓,頭也不抬,繼續寫自己的方略。黃吉察言觀色,在心中默嘆一聲,接著道:「陸主子……薨了……」
「……」
黃吉話畢,晏珩手一抖,禦筆失控,在字跡工整的宣紙上留下了刺眼的一撇。她攏袖抬臂,將禦筆架迴筆山,這才抬眼看向黃吉。
黃吉以頭搶地,畢恭畢敬地開口重複道:「長門宮的陸主子薨了,望陛下節哀。」
「薨了?」晏珩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喃喃道:「好好的一個人,怎麽會說沒就沒?」
「陛下節哀!陸主子是自戕……」
「自戕?」晏珩聞言心中一慟,卻揚眉故作無謂道,「自戕……好,很好……陸婉啊陸婉,你果真就這麽……厭惡朕嗎?」
黃吉不敢接話,他直起身,自袖中掏出長門宮太監總管交予他的信封,舉過頭頂,如實道:「陸主子留了封信,應該是給陛下的。」
「給朕?」晏珩自嘲地勾起嘴角,覺得滑稽又離譜。她悽然一笑,拿起黃吉手中的信紙。
廢後陸婉退居長門近一年,從未給她來過信,也從未在長門宮中提起過她。長門宮中的眼線所遞過來的消息裏,陸婉衣食起居一切如故。她日日觀舞賞樂,無半點傷心頹然之態,活得瀟灑自如。
陸婉的生命中有沒有晏珩,都是一樣的……那她憑什麽為她的離去,傷心感懷呢?
她不過是陸婉的過客,甚至不如一個巫女!萬乘之君又怎樣?還不是敗給了陸婉心裏的那個人!她甚至搞不清那人是誰,就輸的一敗塗地!
晏珩用力地攥住信紙,冷冷道:「她有什麽話不能當麵說?難道她派人來請,朕會不去嗎?既已自戕,又何必留一封遺書給朕……」
徒增煩惱……
晏珩闔眸,深吸一口氣,道:「黃吉……」
「奴才在。」
「陸婉廢於失德,然朕非其母安樂公主不得立。今雖棄捐,朕勿忘本。著宗正斂其屍身,以……」
她閉上的雙眼忽然睜開,長睫微顫,終是下定了決心:「以皇後之禮,葬於……灞陵。」
她喜歡賞樂觀舞,常常召宮中供養的侍宴府中的舞姬伶人為她表演。為此,百官上奏,言皇後奢靡,終日潛於聲色,有礙陛下清名。她卻置之不理,這不過是陸婉一個小小的愛好罷了。
大夏修生養息六十年,國庫內貫朽粟陳。隻要陸婉的開心,多花些錢晏珩也樂意。何況這些錢,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戰爭,才是最耗費國力的事。
大夏立國以來四位帝王苦心經營攢下的積蓄,剛好為晏珩實現宏圖偉業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匈奴欺壓夏朝,非一日兩日。他們屠刀下夏民的亡魂,也並非一萬兩萬。是時候讓他們知道自秦皇之後,也有君王有「卻匈奴七百裏」的決心,也有君王能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她晏珩非男兒,卻自幼生著君臨天下的野心。史無前例,天下不容,那她就隱去身份,做青史留名的君王。她要做往後史書裏,男兒身的王侯將相自愧弗如的千古一帝。
晏珩負手,注視著宣室殿中懸掛的大夏疆域圖。
街道上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中秋之樂不屬於她,金華台上封後得子之喜不屬於她,隻有那把椅子帶來的孤寂與權力屬於她。
「下一步,兵馬至何出……」她對著繪著大夏三十六郡河山的輿圖,凝眸沉思。
晏珩思考時多是獨身一人,黃吉領人侍立在殿外,隨時聽候差遣。
長門宮中的管事大太監慌慌張張地跳下馬,在禁軍核驗完身份後,匆忙往宣室殿來。見到立在殿外的黃吉,他如臨大赦。隻見他迅速越過台階,氣喘籲籲地出現在黃吉麵前。
「你怎麽來了?」
黃吉見他風塵僕僕而來,不老實待在長門宮侍候,以為他存了攀附新皇後的心思,不由得低聲訓斥道:「不在長門宮侍候那位,跑來恭賀新後?那你也不該到宣室殿。」
「奴才不敢……」來人身子一顫,跪倒在地,抖著手遞出一封信。
「長門宮……長門宮的那位主子……薨了……」
「1黃吉聞言瞪大了眼睛。
新後冊封之日,廢後死在離宮長門,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按理說廢後生死無人問津,譬如先帝的付皇後,因無子無寵被廢,成為大夏第一位被廢黜的皇後。付氏孤居永巷一角,病死都無人知,還是灑掃的宮女三天後踏足時,才發現廢後開始腐爛的屍身。
可長門宮的廢後陸婉,雖為被廢為庶人,卻享受著皇後的待遇。她不能出離宮,但儀仗如故,這是殿內那位帝王特地囑咐的。黃吉知道,每日都有長門宮來的線報,不經他手卻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晏珩的禦案上。
他以做事謹慎周道被晏珩器重,最知分寸。所以關於那位的任何消息,他都不敢欺瞞。
黃吉命人帶他下去休息,而後令人取了禦膳房熬好的提神參湯,親自捧了入內。
晏珩伏案而坐,正提筆蘸墨,在宣紙上行文。晏珩擅書,她的隸書蠶頭燕尾,起筆逆鋒,收有磔尾,字字雄闊嚴整,頗具王者之風。
黃吉小心翼翼地將參湯置在禦案旁特設的小幾上,跪在地上,輕聲道:「陛下,長門來信了……」
晏珩右手一頓,頭也不抬,繼續寫自己的方略。黃吉察言觀色,在心中默嘆一聲,接著道:「陸主子……薨了……」
「……」
黃吉話畢,晏珩手一抖,禦筆失控,在字跡工整的宣紙上留下了刺眼的一撇。她攏袖抬臂,將禦筆架迴筆山,這才抬眼看向黃吉。
黃吉以頭搶地,畢恭畢敬地開口重複道:「長門宮的陸主子薨了,望陛下節哀。」
「薨了?」晏珩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喃喃道:「好好的一個人,怎麽會說沒就沒?」
「陛下節哀!陸主子是自戕……」
「自戕?」晏珩聞言心中一慟,卻揚眉故作無謂道,「自戕……好,很好……陸婉啊陸婉,你果真就這麽……厭惡朕嗎?」
黃吉不敢接話,他直起身,自袖中掏出長門宮太監總管交予他的信封,舉過頭頂,如實道:「陸主子留了封信,應該是給陛下的。」
「給朕?」晏珩自嘲地勾起嘴角,覺得滑稽又離譜。她悽然一笑,拿起黃吉手中的信紙。
廢後陸婉退居長門近一年,從未給她來過信,也從未在長門宮中提起過她。長門宮中的眼線所遞過來的消息裏,陸婉衣食起居一切如故。她日日觀舞賞樂,無半點傷心頹然之態,活得瀟灑自如。
陸婉的生命中有沒有晏珩,都是一樣的……那她憑什麽為她的離去,傷心感懷呢?
她不過是陸婉的過客,甚至不如一個巫女!萬乘之君又怎樣?還不是敗給了陸婉心裏的那個人!她甚至搞不清那人是誰,就輸的一敗塗地!
晏珩用力地攥住信紙,冷冷道:「她有什麽話不能當麵說?難道她派人來請,朕會不去嗎?既已自戕,又何必留一封遺書給朕……」
徒增煩惱……
晏珩闔眸,深吸一口氣,道:「黃吉……」
「奴才在。」
「陸婉廢於失德,然朕非其母安樂公主不得立。今雖棄捐,朕勿忘本。著宗正斂其屍身,以……」
她閉上的雙眼忽然睜開,長睫微顫,終是下定了決心:「以皇後之禮,葬於……灞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