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百合] 《皇後她也重生了》作者:十在【完結+番外】
簡介:
夏武帝晏珩這一生有兩個秘密,都是不可說的秘密。一是偷梁換柱為天子,二是日久生情暗許心。
前者尚有人知,後者不敢告人。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沒人知道,皇後是她埋在心底的光,是她在黑暗中踽踽獨行時觸碰到的唯一的溫暖。後人隻知英明神武的夏世宗,有過一個德不配位的廢後。
燈火通明的金華台上觥籌交錯,煙火璀璨的雲霄玉宇訴長夜未央。晏珩捏著陸婉那封絕筆,在煜煜燭火下遍體生寒。她帶著未酬的壯誌,恍惚走完了數十年的光陰。不曾想沒等到九泉之下的忘川奈何,卻見到了闊別多年的故人。
清風明月餘幾許,且將心意付佳人。
【閱讀須知:架空拒考,重生微虐,慎入勿槓,雙向尊重。非傳統重生文,試讀章節較多,不喜切勿購買,接受合理批評。】
第1章 廢後(一)
明月高懸,清輝染地。飛簷鬥拱之上,設在高處屋脊兩端上的一對鴟吻壓熄了長門宮中慘澹的燈火。寂寥的秋風穿廊而過,未曾關閉的玉戶瓊窗,被風撩撥的開闔不定。風搖晃著廊角下金凰口中銜掛的九子鈴,清脆的鈴聲迴蕩在鬱比穹崇的殿宇中。
北鬥掛西樓,月光入殿中。
陸婉摒退眾侍,獨倚窗欞。
皇宮不遠,舉目可見。
國法有定,城中的房舍非官邸公侯之府,不得高築。是以憑藉長門宮的地勢,她看得清遠處燈火璀璨的長安第一高台。
未央宮,金華台。
低垂的紅綢顏色艷麗,裝飾著飾金碧輝煌的殿宇,愈發顯出天家貴氣。輕紗裁製的明燈光華煜煜,薄如蟬翼的紗罩上,能工巧匠以金粉綴畫的鳳凰栩栩如生。
新後冊立,普天同慶。遠征大捷,天威昭昭。又逢中秋佳節,宵禁解,夜市開,長安城中熙攘熱鬧,也在情理之中。
她聽說了。
新後本為舞女,身份卑微。卻因誕下皇長子,母憑子貴,所以被立了皇後。其弟曹鋒精於騎射,見幸於君,領兵擊匈奴,大獲全勝。
明堂上不滿而立的天子,識人高明。他以高瞻遠矚之姿,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他力排眾議,任用平民出身的曹鋒,領兵迎擊時時南下侵擾的匈奴。朝廷兵分四路,隻有天子執意任命的曹鋒一路獲勝,直逼城。
雖四路隻勝其一,但此戰是大夏建國以來抗擊匈奴勝利的第一戰,他拉開了夏國大破胡虜的序幕。
他會是名留青史的明君,即將開創遠邁高祖的功績。他逐漸擺脫了外祖母的影響,真正的大權在握,是說一不二的君王。他不再是當初那個戴著溫文爾雅的麵具,一直跟在她身後,對她的無理取鬧聽之任之的小孩。
蕭瑟的秋風中,有依稀可聞的,劈裏啪啦炮仗聲。
她抬起頭,見有絢爛的焰火自深邃的蒼穹炸開,剎那間釋放的光芒,遠勝遙遠浩渺的星辰。五顏六色的焰火給沉寂的天空帶來了人間的喧鬧。長安城中萬民和樂,家家團圓,大街小巷走過無數攜手約白頭的有情人,連頭頂高懸明月也是皎潔無缺的一輪。
清淚流過似雪的香腮,至頸已然微涼。
陸婉起身,素白的裙裾在映著如水月華的木板上遊移。她輕輕抬腳,踏上矮墩,拽了拽掛在雕飾著鳳紋的文杏木橫樑上的三尺白綾,緩緩閉上雙眼。
她眉目間往日的驕矜自傲,早已隨著退居長門宮中的歲月流逝。如花美貌本應抵不過逝水流年,但時光在這方麵,卻不曾虧待過她。流風迴雪之姿仍在,隻是曾經顧盼生輝的琥珀色瑞鳳眼中的光,已經滅了。
那人用一紙詔書,斷去她所思;用此生不復見,斷去她所念;用今日長安城中的通明的燈和璀璨的焰,斷去她所想。
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卻始終不肯和她行夫妻之實。哪怕寥寥數夜歇在一榻之上,他也和衣而眠。這數十年,他自以為了解她,可他真的知自己所思所念所想?
「晏珩……」
陸婉決然地踢開腳下的木墩,沒有掙紮。氣息逐漸不繼,她像是迴到那年失足落水,奄奄一息之際。
恍惚間,那一向端方自持的少年慌了神,縱身一躍。「噗通」一聲,水花四濺。他已是儲君,卻絲毫不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忌諱,向自己遊來……
意識開始模糊,眼前依舊是空蕩蕩的宮室,和灑在地上的清冷月光。她的少年,沒有來……
椒房殿內,赤色裙擺上張揚的金鳳尾頹然曳地。她領著椒房殿內新來的宮婢和內監,跪在大殿中央。屈膝在那人最信任的宦官黃吉腳下,聽他對她荒謬的行為下最後的通碟。
寥寥數語,卻字字錐心。
黃吉是那人身邊最年輕的宦官,聲音朗潤,不似年老的太監那般尖酸,也沒有他那般冷冽。但詔書的內容自唇紅齒白的黃吉口中念出,落在耳畔,卻似他親口說出般無情。
「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臣妾接旨,謝主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綽約燈火下,聽著黃吉繪聲繪色、一字不落的描述,年青的帝王鋒利而深邃的眉眼間,是一片黯然。
簡介:
夏武帝晏珩這一生有兩個秘密,都是不可說的秘密。一是偷梁換柱為天子,二是日久生情暗許心。
前者尚有人知,後者不敢告人。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沒人知道,皇後是她埋在心底的光,是她在黑暗中踽踽獨行時觸碰到的唯一的溫暖。後人隻知英明神武的夏世宗,有過一個德不配位的廢後。
燈火通明的金華台上觥籌交錯,煙火璀璨的雲霄玉宇訴長夜未央。晏珩捏著陸婉那封絕筆,在煜煜燭火下遍體生寒。她帶著未酬的壯誌,恍惚走完了數十年的光陰。不曾想沒等到九泉之下的忘川奈何,卻見到了闊別多年的故人。
清風明月餘幾許,且將心意付佳人。
【閱讀須知:架空拒考,重生微虐,慎入勿槓,雙向尊重。非傳統重生文,試讀章節較多,不喜切勿購買,接受合理批評。】
第1章 廢後(一)
明月高懸,清輝染地。飛簷鬥拱之上,設在高處屋脊兩端上的一對鴟吻壓熄了長門宮中慘澹的燈火。寂寥的秋風穿廊而過,未曾關閉的玉戶瓊窗,被風撩撥的開闔不定。風搖晃著廊角下金凰口中銜掛的九子鈴,清脆的鈴聲迴蕩在鬱比穹崇的殿宇中。
北鬥掛西樓,月光入殿中。
陸婉摒退眾侍,獨倚窗欞。
皇宮不遠,舉目可見。
國法有定,城中的房舍非官邸公侯之府,不得高築。是以憑藉長門宮的地勢,她看得清遠處燈火璀璨的長安第一高台。
未央宮,金華台。
低垂的紅綢顏色艷麗,裝飾著飾金碧輝煌的殿宇,愈發顯出天家貴氣。輕紗裁製的明燈光華煜煜,薄如蟬翼的紗罩上,能工巧匠以金粉綴畫的鳳凰栩栩如生。
新後冊立,普天同慶。遠征大捷,天威昭昭。又逢中秋佳節,宵禁解,夜市開,長安城中熙攘熱鬧,也在情理之中。
她聽說了。
新後本為舞女,身份卑微。卻因誕下皇長子,母憑子貴,所以被立了皇後。其弟曹鋒精於騎射,見幸於君,領兵擊匈奴,大獲全勝。
明堂上不滿而立的天子,識人高明。他以高瞻遠矚之姿,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他力排眾議,任用平民出身的曹鋒,領兵迎擊時時南下侵擾的匈奴。朝廷兵分四路,隻有天子執意任命的曹鋒一路獲勝,直逼城。
雖四路隻勝其一,但此戰是大夏建國以來抗擊匈奴勝利的第一戰,他拉開了夏國大破胡虜的序幕。
他會是名留青史的明君,即將開創遠邁高祖的功績。他逐漸擺脫了外祖母的影響,真正的大權在握,是說一不二的君王。他不再是當初那個戴著溫文爾雅的麵具,一直跟在她身後,對她的無理取鬧聽之任之的小孩。
蕭瑟的秋風中,有依稀可聞的,劈裏啪啦炮仗聲。
她抬起頭,見有絢爛的焰火自深邃的蒼穹炸開,剎那間釋放的光芒,遠勝遙遠浩渺的星辰。五顏六色的焰火給沉寂的天空帶來了人間的喧鬧。長安城中萬民和樂,家家團圓,大街小巷走過無數攜手約白頭的有情人,連頭頂高懸明月也是皎潔無缺的一輪。
清淚流過似雪的香腮,至頸已然微涼。
陸婉起身,素白的裙裾在映著如水月華的木板上遊移。她輕輕抬腳,踏上矮墩,拽了拽掛在雕飾著鳳紋的文杏木橫樑上的三尺白綾,緩緩閉上雙眼。
她眉目間往日的驕矜自傲,早已隨著退居長門宮中的歲月流逝。如花美貌本應抵不過逝水流年,但時光在這方麵,卻不曾虧待過她。流風迴雪之姿仍在,隻是曾經顧盼生輝的琥珀色瑞鳳眼中的光,已經滅了。
那人用一紙詔書,斷去她所思;用此生不復見,斷去她所念;用今日長安城中的通明的燈和璀璨的焰,斷去她所想。
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卻始終不肯和她行夫妻之實。哪怕寥寥數夜歇在一榻之上,他也和衣而眠。這數十年,他自以為了解她,可他真的知自己所思所念所想?
「晏珩……」
陸婉決然地踢開腳下的木墩,沒有掙紮。氣息逐漸不繼,她像是迴到那年失足落水,奄奄一息之際。
恍惚間,那一向端方自持的少年慌了神,縱身一躍。「噗通」一聲,水花四濺。他已是儲君,卻絲毫不顧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忌諱,向自己遊來……
意識開始模糊,眼前依舊是空蕩蕩的宮室,和灑在地上的清冷月光。她的少年,沒有來……
椒房殿內,赤色裙擺上張揚的金鳳尾頹然曳地。她領著椒房殿內新來的宮婢和內監,跪在大殿中央。屈膝在那人最信任的宦官黃吉腳下,聽他對她荒謬的行為下最後的通碟。
寥寥數語,卻字字錐心。
黃吉是那人身邊最年輕的宦官,聲音朗潤,不似年老的太監那般尖酸,也沒有他那般冷冽。但詔書的內容自唇紅齒白的黃吉口中念出,落在耳畔,卻似他親口說出般無情。
「皇後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臣妾接旨,謝主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綽約燈火下,聽著黃吉繪聲繪色、一字不落的描述,年青的帝王鋒利而深邃的眉眼間,是一片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