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王妃臉色鐵青。
王皇後繼續道:「他顧文嘉娶誰跟你壽王府沒有任何幹係,哪怕他娶乞丐呢,你總不能攔著讓他終身不娶,替你家長寧守節,讓顧家斷子絕孫啊?」
壽王妃氣惱道:「娶一個家生子奴婢,這不成體統,且長寧春日才去的……」
王皇後打斷道:「你家長寧春日去的不假,他求娶也是要明年春日待長寧周年祭後再議婚,這有什麽不妥嗎?」
壽王妃沉默。
王皇後:「大嫂,做人得給自己留點退路,你總不能讓他為長寧守節讓顧家斷子絕孫,他顧家好歹是個侯爵,不是市井小民,你這般鬧騰,往後府裏的那些姑娘們,誰還敢上門結親?」
壽王妃垂首不語,隻恨得咬牙。
王皇後淡淡道:「顧家的這門親,我做的媒,春日後就會下懿旨賜婚,你心中有什麽不滿的,盡管找我說理。」
壽王妃咬牙道:「娶一個婢女為妻,豈不是讓全京城的人笑話?」
王皇後露出心累的表情,「顧家都沒有跳腳,你跳什麽?」
壽王妃:「……」
王皇後有心跟她抬槓,又說道:「你還有什麽話盡管說,我都聽著。」
壽王妃不敢吭聲,中宮親自做的媒,她還能有什麽話說?
但心裏頭到底不服氣,思來想去,顧家討了這麽一樁親,隻怕盛氏跟她一樣早就氣炸了,好好的官家娘子不討,偏要討個家生子,臉往哪裏擱?
壽王妃暫且把情緒壓下,沒再跟王皇後叫板。
把她打發走後,王皇後跟貼身嬤嬤發牢騷,「這簡直蠻不講理,仗勢欺人到這般程度,著實讓我開了眼。」
程嬤嬤應道:「壽王妃氣惱也在情理之中,自家三娘落了個善妒的名聲砸在手裏不說,那顧家還求娶了打發出去的通房,一個高門大戶的貴女連個通房丫鬟都比不上,傳出去到底讓人看了笑話。」
王皇後冷哼一聲,「這孽是他們自個兒作出來的,又沒人逼他們,行事的時候就沒想過後果,現在來跳腳,哪能什麽便宜都讓壽王府占盡?」
程嬤嬤沒有答話。
王皇後自言自語道:「真是好笑,我做樁媒,還得看他壽王府的臉色不成?」又道,「他家既然這般鬧騰,我便給他們做樁大的,待到顧家親迎那天,我這個媒人親自去觀熱鬧,把三郎也拉去,看他們還敢跟我叫板。」
程嬤嬤失笑,看來是真被氣狠了。
這不,那壽王妃也不是盞省油的燈,在宮裏頭碰了釘子後,覺得這樁親事隻怕顧家更沒有臉麵,便借著英國公府的一場宴請厚著臉皮尋盛氏私下嘮了幾句。
兩家雖然鬧得不大愉快,但表麵上的和睦目前還是維持了的,見著麵總要喊聲親家。
盛氏行事沒她那麽激烈,也不想在明麵上得罪壽王府,小憩的時候同她在廂房裏嘮了陣家常。
壽王妃拐彎抹角套她的話,隱晦地提起王皇後做的媒。
盛氏心裏頭本就憋著一股子氣,被她戳出來,臉色有些繃不住。
壽王妃察言觀色,暗搓搓道:「不是我在這兒嚼舌根,實在是中宮娘娘行事糊塗,指婚指誰不好,偏生指了一個家生子奴婢,這要傳了出去,隻怕全京城都得笑話顧家。」
盛氏抽了抽嘴角,心中本就懊惱自家崽,被她暗搓搓挑撥,更是氣惱不已。
壽王妃見她不痛快,火上澆油道:「親家著實太縱著文嘉了,感情用事到這般,就算他不娶三娘,也不該賭氣娶一個家生子,至少也得是家世清白的官家娘子才像話。」
盛氏沉默了許久才道:「這是王皇後做的媒,我還能怎地?」
壽王妃嘆了口氣,「所以才說娘娘糊塗,賜了這麽一樁婚,置顧家的臉麵於何地?」
這話把盛氏刺到了,憋了許久都沒有答話。
見她臉色鐵青,壽王妃渾身都舒坦了,想必跳腳的不止她一個。
盛氏是個直性子,臉上藏不住心事,整場筵席都板著棺材臉不痛快。
待宴飲散去後,她再也坐不住了,把忠勇侯拽走。
迴去的路上她同忠勇侯說起這茬,語氣極不痛快,忠勇侯無奈道:「那壽王府與我們本就有隔閡,瑤娘何必往心裏去?」
盛氏不高興道:「你沒瞧見她那模樣,暗搓搓的,雞賊得很。」
忠勇侯:「她不就是不高興文嘉沒娶三娘嗎,這才來挑撥離間,使你與文嘉鬧騰,鬧得越生傷越好。」
盛氏愣了愣。
忠勇侯繼續道:「現在生米已成熟飯,你跟她一樣跳腳做什麽?」又道,「丟臉的難道不應該是他們家的三娘嗎,文嘉寧願娶一個家生子奴婢,都不願意娶李三娘,咱們兩家半斤八兩,誰也別笑話誰。」
這話倒是讓盛氏豁然開朗,拍大腿道:「對啊,我丟什麽臉?他們家悉心教導的貴女還比不過一個家生子,傳出去了不更應該笑話壽王府嗎?」
忠勇侯:「就是這個理,所以你也別往心裏頭去,她就是故意讓你不痛快,莫要上了她的當。」
盛氏這才後知後覺迴味過來,啐道:「卑鄙小人!」又道,「文嘉連個像樣的成婚禮都沒有就變成了鰥夫,這迴王皇後指婚,我必得給他大操大辦,風風光光的,氣死他壽王府!」
忠勇侯:「……」
盛氏越想越覺得方才被壽王妃戲弄得沒顏麵,發狠道:「文嘉的成婚禮,我非得把棺材本拿出來大辦一場,讓全京城的人看看,到底是他們家李三娘丟臉,還是我們顧家丟臉!」<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王皇後繼續道:「他顧文嘉娶誰跟你壽王府沒有任何幹係,哪怕他娶乞丐呢,你總不能攔著讓他終身不娶,替你家長寧守節,讓顧家斷子絕孫啊?」
壽王妃氣惱道:「娶一個家生子奴婢,這不成體統,且長寧春日才去的……」
王皇後打斷道:「你家長寧春日去的不假,他求娶也是要明年春日待長寧周年祭後再議婚,這有什麽不妥嗎?」
壽王妃沉默。
王皇後:「大嫂,做人得給自己留點退路,你總不能讓他為長寧守節讓顧家斷子絕孫,他顧家好歹是個侯爵,不是市井小民,你這般鬧騰,往後府裏的那些姑娘們,誰還敢上門結親?」
壽王妃垂首不語,隻恨得咬牙。
王皇後淡淡道:「顧家的這門親,我做的媒,春日後就會下懿旨賜婚,你心中有什麽不滿的,盡管找我說理。」
壽王妃咬牙道:「娶一個婢女為妻,豈不是讓全京城的人笑話?」
王皇後露出心累的表情,「顧家都沒有跳腳,你跳什麽?」
壽王妃:「……」
王皇後有心跟她抬槓,又說道:「你還有什麽話盡管說,我都聽著。」
壽王妃不敢吭聲,中宮親自做的媒,她還能有什麽話說?
但心裏頭到底不服氣,思來想去,顧家討了這麽一樁親,隻怕盛氏跟她一樣早就氣炸了,好好的官家娘子不討,偏要討個家生子,臉往哪裏擱?
壽王妃暫且把情緒壓下,沒再跟王皇後叫板。
把她打發走後,王皇後跟貼身嬤嬤發牢騷,「這簡直蠻不講理,仗勢欺人到這般程度,著實讓我開了眼。」
程嬤嬤應道:「壽王妃氣惱也在情理之中,自家三娘落了個善妒的名聲砸在手裏不說,那顧家還求娶了打發出去的通房,一個高門大戶的貴女連個通房丫鬟都比不上,傳出去到底讓人看了笑話。」
王皇後冷哼一聲,「這孽是他們自個兒作出來的,又沒人逼他們,行事的時候就沒想過後果,現在來跳腳,哪能什麽便宜都讓壽王府占盡?」
程嬤嬤沒有答話。
王皇後自言自語道:「真是好笑,我做樁媒,還得看他壽王府的臉色不成?」又道,「他家既然這般鬧騰,我便給他們做樁大的,待到顧家親迎那天,我這個媒人親自去觀熱鬧,把三郎也拉去,看他們還敢跟我叫板。」
程嬤嬤失笑,看來是真被氣狠了。
這不,那壽王妃也不是盞省油的燈,在宮裏頭碰了釘子後,覺得這樁親事隻怕顧家更沒有臉麵,便借著英國公府的一場宴請厚著臉皮尋盛氏私下嘮了幾句。
兩家雖然鬧得不大愉快,但表麵上的和睦目前還是維持了的,見著麵總要喊聲親家。
盛氏行事沒她那麽激烈,也不想在明麵上得罪壽王府,小憩的時候同她在廂房裏嘮了陣家常。
壽王妃拐彎抹角套她的話,隱晦地提起王皇後做的媒。
盛氏心裏頭本就憋著一股子氣,被她戳出來,臉色有些繃不住。
壽王妃察言觀色,暗搓搓道:「不是我在這兒嚼舌根,實在是中宮娘娘行事糊塗,指婚指誰不好,偏生指了一個家生子奴婢,這要傳了出去,隻怕全京城都得笑話顧家。」
盛氏抽了抽嘴角,心中本就懊惱自家崽,被她暗搓搓挑撥,更是氣惱不已。
壽王妃見她不痛快,火上澆油道:「親家著實太縱著文嘉了,感情用事到這般,就算他不娶三娘,也不該賭氣娶一個家生子,至少也得是家世清白的官家娘子才像話。」
盛氏沉默了許久才道:「這是王皇後做的媒,我還能怎地?」
壽王妃嘆了口氣,「所以才說娘娘糊塗,賜了這麽一樁婚,置顧家的臉麵於何地?」
這話把盛氏刺到了,憋了許久都沒有答話。
見她臉色鐵青,壽王妃渾身都舒坦了,想必跳腳的不止她一個。
盛氏是個直性子,臉上藏不住心事,整場筵席都板著棺材臉不痛快。
待宴飲散去後,她再也坐不住了,把忠勇侯拽走。
迴去的路上她同忠勇侯說起這茬,語氣極不痛快,忠勇侯無奈道:「那壽王府與我們本就有隔閡,瑤娘何必往心裏去?」
盛氏不高興道:「你沒瞧見她那模樣,暗搓搓的,雞賊得很。」
忠勇侯:「她不就是不高興文嘉沒娶三娘嗎,這才來挑撥離間,使你與文嘉鬧騰,鬧得越生傷越好。」
盛氏愣了愣。
忠勇侯繼續道:「現在生米已成熟飯,你跟她一樣跳腳做什麽?」又道,「丟臉的難道不應該是他們家的三娘嗎,文嘉寧願娶一個家生子奴婢,都不願意娶李三娘,咱們兩家半斤八兩,誰也別笑話誰。」
這話倒是讓盛氏豁然開朗,拍大腿道:「對啊,我丟什麽臉?他們家悉心教導的貴女還比不過一個家生子,傳出去了不更應該笑話壽王府嗎?」
忠勇侯:「就是這個理,所以你也別往心裏頭去,她就是故意讓你不痛快,莫要上了她的當。」
盛氏這才後知後覺迴味過來,啐道:「卑鄙小人!」又道,「文嘉連個像樣的成婚禮都沒有就變成了鰥夫,這迴王皇後指婚,我必得給他大操大辦,風風光光的,氣死他壽王府!」
忠勇侯:「……」
盛氏越想越覺得方才被壽王妃戲弄得沒顏麵,發狠道:「文嘉的成婚禮,我非得把棺材本拿出來大辦一場,讓全京城的人看看,到底是他們家李三娘丟臉,還是我們顧家丟臉!」<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