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前程似錦的男人,誰不惦記呢?
李明玉唇角微挑,往後她再也不用在壽王妃跟前小心翼翼了,隻要嫁出去,便是侯府未來的主母。
阿姐啊,你的男人,我很喜歡。
我會牢牢把他抓在手裏,才不會像你那樣無福消受。
婢女前來攙扶她起身,她自言自語道:「讓我多陪陪阿姐吧,她怕寂寞。」
婢女輕輕嘆了口氣,默默退了下去。
壽王路過門口時見到那抹素白,頓住身形站了會兒,想說什麽,終是忍下了。
現在長寧已經下葬,靈牌還在壽王府的,她既然是顧家的人,理應請迴顧家宗祠才是。
忠勇侯過來同壽王商議此事。
壽王妃的神情頗有幾分激動,說道:「長寧是文嘉的妻,讓他親自來請迴去,其他人莫要插手!」
壽王也道:「先暫且留著罷,待文嘉迴來親自請過去。」
見夫妻二人堅持,忠勇侯也不便多說,隻道:「文嘉遠在新陽,迴來隻怕要耽擱好些時日。」
壽王:「無妨,待他迴來再說。」頓了頓,「他迴來請長寧的牌位,也一併把跟三娘的婚事辦了。」
忠勇侯這迴放機靈了,沒有一口應承,而是迴答道:「待他迴來再說。」
雙方又說了些其他,忠勇侯才離去了。
迴到府裏後,他同顧老夫人說起這邊的態度,顧老夫人微微蹙眉,「如此說來,壽王府是鐵了心要文嘉娶李三娘的。」
忠勇侯點頭,「這迴兒多了個心眼,沒有一口應承,隻說讓文嘉迴來再說。」
顧老夫人抿了口茶,「當初文嘉與長寧的親事是你去求來的,如今了了,他再娶誰,你就莫要摻和了,我看他現在挺有主見的,便待他迴來了聽聽他的看法再議。」
忠勇侯應是。
那壽王為了促成李明玉的這樁親事,特地奏請天子,替她討一個郡主的封號,以此來抬高身價跟顧清玄匹配。
按說李明玉雖然是庶女,但已經過繼到了壽王妃名下撫養,便是名正言順的嫡次女,壽王上奏請封,倒也沒什麽毛病可挑。
偏偏這封奏書被天子扣押下來,一直沒有給出迴應。
李越在王皇後宮裏用飯時,王皇後不知從哪裏聽到了壽王請封的消息,酸溜溜道:「我倒是為晉陽可惜。」
李越愣了愣,問道:「可惜什麽?」
王皇後撇嘴,不痛快道:「當初我相中了顧家那小子,結果三郎卻不允,說好好的一個兒郎做什麽駙馬,這才給晉陽指了魏家。」
李越沒有吭聲。
王皇後繼續道:「那小子跟長寧倒是一段佳緣,隻可惜長寧沒這個福氣,倒是白白便宜了明玉那孩子,你說我酸不酸?」
李越指了指她,「小家子氣。」又道,「把顧文嘉弄去做駙馬,大材小用。」
一直以來,天家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不會讓駙馬掌權。
駙馬能做官,但多數都是無關緊要的官職,若是涉及到權力中心的那些官職,是與駙馬無緣的。
這是為了防範。
王皇後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故而她暗搓搓問:「咱們晉陽沒有的東西,三郎就捨得送給壽王府?」
李越盯著她看,隔了好半晌才道:「你是不是故意套我的話?」
王皇後抿嘴笑,說道:「我聽說壽王上奏請封,給明玉討封號,可有這迴事?」
李越沒有迴避,應道:「有。」
王皇後:「那陛下是允還是不允?」
李越沒有吭聲,隻顧著喝碗裏的湯。
王皇後再次露出酸溜溜的表情,自言自語道:「真是為晉陽惋惜,白錯失了這般好的兒郎。」
李越不耐道:「你有完沒完?」說罷受不了她的嘮叨,起身離去了。
王皇後撇嘴,心想自家閨女沒撈到的好處,怎麽能白白便宜了李明玉呢?
想得美!
作者有話說:
王皇後:憑什麽我家晉陽沒討到的要便宜了李明玉?
王皇後:老娘不服!!
第六十二章
現在顧清玄沒有迴來, 京中這邊的事暫且擱置。
入夏時他們一行人走水路前往鬆陽,許諸閑著無聊教蘇暮打葉子牌, 因是初學, 她牌癮還不小,把顧清玄拉來湊數。
哪曉得那傢夥牌技差得要命,蘇暮無比嫌棄, 同他掰扯起來。
許諸贏了不少銅子兒,看他倆內鬥,笑得合不攏嘴。
這一路雖然風塵僕僕, 他們卻無比快活,蘇暮甚至嚐試飲酒,學猜拳。
顧清玄還教她投壺。
她眼睛巧, 學東西快, 有學習新事物的新鮮勁兒,充滿著求知的活力。
那種活力特別感染人,顧清玄愛極了她的鮮活靈動,比京中那些養在後宅裏備受約束的女郎有趣多了。
一行人行至鬆陽時, 下午遇到瓢潑大雨, 他們無法前行,隻得在附近尋客棧住宿。
那暴雨委實下得大, 蘇暮在屋裏換了一身幹淨衣裳, 閑著無聊坐在窗邊聽雨。
顧清玄不知什麽時候坐到她身後, 把她擁入懷,親昵地蹭了蹭她的臉,說道:「迴到京城隻怕得六月底了, 你怕不怕?」
蘇暮搖頭, 「有你在, 我什麽都不怕。」
顧清玄:「很好,有長進。」
蘇暮看向他,「倒是你,怕不怕?」<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李明玉唇角微挑,往後她再也不用在壽王妃跟前小心翼翼了,隻要嫁出去,便是侯府未來的主母。
阿姐啊,你的男人,我很喜歡。
我會牢牢把他抓在手裏,才不會像你那樣無福消受。
婢女前來攙扶她起身,她自言自語道:「讓我多陪陪阿姐吧,她怕寂寞。」
婢女輕輕嘆了口氣,默默退了下去。
壽王路過門口時見到那抹素白,頓住身形站了會兒,想說什麽,終是忍下了。
現在長寧已經下葬,靈牌還在壽王府的,她既然是顧家的人,理應請迴顧家宗祠才是。
忠勇侯過來同壽王商議此事。
壽王妃的神情頗有幾分激動,說道:「長寧是文嘉的妻,讓他親自來請迴去,其他人莫要插手!」
壽王也道:「先暫且留著罷,待文嘉迴來親自請過去。」
見夫妻二人堅持,忠勇侯也不便多說,隻道:「文嘉遠在新陽,迴來隻怕要耽擱好些時日。」
壽王:「無妨,待他迴來再說。」頓了頓,「他迴來請長寧的牌位,也一併把跟三娘的婚事辦了。」
忠勇侯這迴放機靈了,沒有一口應承,而是迴答道:「待他迴來再說。」
雙方又說了些其他,忠勇侯才離去了。
迴到府裏後,他同顧老夫人說起這邊的態度,顧老夫人微微蹙眉,「如此說來,壽王府是鐵了心要文嘉娶李三娘的。」
忠勇侯點頭,「這迴兒多了個心眼,沒有一口應承,隻說讓文嘉迴來再說。」
顧老夫人抿了口茶,「當初文嘉與長寧的親事是你去求來的,如今了了,他再娶誰,你就莫要摻和了,我看他現在挺有主見的,便待他迴來了聽聽他的看法再議。」
忠勇侯應是。
那壽王為了促成李明玉的這樁親事,特地奏請天子,替她討一個郡主的封號,以此來抬高身價跟顧清玄匹配。
按說李明玉雖然是庶女,但已經過繼到了壽王妃名下撫養,便是名正言順的嫡次女,壽王上奏請封,倒也沒什麽毛病可挑。
偏偏這封奏書被天子扣押下來,一直沒有給出迴應。
李越在王皇後宮裏用飯時,王皇後不知從哪裏聽到了壽王請封的消息,酸溜溜道:「我倒是為晉陽可惜。」
李越愣了愣,問道:「可惜什麽?」
王皇後撇嘴,不痛快道:「當初我相中了顧家那小子,結果三郎卻不允,說好好的一個兒郎做什麽駙馬,這才給晉陽指了魏家。」
李越沒有吭聲。
王皇後繼續道:「那小子跟長寧倒是一段佳緣,隻可惜長寧沒這個福氣,倒是白白便宜了明玉那孩子,你說我酸不酸?」
李越指了指她,「小家子氣。」又道,「把顧文嘉弄去做駙馬,大材小用。」
一直以來,天家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不會讓駙馬掌權。
駙馬能做官,但多數都是無關緊要的官職,若是涉及到權力中心的那些官職,是與駙馬無緣的。
這是為了防範。
王皇後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故而她暗搓搓問:「咱們晉陽沒有的東西,三郎就捨得送給壽王府?」
李越盯著她看,隔了好半晌才道:「你是不是故意套我的話?」
王皇後抿嘴笑,說道:「我聽說壽王上奏請封,給明玉討封號,可有這迴事?」
李越沒有迴避,應道:「有。」
王皇後:「那陛下是允還是不允?」
李越沒有吭聲,隻顧著喝碗裏的湯。
王皇後再次露出酸溜溜的表情,自言自語道:「真是為晉陽惋惜,白錯失了這般好的兒郎。」
李越不耐道:「你有完沒完?」說罷受不了她的嘮叨,起身離去了。
王皇後撇嘴,心想自家閨女沒撈到的好處,怎麽能白白便宜了李明玉呢?
想得美!
作者有話說:
王皇後:憑什麽我家晉陽沒討到的要便宜了李明玉?
王皇後:老娘不服!!
第六十二章
現在顧清玄沒有迴來, 京中這邊的事暫且擱置。
入夏時他們一行人走水路前往鬆陽,許諸閑著無聊教蘇暮打葉子牌, 因是初學, 她牌癮還不小,把顧清玄拉來湊數。
哪曉得那傢夥牌技差得要命,蘇暮無比嫌棄, 同他掰扯起來。
許諸贏了不少銅子兒,看他倆內鬥,笑得合不攏嘴。
這一路雖然風塵僕僕, 他們卻無比快活,蘇暮甚至嚐試飲酒,學猜拳。
顧清玄還教她投壺。
她眼睛巧, 學東西快, 有學習新事物的新鮮勁兒,充滿著求知的活力。
那種活力特別感染人,顧清玄愛極了她的鮮活靈動,比京中那些養在後宅裏備受約束的女郎有趣多了。
一行人行至鬆陽時, 下午遇到瓢潑大雨, 他們無法前行,隻得在附近尋客棧住宿。
那暴雨委實下得大, 蘇暮在屋裏換了一身幹淨衣裳, 閑著無聊坐在窗邊聽雨。
顧清玄不知什麽時候坐到她身後, 把她擁入懷,親昵地蹭了蹭她的臉,說道:「迴到京城隻怕得六月底了, 你怕不怕?」
蘇暮搖頭, 「有你在, 我什麽都不怕。」
顧清玄:「很好,有長進。」
蘇暮看向他,「倒是你,怕不怕?」<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