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現在並不求快,而是求穩。
開州城裏的商販得知她這裏的絨花,也慕名尋了過來。
鑑於這東西新奇,又極少有人會做,她接下了不少活計。
有劉晴幫襯,倒也能應付。
直到入夏後,京中那邊才拿到了張和官郵送來的信件。
得知從開州來信了,顧清玄歡喜不已。
他興沖衝進書房拆看,書信上說在開州平城追蹤到了蘇暮的蹤跡,目前她一切安好,他們守在那裏盯梢,等著他拿主意。
顧清玄立馬找出地圖查看,瞧著上頭的開州,那鬼地方又遠又偏,他要如何才能名正言順地摸過去?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頭大如鬥。
這事一直都在暗地裏行事,斷然不能讓府裏的長輩們知曉。
他也不放心讓張和等人把她捉迴來。
那傢夥狡猾如狸,倘若以死相逼,像唬周家母子那般,張和肯定吃不消。
他必須親自去一趟開州,斷不能再出任何岔子。
顧清玄背著手來迴踱步,想了許久,再次迴到桌案前,視線落到地圖上。他直勾勾地盯著開州,看了好半晌,視線才往旁邊的其他州挪了挪。
明兒去上值,得多翻翻開州周邊的卷宗了,看看有沒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不一會兒柳婆子過來,說壽安堂那邊叫他過去用晚飯。
顧清玄應了一聲,把地圖放好,信件則拿火摺子燒了,處理幹淨才前往壽安堂。
途中經過梅香園時,他特地進園子裏看了看,那株掛滿了紅綢繩的梅樹跟往日沒什麽兩樣。
顧清玄背著手站了許久,許諸在身後困惑問:「郎君在看什麽呢?」
顧清玄沒有答話,心裏頭想著,離京前他一定要來拜一拜,單人去雙人迴,圖個吉利。
萬一靈驗了呢?
作者有話說:
顧清玄:大家好,我叫周榮安!!
劉老太:哎喲,陳娘子家的郎君迴來了,長得人模狗樣,卻一肚子花花腸子,渣男!!
劉晴:周郎君生得好俊呀,就是太渣了。
顧清玄:???
ps:下章對手戲來啦~~
第五十五章
為了找機會名正言順前往開州把蘇暮尋迴來, 顧清玄硬是在大理寺翻查了不少周邊州城的卷宗檔案,並且專門挖疑難雜症, 陳年舊案卷宗來看。
經過好一番折騰, 他才總算找到了一樁棘手的無頭案。
按說受理疑案的當該是大理司直,完全輪不到他來跑腿。上頭的張寺卿非常鼓勵年輕人上進,便批準了他走這趟。
去年他才去了一趟雍州, 耽擱了好幾月,如今又要去新陽,顧老夫人不由得發起牢騷。
盛氏也跟著念叨道:「這都是什麽破爛差事, 怎麽盡往文嘉你頭上丟。」
顧清玄笑道:「三年一考課,兒再熬一年說不定就能調職了呢。」
忠勇侯也不滿,壓根就忘了去年去雍州還是他搞出來的, 說道:「下迴我得跟張肅允通融通融, 別什麽事都往你頭上推。」
顧清玄耐著性子安撫家人,心裏頭實則美滋滋。
忠勇侯怨念最大,還惦記著他先前的職務,發牢騷道:「文嘉若是沒調職, 這會兒多半是安穩的。」又道, 「自你去了大理寺,我看聖人也疏遠不少。」
顧清玄不以為意, 別有深意道:「爹此話差矣, 伴君如伴虎, 走得太過親近,有時候反而容易摔跟鬥。」
他並未向他們挑明中宮對他跟壽王府這樁聯姻的看法,省得叫他們恐慌。
天子要用人, 有時候又忌憚所用之人不易掌控, 自然會借他人的嘴敲打。
許多事情不用點得太明白, 若是聰明的,自然曉得該怎麽應付。
鑑於他兩日後就要出發,紀氏一行人替他整理行頭,說道:「眼下天氣炎熱,郎君在路上可得多注意著些,莫要中了暑熱。」
顧清玄「唔」了一聲,吩咐道:「多在櫃坊給我備些錢銀。」
紀氏應好。
夏日晝長夜短,顧清玄的心早就飛出京城了。
走的那天他跟犯人放風似的打馬而去。
這迴盛氏親自送他出的府,看著自家兒子消失的背影,盛氏心裏頭五味雜陳,自言自語道:「那崽子到底長大了。」
方婆子在一旁道:「往後小侯爺要扛起侯府的前程,他總歸得闖出自己的天地。」
盛氏嘆了口氣,「這些年他確實成長不少,做事從來都是有主見的,頗有一家之主的勢頭。」頓了頓,「再過些時日,隻怕要把正主兒給蓋了。」
方婆子沒有答話。
老與小之間的更迭,從來都是最無奈的。
當時盛氏以為這迴的外出跟往常沒什麽兩樣,哪曾想那傢夥又給家裏頭帶來了驚喜,再次炸開了鍋。
從京中到新陽千裏迢迢,一行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可比當初蘇暮跑路的速度快多了。
沿途有官驛可供馬匹草料,也可換馬而行。幾人皆是身強體壯的大老爺們兒,除了許諸外,都有功夫底子,自然經得起折騰。
日日這般奔波,顧清玄都被曬黑不少。
待到七月底,一行人才抵達昇平,走水路前往新陽。
而平城的張和接到顧清玄前往新陽辦差的消息後,便又輾轉過去了一趟。
這期間蘇暮跟往常一樣,小子日過得愈發滋潤,根本就沒想過有朝一日冤大頭會親自找上門兒。<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開州城裏的商販得知她這裏的絨花,也慕名尋了過來。
鑑於這東西新奇,又極少有人會做,她接下了不少活計。
有劉晴幫襯,倒也能應付。
直到入夏後,京中那邊才拿到了張和官郵送來的信件。
得知從開州來信了,顧清玄歡喜不已。
他興沖衝進書房拆看,書信上說在開州平城追蹤到了蘇暮的蹤跡,目前她一切安好,他們守在那裏盯梢,等著他拿主意。
顧清玄立馬找出地圖查看,瞧著上頭的開州,那鬼地方又遠又偏,他要如何才能名正言順地摸過去?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頭大如鬥。
這事一直都在暗地裏行事,斷然不能讓府裏的長輩們知曉。
他也不放心讓張和等人把她捉迴來。
那傢夥狡猾如狸,倘若以死相逼,像唬周家母子那般,張和肯定吃不消。
他必須親自去一趟開州,斷不能再出任何岔子。
顧清玄背著手來迴踱步,想了許久,再次迴到桌案前,視線落到地圖上。他直勾勾地盯著開州,看了好半晌,視線才往旁邊的其他州挪了挪。
明兒去上值,得多翻翻開州周邊的卷宗了,看看有沒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不一會兒柳婆子過來,說壽安堂那邊叫他過去用晚飯。
顧清玄應了一聲,把地圖放好,信件則拿火摺子燒了,處理幹淨才前往壽安堂。
途中經過梅香園時,他特地進園子裏看了看,那株掛滿了紅綢繩的梅樹跟往日沒什麽兩樣。
顧清玄背著手站了許久,許諸在身後困惑問:「郎君在看什麽呢?」
顧清玄沒有答話,心裏頭想著,離京前他一定要來拜一拜,單人去雙人迴,圖個吉利。
萬一靈驗了呢?
作者有話說:
顧清玄:大家好,我叫周榮安!!
劉老太:哎喲,陳娘子家的郎君迴來了,長得人模狗樣,卻一肚子花花腸子,渣男!!
劉晴:周郎君生得好俊呀,就是太渣了。
顧清玄:???
ps:下章對手戲來啦~~
第五十五章
為了找機會名正言順前往開州把蘇暮尋迴來, 顧清玄硬是在大理寺翻查了不少周邊州城的卷宗檔案,並且專門挖疑難雜症, 陳年舊案卷宗來看。
經過好一番折騰, 他才總算找到了一樁棘手的無頭案。
按說受理疑案的當該是大理司直,完全輪不到他來跑腿。上頭的張寺卿非常鼓勵年輕人上進,便批準了他走這趟。
去年他才去了一趟雍州, 耽擱了好幾月,如今又要去新陽,顧老夫人不由得發起牢騷。
盛氏也跟著念叨道:「這都是什麽破爛差事, 怎麽盡往文嘉你頭上丟。」
顧清玄笑道:「三年一考課,兒再熬一年說不定就能調職了呢。」
忠勇侯也不滿,壓根就忘了去年去雍州還是他搞出來的, 說道:「下迴我得跟張肅允通融通融, 別什麽事都往你頭上推。」
顧清玄耐著性子安撫家人,心裏頭實則美滋滋。
忠勇侯怨念最大,還惦記著他先前的職務,發牢騷道:「文嘉若是沒調職, 這會兒多半是安穩的。」又道, 「自你去了大理寺,我看聖人也疏遠不少。」
顧清玄不以為意, 別有深意道:「爹此話差矣, 伴君如伴虎, 走得太過親近,有時候反而容易摔跟鬥。」
他並未向他們挑明中宮對他跟壽王府這樁聯姻的看法,省得叫他們恐慌。
天子要用人, 有時候又忌憚所用之人不易掌控, 自然會借他人的嘴敲打。
許多事情不用點得太明白, 若是聰明的,自然曉得該怎麽應付。
鑑於他兩日後就要出發,紀氏一行人替他整理行頭,說道:「眼下天氣炎熱,郎君在路上可得多注意著些,莫要中了暑熱。」
顧清玄「唔」了一聲,吩咐道:「多在櫃坊給我備些錢銀。」
紀氏應好。
夏日晝長夜短,顧清玄的心早就飛出京城了。
走的那天他跟犯人放風似的打馬而去。
這迴盛氏親自送他出的府,看著自家兒子消失的背影,盛氏心裏頭五味雜陳,自言自語道:「那崽子到底長大了。」
方婆子在一旁道:「往後小侯爺要扛起侯府的前程,他總歸得闖出自己的天地。」
盛氏嘆了口氣,「這些年他確實成長不少,做事從來都是有主見的,頗有一家之主的勢頭。」頓了頓,「再過些時日,隻怕要把正主兒給蓋了。」
方婆子沒有答話。
老與小之間的更迭,從來都是最無奈的。
當時盛氏以為這迴的外出跟往常沒什麽兩樣,哪曾想那傢夥又給家裏頭帶來了驚喜,再次炸開了鍋。
從京中到新陽千裏迢迢,一行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可比當初蘇暮跑路的速度快多了。
沿途有官驛可供馬匹草料,也可換馬而行。幾人皆是身強體壯的大老爺們兒,除了許諸外,都有功夫底子,自然經得起折騰。
日日這般奔波,顧清玄都被曬黑不少。
待到七月底,一行人才抵達昇平,走水路前往新陽。
而平城的張和接到顧清玄前往新陽辦差的消息後,便又輾轉過去了一趟。
這期間蘇暮跟往常一樣,小子日過得愈發滋潤,根本就沒想過有朝一日冤大頭會親自找上門兒。<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