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暮笑道:「那敢情好,不過也不能讓曹大娘白幹。」
曹大娘爽利道:「我先看你好不好脫手,若脫手容易我便撿兩文辛苦錢,若不易脫手,也不能占了你的便宜。」
蘇暮覺得她耿直,便應承下來,先暫且把東西放她那裏行銷,一來無需商鋪成本,二來也可以給她吸引客流,算是雙贏。
上次去開州買了不少材料,蘇暮可以多做些絨花脫手,並且花樣品種也多了不少,不僅有雛菊,也有梅花,梨花,蘭花等,顏色鮮艷多姿,非常豐富。
嚐到了甜頭,她的幹勁兒愈發大了。
有了上迴的經驗,她做活計的速度更加嫻熟,操作起來也更快。
絨花的成本極其低廉,耗費的是人工,需要極其沉穩的耐性去磨,且做出來的東西還不能太差。
畢竟女郎家都愛美,誰願意戴醜醜的鬢頭花呢?
深秋的時候院子裏的銀杏樹葉已經掉得光禿禿,蘇暮跟倉鼠一樣存儲了不少東西,屋子裏堆了芋魁,米麵,並且還學做了罐子肉。
所謂罐子肉,就是把燒製的豬肉密封進陶罐裏,最上麵用豬油密封存儲,能長時間保存。
她要做活計,有時候顧不上花時間去做飯食,這時候的罐子肉就能派上大用場。
現在夜裏的氣溫愈發低了,她又添了一床被褥,並拿漿糊重新把窗戶紙糊得更嚴實些。
一個人獨居的這些日,她什麽活都能幹,就差劈柴了。
起初她覺得自己能行,後來到隔壁借來斧頭砍了兩迴,選擇了放棄。因為會胳膊疼,胳膊疼會影響到她的手工進度。
整理舊衣時,無意間從包袱裏翻出顧清玄的方帕,蘇暮坐在床沿上,仔細瞧了瞧。
那男人偏愛甘鬆香,她低頭輕輕嗅了嗅,早已沒有了甘鬆氣息。
外頭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透過窗戶上的油紙看去,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什麽都看不見。
算起來從元宵節後她就沒有見過他了。
哦不,上迴在嵩縣曾打過一次照麵。
剛開始蘇暮心裏頭還有點擔心,眼下看來這麽久沒有動靜,應是平安的了。
轉念一想,他一個侯府的貴人,也不至於這般跟她過不去。
他們完全是兩個不同階層的人,他走他的陽關道,她過她的獨木橋。
也或許剛開始他會不痛快,但依他行事沉穩的性子,應不會鬧出事來,畢竟要顧慮的東西實在太多。
許久不曾想起京中的日子,今日心血來潮憶起,蘇暮的心情一時有點複雜。
去年開春的時候她稀裏糊塗來到這個鬼地方,得了一個家生子的身份,好不容易才費盡心思從那個讓人窒息的環境裏跳了出來。
想起從京中一路奔波到這裏來的過往,委實不容易。
今日得來的這份安寧是她拚盡全力才換來的,雖然一個人孤獨了點,事事親力親為,沒有倚靠,卻讓人心安踏實。
她現在能靠自己的雙手掙錢了,無需仰人鼻息,也自由自在,沒有煩心事纏繞,這種生活狀態還挺好的,她很喜歡。
把那方帕子重新塞進包袱裏,她心大地想著,顧清玄應不會這般小肚雞腸跟她過不去,大費周章來找她迴去問罪。
根據以往對他的了解,應不會這般記仇。
她暫且把這事拋之腦後。
外頭忽然傳來犬吠聲,蘇暮出去看情形,原是那隻霸王雞跟狸花貓打架鬥狠,大黃則在一旁狂吠助興。
一貓一雞針鋒相對,貓的尾巴高高翹起,嘴裏發出唿哧唿哧的警告聲。
雞則伸長脖子,羽毛蓬鬆,一副要幹架的兇悍姿勢。
蘇暮站在屋簷下,雙手抱胸圍觀了會兒,最後還是狸花貓選擇了退縮,避開了霸王雞。
那隻雞的性情委實欠抽,膽子也肥,非要衝上去啄狸花貓,把它追得滿院子跑。
貓叫聲、雞叫聲、狗叫聲,跟大合唱似的,院裏一下子熱鬧許多。
在她興致勃勃圍觀雞飛狗跳時,另一邊的顧清玄則同顧老夫人唱常州評話。
顧老夫人對音律方麵很有一番造詣,平時也喜歡聽評話消遣,祖孫二人就《祝英台》說唱起來。
常州話婉轉柔軟,顧老夫人的語調輕柔,顧清玄當附聲陪唱,聽得一旁的盛氏興致勃勃。
她祖上是京畿裏的人,哪怕嫁進顧家這麽多年,仍舊不會說常州話,有時候也會學兩句,跟沈正坤一樣悟性極差,說出來的語調撇腳又滑稽,把祖孫二人逗得失笑連連。
也在這時,一婢女來報,說許諸來尋。
顧清玄起身出去。
許諸見他出來,忙上前附耳嘀咕了幾句。
顧清玄頗覺歡喜,壓低聲音問道:「真在沛州見過蹤跡?」
許諸點頭,「張叔信裏說在沛州魚鎮有人見過。」
顧清玄「嗯」了一聲,「我等會兒迴去。」
許諸退了下去。
顧清玄重新迴到屋裏,聽著顧老夫人教盛氏學評話,他不由得想起他也曾教蘇暮學過。
那傢夥跟自家老娘差不多,五音不全,一點兒都沒有音律天賦。
這不,聽著自家老娘那撇腳的語調,顧清玄忍不住抿嘴笑。
他心中十分高興,能在魚鎮發現蘇暮的痕跡,便意味著捉人的機會又多了幾分。
貓抓老鼠的遊戲他很有興致,得親自去捉。<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曹大娘爽利道:「我先看你好不好脫手,若脫手容易我便撿兩文辛苦錢,若不易脫手,也不能占了你的便宜。」
蘇暮覺得她耿直,便應承下來,先暫且把東西放她那裏行銷,一來無需商鋪成本,二來也可以給她吸引客流,算是雙贏。
上次去開州買了不少材料,蘇暮可以多做些絨花脫手,並且花樣品種也多了不少,不僅有雛菊,也有梅花,梨花,蘭花等,顏色鮮艷多姿,非常豐富。
嚐到了甜頭,她的幹勁兒愈發大了。
有了上迴的經驗,她做活計的速度更加嫻熟,操作起來也更快。
絨花的成本極其低廉,耗費的是人工,需要極其沉穩的耐性去磨,且做出來的東西還不能太差。
畢竟女郎家都愛美,誰願意戴醜醜的鬢頭花呢?
深秋的時候院子裏的銀杏樹葉已經掉得光禿禿,蘇暮跟倉鼠一樣存儲了不少東西,屋子裏堆了芋魁,米麵,並且還學做了罐子肉。
所謂罐子肉,就是把燒製的豬肉密封進陶罐裏,最上麵用豬油密封存儲,能長時間保存。
她要做活計,有時候顧不上花時間去做飯食,這時候的罐子肉就能派上大用場。
現在夜裏的氣溫愈發低了,她又添了一床被褥,並拿漿糊重新把窗戶紙糊得更嚴實些。
一個人獨居的這些日,她什麽活都能幹,就差劈柴了。
起初她覺得自己能行,後來到隔壁借來斧頭砍了兩迴,選擇了放棄。因為會胳膊疼,胳膊疼會影響到她的手工進度。
整理舊衣時,無意間從包袱裏翻出顧清玄的方帕,蘇暮坐在床沿上,仔細瞧了瞧。
那男人偏愛甘鬆香,她低頭輕輕嗅了嗅,早已沒有了甘鬆氣息。
外頭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透過窗戶上的油紙看去,被遮擋得嚴嚴實實,什麽都看不見。
算起來從元宵節後她就沒有見過他了。
哦不,上迴在嵩縣曾打過一次照麵。
剛開始蘇暮心裏頭還有點擔心,眼下看來這麽久沒有動靜,應是平安的了。
轉念一想,他一個侯府的貴人,也不至於這般跟她過不去。
他們完全是兩個不同階層的人,他走他的陽關道,她過她的獨木橋。
也或許剛開始他會不痛快,但依他行事沉穩的性子,應不會鬧出事來,畢竟要顧慮的東西實在太多。
許久不曾想起京中的日子,今日心血來潮憶起,蘇暮的心情一時有點複雜。
去年開春的時候她稀裏糊塗來到這個鬼地方,得了一個家生子的身份,好不容易才費盡心思從那個讓人窒息的環境裏跳了出來。
想起從京中一路奔波到這裏來的過往,委實不容易。
今日得來的這份安寧是她拚盡全力才換來的,雖然一個人孤獨了點,事事親力親為,沒有倚靠,卻讓人心安踏實。
她現在能靠自己的雙手掙錢了,無需仰人鼻息,也自由自在,沒有煩心事纏繞,這種生活狀態還挺好的,她很喜歡。
把那方帕子重新塞進包袱裏,她心大地想著,顧清玄應不會這般小肚雞腸跟她過不去,大費周章來找她迴去問罪。
根據以往對他的了解,應不會這般記仇。
她暫且把這事拋之腦後。
外頭忽然傳來犬吠聲,蘇暮出去看情形,原是那隻霸王雞跟狸花貓打架鬥狠,大黃則在一旁狂吠助興。
一貓一雞針鋒相對,貓的尾巴高高翹起,嘴裏發出唿哧唿哧的警告聲。
雞則伸長脖子,羽毛蓬鬆,一副要幹架的兇悍姿勢。
蘇暮站在屋簷下,雙手抱胸圍觀了會兒,最後還是狸花貓選擇了退縮,避開了霸王雞。
那隻雞的性情委實欠抽,膽子也肥,非要衝上去啄狸花貓,把它追得滿院子跑。
貓叫聲、雞叫聲、狗叫聲,跟大合唱似的,院裏一下子熱鬧許多。
在她興致勃勃圍觀雞飛狗跳時,另一邊的顧清玄則同顧老夫人唱常州評話。
顧老夫人對音律方麵很有一番造詣,平時也喜歡聽評話消遣,祖孫二人就《祝英台》說唱起來。
常州話婉轉柔軟,顧老夫人的語調輕柔,顧清玄當附聲陪唱,聽得一旁的盛氏興致勃勃。
她祖上是京畿裏的人,哪怕嫁進顧家這麽多年,仍舊不會說常州話,有時候也會學兩句,跟沈正坤一樣悟性極差,說出來的語調撇腳又滑稽,把祖孫二人逗得失笑連連。
也在這時,一婢女來報,說許諸來尋。
顧清玄起身出去。
許諸見他出來,忙上前附耳嘀咕了幾句。
顧清玄頗覺歡喜,壓低聲音問道:「真在沛州見過蹤跡?」
許諸點頭,「張叔信裏說在沛州魚鎮有人見過。」
顧清玄「嗯」了一聲,「我等會兒迴去。」
許諸退了下去。
顧清玄重新迴到屋裏,聽著顧老夫人教盛氏學評話,他不由得想起他也曾教蘇暮學過。
那傢夥跟自家老娘差不多,五音不全,一點兒都沒有音律天賦。
這不,聽著自家老娘那撇腳的語調,顧清玄忍不住抿嘴笑。
他心中十分高興,能在魚鎮發現蘇暮的痕跡,便意味著捉人的機會又多了幾分。
貓抓老鼠的遊戲他很有興致,得親自去捉。<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