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安:「我害怕不行嗎, 害怕又遇到跟趙三娘那般的, 打心眼裏討厭不行嗎?」
周母「哎喲」一聲,立馬往地上一坐,演技甚是精湛,當即眼淚花花斥責道:「你這不孝子, 是要氣死我啊!
「當初你爹去得早,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孤兒寡母的不知有多辛苦。如今你不談婚嫁, 是要打算做一輩子光棍讓周家斷子絕孫嗎?
「我不活了!反正下了陰曹地府都無顏麵見周家的列祖列宗, 又遭鄰裏恥笑, 活著還有個什麽勁兒?!」
她硬是發起狠來要去撞牆尋死,著實把周榮安唬住了,連忙上前拽住她。
這天晚上周母折騰了整整一晚, 周榮安才徹底服氣了, 選擇妥協, 讓她自己去打聽那女郎的詳細情況,如果沒有異常,便順了她的意。
周母這才作罷。
也該周母見錢眼開遭了報應,為了避免橫生枝節,映月苑的方婆子曾把府裏的下人們警告過數次,勿要在外頭瞎說蘇暮嫁出府的事。
府裏管束嚴厲,又事關小侯爺,大家都不敢到處傳,丟飯碗不說,若是被發賣就得不償失,畢竟顧府的生存條件還是非常寬鬆的。
周母這些平民百姓哪有什麽門路跟高門貴族攀扯上關係,除了從媒人口中了解到大概情況外,其他門路根本就尋不著。
再加之府裏口風緊,她自是沒找出問題來,又想占女方的那點便宜,便忽悠自家兒子說打聽過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周榮安已經不想跟她折騰了,這些年為著他的婚事周母委實把他折騰得夠嗆,早就疲於應付。
既然自家老娘執意要娶那位女郎,他便隨意,由著她好了。
於是媒人程二娘得了周家的話,喜滋滋進顧府帶了周家的提親聘禮。
通常平頭百姓嫁娶比不得有錢有勢的人家,周家給的聘禮也簡單,有兩匹布,一封茶葉,還有些其他物什,值不了幾個錢。
方婆子看著周家送上來的婚書和聘禮,差人去喚來蘇暮,問她的意思。
蘇暮根本就不關心周家對她的態度,也不關心那點聘禮是否寒酸,她隻關心能不能順利嫁進周家好早日離府。
得了她的應允,方婆子便做主把這樁親事敲定了。
這事盛氏一直都是交給方婆子在操持,她沒空管這茬。
待方婆子匯報蘇暮的親事雙方都應允了後,盛氏依言放了蘇暮的賣身契。
若要改戶籍,還需走官府的流程。
侯府差人拿著蘇暮的賣身契前往府衙把她的戶籍變更成了良籍,從今往後她便徹底脫離了家生子命運,跟普通的良家子一樣,無需再受人掣肘使喚。
不僅如此,這邊還順道把她和周榮安的婚約在府衙登記備案,二人算是正兒八經的合法夫妻。
下人把蘇暮和周榮安在府衙的登記信息拿迴來交差,盛氏看了好些遍,心裏頭美滋滋。
她覺得懸掛在心裏的石頭總算可以落下了。
現在蘇暮已經成了周榮安的妻子,與自家兒便再也沒有任何關係。
不論往日如何,此後各走各的。
這法子當真妙極,既能堵壽王府的嘴,也能讓顧清玄無語。
是他自己的通房哭求要嫁出去求安穩的,她這個主母不僅放身契,還給陪嫁,可謂仁至義盡。
不過就是個丫頭而已,盛氏覺得以顧清玄的沉穩性子,應不會鬧騰,畢竟壽王府的親事才是正茬。
倘若他為著一個丫頭而與壽王府翻臉,隻怕顧老夫人都容不下。
話又說迴來,先前她也曾琢磨過把蘇暮送迴常州,後來一想覺得不妥,送出去還能再找迴來。
倘若把蘇暮發賣出去,那就更不妥當了,若顧清玄追問,隻怕會傷母子情分。
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人,趕不得,留不得,當真令人頭疼。
幸好那丫頭是個通透伶俐的,也有自知之明,要不然她還得頭疼好些天呢。
如今好了,她既可以全母子情分,同時也能跟壽王府交差,蘇暮也尋到了鍾意的夫家,大家都很高興。
至於顧清玄高不高興,那並不重要。
他總不會幹出搶奪他人之妻的荒唐事來,倘若真這麽混帳,隻怕全家都得炸鍋,顧老夫人非得吐血。
這不,當蘇暮拿到自己的良籍憑證時,心中歡喜不已。
從去年到今年,她一番苦心籌謀,總算沒有白費功夫。
對於她來說,處理跟周榮安的婚事比要拿良籍容易多了,他先前曾和離過一次,那再和離一次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她厚顏無恥地想著,周家既然敢貪圖她手裏的嫁妝,總得付出點什麽才行。
錢她自然會給,但想留她的人,門兒都沒有。
更何況,小侯爺屋裏的通房,且還是背著他偷偷打發出府的,她就不信周榮安那慫包有膽量敢來近她的身。
鑑於周家是二娶,相對比較低調,所以一切從簡。
再加上城東離侯府較遠,這邊便安排了一輛馬車把蘇暮送到男方家。
在離府的頭一天,盛氏打發下來的陪嫁由方婆子親自送到蘇暮手上,有碎銀、金錁子和首飾等物,頗豐厚。
她謝了又謝,並從嫁妝中撿了一件物什使給方婆子孝敬她吃酒。
方婆子推託不過受下了,覺著這女郎委實會做人。
<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周母「哎喲」一聲,立馬往地上一坐,演技甚是精湛,當即眼淚花花斥責道:「你這不孝子, 是要氣死我啊!
「當初你爹去得早,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孤兒寡母的不知有多辛苦。如今你不談婚嫁, 是要打算做一輩子光棍讓周家斷子絕孫嗎?
「我不活了!反正下了陰曹地府都無顏麵見周家的列祖列宗, 又遭鄰裏恥笑, 活著還有個什麽勁兒?!」
她硬是發起狠來要去撞牆尋死,著實把周榮安唬住了,連忙上前拽住她。
這天晚上周母折騰了整整一晚, 周榮安才徹底服氣了, 選擇妥協, 讓她自己去打聽那女郎的詳細情況,如果沒有異常,便順了她的意。
周母這才作罷。
也該周母見錢眼開遭了報應,為了避免橫生枝節,映月苑的方婆子曾把府裏的下人們警告過數次,勿要在外頭瞎說蘇暮嫁出府的事。
府裏管束嚴厲,又事關小侯爺,大家都不敢到處傳,丟飯碗不說,若是被發賣就得不償失,畢竟顧府的生存條件還是非常寬鬆的。
周母這些平民百姓哪有什麽門路跟高門貴族攀扯上關係,除了從媒人口中了解到大概情況外,其他門路根本就尋不著。
再加之府裏口風緊,她自是沒找出問題來,又想占女方的那點便宜,便忽悠自家兒子說打聽過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周榮安已經不想跟她折騰了,這些年為著他的婚事周母委實把他折騰得夠嗆,早就疲於應付。
既然自家老娘執意要娶那位女郎,他便隨意,由著她好了。
於是媒人程二娘得了周家的話,喜滋滋進顧府帶了周家的提親聘禮。
通常平頭百姓嫁娶比不得有錢有勢的人家,周家給的聘禮也簡單,有兩匹布,一封茶葉,還有些其他物什,值不了幾個錢。
方婆子看著周家送上來的婚書和聘禮,差人去喚來蘇暮,問她的意思。
蘇暮根本就不關心周家對她的態度,也不關心那點聘禮是否寒酸,她隻關心能不能順利嫁進周家好早日離府。
得了她的應允,方婆子便做主把這樁親事敲定了。
這事盛氏一直都是交給方婆子在操持,她沒空管這茬。
待方婆子匯報蘇暮的親事雙方都應允了後,盛氏依言放了蘇暮的賣身契。
若要改戶籍,還需走官府的流程。
侯府差人拿著蘇暮的賣身契前往府衙把她的戶籍變更成了良籍,從今往後她便徹底脫離了家生子命運,跟普通的良家子一樣,無需再受人掣肘使喚。
不僅如此,這邊還順道把她和周榮安的婚約在府衙登記備案,二人算是正兒八經的合法夫妻。
下人把蘇暮和周榮安在府衙的登記信息拿迴來交差,盛氏看了好些遍,心裏頭美滋滋。
她覺得懸掛在心裏的石頭總算可以落下了。
現在蘇暮已經成了周榮安的妻子,與自家兒便再也沒有任何關係。
不論往日如何,此後各走各的。
這法子當真妙極,既能堵壽王府的嘴,也能讓顧清玄無語。
是他自己的通房哭求要嫁出去求安穩的,她這個主母不僅放身契,還給陪嫁,可謂仁至義盡。
不過就是個丫頭而已,盛氏覺得以顧清玄的沉穩性子,應不會鬧騰,畢竟壽王府的親事才是正茬。
倘若他為著一個丫頭而與壽王府翻臉,隻怕顧老夫人都容不下。
話又說迴來,先前她也曾琢磨過把蘇暮送迴常州,後來一想覺得不妥,送出去還能再找迴來。
倘若把蘇暮發賣出去,那就更不妥當了,若顧清玄追問,隻怕會傷母子情分。
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人,趕不得,留不得,當真令人頭疼。
幸好那丫頭是個通透伶俐的,也有自知之明,要不然她還得頭疼好些天呢。
如今好了,她既可以全母子情分,同時也能跟壽王府交差,蘇暮也尋到了鍾意的夫家,大家都很高興。
至於顧清玄高不高興,那並不重要。
他總不會幹出搶奪他人之妻的荒唐事來,倘若真這麽混帳,隻怕全家都得炸鍋,顧老夫人非得吐血。
這不,當蘇暮拿到自己的良籍憑證時,心中歡喜不已。
從去年到今年,她一番苦心籌謀,總算沒有白費功夫。
對於她來說,處理跟周榮安的婚事比要拿良籍容易多了,他先前曾和離過一次,那再和離一次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她厚顏無恥地想著,周家既然敢貪圖她手裏的嫁妝,總得付出點什麽才行。
錢她自然會給,但想留她的人,門兒都沒有。
更何況,小侯爺屋裏的通房,且還是背著他偷偷打發出府的,她就不信周榮安那慫包有膽量敢來近她的身。
鑑於周家是二娶,相對比較低調,所以一切從簡。
再加上城東離侯府較遠,這邊便安排了一輛馬車把蘇暮送到男方家。
在離府的頭一天,盛氏打發下來的陪嫁由方婆子親自送到蘇暮手上,有碎銀、金錁子和首飾等物,頗豐厚。
她謝了又謝,並從嫁妝中撿了一件物什使給方婆子孝敬她吃酒。
方婆子推託不過受下了,覺著這女郎委實會做人。
<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