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些時候他迴到自己的院子沐浴更衣, 忠勇侯和夫人盛氏還未迴來,壽安堂備了晚飯,祖孫坐在偏廳一起用飯, 嘮家常。
顧老夫人親自給他盛湯, 說道:「文嘉一路辛勞,都清減了不少,很該補補身子。」
顧清玄接過碗,問道:「祖母可知爹他們什麽時候迴來?」
顧老夫人看向錢婆子, 「差人過去問問。」
錢婆子應聲是, 便下去了。
祖孫接下來又提起京中的情形,顧老夫人嚴肅道:「近來京裏鬧得人心惶惶, 我前陣子聽你爹說鹽鐵使薑家被聖上查了, 隻怕要倒大黴。」
顧清玄:「明早孫兒就得進宮去復命, 待爹迴來,我還有許多事要問他。」
他在常州待了數月,吃慣了那邊的飲食, 迴來一時竟然不大習慣, 並未用多少就撤下了。
祖孫二人坐著敘家常, 沒一會兒就聽外頭傳來顧夫人盛氏急切的聲音,問道:「我兒迴來了?!」
顧清玄忙起身迎了出去。
盛氏見到自家崽平平安安,難掩欣喜,激動道:「我的好大兒,這幾月可想死你阿娘了!」
顧清玄握住她的手,咧嘴笑道:「兒不在家的這些日,阿娘可安好?」
盛氏應道:「安好!安好!」
她是將門出身,身量高挑,穿了一身碧藍翻領胡服,頭髮被玉簪束起,鵝蛋臉上有一雙多情的杏眼。
因是武將世家,比不得那些書香門第的貴女們嬌氣,性情也豪邁直爽,顧清玄的長相大部分從了她的樣貌。
母子二人走進偏廳,顧老夫人瞧見她那身穿著,說道:「瞧你這模樣,多半又是在英國公府擊鞠了。」
盛氏朝她行禮道:「阿娘知道兒喜歡擊鞠,是個坐不住的。」
顧老夫人問:「承棋呢?」
承棋是忠勇侯的小字。
盛氏應道:「在後頭的,一會兒就過來。」說罷看向自家崽,「咦」了一聲,詫異道,「數月未見,文嘉好像又長個兒了。」
顧清玄:「……」
一時哭笑不得。
顧老夫人嫌棄道:「瞎說,這都多大歲數了還長個兒呢,清減許多倒是真的。」
盛氏咧嘴笑,似想起了什麽,問道:「鄭媽媽可同你一起迴來?」
顧清玄:「她經不住車馬勞頓,我讓張和護著一併迴來,估計得耽擱些日子才能到京。」
盛氏點頭。
稍後忠勇侯顧政過來,他體型高大,穿了一襲紫袍,頭戴玉冠,腰束玉帶,腳蹬革靴,年約五十的模樣,因保養得好,麵白少紋,有一雙狹長的瑞鳳眼。
顧清玄起身朝他行禮,道了一聲爹。
顧政上下打量他,說道:「我兒清減了許多。」頓了頓,「一路迴來可還順遂?」
顧清玄迴道:「順遂。」
父子倆有公務要說,沒坐一會兒就去了廂房。
顧政提起京中的局勢,眉頭緊皺,言語裏帶著幾分訓斥,「你在常州捅了這麽大的簍子,竟然把薑家都給拉下馬來,惹得滿京城人心惶惶,去的時候為何不同我吱個聲?」
顧清玄應道:「這是聖上的意思,倘若早前風聲走漏,隻怕辦薑家沒這麽順利。」又道,「爹近些日少與世家往來,理應閉門謝客方才是上策。」
這話把顧政氣著了,不滿道:「捅了這麽大的簍子,還管起我來了!」
顧清玄:「兒是提醒爹謹慎行事。」
顧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
顧清玄繼續道:「這一迴的私鹽案牽連甚廣,聖上鐵了心要把外戚薑家除了,但凡與薑家有牽連的皆跑不了。
「爹在外頭結交甚廣,一個不慎就會惹禍上身,且此次的私鹽案又是兒在辦理,倘若出了岔子,不是讓我左右為難嗎?」
顧政聽著不順耳,他知道自家崽比他能幹,拉不下臉來,不痛快道:「你爹還沒糊塗到這個地步。」
顧清玄轉移話題,問:「北府營可把常州的官員押解迴京了?」
顧政道:「不曾聽到消息,應還在路上。」
顧清玄「哦」了一聲,又同他說了些其他。
平時父子倆政見不同,顧清玄沒有自家老子那般擅周旋應酬,他屬於實幹型,而老子顧政則屬於交際型。
顧清玄從骨子裏不喜歡靠拉幫結派穩固權勢。
偏偏顧政沒有大才,隻能靠交際手腕立足。
有時候他也會羨慕自家崽的實幹,同時心裏頭也不大舒坦,老子比不過兒子,覺著很沒顏麵。
特別是顧清玄得天子賞識後,在家裏愈發有話語權,許多時候甚至會壓他一頭,讓他既欣慰又矛盾,一邊覺得子嗣有出息甚好,一邊又覺著長輩的權威被分走了。
兩種矛盾情緒令他別扭。
通常顧清玄都選擇無視,知道他爹就是這個德行,敏感又小家子氣。
鑑於明日還要進宮述職,顧清玄並未逗留多久便迴自己的永微園。
他喜清淨,院子裏的僕人隻有十多人。
除了許諸能近身伺候外,還有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柳婆子柳氏,以及從壽安堂分過來的紀娘子。
二人都是行事穩妥的人,從未出過任何岔子,也很會管事,令顧清玄省心許多。
自家小主子外出數月歸來,柳婆子同他說起府裏的情形,說表妹薛華蘭曾來過數次,屢屢問起他迴來的時日。<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顧老夫人親自給他盛湯, 說道:「文嘉一路辛勞,都清減了不少,很該補補身子。」
顧清玄接過碗,問道:「祖母可知爹他們什麽時候迴來?」
顧老夫人看向錢婆子, 「差人過去問問。」
錢婆子應聲是, 便下去了。
祖孫接下來又提起京中的情形,顧老夫人嚴肅道:「近來京裏鬧得人心惶惶, 我前陣子聽你爹說鹽鐵使薑家被聖上查了, 隻怕要倒大黴。」
顧清玄:「明早孫兒就得進宮去復命, 待爹迴來,我還有許多事要問他。」
他在常州待了數月,吃慣了那邊的飲食, 迴來一時竟然不大習慣, 並未用多少就撤下了。
祖孫二人坐著敘家常, 沒一會兒就聽外頭傳來顧夫人盛氏急切的聲音,問道:「我兒迴來了?!」
顧清玄忙起身迎了出去。
盛氏見到自家崽平平安安,難掩欣喜,激動道:「我的好大兒,這幾月可想死你阿娘了!」
顧清玄握住她的手,咧嘴笑道:「兒不在家的這些日,阿娘可安好?」
盛氏應道:「安好!安好!」
她是將門出身,身量高挑,穿了一身碧藍翻領胡服,頭髮被玉簪束起,鵝蛋臉上有一雙多情的杏眼。
因是武將世家,比不得那些書香門第的貴女們嬌氣,性情也豪邁直爽,顧清玄的長相大部分從了她的樣貌。
母子二人走進偏廳,顧老夫人瞧見她那身穿著,說道:「瞧你這模樣,多半又是在英國公府擊鞠了。」
盛氏朝她行禮道:「阿娘知道兒喜歡擊鞠,是個坐不住的。」
顧老夫人問:「承棋呢?」
承棋是忠勇侯的小字。
盛氏應道:「在後頭的,一會兒就過來。」說罷看向自家崽,「咦」了一聲,詫異道,「數月未見,文嘉好像又長個兒了。」
顧清玄:「……」
一時哭笑不得。
顧老夫人嫌棄道:「瞎說,這都多大歲數了還長個兒呢,清減許多倒是真的。」
盛氏咧嘴笑,似想起了什麽,問道:「鄭媽媽可同你一起迴來?」
顧清玄:「她經不住車馬勞頓,我讓張和護著一併迴來,估計得耽擱些日子才能到京。」
盛氏點頭。
稍後忠勇侯顧政過來,他體型高大,穿了一襲紫袍,頭戴玉冠,腰束玉帶,腳蹬革靴,年約五十的模樣,因保養得好,麵白少紋,有一雙狹長的瑞鳳眼。
顧清玄起身朝他行禮,道了一聲爹。
顧政上下打量他,說道:「我兒清減了許多。」頓了頓,「一路迴來可還順遂?」
顧清玄迴道:「順遂。」
父子倆有公務要說,沒坐一會兒就去了廂房。
顧政提起京中的局勢,眉頭緊皺,言語裏帶著幾分訓斥,「你在常州捅了這麽大的簍子,竟然把薑家都給拉下馬來,惹得滿京城人心惶惶,去的時候為何不同我吱個聲?」
顧清玄應道:「這是聖上的意思,倘若早前風聲走漏,隻怕辦薑家沒這麽順利。」又道,「爹近些日少與世家往來,理應閉門謝客方才是上策。」
這話把顧政氣著了,不滿道:「捅了這麽大的簍子,還管起我來了!」
顧清玄:「兒是提醒爹謹慎行事。」
顧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
顧清玄繼續道:「這一迴的私鹽案牽連甚廣,聖上鐵了心要把外戚薑家除了,但凡與薑家有牽連的皆跑不了。
「爹在外頭結交甚廣,一個不慎就會惹禍上身,且此次的私鹽案又是兒在辦理,倘若出了岔子,不是讓我左右為難嗎?」
顧政聽著不順耳,他知道自家崽比他能幹,拉不下臉來,不痛快道:「你爹還沒糊塗到這個地步。」
顧清玄轉移話題,問:「北府營可把常州的官員押解迴京了?」
顧政道:「不曾聽到消息,應還在路上。」
顧清玄「哦」了一聲,又同他說了些其他。
平時父子倆政見不同,顧清玄沒有自家老子那般擅周旋應酬,他屬於實幹型,而老子顧政則屬於交際型。
顧清玄從骨子裏不喜歡靠拉幫結派穩固權勢。
偏偏顧政沒有大才,隻能靠交際手腕立足。
有時候他也會羨慕自家崽的實幹,同時心裏頭也不大舒坦,老子比不過兒子,覺著很沒顏麵。
特別是顧清玄得天子賞識後,在家裏愈發有話語權,許多時候甚至會壓他一頭,讓他既欣慰又矛盾,一邊覺得子嗣有出息甚好,一邊又覺著長輩的權威被分走了。
兩種矛盾情緒令他別扭。
通常顧清玄都選擇無視,知道他爹就是這個德行,敏感又小家子氣。
鑑於明日還要進宮述職,顧清玄並未逗留多久便迴自己的永微園。
他喜清淨,院子裏的僕人隻有十多人。
除了許諸能近身伺候外,還有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柳婆子柳氏,以及從壽安堂分過來的紀娘子。
二人都是行事穩妥的人,從未出過任何岔子,也很會管事,令顧清玄省心許多。
自家小主子外出數月歸來,柳婆子同他說起府裏的情形,說表妹薛華蘭曾來過數次,屢屢問起他迴來的時日。<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