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玄心中不禁生出幾分佩服,能有這種定力的人,可見篤定他們拿他沒辦法。
也是,鹽官背後有鹽鐵使薑斌撐著,他們確實有本事傲。
那人可是薑貴妃兄長,且薑貴妃又在宮裏聖眷正濃,有這麽一棵參天大樹做後盾,又豈會害怕他這個小小的巡鹽禦史?
見對方一直盯著自己看,裘敬之態度平靜道:「小侯爺要查裘家隻管去查,何必來牢裏髒了你的腳呢?」
顧清玄背手站在牢門口,冷不丁道:「這間地牢著實簡陋了些。」說罷看向身側的獄卒,吩咐道,「換一間好點的給裘老丈,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
獄卒應聲是。
裘敬之用奇怪的表情看他,皮笑肉不笑道:「承蒙小侯爺關照,老朽不敢當。」
顧清玄搖頭道:「裘老丈過謙了,我記得太元十七年,嘉州遇旱災,當時常州的鹽商們伸出援手,開倉放糧接濟受災百姓,堪稱壯舉。」
裘敬之冷哼一聲,沒有答話。
顧清玄繼續道:「太元十九年,建永縣河堤年久失修垮塌,裘老丈也曾出資修繕,當地百姓對你交口稱讚。」
他這般拍馬屁,是裘敬之怎麽都沒料到的,淡漠道:「那已經是過去之事,小侯爺還提起作甚?」
顧清玄:「能為百姓行善事者,自然值得我敬重,今日你雖觸犯了律法,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我亦不會吝嗇對你多加照拂。」
這鬼話裘敬之壓根就不信。
別看那小子年紀輕輕,卻已在官場上站穩了腳跟,並迅速成為天子新貴,跟他老子完全不是一個路數。
他們這些鹽商雖然遠在常州,但人脈寬,對京中的情形也知曉一二。
忠勇侯擅拉幫結派鞏固權勢,這小子擅單打獨鬥,能以極快的速度成為天子近臣,可見本事不小,不可小覷輕敵。
裘敬之斂了斂神兒,油鹽不進,「老朽還是那句話,小侯爺要查裘家隻管去查,莫要白費心思在老朽身上,沒有任何用處。」
顧清玄抿嘴笑,「有沒有用處,你日後自之。」
說罷讓獄卒給他換一間條件好點的單間牢房,並且還要有床椅等物。
離開地牢後,顧清玄麵色不虞,身後的許諸發牢騷道:「那等不知好歹的老兒,郎君何故給他顏麵供著?」
顧清玄沒有答話。
現在他再次麵臨瓶頸,裘敬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似乎想把鹽政的所有罪責都包攬下來。
偏偏他要的不是鹽商,而是上麵的一眾鹽官。
如果不能撬開裘敬之的嘴把他們供出來,那就沒法再繼續查下去。
這事確實棘手,需得從長計議。
迴到府裏,顧清玄獨自前往書房苦思應對之策,直到夜幕降臨時,外頭不知何時淅淅瀝瀝下起雨來。
他躺在竹榻上聽著外頭的雨聲。
現在已經是六月下旬了,算起來他來常州也已有好幾個月,照目前這個進度,也不知今年能不能迴京交差。
屋簷下的燈籠陸續亮起,顧清玄心裏頭煩,起身開門出去。
遊廊外雨霧迷濛,遊廊裏大紅燈籠星星點點,一盞盞延伸。
他心裏頭藏著事,獨自在廊上慢行。
鄭氏瞧見他的舉動,也不敢上前打擾,她擔憂道:「天都已經黑了,郎君還沒用膳食,也不知餓不餓。」
許諸皺眉道:「郎君心裏頭煩,鄭媽媽還是莫要去叨擾他。」
鄭氏欲言又止,「可是這樣餓著也不是個事兒。」
許諸:「郎君若是餓了,知道吩咐。」又道,「目前遇到的事著實棘手,隻怕一時半會兒破解不了,我們又幫不上什麽,就別惹他心煩了。」
鄭氏閉嘴不語。
之後數日顧清玄一直被這事困擾著,先前才來時沒有進展他一點都不著急,如今膠著,反倒有些浮躁。
那幫鹽商與鹽政官員死死捆綁在一起,絲毫不給他見縫插針的機會,停滯不前的局勢對他很是不利。
接連下了兩日的雨,地氣被蒸發,比先前涼爽許多。
夏蟬仍舊無休止叮咬榆樹,顧清玄坐在竹榻上望著窗外的綠意盎然神思。
忽聽一道敲門聲傳來,蘇暮送來一盤葡萄。
這還是許諸讓她送的。
近日顧清玄陰晴不定,許諸不敢招惹,很多事情都指使蘇暮去幹。他生怕一個不慎把祖宗給惹到了,引來無妄之災,隻想有多遠滾多遠。
這不,蘇暮也有點怕他,不敢靠近。
見她畏手畏腳把葡萄擱下就想跑,顧清玄皺眉道:「你跑什麽?」
蘇暮頓住身形,囁嚅道:「郎君心裏頭煩,奴婢不敢叨擾。」
聽到這話,顧清玄更是不痛快,「許諸呢?」
蘇暮撒謊道:「許小郎君吃壞了肚子,這會兒不大舒服。」
顧清玄盯著她瞧了好半晌,才道:「你過來。」
蘇暮老老實實走上前,他拍了拍竹榻,「坐過來。」
蘇暮遲疑了許久,才規規矩矩坐到他身旁。
顧清玄:「你鬼名堂多,趕緊哄哄我,把我哄高興了有賞。」
一聽有賞,蘇暮眼睛亮了,暗搓搓問:「什麽賞?」
顧清玄斜睨她,「先把我哄高興再說。」頓了頓,「若是讓我更不痛快了,我會罰你。」<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也是,鹽官背後有鹽鐵使薑斌撐著,他們確實有本事傲。
那人可是薑貴妃兄長,且薑貴妃又在宮裏聖眷正濃,有這麽一棵參天大樹做後盾,又豈會害怕他這個小小的巡鹽禦史?
見對方一直盯著自己看,裘敬之態度平靜道:「小侯爺要查裘家隻管去查,何必來牢裏髒了你的腳呢?」
顧清玄背手站在牢門口,冷不丁道:「這間地牢著實簡陋了些。」說罷看向身側的獄卒,吩咐道,「換一間好點的給裘老丈,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
獄卒應聲是。
裘敬之用奇怪的表情看他,皮笑肉不笑道:「承蒙小侯爺關照,老朽不敢當。」
顧清玄搖頭道:「裘老丈過謙了,我記得太元十七年,嘉州遇旱災,當時常州的鹽商們伸出援手,開倉放糧接濟受災百姓,堪稱壯舉。」
裘敬之冷哼一聲,沒有答話。
顧清玄繼續道:「太元十九年,建永縣河堤年久失修垮塌,裘老丈也曾出資修繕,當地百姓對你交口稱讚。」
他這般拍馬屁,是裘敬之怎麽都沒料到的,淡漠道:「那已經是過去之事,小侯爺還提起作甚?」
顧清玄:「能為百姓行善事者,自然值得我敬重,今日你雖觸犯了律法,在事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我亦不會吝嗇對你多加照拂。」
這鬼話裘敬之壓根就不信。
別看那小子年紀輕輕,卻已在官場上站穩了腳跟,並迅速成為天子新貴,跟他老子完全不是一個路數。
他們這些鹽商雖然遠在常州,但人脈寬,對京中的情形也知曉一二。
忠勇侯擅拉幫結派鞏固權勢,這小子擅單打獨鬥,能以極快的速度成為天子近臣,可見本事不小,不可小覷輕敵。
裘敬之斂了斂神兒,油鹽不進,「老朽還是那句話,小侯爺要查裘家隻管去查,莫要白費心思在老朽身上,沒有任何用處。」
顧清玄抿嘴笑,「有沒有用處,你日後自之。」
說罷讓獄卒給他換一間條件好點的單間牢房,並且還要有床椅等物。
離開地牢後,顧清玄麵色不虞,身後的許諸發牢騷道:「那等不知好歹的老兒,郎君何故給他顏麵供著?」
顧清玄沒有答話。
現在他再次麵臨瓶頸,裘敬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似乎想把鹽政的所有罪責都包攬下來。
偏偏他要的不是鹽商,而是上麵的一眾鹽官。
如果不能撬開裘敬之的嘴把他們供出來,那就沒法再繼續查下去。
這事確實棘手,需得從長計議。
迴到府裏,顧清玄獨自前往書房苦思應對之策,直到夜幕降臨時,外頭不知何時淅淅瀝瀝下起雨來。
他躺在竹榻上聽著外頭的雨聲。
現在已經是六月下旬了,算起來他來常州也已有好幾個月,照目前這個進度,也不知今年能不能迴京交差。
屋簷下的燈籠陸續亮起,顧清玄心裏頭煩,起身開門出去。
遊廊外雨霧迷濛,遊廊裏大紅燈籠星星點點,一盞盞延伸。
他心裏頭藏著事,獨自在廊上慢行。
鄭氏瞧見他的舉動,也不敢上前打擾,她擔憂道:「天都已經黑了,郎君還沒用膳食,也不知餓不餓。」
許諸皺眉道:「郎君心裏頭煩,鄭媽媽還是莫要去叨擾他。」
鄭氏欲言又止,「可是這樣餓著也不是個事兒。」
許諸:「郎君若是餓了,知道吩咐。」又道,「目前遇到的事著實棘手,隻怕一時半會兒破解不了,我們又幫不上什麽,就別惹他心煩了。」
鄭氏閉嘴不語。
之後數日顧清玄一直被這事困擾著,先前才來時沒有進展他一點都不著急,如今膠著,反倒有些浮躁。
那幫鹽商與鹽政官員死死捆綁在一起,絲毫不給他見縫插針的機會,停滯不前的局勢對他很是不利。
接連下了兩日的雨,地氣被蒸發,比先前涼爽許多。
夏蟬仍舊無休止叮咬榆樹,顧清玄坐在竹榻上望著窗外的綠意盎然神思。
忽聽一道敲門聲傳來,蘇暮送來一盤葡萄。
這還是許諸讓她送的。
近日顧清玄陰晴不定,許諸不敢招惹,很多事情都指使蘇暮去幹。他生怕一個不慎把祖宗給惹到了,引來無妄之災,隻想有多遠滾多遠。
這不,蘇暮也有點怕他,不敢靠近。
見她畏手畏腳把葡萄擱下就想跑,顧清玄皺眉道:「你跑什麽?」
蘇暮頓住身形,囁嚅道:「郎君心裏頭煩,奴婢不敢叨擾。」
聽到這話,顧清玄更是不痛快,「許諸呢?」
蘇暮撒謊道:「許小郎君吃壞了肚子,這會兒不大舒服。」
顧清玄盯著她瞧了好半晌,才道:「你過來。」
蘇暮老老實實走上前,他拍了拍竹榻,「坐過來。」
蘇暮遲疑了許久,才規規矩矩坐到他身旁。
顧清玄:「你鬼名堂多,趕緊哄哄我,把我哄高興了有賞。」
一聽有賞,蘇暮眼睛亮了,暗搓搓問:「什麽賞?」
顧清玄斜睨她,「先把我哄高興再說。」頓了頓,「若是讓我更不痛快了,我會罰你。」<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