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笑話!
後來,顧清玄(默默捂緊褲衩):她就是個騙子!大騙子!!
圍觀群眾:我英明神武,智慧超群,能辨忠奸。。。
顧清玄:。。。。
第二十二章
迴到西園後,顧清玄在寢臥裏小憩了會兒。
院裏老榆樹多,它雖能遮陰,卻也有壞處,那就是夏蟬特別愛叮咬它們,叫得撕心裂肺,沒完沒了,忒煩人。
許諸取來長竿驅趕。
顧清玄得了清淨,眯了兩刻鍾,精神才好上許多。他心中惦記著事,前往書房把前兩天去丁家取迴來的供詞仔細閱了一番。
次日沈正坤前來取這份供詞。
二人關在書房裏商討接下來的行動,顧清玄打算利用丁大郎的案子來牽製丁家,利用丁老兒嘶咬鹽商裘家,以此為突破口。
沈正坤斂容道:「現如今丁大郎待到秋後問斬,隻要文嘉願意替他們討迴公道,丁老兒勢必會心甘情願聽任我們,變成一條瘋狗咬住裘家不放。」
顧清玄點頭,「就拿裘家來開刀。」
沈正坤還有顧慮,嚴肅道:「怕就怕……」
顧清玄接茬道:「你怕逼急了狗急跳牆?」
沈正坤:「常州局勢複雜,鹽商與監院相互勾結,且與當地府衙關係緊密,隻怕刺史府也參與其中,再往更深遠的去推,京中也脫不了幹係。
「我怕的是一旦我們妄動,這些人為保自身利益,勢必會奮起反抗。
「鹽商保命,鹽官保烏紗,若是逼急了狗急跳牆,隻怕我倆都得葬送在常州了。」
顧清玄背手來迴踱步,沉吟許久方道:「沈兄此言甚有道理,你我二人從京裏來到這兒,手裏雖有點權,卻無異於光杆司令,一旦他們動用周邊勢力,我倆便寸步難行。」
沈正坤:「這正是我擔憂的地方,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沒有周全縝密的計劃,萬不可輕舉妄動,若不然丁家必遭滅頂之災。」
顧清玄若有所思地摸下巴,隔了許久,才道:「沈兄無需擔憂,待我去河道北府營借兵再說。」
這話把沈正坤唬住了,詫異道:「文嘉能借兵?」
顧清玄點頭,「能借。」
沈正坤難以置信,囁嚅道:「北府營的兵隻聽令於禁軍統領,實乃天子之衛,文嘉能調動他們?」
顧清玄並未迴答這個問題,隻緩步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忽地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把沈正坤嚇得眼皮子一跳,太陽穴突突跳動起來。
鹽鐵使薑斌,薑貴妃兄長,看來這迴聖人是鐵了心要動外戚薑家了。
意識到其中的微妙,沈正坤驚出一身冷汗。
他默默地拿衣袖擦了擦額頭,欲哭無淚道:「早知這差事棘手,當初我無論如何都不該摻和進來。」
顧清玄淡淡道:「晚了。」又道,「同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倘若差事辦得不好,就算迴去了,前程也算沒了,沈兄可要考慮清楚。」
沈正坤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來,訴苦道:「我這是招誰惹誰了,竟無端生出這般大的禍事來。」
顧清玄喉結滾動,終是忍下了。
當初聖人把這差事交給他,曾問過派何人來常州合適,顧清玄舉薦了沈正坤,覺著他是個很有風骨的人。
如今沈正坤鬱悶,他自然沒臉說是他拖他下水的。
兩人就這樁事細細商議。
灶戶丁家已經夠遭罪了,倘若再落得個滅頂之災,委實人神共憤。
他們在這起事件中雖如螻蟻般卑微,顧清玄還是願意把那五口之家保下來的。
正所謂人間正道,它雖然並不能普照大地,卻總要給人們留下憧憬和希望。
他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把這縷正道之光留給丁家。
把劫後餘生的希望,留給他們。
沈正坤取了丁家供詞離去後,顧清玄背著手站在屋簷下。
頭頂的老榆樹已經在院子裏生長了數十年,它根深蒂固,枝繁葉茂,承載著顧氏一族的興旺與繁榮。
顧清玄仰頭望那繁茂枝丫,星星點點的陽光從葉縫中灑落下來,偶有微風拂動,落到他身上的光斑跟著搖晃。
許諸送完客迴來見他仰望,好奇問:「郎君在看什麽呢?」
顧清玄並未迴答,隻道:「去把張和叫來,我有差事要交與他辦。」
許諸應聲好,退下去叫人。
不一會兒張和過來,顧清玄帶他走進寢臥,從床下取出一封信件和信物交到他手裏,嚴肅道:「你去一趟河道北府營,拿著這兩樣東西去找高章盛將軍。」
張和仔細收好,試探問:「郎君是要找北府營借兵?」
顧清玄點頭,「待你順利借了兵來,我便捅常州的馬蜂窩,幹一票大的。」
張和斂容道:「郎君且放心,老奴定不辱使命。」
顧清玄拍了拍他的肩,「路上小心些,早去早迴。」
張和領了命匆匆離去,顧清玄目送他離開,一縷清風夾雜著暑熱吹拂而來,輕薄衣衫微微擺動,顧清玄虛握著拳,負手而立。
他的目光落到院子的某個角落,神色早已沒有了平日裏的溫潤,而是少見的沉靜,通身都是政治家的城府算計。
時下雖沒到六月,日頭卻一天比一天生猛。
端午節後沒過幾日,京中來信,是顧夫人親筆寫的,讓自家崽得空時把常州這邊的經營帳目審核一番,倘若沒有疑問,今年就無需再送往京中核查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後來,顧清玄(默默捂緊褲衩):她就是個騙子!大騙子!!
圍觀群眾:我英明神武,智慧超群,能辨忠奸。。。
顧清玄:。。。。
第二十二章
迴到西園後,顧清玄在寢臥裏小憩了會兒。
院裏老榆樹多,它雖能遮陰,卻也有壞處,那就是夏蟬特別愛叮咬它們,叫得撕心裂肺,沒完沒了,忒煩人。
許諸取來長竿驅趕。
顧清玄得了清淨,眯了兩刻鍾,精神才好上許多。他心中惦記著事,前往書房把前兩天去丁家取迴來的供詞仔細閱了一番。
次日沈正坤前來取這份供詞。
二人關在書房裏商討接下來的行動,顧清玄打算利用丁大郎的案子來牽製丁家,利用丁老兒嘶咬鹽商裘家,以此為突破口。
沈正坤斂容道:「現如今丁大郎待到秋後問斬,隻要文嘉願意替他們討迴公道,丁老兒勢必會心甘情願聽任我們,變成一條瘋狗咬住裘家不放。」
顧清玄點頭,「就拿裘家來開刀。」
沈正坤還有顧慮,嚴肅道:「怕就怕……」
顧清玄接茬道:「你怕逼急了狗急跳牆?」
沈正坤:「常州局勢複雜,鹽商與監院相互勾結,且與當地府衙關係緊密,隻怕刺史府也參與其中,再往更深遠的去推,京中也脫不了幹係。
「我怕的是一旦我們妄動,這些人為保自身利益,勢必會奮起反抗。
「鹽商保命,鹽官保烏紗,若是逼急了狗急跳牆,隻怕我倆都得葬送在常州了。」
顧清玄背手來迴踱步,沉吟許久方道:「沈兄此言甚有道理,你我二人從京裏來到這兒,手裏雖有點權,卻無異於光杆司令,一旦他們動用周邊勢力,我倆便寸步難行。」
沈正坤:「這正是我擔憂的地方,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沒有周全縝密的計劃,萬不可輕舉妄動,若不然丁家必遭滅頂之災。」
顧清玄若有所思地摸下巴,隔了許久,才道:「沈兄無需擔憂,待我去河道北府營借兵再說。」
這話把沈正坤唬住了,詫異道:「文嘉能借兵?」
顧清玄點頭,「能借。」
沈正坤難以置信,囁嚅道:「北府營的兵隻聽令於禁軍統領,實乃天子之衛,文嘉能調動他們?」
顧清玄並未迴答這個問題,隻緩步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忽地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把沈正坤嚇得眼皮子一跳,太陽穴突突跳動起來。
鹽鐵使薑斌,薑貴妃兄長,看來這迴聖人是鐵了心要動外戚薑家了。
意識到其中的微妙,沈正坤驚出一身冷汗。
他默默地拿衣袖擦了擦額頭,欲哭無淚道:「早知這差事棘手,當初我無論如何都不該摻和進來。」
顧清玄淡淡道:「晚了。」又道,「同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倘若差事辦得不好,就算迴去了,前程也算沒了,沈兄可要考慮清楚。」
沈正坤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來,訴苦道:「我這是招誰惹誰了,竟無端生出這般大的禍事來。」
顧清玄喉結滾動,終是忍下了。
當初聖人把這差事交給他,曾問過派何人來常州合適,顧清玄舉薦了沈正坤,覺著他是個很有風骨的人。
如今沈正坤鬱悶,他自然沒臉說是他拖他下水的。
兩人就這樁事細細商議。
灶戶丁家已經夠遭罪了,倘若再落得個滅頂之災,委實人神共憤。
他們在這起事件中雖如螻蟻般卑微,顧清玄還是願意把那五口之家保下來的。
正所謂人間正道,它雖然並不能普照大地,卻總要給人們留下憧憬和希望。
他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把這縷正道之光留給丁家。
把劫後餘生的希望,留給他們。
沈正坤取了丁家供詞離去後,顧清玄背著手站在屋簷下。
頭頂的老榆樹已經在院子裏生長了數十年,它根深蒂固,枝繁葉茂,承載著顧氏一族的興旺與繁榮。
顧清玄仰頭望那繁茂枝丫,星星點點的陽光從葉縫中灑落下來,偶有微風拂動,落到他身上的光斑跟著搖晃。
許諸送完客迴來見他仰望,好奇問:「郎君在看什麽呢?」
顧清玄並未迴答,隻道:「去把張和叫來,我有差事要交與他辦。」
許諸應聲好,退下去叫人。
不一會兒張和過來,顧清玄帶他走進寢臥,從床下取出一封信件和信物交到他手裏,嚴肅道:「你去一趟河道北府營,拿著這兩樣東西去找高章盛將軍。」
張和仔細收好,試探問:「郎君是要找北府營借兵?」
顧清玄點頭,「待你順利借了兵來,我便捅常州的馬蜂窩,幹一票大的。」
張和斂容道:「郎君且放心,老奴定不辱使命。」
顧清玄拍了拍他的肩,「路上小心些,早去早迴。」
張和領了命匆匆離去,顧清玄目送他離開,一縷清風夾雜著暑熱吹拂而來,輕薄衣衫微微擺動,顧清玄虛握著拳,負手而立。
他的目光落到院子的某個角落,神色早已沒有了平日裏的溫潤,而是少見的沉靜,通身都是政治家的城府算計。
時下雖沒到六月,日頭卻一天比一天生猛。
端午節後沒過幾日,京中來信,是顧夫人親筆寫的,讓自家崽得空時把常州這邊的經營帳目審核一番,倘若沒有疑問,今年就無需再送往京中核查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