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鄭氏梳理好髮髻,許諸捧著襴袍進來伺候他穿上。
中書舍人屬正五品上的官階,著緋袍。
顧清玄從小嬌養在侯府,受士族學識薰陶,一輩子順風順水,不曾受過挫折,身上自然有股世家子弟的驕矜。
他身量高大,又擅騎射,極少在外風吹日曬,皮膚跟姑娘似的養得白淨細緻,朱婆子誇他龍章鳳姿,也是有由頭的。
厚重考究的圓領緋袍加身,腰間束玉帶,頭戴青黑襆頭,下著玄色膝褲,腳蹬官靴,體態挺拔如鬆,形貌昳麗,總讓人忍不住多瞧兩眼。
鄭氏滿意地替他整理衣冠。
麵前的年輕兒郎長眉入鬢,眉下生得一雙好看的瑞鳳眼,眼珠呈琥珀色,眼尾上挑,帶著一股子文士風流。
他的鼻樑挺直,薄唇自帶艷麗,下顎輪廓分明,喉結突起,耳下有顆痣,頗有幾分撩人的小性感。
整體五官生得清貴端莊,通身都是典雅的書卷氣息,若是不說話時,則略顯沉靜內斂,容易給人一種壓迫性的陰沉。
在鄭氏看來,這般好的兒郎,就算尚公主都使得。
隻是遺憾,壽王府的那樁親事,並不大好。
正好衣冠,顧清玄前去用早食,他對飲食並不挑剔,今日庖廚備了餺飥,湯底由鯽魚熬製,菠菜打底,配上一碟脆嫩酸筍,非常開胃。
魚湯鮮甜濃鬱,餺飥爽滑柔韌,酸筍入口鮮脆,一下子就打開了味蕾,他滿足地用了一碗餺飥才作罷。
用濃茶漱口後,鄭氏遞上幹淨帕子供他拭去唇上水漬。
顧清玄起身,許諸上前撫平衣裳上的皺褶,細細正過一遍衣冠,主僕才出門去了。
此時天色已經大亮,府裏的燈籠一盞盞熄滅,主僕二人出了西園,路上的僕人見到他們紛紛躬身行禮。
也有膽子大些的奴僕偷偷窺探,隻覺得那襲緋色當真惹眼,氣場肅穆,通身都是端貴清正的威儀,叫人不敢褻瀆。
馬車已經在府門口候著了,見到二人出現在門口,馬夫忙上前行禮,並擺放好杌凳。
許諸攙扶顧清玄上馬車,待他坐穩了,馬夫才駕馬前往監院。
上午園子裏活躍起來,僕人們灑掃的、澆花的、餵鳥雀的,各司其職。
蘇暮和湘梅在廊下餵鳥食時,瞧見朱婆子的孫女司英往這邊過來,她生得天真活潑,有一雙靈動的大眼睛。
湘梅有意試探,喚道:「司英。」
小丫頭應了一聲,手裏抱著一隻木盒,上前逗籠裏的金絲雀,湘梅暗搓搓問:「你怎麽沒進西園伺候?」
司英如實迴答道:「祖母不讓我去,說我伺候不了小侯爺。」
這話倒令二人詫異,湘梅半信半疑問:「當真?」
司英點頭,一本正經說:「祖母說侯府重規矩,我在祖宅裏散漫慣了,許多事情恐應付不了,若是衝撞了小侯爺,指不定領罰,到時祖母也保不了,哭都來不及。」
「小侯爺這麽難伺候?」
「我不清楚,隻聽祖母說夫人特地指派了身邊的鄭娘子來,可見是防著我們這些鄉野丫頭的。」
聽了這話,湘梅沉默不語。
司英繼續道:「鄭娘子是夫人房裏的人,京裏的僕婦跟咱們這些鄉下的到底不一樣,且又是伺候小侯爺,出不得分毫岔子,所以祖母不願我去沾染。」
蘇暮瞥了她一眼,說道:「還是朱媽媽老道,司英有她老人家護著,往後的前程自然不消說。」
聽到這話,司英嬌羞地笑了笑,直言道:「阿若姐姐的樣貌身段出挑,我原以為你會入鄭娘子的眼,哪曾想……」
說罷附到她耳邊,小聲道:「我聽祖母說阿若姐姐沒入鄭娘子的眼是因為你像一個人。」
蘇暮愣住。
司英俏皮地眨了眨眼,壓低聲音八卦道:「鄭娘子說你像表小姐薛華蘭,她跟小侯爺牽扯不清,是防著你呢。」
蘇暮:「……」
她真的比竇娥還冤。
這原因令她鬱悶不已,整個上午都心事重重。她不清楚薛華蘭在小侯爺那裏是什麽分量,但見鄭氏提防的樣子,可見二人是有淵源的。
中午迴倒座房午休時,蘇暮聽到隔壁的粗使婆子議起新來的主子,說他生得極俊,穿官袍的樣子忒威風。
院裏都是女郎,不論老少,對這樣的兒郎自然興致勃勃。
人們悄聲議論,蘇暮也忍不住豎起耳朵偷聽。
陳婆子在西園裏當差,早晨灑掃時見過主子,誇讚道:「依我看吶,整個常州都尋不出咱們郎君這般好的樣貌來,端莊秀美,儀態風流,當真是個妙人兒。」
一婢女小聲八卦問:「真有這麽俊?」
陳婆子:「我哄你作甚?」又戲謔道,「今兒早晨我還瞧見冬香那丫頭沒出息,見著人家還偷偷臉紅呢。」
這話引得眾人失笑。
有人打趣道:「能進西園當差,自然有機會近小侯爺的身,我看冬香和玉如也是有福氣的。」
陳婆子擺手,「郎君身邊有鄭娘子和許小郎君伺候,哪輪得到她們獻媚?」
聽著她們竊竊私語,屋裏的蘇暮心思千迴百轉,琢磨著若要近顧清玄的身,隻怕得花點心思才行。
上迴使給朱婆子的兩吊錢可不能打水漂。
這不,下午蘇暮別有用心地討了件剪花的差事,水榭那邊的海棠花開了不少,朱婆子差她剪些送到西園供鄭氏插瓶用。<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中書舍人屬正五品上的官階,著緋袍。
顧清玄從小嬌養在侯府,受士族學識薰陶,一輩子順風順水,不曾受過挫折,身上自然有股世家子弟的驕矜。
他身量高大,又擅騎射,極少在外風吹日曬,皮膚跟姑娘似的養得白淨細緻,朱婆子誇他龍章鳳姿,也是有由頭的。
厚重考究的圓領緋袍加身,腰間束玉帶,頭戴青黑襆頭,下著玄色膝褲,腳蹬官靴,體態挺拔如鬆,形貌昳麗,總讓人忍不住多瞧兩眼。
鄭氏滿意地替他整理衣冠。
麵前的年輕兒郎長眉入鬢,眉下生得一雙好看的瑞鳳眼,眼珠呈琥珀色,眼尾上挑,帶著一股子文士風流。
他的鼻樑挺直,薄唇自帶艷麗,下顎輪廓分明,喉結突起,耳下有顆痣,頗有幾分撩人的小性感。
整體五官生得清貴端莊,通身都是典雅的書卷氣息,若是不說話時,則略顯沉靜內斂,容易給人一種壓迫性的陰沉。
在鄭氏看來,這般好的兒郎,就算尚公主都使得。
隻是遺憾,壽王府的那樁親事,並不大好。
正好衣冠,顧清玄前去用早食,他對飲食並不挑剔,今日庖廚備了餺飥,湯底由鯽魚熬製,菠菜打底,配上一碟脆嫩酸筍,非常開胃。
魚湯鮮甜濃鬱,餺飥爽滑柔韌,酸筍入口鮮脆,一下子就打開了味蕾,他滿足地用了一碗餺飥才作罷。
用濃茶漱口後,鄭氏遞上幹淨帕子供他拭去唇上水漬。
顧清玄起身,許諸上前撫平衣裳上的皺褶,細細正過一遍衣冠,主僕才出門去了。
此時天色已經大亮,府裏的燈籠一盞盞熄滅,主僕二人出了西園,路上的僕人見到他們紛紛躬身行禮。
也有膽子大些的奴僕偷偷窺探,隻覺得那襲緋色當真惹眼,氣場肅穆,通身都是端貴清正的威儀,叫人不敢褻瀆。
馬車已經在府門口候著了,見到二人出現在門口,馬夫忙上前行禮,並擺放好杌凳。
許諸攙扶顧清玄上馬車,待他坐穩了,馬夫才駕馬前往監院。
上午園子裏活躍起來,僕人們灑掃的、澆花的、餵鳥雀的,各司其職。
蘇暮和湘梅在廊下餵鳥食時,瞧見朱婆子的孫女司英往這邊過來,她生得天真活潑,有一雙靈動的大眼睛。
湘梅有意試探,喚道:「司英。」
小丫頭應了一聲,手裏抱著一隻木盒,上前逗籠裏的金絲雀,湘梅暗搓搓問:「你怎麽沒進西園伺候?」
司英如實迴答道:「祖母不讓我去,說我伺候不了小侯爺。」
這話倒令二人詫異,湘梅半信半疑問:「當真?」
司英點頭,一本正經說:「祖母說侯府重規矩,我在祖宅裏散漫慣了,許多事情恐應付不了,若是衝撞了小侯爺,指不定領罰,到時祖母也保不了,哭都來不及。」
「小侯爺這麽難伺候?」
「我不清楚,隻聽祖母說夫人特地指派了身邊的鄭娘子來,可見是防著我們這些鄉野丫頭的。」
聽了這話,湘梅沉默不語。
司英繼續道:「鄭娘子是夫人房裏的人,京裏的僕婦跟咱們這些鄉下的到底不一樣,且又是伺候小侯爺,出不得分毫岔子,所以祖母不願我去沾染。」
蘇暮瞥了她一眼,說道:「還是朱媽媽老道,司英有她老人家護著,往後的前程自然不消說。」
聽到這話,司英嬌羞地笑了笑,直言道:「阿若姐姐的樣貌身段出挑,我原以為你會入鄭娘子的眼,哪曾想……」
說罷附到她耳邊,小聲道:「我聽祖母說阿若姐姐沒入鄭娘子的眼是因為你像一個人。」
蘇暮愣住。
司英俏皮地眨了眨眼,壓低聲音八卦道:「鄭娘子說你像表小姐薛華蘭,她跟小侯爺牽扯不清,是防著你呢。」
蘇暮:「……」
她真的比竇娥還冤。
這原因令她鬱悶不已,整個上午都心事重重。她不清楚薛華蘭在小侯爺那裏是什麽分量,但見鄭氏提防的樣子,可見二人是有淵源的。
中午迴倒座房午休時,蘇暮聽到隔壁的粗使婆子議起新來的主子,說他生得極俊,穿官袍的樣子忒威風。
院裏都是女郎,不論老少,對這樣的兒郎自然興致勃勃。
人們悄聲議論,蘇暮也忍不住豎起耳朵偷聽。
陳婆子在西園裏當差,早晨灑掃時見過主子,誇讚道:「依我看吶,整個常州都尋不出咱們郎君這般好的樣貌來,端莊秀美,儀態風流,當真是個妙人兒。」
一婢女小聲八卦問:「真有這麽俊?」
陳婆子:「我哄你作甚?」又戲謔道,「今兒早晨我還瞧見冬香那丫頭沒出息,見著人家還偷偷臉紅呢。」
這話引得眾人失笑。
有人打趣道:「能進西園當差,自然有機會近小侯爺的身,我看冬香和玉如也是有福氣的。」
陳婆子擺手,「郎君身邊有鄭娘子和許小郎君伺候,哪輪得到她們獻媚?」
聽著她們竊竊私語,屋裏的蘇暮心思千迴百轉,琢磨著若要近顧清玄的身,隻怕得花點心思才行。
上迴使給朱婆子的兩吊錢可不能打水漂。
這不,下午蘇暮別有用心地討了件剪花的差事,水榭那邊的海棠花開了不少,朱婆子差她剪些送到西園供鄭氏插瓶用。<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