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鈺聽完前塵往事,也知道那位半神是誰。一時間,思緒翻轉,隻覺天地之間正氣不竭的原因是始終有人為了正道前赴後繼,再度感嘆了句:「如果妖皇真能衝破這樣無解的封印,是否能代表他克服魔氣反噬、超越魔氣控製、恢復冥識並且得到了天地的認可?」


    霽悟冷笑了聲:「天地認可,神域不認可啊。如今妖界沒了,要是這位妖皇現世能讓神域顫抖!」


    蕭鈺反駁:「都是魔氣滋擾,這筆帳還能算在神域頭上。」


    霽悟本想努力憋笑,可還是沒忍住地對蕭鈺悄聲說道:「你知道延續千年的修門觀星計劃為何終止嗎?」


    蕭鈺:「因為原始數據疑似錯誤,推演出的星位及星運軌跡不準確。」


    霽悟:「知道神域十二宮星官所記錄的原始數據為何是錯的嗎?」


    蕭鈺:「地星軌道偏移,參照物坐標變更。」


    霽悟的音量再度調低,蕭鈺不由的向他傾身。遠遠望去,這師徒兩人就像在咬耳朵。


    「神域靈樞汲取地星能量值太高,導致地星內核失衡,發生軌道偏移。原本十二宮星官能發現這一異常,卻因原始數據被人篡改而不自知。但是,九州之下的魔氣能量會受磁極影響,如同岩漿膨脹衝出火山口一樣衝擊地殼。為了不被神衛營監控到魔氣異動,隻有一個辦法。」


    蕭鈺臉色慘白:「提前釋放地底魔氣。」


    霽悟黠光湧動:「然也!可地底魔氣能量越存越多,又該怎麽辦了?」


    蕭鈺:「所以,那三次魔氣入侵都是神域有神故意為之?!為了不被發現釋放魔氣,他們引魔氣入妖界魔化妖民,再派天兵打擊銷毀魔氣,一切都很合理,一切都悄無蹤跡。難怪神衛營幾百年都調查不出真相。那可是神域,是下界生靈仰望的天啊!」


    霽悟:「嗯,這些事隻是小股老派神明的作為。神族儲君殿下在一百年前為徹底解決九州魔氣問題,計劃在北海畔淨化魔氣,可惜耽誤了百年,如今好了,他們又要重啟淨化了。」


    蕭鈺:「那誰為妖界討公道?釋放魔氣的神人可受到了處罰?」


    「沒有,非但沒有還官復原職。」


    霽悟在與徒弟這場看似閑談的過程中,一直關注著監控器,魔氣能量湧動速度加劇,氣流波動間依稀能見下層磅礴妖戾。雖然隻是一晃而過的波動,卻也被他準確捕捉到。棋幽不但醒了,而且還分化浸入肌體、冥識的魔氣,不但擺脫了魔氣還控製魔氣掩蓋他自己的能量。


    「好了!」霽悟朗聲道:「故事聽了許多也該做事了!你去湖州幫你師弟看看他們設計的水渠有沒有問題。你師弟平日溫吞,跟風氏打交道我怕他吃虧,你過去幫他看著點。」


    蕭鈺起身行禮告退,打發走徒弟之後,霽悟發了條信息去往東海,讓四海尤其是南海做好防禦準備。


    南域


    湖州收到來自東京城的詔令,欽天監監測到南域將有重大地質災害要求湖州軍民做好準備,隨時轉移。同時發放詔令到兩廣及蜀州要求準備物資救援以及安置移民工作。


    這條消息來自風太後,殷世昌作為南域大吏不敢怠慢,雖說不敢怠慢又因政令上準備二字而不敢大操大幹,隻能號令駐軍以操練作為掩飾配合湖州衙司驗證最優撤離方案。


    風太後還給了殷世昌一個暗令,以應對天災為掩飾準備進攻魏城。


    在風太後眼裏,波波給她的南召預警也隻能是開戰的契機。因為風太後知道有波波在,就不會讓最壞的情況出現。


    至於地底魔物,就像一百年前龍神霽凝化散龍軀封印貳負一樣,三界總是少不了以身正道的人。她在火漆那封密令的時候,自語了句:「神人操心神人事,人間了結人間怨。不把南域收入帝國版圖,受帝國管轄,南召生靈始終都是被神域利用的工具。就像一百年前的魔禍,若非那幫妖精替神明辦事引禍九州,我和陛下何至於惹怒神明被詛咒?在他破咒之時還給他一個清明人間,才是公道。」


    太後暗令到達湖州不久,太子及隨扈微服而至,抵達了湖州碼頭。


    南北大運河中段的一條支脈盡頭,江口鎮。


    江北駐軍及江北府司全體人員按照計劃齊集運河碼頭,等待寶船靠岸恭候儲君蒞臨。


    潮汐交替,寶船隊伍已經在河道中心停留超過五個時辰。


    運河禁止通行、臨近碼頭的街道早在一天前清空。商鋪裏的店家、夥計和客人都是江北府司安排的人,個個衣著幹淨、麵容精神,皆靜坐大堂等待信號。等待之時最是安靜,臨近碼頭的街道上打理得分外清爽,引車賣漿的小販早已被驅趕,破爛的磚瓦被街道司也在半月之前修補好。


    為了儲君在攆車裏一晃而過時也是滿目繁華,幾條街的居民早在兩天前就被趕到山上寺廟。這不能怪江北府司如此安排,誰讓太子將下船的碼頭選在江口鎮這樣偏僻的山野之地呢?


    又過了五個時辰,臨近天黑之時,寶船隊伍才放下一條小艇。小艇上麵隻站著一位太子幕府的官員,緩緩行駛甚至沒有靠岸。這位官員給江北府出示了太後詔令,儲君巡視改為微服私訪。快艇歸位,寶船隊伍在江北府及駐軍官員的注視下起錨,向北歸航。


    江北府司與駐軍統帥麵麵相覷,他們為了此次接駕預支了當年財政,儲君不來那些打著接駕名目想要平的帳又怎麽辦?原本由盧家牽頭兩江各大商賈已經準備好攤牌此次接駕花費,這樣就可以銷平兩江府司帳麵上的虧空,可太子不下船,就沒有理由讓商賈吐錢。可虧空始終要補上,巧取無路就隻有豪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化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落陽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落陽關並收藏化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