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些事,我問你,貳拾萬兩銀子從何處籌集?!」
吳克儉愣了下又道:「十五萬是妾室莫氏牽線找一個叫庫耳目的放款人正常借貸,五萬兩是兒子的私錢。」
吳至善聞言,閉眼深吸了口氣,又道:「你那小妾平日裏八麵玲瓏,左右逢源,全府誰都不討厭她。這種人最是可怕,她還能認識外邦放款人。我再問你,蘭氏去新教的事情可是你授意?」
吳克儉恨道:「她在家裏天天哭喪著臉,我見她煩,想到她惹玄兒生氣,才導致玄兒發了猝疾,我更煩她。莫氏就提議讓她去新教寺廟祈夜福,這樣白天她就隻會在房中睏倦,我才能眼不見心不煩。」
吳至善垂了下頭,看著孫兒吳玄禮的牌位,突然紅了眼眶。
他戍邊三十年,對老家子女疏於管教,以至於吳克儉文不成武不就,連起碼的容人雅量都沒有。等他在西北站穩腳跟能騰出手關注子孫教育時,吳玄禮剛好七歲,他便將這個長孫接到身邊親自培養。
可惜五年前一場瘟疫荼毒西北邊關,吳玄禮進關籌措藥材運送物資積勞成疾惹下病根。隨他迴京後也沒能調養康健,吳玄禮自知身體情況根本沒有娶妻打算,娶蘭氏完全是為了滿足父母想要他成家的心願。他對蘭婉君或許是喜歡的,而且他想給她留條出路。
吳玄禮知道母親疼愛自己如果知道他喜歡蘭氏,一定會留她在吳府為自己守寡,故而在其照料起居時多有責難。
臨終時,吳玄禮也當著吳至善的麵對其母說明,不要蘭氏為其守寡。
誰曾想這一切讓其母誤以為他厭惡蘭氏,更誤會那猝疾之症是因蘭氏而發。所以,反而是強留蘭氏在府裏作賤苛待。
吳至善突然覺得有些頭暈,他對兒子說道:「都是為父不好,你娘年輕時跟著我在西域邊疆受苦未得永年。你自幼時起便寄養於親友之家,至成年後終身大事無長輩把關潦草對待。你迴去吧,先把飯吃了,為父,想在這裏呆呆。」
「是!」吳克儉躬身退下。
這一天吳至善老了許多,被老副將攙扶起著走近奉在祠堂內的那把軍刀,那是他授將軍銜之時蕭皇恩賜的寶刀。
他摸了摸皮革刀鞘,道:「也就是在我授將軍銜的那年,在西北開了將軍府,接玄兒來身邊親養。都是錯,如果不是為了那批藥材物資,他也不會惹上病。多好的孩子啊!」說罷,老淚縱橫。
老副將仍舊習慣稱他為將軍而不是侯爺,急道:「將軍,您別這樣,小少爺可不喜歡你這樣。小少爺最喜歡跟您對練軍棍,他希望您永遠都是虎虎生威的將軍。」
吳至善聞言拿出手帕擦幹眼淚,看著滿堂牌位。又道:「我五年前迴京,開侯府。留京任兵部尚書,妄圖以一己之力能撼動陳規舊製。當時玄兒曾多次相勸,一百年前蕭皇被各地駐軍逼宮退位,三年平息內亂後才得以復辟。我朝不以兵柄歸武司,故專命文官統之,文武互相製衡。果然,軍改還在醞釀,就給我兒惹禍了。」
老副將見他言語混沌、精神萎靡,麵部輕微抽搐。
老副將急忙扶著他往迴走,對外麵的小廝道:「快請太醫來府。」
就在他踏出房門之時,吳黃氏踉蹌跑來,撲在他麵前哭道:「爹爹,夫君他被監察司的人帶走了!」
吳至善感到頭皮似有千針在刺,他握著老副將的那隻手忽然虛軟,跌倒在祠堂門口意識全無。
盧府
諫院長官左諫院大夫剛從瀘定遠的書房走出。他就是蘭婉君的情夫,他知道要把自己從吳家通敵案中摘出來,自己通姦之事不至於因此事發,就隻能把吳家人逼上絕路。
盧定遠和他商議,年假結束開朝之後便讓諫院諸司火力全開,狠狠的參兵部。順帶將黃博安賣給西克情報之事引到吳家身上,因為黃博安的情報是從內閣直接流出,這也是蕭彥北想要撤內閣的導火線。
他坐上馬車閉目養神,悠悠自得。忽覺馬車停了下來,此時正值深夜,哪裏會出現道路不通的情況。他惱怒的掀開車窗簾子,對前麵吼道:「磨磨蹭蹭的幹什麽,還不趕快迴家!」
話音未落,一道藏藍身影閃進馬車。
舒朗坐在他對麵的位置上微微側身,露出腰間監察司腰牌,神情冷峻,眸露寒光:「本督奉上諭,胡大人方才與盧尚書商議之事,就此作罷!」
「放肆,本官乃諫官之首,規諫君過之臣、勸諫帝王過失。司諫、正言乃吾之職。你居然敢叫諫官罷手?你既傳上諭,那便出示諭旨文書,如若沒有,本官連帶你們監察司一塊兒參,參你們矯傳上諭!」
舒朗並不多言,直接出示他印章掛件和蘭婉君的禁步吊墜,這兩件偷情的證據。
胡諫官心下一驚,今天還沒處理公文,未曾查看衣兜裏的印章。
他下意識的摸了摸衣兜,發現自己印章果然缺了掛件。
舒朗盯著他冷道:「闕樂大街甲字七號,是胡大人以貴府門房名義租賃的小院。裏麵還有胡大人的常衣數件。監察司上報通敵案卷宗裏不介意多出現一個名字,也不介意多出一套證據。到時候請旨拿人時也無所謂多抓一人。」
「你什麽意思?」胡諫官哆嗦了下,「你敢誣陷本官?!」
舒朗收好盒子丟下句:「試問胡大人,本朝法典裏可有通姦罪?」
吳克儉愣了下又道:「十五萬是妾室莫氏牽線找一個叫庫耳目的放款人正常借貸,五萬兩是兒子的私錢。」
吳至善聞言,閉眼深吸了口氣,又道:「你那小妾平日裏八麵玲瓏,左右逢源,全府誰都不討厭她。這種人最是可怕,她還能認識外邦放款人。我再問你,蘭氏去新教的事情可是你授意?」
吳克儉恨道:「她在家裏天天哭喪著臉,我見她煩,想到她惹玄兒生氣,才導致玄兒發了猝疾,我更煩她。莫氏就提議讓她去新教寺廟祈夜福,這樣白天她就隻會在房中睏倦,我才能眼不見心不煩。」
吳至善垂了下頭,看著孫兒吳玄禮的牌位,突然紅了眼眶。
他戍邊三十年,對老家子女疏於管教,以至於吳克儉文不成武不就,連起碼的容人雅量都沒有。等他在西北站穩腳跟能騰出手關注子孫教育時,吳玄禮剛好七歲,他便將這個長孫接到身邊親自培養。
可惜五年前一場瘟疫荼毒西北邊關,吳玄禮進關籌措藥材運送物資積勞成疾惹下病根。隨他迴京後也沒能調養康健,吳玄禮自知身體情況根本沒有娶妻打算,娶蘭氏完全是為了滿足父母想要他成家的心願。他對蘭婉君或許是喜歡的,而且他想給她留條出路。
吳玄禮知道母親疼愛自己如果知道他喜歡蘭氏,一定會留她在吳府為自己守寡,故而在其照料起居時多有責難。
臨終時,吳玄禮也當著吳至善的麵對其母說明,不要蘭氏為其守寡。
誰曾想這一切讓其母誤以為他厭惡蘭氏,更誤會那猝疾之症是因蘭氏而發。所以,反而是強留蘭氏在府裏作賤苛待。
吳至善突然覺得有些頭暈,他對兒子說道:「都是為父不好,你娘年輕時跟著我在西域邊疆受苦未得永年。你自幼時起便寄養於親友之家,至成年後終身大事無長輩把關潦草對待。你迴去吧,先把飯吃了,為父,想在這裏呆呆。」
「是!」吳克儉躬身退下。
這一天吳至善老了許多,被老副將攙扶起著走近奉在祠堂內的那把軍刀,那是他授將軍銜之時蕭皇恩賜的寶刀。
他摸了摸皮革刀鞘,道:「也就是在我授將軍銜的那年,在西北開了將軍府,接玄兒來身邊親養。都是錯,如果不是為了那批藥材物資,他也不會惹上病。多好的孩子啊!」說罷,老淚縱橫。
老副將仍舊習慣稱他為將軍而不是侯爺,急道:「將軍,您別這樣,小少爺可不喜歡你這樣。小少爺最喜歡跟您對練軍棍,他希望您永遠都是虎虎生威的將軍。」
吳至善聞言拿出手帕擦幹眼淚,看著滿堂牌位。又道:「我五年前迴京,開侯府。留京任兵部尚書,妄圖以一己之力能撼動陳規舊製。當時玄兒曾多次相勸,一百年前蕭皇被各地駐軍逼宮退位,三年平息內亂後才得以復辟。我朝不以兵柄歸武司,故專命文官統之,文武互相製衡。果然,軍改還在醞釀,就給我兒惹禍了。」
老副將見他言語混沌、精神萎靡,麵部輕微抽搐。
老副將急忙扶著他往迴走,對外麵的小廝道:「快請太醫來府。」
就在他踏出房門之時,吳黃氏踉蹌跑來,撲在他麵前哭道:「爹爹,夫君他被監察司的人帶走了!」
吳至善感到頭皮似有千針在刺,他握著老副將的那隻手忽然虛軟,跌倒在祠堂門口意識全無。
盧府
諫院長官左諫院大夫剛從瀘定遠的書房走出。他就是蘭婉君的情夫,他知道要把自己從吳家通敵案中摘出來,自己通姦之事不至於因此事發,就隻能把吳家人逼上絕路。
盧定遠和他商議,年假結束開朝之後便讓諫院諸司火力全開,狠狠的參兵部。順帶將黃博安賣給西克情報之事引到吳家身上,因為黃博安的情報是從內閣直接流出,這也是蕭彥北想要撤內閣的導火線。
他坐上馬車閉目養神,悠悠自得。忽覺馬車停了下來,此時正值深夜,哪裏會出現道路不通的情況。他惱怒的掀開車窗簾子,對前麵吼道:「磨磨蹭蹭的幹什麽,還不趕快迴家!」
話音未落,一道藏藍身影閃進馬車。
舒朗坐在他對麵的位置上微微側身,露出腰間監察司腰牌,神情冷峻,眸露寒光:「本督奉上諭,胡大人方才與盧尚書商議之事,就此作罷!」
「放肆,本官乃諫官之首,規諫君過之臣、勸諫帝王過失。司諫、正言乃吾之職。你居然敢叫諫官罷手?你既傳上諭,那便出示諭旨文書,如若沒有,本官連帶你們監察司一塊兒參,參你們矯傳上諭!」
舒朗並不多言,直接出示他印章掛件和蘭婉君的禁步吊墜,這兩件偷情的證據。
胡諫官心下一驚,今天還沒處理公文,未曾查看衣兜裏的印章。
他下意識的摸了摸衣兜,發現自己印章果然缺了掛件。
舒朗盯著他冷道:「闕樂大街甲字七號,是胡大人以貴府門房名義租賃的小院。裏麵還有胡大人的常衣數件。監察司上報通敵案卷宗裏不介意多出現一個名字,也不介意多出一套證據。到時候請旨拿人時也無所謂多抓一人。」
「你什麽意思?」胡諫官哆嗦了下,「你敢誣陷本官?!」
舒朗收好盒子丟下句:「試問胡大人,本朝法典裏可有通姦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