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起了個頭,把好奇心勾了起來,然後緊接著補上一句“你不知道就算了”,這種感覺真的讓人覺得很不爽。
“寒岐哥哥!”雲襄鼓著兩頰,氣鼓鼓地看著寒岐。
“……我也是突然想到這件事,本以為或許會對你煉化遺府有助益。但既然你繼承的傳承裏不曾有這一段,那也就當作不知道好了。”寒岐頓了頓,“這件事也是厚土巫族從三千世界裏銷聲匿跡的根源,我也是無意中聽左靈使說起的。”
居然跟厚土巫族離開跂踵大世界有關?雲襄睜大了眼睛:“究竟是什麽事?”
難道,厚土巫族的離開,不是因為鬼修大盛,占據了其中大世界嗎?
寒岐搖了搖頭:“如今三千世界裏所有的記載,其實都把這件事的因果倒置了。厚土巫族離開跂踵大世界才是因,而鬼修建立鬼蜮獨占幽冥宮才是果。”
雲襄蹙眉歪頭:“那……這跟‘小輪迴’又有什麽關係?‘小輪迴’究竟是什麽?”
寒岐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語氣凝肅地說道:“獨立於六道之外的‘小輪迴’,那才是後土祖巫留給巫族真正的一線生機!”
※※※※※※※
太古之初,創世神盤古,以盤古斧劈開混沌,以混沌鼎定地火風水,分清濁乾坤,開辟洪荒世界。盤古在其中,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相去九萬裏。
最後盤古力竭而殞,身化萬物,其精血則分化為十二祖巫,乃是巫族與妖族之始祖。
在漫長的歲月裏,巫妖一族以十二祖巫為首,成為洪荒世界裏最不可撼動的力量,分司金、木、水、火、土、風、雷、電、時間、空間、天氣、殺戮各職。
這其中,曾誕生了無數驚才豔豔的人物,但隨著時間淘沙,最後為後人記載下來的,便僅有屈指可數的幾位——譬如女媧、後土、祝融、共工。
其中前兩位,因為各自的大功德,成神成聖,本該都被廣為傳頌,可偏偏,兩者在三千世界裏流傳度卻相差甚遠。
說及女媧娘娘,捏土造人,煉石補天,法旨封神……便是黃口小兒都能說出不少,在何處捏的五色土捏人,從何處取的五色石補天,法旨封了哪些神,三千世界的修士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但提及後土娘娘,除了“舍身補全六道輪迴,為巫族後人博得一線生機”這寥寥十幾個字而已,如何補全六道,為何要為巫族後人博得一線生機,都是後人臆測而來,種種推測不一而足,且多少帶著些不善的揣測。
而且,厚土巫族一脈也世代生活在連妖修、魔修都一度無法踏足的跂踵大世界,遠離是非,不沾因果,如此低調蟄伏,當真奇哉怪也。
換了多數人的想法,祖上有誰飛升得道,哪個不是恨不得廣而告之“吾乃某某道人的後人”,耀武揚威,與有榮焉。偏偏厚土巫族這麽一支古老的傳承,祖上有一位成聖人的祖巫,卻行事低調,如同錦衣夜行。
但究其原因,不過是“懷璧其罪”四字。
《鴻蒙誌》中有雲:“時,先天魔物為害,大肆侵吞清、濁二氣,戕害生靈無數。真靈漂泊,為妖魔惡鬼吞噬利用。三界無安,猶以凡間為盛,惡鬼橫行,勢同煉獄火宅。後土心中不忍,順應大道,以己身化陣,是為六道輪迴,引渡真靈。”
又雲:“先天魔物曾食佛祖血肉之軀,為天道不容。然先天魔物之真靈不生不死,不傷不滅,火不能煉,水不容侵,雷擊不碎,生生不息。是以後土將其封入輪迴大陣,以其生生不息之力支撐六道輪迴。從此陰陽輪轉,萬物真靈終有歸宿。”
隻是在最後的篇末提了一句:“亦曾有言,後土舍身補全天道,乃是因巫族殺戮太重,為天道所不容,為求一線生機,才至於斯。愚以為未嚐不可信。”
然而,《鴻蒙誌》裏,唯有最後補的那一句,才是祖巫舍身補全六道的真相。
因為後土之靈親口告訴過她洪荒之年發生的事。
但是,“小輪迴”之說又是什麽,雲襄卻不得而知。她目光殷殷地看向寒岐,不解對方為何會說出“‘小輪迴’,那才是後土祖巫留給巫族真正的一線生機”這樣的話。
按照寒岐所說的字麵意思,獨立於六道之外的“小輪迴”,難道,難道……
六道之外,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道輪迴?
寒岐鄭重地點了一下頭:“正是如此。”
寒岐的話,讓雲襄倒吸一口冷氣:“寒岐哥哥,你說的是……真的嗎?”
※※※※※※※
世人皆有一通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論是凡人、修士,還是仙佛妖魔,皆是如此。
昔年先天魔物不生不死、不傷不滅,最後成為了維係六道輪迴大陣的力量,這便是一種公平所在;厚土巫族可以兼用清、濁二氣修煉,這種先天體質本就令人殷羨嫉恨,但他們隻能蜷縮在環境最為惡劣的跂踵大世界,倒也算是一種公平;三千世界的修士身死道消,如輪迴重來一世,以功過相輪,決定來生投哪一道,這也是一種公平所在。
然而,若是讓三千世界,甚至是三界知道,厚土巫族在六道之外另有一道小輪迴,這意味著什麽?淩駕於所有修士之上嗎?淩駕於天道之上嗎?
上界仙佛甚至還有可能輪迴為凡人,為草木,為飛禽,為走獸,憑什麽厚土巫族便能不論功過,此生為厚土巫族,來世依舊為厚土巫族?
這樣的不公平,誰又能容得下?
一旦曝露,自然是群起而攻之!
縱然輪迴之力再能逆轉乾坤又如何?
“所以,厚土巫族其實是……被滅族了?”
“我不知道,左靈使不曾提及。”寒岐默了默,“不過,雖不至,亦不遠矣……”
雲襄看著頭頂的那一方天空,那在九萬裏之上的仙界,那被稱為“天道”的存在,後脊發涼、毛骨悚然的感覺揮之不去。良久,深吸一口氣,勉力平複自己的心境:“那,厚土巫族的小輪迴,是如何被發現的?”
“因為一隻石猴。”
“寒岐哥哥!”雲襄鼓著兩頰,氣鼓鼓地看著寒岐。
“……我也是突然想到這件事,本以為或許會對你煉化遺府有助益。但既然你繼承的傳承裏不曾有這一段,那也就當作不知道好了。”寒岐頓了頓,“這件事也是厚土巫族從三千世界裏銷聲匿跡的根源,我也是無意中聽左靈使說起的。”
居然跟厚土巫族離開跂踵大世界有關?雲襄睜大了眼睛:“究竟是什麽事?”
難道,厚土巫族的離開,不是因為鬼修大盛,占據了其中大世界嗎?
寒岐搖了搖頭:“如今三千世界裏所有的記載,其實都把這件事的因果倒置了。厚土巫族離開跂踵大世界才是因,而鬼修建立鬼蜮獨占幽冥宮才是果。”
雲襄蹙眉歪頭:“那……這跟‘小輪迴’又有什麽關係?‘小輪迴’究竟是什麽?”
寒岐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語氣凝肅地說道:“獨立於六道之外的‘小輪迴’,那才是後土祖巫留給巫族真正的一線生機!”
※※※※※※※
太古之初,創世神盤古,以盤古斧劈開混沌,以混沌鼎定地火風水,分清濁乾坤,開辟洪荒世界。盤古在其中,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相去九萬裏。
最後盤古力竭而殞,身化萬物,其精血則分化為十二祖巫,乃是巫族與妖族之始祖。
在漫長的歲月裏,巫妖一族以十二祖巫為首,成為洪荒世界裏最不可撼動的力量,分司金、木、水、火、土、風、雷、電、時間、空間、天氣、殺戮各職。
這其中,曾誕生了無數驚才豔豔的人物,但隨著時間淘沙,最後為後人記載下來的,便僅有屈指可數的幾位——譬如女媧、後土、祝融、共工。
其中前兩位,因為各自的大功德,成神成聖,本該都被廣為傳頌,可偏偏,兩者在三千世界裏流傳度卻相差甚遠。
說及女媧娘娘,捏土造人,煉石補天,法旨封神……便是黃口小兒都能說出不少,在何處捏的五色土捏人,從何處取的五色石補天,法旨封了哪些神,三千世界的修士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但提及後土娘娘,除了“舍身補全六道輪迴,為巫族後人博得一線生機”這寥寥十幾個字而已,如何補全六道,為何要為巫族後人博得一線生機,都是後人臆測而來,種種推測不一而足,且多少帶著些不善的揣測。
而且,厚土巫族一脈也世代生活在連妖修、魔修都一度無法踏足的跂踵大世界,遠離是非,不沾因果,如此低調蟄伏,當真奇哉怪也。
換了多數人的想法,祖上有誰飛升得道,哪個不是恨不得廣而告之“吾乃某某道人的後人”,耀武揚威,與有榮焉。偏偏厚土巫族這麽一支古老的傳承,祖上有一位成聖人的祖巫,卻行事低調,如同錦衣夜行。
但究其原因,不過是“懷璧其罪”四字。
《鴻蒙誌》中有雲:“時,先天魔物為害,大肆侵吞清、濁二氣,戕害生靈無數。真靈漂泊,為妖魔惡鬼吞噬利用。三界無安,猶以凡間為盛,惡鬼橫行,勢同煉獄火宅。後土心中不忍,順應大道,以己身化陣,是為六道輪迴,引渡真靈。”
又雲:“先天魔物曾食佛祖血肉之軀,為天道不容。然先天魔物之真靈不生不死,不傷不滅,火不能煉,水不容侵,雷擊不碎,生生不息。是以後土將其封入輪迴大陣,以其生生不息之力支撐六道輪迴。從此陰陽輪轉,萬物真靈終有歸宿。”
隻是在最後的篇末提了一句:“亦曾有言,後土舍身補全天道,乃是因巫族殺戮太重,為天道所不容,為求一線生機,才至於斯。愚以為未嚐不可信。”
然而,《鴻蒙誌》裏,唯有最後補的那一句,才是祖巫舍身補全六道的真相。
因為後土之靈親口告訴過她洪荒之年發生的事。
但是,“小輪迴”之說又是什麽,雲襄卻不得而知。她目光殷殷地看向寒岐,不解對方為何會說出“‘小輪迴’,那才是後土祖巫留給巫族真正的一線生機”這樣的話。
按照寒岐所說的字麵意思,獨立於六道之外的“小輪迴”,難道,難道……
六道之外,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道輪迴?
寒岐鄭重地點了一下頭:“正是如此。”
寒岐的話,讓雲襄倒吸一口冷氣:“寒岐哥哥,你說的是……真的嗎?”
※※※※※※※
世人皆有一通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論是凡人、修士,還是仙佛妖魔,皆是如此。
昔年先天魔物不生不死、不傷不滅,最後成為了維係六道輪迴大陣的力量,這便是一種公平所在;厚土巫族可以兼用清、濁二氣修煉,這種先天體質本就令人殷羨嫉恨,但他們隻能蜷縮在環境最為惡劣的跂踵大世界,倒也算是一種公平;三千世界的修士身死道消,如輪迴重來一世,以功過相輪,決定來生投哪一道,這也是一種公平所在。
然而,若是讓三千世界,甚至是三界知道,厚土巫族在六道之外另有一道小輪迴,這意味著什麽?淩駕於所有修士之上嗎?淩駕於天道之上嗎?
上界仙佛甚至還有可能輪迴為凡人,為草木,為飛禽,為走獸,憑什麽厚土巫族便能不論功過,此生為厚土巫族,來世依舊為厚土巫族?
這樣的不公平,誰又能容得下?
一旦曝露,自然是群起而攻之!
縱然輪迴之力再能逆轉乾坤又如何?
“所以,厚土巫族其實是……被滅族了?”
“我不知道,左靈使不曾提及。”寒岐默了默,“不過,雖不至,亦不遠矣……”
雲襄看著頭頂的那一方天空,那在九萬裏之上的仙界,那被稱為“天道”的存在,後脊發涼、毛骨悚然的感覺揮之不去。良久,深吸一口氣,勉力平複自己的心境:“那,厚土巫族的小輪迴,是如何被發現的?”
“因為一隻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