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世,免不了受貪、嗔、癡念的影響,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享樂生活誰都企盼。對念想的貪婪和現實的不得誌,便導致了人不同的善惡之行。
貪戀陽間不肯離世,是驟然失去肉身依附的靈鬼的共性。
曾經往昔,作為陰陽兩界分割線的冥河古道,從來都是創立六道輪迴的後土祖巫的後人守護,以強大的掌握輪迴之力為後盾,維護著陰陽兩界的平衡。
後土祖巫以輪迴之力,創六道輪迴,掌六界之生死。沒有了肉身依附的靈鬼,完全不是繼承了後土祖巫輪迴之力的厚土巫族的對手,因此不論願與不願,多數情況下,終究免不了入輪迴的結局。
而這其中少數的情況,便是三千世界裏出現了擁有驅鬼役妖之術的鬼修之士。
但是,此道陰損,一旦手中所驅之靈鬼反噬,鬼修本人也是自取滅亡。同時,他們也不敢扣留太多的靈鬼,以免為厚土巫族覺察。
所以彼時,鬼修一道並不算太成氣候,多數鬼修在禦有三五隻高階靈鬼之外,會以妖獸來彌補不足。
可是,在十萬年之前,三千世界裏,突然沒有了厚土巫族的蹤跡。即便是天界上仙和魔界魔尊,窮其術法,都無法探查到他們的下落。
厚土巫族,就仿佛是在人間蒸發了一般。
冥河古道無人看護,位於幽冥血海的輪迴大陣再無人能夠踏足。
於是,沒有了厚土巫族守護的冥河古道,沒有了輪迴之力支撐的六道輪迴,日複一日,逐漸脫離了三界的掌控。
越來越多的靈體,以各種方法自願或被迫強留陽間;越來越多的靈鬼,以他們各自的方式,修煉成了實力強悍的惡靈、死靈;越來越多的鬼道修士應時而生,鬼道一時大盛,成了魔修、妖修之外的大患。
而厚土巫族,也在無情的歲月光陰流逝中,慢慢地被人所淡忘。
為了對付這些強留陽間的靈鬼,玄門道家甚至有了一個新的門派——陰陽師。
為了對付日漸強盛的鬼道宗門和鬼道修士,道修正統專門創立了克製鬼修的術法,甚至不斷尋找擁有上佳火靈根、雷靈根的弟子。
可惜,始終收效寥寥,鬼道以破竹之勢日漸強盛,成為了正道的心腹大患。
同時,還有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沒有輪迴之力支撐,被設在幽冥血海的輪迴大陣出現了裂隙,日久經年,竟然阻斷了凡間修士的飛升之路!
天界、魔界再無飛升修士補充血液,而他們想要入得凡間,卻也隻能通過入輪迴轉世。
三界因此陷入了困局,而這困局,一困就是十萬年!
十萬年沒有人飛升,對於三千世界的修士而言,這是多麽沉痛的打擊!
他們一方麵搜尋厚土巫族的下落,另一方麵,不斷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苟延殘喘地延長著自己的生命。
畢竟,擁有綿長的生命,才有機會等到飛升之路重開的機會啊!
但與此同時,日漸興盛的鬼道也逐漸麵臨了危機——修士的修為有窮盡,但是靈鬼的實力提升,卻仿佛沒有盡頭。
因為有六道輪迴的存在,靈鬼有他們的天然克星。不論強大到何種地步,終究逃不過輪迴之力。
可偏偏,壓製他們的輪迴之力,連同厚土巫族一起人間蒸發了。
雖然入了輪迴大陣,他們沒有十成十的法子掙脫,但沒有了輪迴之力,他們便有一線生機;更何況,沒有了厚土巫族鎮守的冥河古道,想要從此逃脫,於他們而言更加容易,甚至都到不了輪迴大陣。
靈鬼的實力日漸強盛,上無封頂,這讓原本駕馭控製他們的鬼修叫苦不迭。
譬如惡靈,它們原本是在肉身死後七日仍不願離世的怨魂,因恨生源,聚生前怒、哀、懼、惡、恨五魄,欲強行留於人間複仇。
惡靈日複一日吸食世間積累的濁氣,逐漸變得暴戾可怖,便會進至成為惡靈,堪比修士的化神期、合體期。
不過,世間萬物,總歸會達到一個平衡。
靈鬼和鬼修之間的平衡,曆經了漫漫數萬年,但終究,鬼修和靈鬼一起,締造了新的鬼道,成為了令正道更加不容忽視的勁敵。
尤其,在厚土巫族不知下落、輪迴大陣裂隙日益擴大的情況下,他們所麵臨的危機也是日複一日地增長著。
這大概也是天玄宗中唯一知道雲襄真實身份的玄翊道人和玄音道人力排眾議要將雲襄留在宗門之中,收為嫡傳弟子的原因。
※※※※※※※
不過,這些內情,萬昕是不清楚的。
死靈,這種實力堪比化神、合體期的靈鬼,居然出現在了天玄宗!出現在了昆侖大世界中擁有道尊地位的天玄宗!
這是何等駭人的消息!
而且,宗門中的師長們一個都沒有發現,唯有一個修為境界隻有築基後期的雲襄發現了!
這可是比死靈混入天玄宗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啊!
萬昕咽了咽口水,試探地問道:“你是怎麽發現的?難道,你天生擁有天眼?”
陰陽師的修行中,有一門極為高深的道術,稱為“開天眼”,天眼一開,便可見到普通人無法辨識到的靈體。
陰陽師一脈雖然歸為玄門道教的支流,但這一門術法對於對付鬼修和靈鬼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各大道修宗門中也會鼓勵弟子們修習此法。
隻是,這門道術實在艱深晦澀,而且對修為境界有不低的要求,至少要達到元嬰期,同時施展此法需要耗費大量的靈氣,所以大多數的修士,隻能借助於其他手段來捕捉靈鬼的行蹤,比如符籙、法寶等等。
但是也有一類人,天生擁有“天眼”,可以不借助符籙、法寶和術法,便可以覺察到靈鬼的行跡。
要知道,靈鬼為了滯留陽間,必定會不斷汲取這世間的陰濁之氣、貪嗔癡惡念來壯大自己的實力。因此,越是厲害的靈鬼,便越有躲過強行開的天眼的能力。
但是,他們是躲不過先天天眼的。
一時間,萬昕看向雲襄的目光有些複雜。
貪戀陽間不肯離世,是驟然失去肉身依附的靈鬼的共性。
曾經往昔,作為陰陽兩界分割線的冥河古道,從來都是創立六道輪迴的後土祖巫的後人守護,以強大的掌握輪迴之力為後盾,維護著陰陽兩界的平衡。
後土祖巫以輪迴之力,創六道輪迴,掌六界之生死。沒有了肉身依附的靈鬼,完全不是繼承了後土祖巫輪迴之力的厚土巫族的對手,因此不論願與不願,多數情況下,終究免不了入輪迴的結局。
而這其中少數的情況,便是三千世界裏出現了擁有驅鬼役妖之術的鬼修之士。
但是,此道陰損,一旦手中所驅之靈鬼反噬,鬼修本人也是自取滅亡。同時,他們也不敢扣留太多的靈鬼,以免為厚土巫族覺察。
所以彼時,鬼修一道並不算太成氣候,多數鬼修在禦有三五隻高階靈鬼之外,會以妖獸來彌補不足。
可是,在十萬年之前,三千世界裏,突然沒有了厚土巫族的蹤跡。即便是天界上仙和魔界魔尊,窮其術法,都無法探查到他們的下落。
厚土巫族,就仿佛是在人間蒸發了一般。
冥河古道無人看護,位於幽冥血海的輪迴大陣再無人能夠踏足。
於是,沒有了厚土巫族守護的冥河古道,沒有了輪迴之力支撐的六道輪迴,日複一日,逐漸脫離了三界的掌控。
越來越多的靈體,以各種方法自願或被迫強留陽間;越來越多的靈鬼,以他們各自的方式,修煉成了實力強悍的惡靈、死靈;越來越多的鬼道修士應時而生,鬼道一時大盛,成了魔修、妖修之外的大患。
而厚土巫族,也在無情的歲月光陰流逝中,慢慢地被人所淡忘。
為了對付這些強留陽間的靈鬼,玄門道家甚至有了一個新的門派——陰陽師。
為了對付日漸強盛的鬼道宗門和鬼道修士,道修正統專門創立了克製鬼修的術法,甚至不斷尋找擁有上佳火靈根、雷靈根的弟子。
可惜,始終收效寥寥,鬼道以破竹之勢日漸強盛,成為了正道的心腹大患。
同時,還有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沒有輪迴之力支撐,被設在幽冥血海的輪迴大陣出現了裂隙,日久經年,竟然阻斷了凡間修士的飛升之路!
天界、魔界再無飛升修士補充血液,而他們想要入得凡間,卻也隻能通過入輪迴轉世。
三界因此陷入了困局,而這困局,一困就是十萬年!
十萬年沒有人飛升,對於三千世界的修士而言,這是多麽沉痛的打擊!
他們一方麵搜尋厚土巫族的下落,另一方麵,不斷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苟延殘喘地延長著自己的生命。
畢竟,擁有綿長的生命,才有機會等到飛升之路重開的機會啊!
但與此同時,日漸興盛的鬼道也逐漸麵臨了危機——修士的修為有窮盡,但是靈鬼的實力提升,卻仿佛沒有盡頭。
因為有六道輪迴的存在,靈鬼有他們的天然克星。不論強大到何種地步,終究逃不過輪迴之力。
可偏偏,壓製他們的輪迴之力,連同厚土巫族一起人間蒸發了。
雖然入了輪迴大陣,他們沒有十成十的法子掙脫,但沒有了輪迴之力,他們便有一線生機;更何況,沒有了厚土巫族鎮守的冥河古道,想要從此逃脫,於他們而言更加容易,甚至都到不了輪迴大陣。
靈鬼的實力日漸強盛,上無封頂,這讓原本駕馭控製他們的鬼修叫苦不迭。
譬如惡靈,它們原本是在肉身死後七日仍不願離世的怨魂,因恨生源,聚生前怒、哀、懼、惡、恨五魄,欲強行留於人間複仇。
惡靈日複一日吸食世間積累的濁氣,逐漸變得暴戾可怖,便會進至成為惡靈,堪比修士的化神期、合體期。
不過,世間萬物,總歸會達到一個平衡。
靈鬼和鬼修之間的平衡,曆經了漫漫數萬年,但終究,鬼修和靈鬼一起,締造了新的鬼道,成為了令正道更加不容忽視的勁敵。
尤其,在厚土巫族不知下落、輪迴大陣裂隙日益擴大的情況下,他們所麵臨的危機也是日複一日地增長著。
這大概也是天玄宗中唯一知道雲襄真實身份的玄翊道人和玄音道人力排眾議要將雲襄留在宗門之中,收為嫡傳弟子的原因。
※※※※※※※
不過,這些內情,萬昕是不清楚的。
死靈,這種實力堪比化神、合體期的靈鬼,居然出現在了天玄宗!出現在了昆侖大世界中擁有道尊地位的天玄宗!
這是何等駭人的消息!
而且,宗門中的師長們一個都沒有發現,唯有一個修為境界隻有築基後期的雲襄發現了!
這可是比死靈混入天玄宗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啊!
萬昕咽了咽口水,試探地問道:“你是怎麽發現的?難道,你天生擁有天眼?”
陰陽師的修行中,有一門極為高深的道術,稱為“開天眼”,天眼一開,便可見到普通人無法辨識到的靈體。
陰陽師一脈雖然歸為玄門道教的支流,但這一門術法對於對付鬼修和靈鬼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各大道修宗門中也會鼓勵弟子們修習此法。
隻是,這門道術實在艱深晦澀,而且對修為境界有不低的要求,至少要達到元嬰期,同時施展此法需要耗費大量的靈氣,所以大多數的修士,隻能借助於其他手段來捕捉靈鬼的行蹤,比如符籙、法寶等等。
但是也有一類人,天生擁有“天眼”,可以不借助符籙、法寶和術法,便可以覺察到靈鬼的行跡。
要知道,靈鬼為了滯留陽間,必定會不斷汲取這世間的陰濁之氣、貪嗔癡惡念來壯大自己的實力。因此,越是厲害的靈鬼,便越有躲過強行開的天眼的能力。
但是,他們是躲不過先天天眼的。
一時間,萬昕看向雲襄的目光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