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我真的隻想變涼啊[娛樂圈] 作者:雪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嘖,這些編劇到底在搞什麽,十本劇本裏麵有八本都在談戀愛。」
姚邊涼看著這些劇名直嘆氣。
她在招聘信息裏說得還不夠清晰嗎?要創新,要小眾!
你披著小眾劇的皮,結果主角在談戀愛,套路和別的小甜劇一模一樣,這還算小眾嗎?
總之,這種劇統統都不能要。
姚邊涼將各種熱播題材剔除過後,就隻剩下20%了。
「嗯……抗戰神劇?這個似乎不錯啊。」在剩下的少數劇本中,姚邊涼終於找到了一個能看的劇本。
士兵穿西裝,抹頭油,生活奢靡。如果真把這種劇拍出來,還不得被觀眾罵死。
不過很快,迴想起宿主守則後,姚邊涼就焉兒了。
不行,拍這種三觀不正的爛劇,係統肯定不允許。
無奈之下,姚邊涼再統統把烏七八糟的爛劇淘汰掉,扔到一邊。
桌子上剩下的就隻有最後三個劇本。
一部歌頌師生情的青春校園劇,一部與醫療行業相關的劇,還有一部仙界宮廷劇。
姚邊涼第一個就排除了青春校園劇。
這玩意兒主要講述的是師生情,有溫情、有追憶,一個搞不好就會變成第二個《致我們的青春》
至於仙界宮廷劇,講的是個仙界神仙爭權奪利的故事,還夾雜著虐戀情深、追妻火葬場,有情節創新,質量相當不錯。
很顯然,這也不是她的首選。
姚邊涼仔細斟酌過後,將目光投向最後一個劇本。
「與醫療行業相關……嗯,這部劇似乎不錯?」姚邊涼若有所思。
別看現在關於醫生的劇很多,事實上,大部分劇的內核都是在談戀愛。
不管男主是醫生,還是女主是醫生,最後走向的發展路線必然是愛情。
而這個劇本的內容卻恰恰相反。
編劇以點概麵,以一個女護士的視角為切入點,描寫了醫護人員這個群體。這其中關於各種病例的描寫都十分詳細,貼近現實,甚至有許多需要用到專業術語的地方。
醫生、護士、病人、家屬、院方……每個角色的出場都不是很多,但都十分立體。
每一個病例,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小單元劇情,呈現在觀眾麵前時,大概也就5分鍾時長。
在倒數第二個單元劇情中,身為護士的女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朋友死在了手術台上。她心情滿是痛苦和悔恨,這也成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最後,院方組織大家進行醫療援助活動。女主為了心中的大義,告別父母和親人,義無反顧地提出申請,前往了環境艱苦的地方繼續進行治病救人。
這部劇主題思想是想致敬醫護人員,不過除此之外,也討論了一些現實問題。比如醫患關係、醫療資源,等等。
姚邊涼不得不承認,這劇本的質量相當不錯。
但是,重點問題在於,整部劇的基調太過壓抑了!
每一個病例都充斥著掙紮、痛苦、以及對人性的探討,壓抑的氣氛中,又帶著一絲微弱的希望。
直到最後,女主踏上醫療援助的路途的時候,才終於讓觀眾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但也僅此而已了。
沒有完美的大團圓結局,女主也沒有獲得世俗眼裏的成功。雖然在結尾透露著希望和救贖的光,但也僅僅集中在最後一個單元裏。
「這劇真是不錯啊。」姚邊涼不由得感到驚喜。
別看現在的觀眾整天抱怨著「無腦甜劇」、「編劇腦癱」,可如果你真正拍出一部純粹揭露現實的影視作品時,大部分觀眾未必願意看。
試想一下,工作黨和學生黨們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能迴到家,打算躺在床上刷一刷短劇,放鬆一下。
結果,往下一滑,刷到一個基調沉重的劇———
慢節奏,半天沒看到重點,而且還有沉重又煽情的背景音樂響起。
這玩意兒不是給人添堵嘛?
恐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直接跳過。
其實,絕大多數觀眾真正願意看的,是那種集齊現實主義、戲劇衝突於一身的影視作品。
在作品中,你可以探討現實,可以揭露人性,但整部劇一定要有亮點、有轉折、有高潮,能讓觀眾產生爽感和滿足感。
這樣,才算是集齊商業性和藝術性於一身的作品。
那些叫好不叫座的影視作品,就是隻做到了前者,而沒有做到後者。
姚邊涼還記得,在她上輩子的世界裏,就曾有位導演拍了一部以災荒為主題的電影。
在那部電影裏麵,演員全都是演技極高。為了拍出災荒的感覺,他們甚至吃糠咽菜了大半個月,隻求拍出那種極度飢餓中的狀態。
整部電影有劇情,有深度,有內涵。
可那又如何呢?
這部劇最終撲街得很慘,票房成了墊底的存在。
而現如今,姚邊涼想要的,就是這樣的作品!
有其獨特的內涵和價值,能應付係統提出的要求;同時,商業價值極低,壓根沒人看。
這就是最完美選項啊!
姚邊涼又查看了一下日曆,旋即露出一個笑容。
很好,如果這部劇能順利拍完,應該正好能在春節期間上映。
她依稀記得,上一世中,那位拍攝現實主義題材的導演就是將電影放在春節檔上映的。<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姚邊涼看著這些劇名直嘆氣。
她在招聘信息裏說得還不夠清晰嗎?要創新,要小眾!
你披著小眾劇的皮,結果主角在談戀愛,套路和別的小甜劇一模一樣,這還算小眾嗎?
總之,這種劇統統都不能要。
姚邊涼將各種熱播題材剔除過後,就隻剩下20%了。
「嗯……抗戰神劇?這個似乎不錯啊。」在剩下的少數劇本中,姚邊涼終於找到了一個能看的劇本。
士兵穿西裝,抹頭油,生活奢靡。如果真把這種劇拍出來,還不得被觀眾罵死。
不過很快,迴想起宿主守則後,姚邊涼就焉兒了。
不行,拍這種三觀不正的爛劇,係統肯定不允許。
無奈之下,姚邊涼再統統把烏七八糟的爛劇淘汰掉,扔到一邊。
桌子上剩下的就隻有最後三個劇本。
一部歌頌師生情的青春校園劇,一部與醫療行業相關的劇,還有一部仙界宮廷劇。
姚邊涼第一個就排除了青春校園劇。
這玩意兒主要講述的是師生情,有溫情、有追憶,一個搞不好就會變成第二個《致我們的青春》
至於仙界宮廷劇,講的是個仙界神仙爭權奪利的故事,還夾雜著虐戀情深、追妻火葬場,有情節創新,質量相當不錯。
很顯然,這也不是她的首選。
姚邊涼仔細斟酌過後,將目光投向最後一個劇本。
「與醫療行業相關……嗯,這部劇似乎不錯?」姚邊涼若有所思。
別看現在關於醫生的劇很多,事實上,大部分劇的內核都是在談戀愛。
不管男主是醫生,還是女主是醫生,最後走向的發展路線必然是愛情。
而這個劇本的內容卻恰恰相反。
編劇以點概麵,以一個女護士的視角為切入點,描寫了醫護人員這個群體。這其中關於各種病例的描寫都十分詳細,貼近現實,甚至有許多需要用到專業術語的地方。
醫生、護士、病人、家屬、院方……每個角色的出場都不是很多,但都十分立體。
每一個病例,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小單元劇情,呈現在觀眾麵前時,大概也就5分鍾時長。
在倒數第二個單元劇情中,身為護士的女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朋友死在了手術台上。她心情滿是痛苦和悔恨,這也成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最後,院方組織大家進行醫療援助活動。女主為了心中的大義,告別父母和親人,義無反顧地提出申請,前往了環境艱苦的地方繼續進行治病救人。
這部劇主題思想是想致敬醫護人員,不過除此之外,也討論了一些現實問題。比如醫患關係、醫療資源,等等。
姚邊涼不得不承認,這劇本的質量相當不錯。
但是,重點問題在於,整部劇的基調太過壓抑了!
每一個病例都充斥著掙紮、痛苦、以及對人性的探討,壓抑的氣氛中,又帶著一絲微弱的希望。
直到最後,女主踏上醫療援助的路途的時候,才終於讓觀眾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但也僅此而已了。
沒有完美的大團圓結局,女主也沒有獲得世俗眼裏的成功。雖然在結尾透露著希望和救贖的光,但也僅僅集中在最後一個單元裏。
「這劇真是不錯啊。」姚邊涼不由得感到驚喜。
別看現在的觀眾整天抱怨著「無腦甜劇」、「編劇腦癱」,可如果你真正拍出一部純粹揭露現實的影視作品時,大部分觀眾未必願意看。
試想一下,工作黨和學生黨們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能迴到家,打算躺在床上刷一刷短劇,放鬆一下。
結果,往下一滑,刷到一個基調沉重的劇———
慢節奏,半天沒看到重點,而且還有沉重又煽情的背景音樂響起。
這玩意兒不是給人添堵嘛?
恐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直接跳過。
其實,絕大多數觀眾真正願意看的,是那種集齊現實主義、戲劇衝突於一身的影視作品。
在作品中,你可以探討現實,可以揭露人性,但整部劇一定要有亮點、有轉折、有高潮,能讓觀眾產生爽感和滿足感。
這樣,才算是集齊商業性和藝術性於一身的作品。
那些叫好不叫座的影視作品,就是隻做到了前者,而沒有做到後者。
姚邊涼還記得,在她上輩子的世界裏,就曾有位導演拍了一部以災荒為主題的電影。
在那部電影裏麵,演員全都是演技極高。為了拍出災荒的感覺,他們甚至吃糠咽菜了大半個月,隻求拍出那種極度飢餓中的狀態。
整部電影有劇情,有深度,有內涵。
可那又如何呢?
這部劇最終撲街得很慘,票房成了墊底的存在。
而現如今,姚邊涼想要的,就是這樣的作品!
有其獨特的內涵和價值,能應付係統提出的要求;同時,商業價值極低,壓根沒人看。
這就是最完美選項啊!
姚邊涼又查看了一下日曆,旋即露出一個笑容。
很好,如果這部劇能順利拍完,應該正好能在春節期間上映。
她依稀記得,上一世中,那位拍攝現實主義題材的導演就是將電影放在春節檔上映的。<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