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目成仇當敵看
第二擔井水倒入水缸後,我又繼續挑第三擔。反正,媽還沒煮好中午飯。
當我再次來到食堂水池正擰開水籠頭等水時,突然,一個熟悉聲音傳到我的耳邊:
“亞飛呀,挑水迴去做午飯嗎?都來了一個星期時間之久了,怎麽不下來和我們玩玩啊……”
頓時之間,一個讓我十分熟悉、大約四十開外的中年男子,用粗獷且清晰聲音在說道。瞬間,便傳到我的耳朵。
我馬上聽出,說的是鳳山雞塘一帶山區村民的口音:
“啊呀!我以為是誰,原來是人人愛稱唿他為‘雷公’的雷行電……”
我馬上恍然大悟起來。
聽他這麽說後,隻好找些理由推諉。便婉轉地迴答道:
“唉呀!初來窄到,這裏的一切還很生疏。一天忙到晚,忙忙碌碌地分不開身。本想跟大家聊。畢竟,都分別十年了,實在抽不出時間……”
我說得很在理,“亞雷”行電聽後,再不哼聲了。
此時,我又繼續說道:
“要知道,一方麵,我對所管班級又還不熟悉;另一方麵,我對所上高中課程,連摸都未曾摸過;同時,所帶那班學生情況也不了解。我有什麽心思,跟大家一塊玩啊……”
頓時之間,我看見了昔日很是熟悉的“亞雷”行電的那張逢人便笑的麵容,和那頭已經開始花白的頭發,心中就無限地感慨起來:
“唉呀,真是歲月不饒人啊,轉眼之間,又過了十年了,已經快接近四十歲的年紀了。他也快將到五十的歲數……”
頃刻之間,以往那一樁樁已消逝了的往事,瞬間,又重新呈現在我的眼前。其中,不少陳年往事,又一幕幕地像走馬燈似地在我眼前一閃而過……
記得,遠在1955年的冬天,正是我讀鳳中一年級的下半學期。此時,才是二十出頭的“亞雷”行電,就被鳳中食堂錄用為做炊事員的工友了。
當時,我才十四歲,鵓子上還掛著一條鮮紅的紅領巾,就常常會看見他在食堂中,和其他幾個同事一起,熟練地幹起炊事員所常常做的工作,如擔水、放米、蒸飯、切菜、炒菜、分菜等等。
當年,他在我的心目中,己經是大人了,總感到他幹什麽,都是那麽經驗豐富。算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男子漢,大丈夫。
記得,是1955年寒假期間,他跟張九鑫、雷道德和我,曾一起到20裏外的旺茂大壽村子上,購買蕃薯迴學校做午餐的故事。
迴來路上他對我的照顧,令我感動不已。開始時,我用糞箕稱了近七十斤蕃薯,認為定能夠挑迴學校去。
但挑著,挑著,漸漸感到肩上的擔子,變得越來越重。不時從左肩換右肩,又從右肩換左肩。如此慢騰騰地挑行,沉重的雙腿漸漸地快要走不動了。
特別是,到了九岐徑時,山道越來越彎曲,路麵越來越夾窄。此時,路邊懸崖峭壁,往下看一眼,全身打寒顫。
說時遲,那時快,一不小心,我就被路上的草根拌了一下。一時間,站立不穩,上身搖晃起來。瞬間,將挑著的蕃薯掉了不少在路旁和斜坡下麵。
頓時之間,“亞雷”行電見狀不妙,馬上放下肩上的蕃薯,快速地將地上的蕃薯,全部都撿拾起來放在自已糞箕上挑迴去。
此時,“亞雷”行電他還笑容滿麵地在跟我開玩笑道:
“亞飛呀,我叫你要量力而行,不能逞強。特別是中遠程挑擔,更是如此。何況,你又年輕少力,又沒有鍛煉過,不出事才怪呢……”
有詩歎曰:
遇見昔日雷行電,長達十年未見麵;
瞬間浮現過往事,難忘留戀又新鮮。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又過去了十年時間。
1964年,算是我們國家較為平靜和安定的年代。此時,我已由一個年紀輕輕,力氣又小的初中生,瞬間,長大成了七尺身材且渾身是勁的彪形大漢了。
當然,在這其中所遇到過的種種經曆,還是那樣曲折和奔波。在此,我就不必多花筆墨訴說了,反正你懂的。
要知道,此時我跟“雷公”行電,同是鳳中食堂一起工作,就像人們所說的,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了。
不同的,他是領財政工資,又是工友小組長。而我還是個由學校自請的臨時工,是人們所比喻的“凳頭雞屎”。隨時會被學校解顧的可能。
我與他相處七、八年,由於彼此之間,朝夕相處和耳濡目染。因此,他所幹的許多事情,我都一樣記憶猶新,值得我將它記述下來。從中得到啟迪……
學校勤雜人員,按照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是沒有寒、暑假和節假日的。但可以請假和適當輪休幾天。
因為,勤雜人員的工種有它特殊性,它體力勞動。並不像上課老師是腦力勞動。他們像學生有寒、暑假和節假日。這是有史以來大都如此。
因此,每逢寒、暑假,學校領導就會提前在放假前,做好對工友的具體安排。放了暑假就按照學校要求和規劃去做就是了。
起初,我並不懂這規矩,甚至還發過囉唆,講過怪話。後來,聽“亞雷”行電一解釋,也就啞口無言了。隨後,慢慢地習以為常,成為常態了。 woaiks.
那時候,我記憶中,暑假時間都比較長,有時長達兩月之久。因此,我們為學校所做的工作也較多,奉獻也很大。
因此,常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讚揚,說我們是“以校為家”的先進集體,是“公而忘私”的“活雷鋒”。號召全體教工以我們為榜樣,搞好自已的教學和工作,把鳳中辦成縣和地區的先進學校。
當然,我們工友能成為先進集體的一個重要原因,這都與學校的思想工作領先,政治風氣濃厚有關。
尤其是,我們工友,能踏踏實實,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把為學校多做工作,多作奉獻,看成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而至於多要報酬和物質獎勵,我們都很少去考慮。
那年代,我們的思想覺悟和思想境界算是很高的了,我們認為所做的這一切,都感到無怨無悔,認為是本份的工作。
以上這些,全然都是當年的真實寫照,一點也不假。
這樣一來,的確使到我們的工友,在寒暑假期間,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取得了許多有目共睹的顯赫成績。
下麵,你就好好地聽我詳細地訴說吧……
記得,有個暑假,為了解決學校添置辦公用具、學生桌椅,和“杠杆原理”的人工打水裝置管道,我們采取“自力更生,親自動手,能者為師”辦法,人人獻計獻策,群策群力,從無到有地搞了出來,從而節省了學校財務開支。
首先,在“亞雷”行電這個身先士卒的領頭人一聲令下,全體出動,親手將校園裏一批高大可采用的苦楝樹、桉樹、相思樹等木材,利用大刀、斧頭、大鋸,將它們一株株砍伐下來。然後,再鋸成一定長度的樹段。
隨即,大家一齊動手,將它抬迴到學生食堂的大廳內,再將它剝皮,彈線,鋸割成木板和適用做辦公用具和學生桌椅的材料。其實,這一係列工藝的師傅,全部都是由“亞雷”行電出麵親自去擔任。
其中,我也發揮了我在高中學習過的有關數學知識,正確又快捷地為他們在鋸木料前,全部用木工師傅的墨鬥,準確無誤地彈好了墨線。要知道,這可是鋸木料前,所必須要做好的一件極其重要且又關鍵的工作。
這樣一來,我從中不僅熟練地學會了鋸木的工藝,還掌握了鋸木前對木材料進行的墨鬥彈線的複雜技術。
要知道,鋸木是一件要費力氣,特別是耐力的重活。俗話說得好,“生子姑娘鋸木佬”是名符其實且很有道理的。
因此,這項鋸木工藝的全過程,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暑假的實踐鍛煉後,我全部都學會和掌握了。當然,這首先要歸功於我的師傅“亞雷”行電。如果,要是沒有他的帶頭和指點是不行的。所以,他功不可沒的道理,就在於此。
有詩歎曰:
假期工友不得閑,照樣上班來奮戰;
砍樹鋸木做家具,行電領頭去完成。
記得,到了“文革”動亂嚴重的1967年的暑假,為了緊跟形勢,學校也像各地一樣,大搞“紅海洋”。部分工友和幾個被打為“牛鬼蛇神”老師,也參與了這工程。其中,我與“亞雷”行電,就天天到東、西大樓的三麵搭架淌牆。
然後,利用“牛鬼蛇神”老師所磨的紙漿打底,圖音老師陳人鵑劃寫大字。苦幹了將近一個暑假才算完成。當然,“亞雷”行電出力最多。
1968年“派鬥”結束後,接著,新成立的革委會中真正掌權的“聯指”派,又掀起抽鬥“走資派”和“牛鬼蛇神”大批鬥。
特別是,1968年8月全縣中學教職工集中縣城,舉辦《貫徹中央解決廣西問題的〈七三布告〉》學習班,更是聲勢浩大,前所未聞。
根據《博白縣教育誌》和《博中誌》記載,這次舉辦學習班中,有一批學校領導和教師,被遭到了極端粗暴地鬥打。在8月12日晚,博白一初中校長羅國傑、教師林時、李福全、宋永壽等四人,被推下博中的魚塘去……
後來,我聽到迴來的老師悄悄給我透露時,曾對我說到:
“我們學校也和縣內學校一樣,對領導和老師也殘暴鬥打。采用手段的殘忍程度並不亞於其它學校。其中,被鬥打得最利害的是李登瑚和梁健英……”
後來,我才聽說,所帶頭出手毆打者,竟然是老師食堂的炊事員、鬥大的字不認識半個、解放前剛破產的大地主、土改時幸運地被劃為“貧農”成分的工友“亞雷”行電。
就在批鬥中,是他第一個身先士卒地“帶頭”出手毆打的……
聽到他們如此繪聲繪色講述後,頓時之間,我內心馬上嘀咕起來:
“從就小認識的‘亞雷’行電,一貫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全心全意為教工服務的好工友,是領導賞識的工友小組長,年年評為先進教工,是領導器重的紅人。平時對人善良且滿麵笑容……
“我實在不明白,他竟然帶頭大打出手,連半點人性都沒有了。特別是,對一貫他所尊重的領導李登瑚,居然下得如此狠毒的手段……”
但我冷靜細心一想,一點也感到不奇怪。要知道,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文革”運動中,我們學校那些幼稚天真,且一貫尊敬老師的年輕初中生,不也一樣在這場運動中,什麽意想不到的事情,全都一樣幹得出來嗎……
因此,“亞雷”行電這種反常的表現,那就不足為怪了。
頓時之間,我便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唉呀,在那個亂哄哄的年代中,凡是在左傾‘思潮’的教唆下,又加上那種前所未有的大氣候條件的氛圍中,瞬間,原本,是好人也會變為壞蛋;是善人也會變成惡魔;是朋友也會當成死敵……”
猛然之間,一切都會變為反目成仇,就像“亞雷”行電,竟然在旁人的挑動下,對自已一向尊重的領導大打出手,而造成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劇……。
“文革”是一場政治動亂,但它也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一場災難。“文革”能夠發生的一個社會原因,是社會廣泛缺少尊重公民民主自由權利和人權的傳統。
象“文革”侵犯人權的內亂,如果任何侵犯人權行為均要受到法律製裁和社會譴責的社會中,是難以發生的。
這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對“文革”反思的地方……
正是:
七三布告學習班,拳打腳踢夠暴殘;
反目成仇當敵看,文革運動亂造反。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第二擔井水倒入水缸後,我又繼續挑第三擔。反正,媽還沒煮好中午飯。
當我再次來到食堂水池正擰開水籠頭等水時,突然,一個熟悉聲音傳到我的耳邊:
“亞飛呀,挑水迴去做午飯嗎?都來了一個星期時間之久了,怎麽不下來和我們玩玩啊……”
頓時之間,一個讓我十分熟悉、大約四十開外的中年男子,用粗獷且清晰聲音在說道。瞬間,便傳到我的耳朵。
我馬上聽出,說的是鳳山雞塘一帶山區村民的口音:
“啊呀!我以為是誰,原來是人人愛稱唿他為‘雷公’的雷行電……”
我馬上恍然大悟起來。
聽他這麽說後,隻好找些理由推諉。便婉轉地迴答道:
“唉呀!初來窄到,這裏的一切還很生疏。一天忙到晚,忙忙碌碌地分不開身。本想跟大家聊。畢竟,都分別十年了,實在抽不出時間……”
我說得很在理,“亞雷”行電聽後,再不哼聲了。
此時,我又繼續說道:
“要知道,一方麵,我對所管班級又還不熟悉;另一方麵,我對所上高中課程,連摸都未曾摸過;同時,所帶那班學生情況也不了解。我有什麽心思,跟大家一塊玩啊……”
頓時之間,我看見了昔日很是熟悉的“亞雷”行電的那張逢人便笑的麵容,和那頭已經開始花白的頭發,心中就無限地感慨起來:
“唉呀,真是歲月不饒人啊,轉眼之間,又過了十年了,已經快接近四十歲的年紀了。他也快將到五十的歲數……”
頃刻之間,以往那一樁樁已消逝了的往事,瞬間,又重新呈現在我的眼前。其中,不少陳年往事,又一幕幕地像走馬燈似地在我眼前一閃而過……
記得,遠在1955年的冬天,正是我讀鳳中一年級的下半學期。此時,才是二十出頭的“亞雷”行電,就被鳳中食堂錄用為做炊事員的工友了。
當時,我才十四歲,鵓子上還掛著一條鮮紅的紅領巾,就常常會看見他在食堂中,和其他幾個同事一起,熟練地幹起炊事員所常常做的工作,如擔水、放米、蒸飯、切菜、炒菜、分菜等等。
當年,他在我的心目中,己經是大人了,總感到他幹什麽,都是那麽經驗豐富。算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男子漢,大丈夫。
記得,是1955年寒假期間,他跟張九鑫、雷道德和我,曾一起到20裏外的旺茂大壽村子上,購買蕃薯迴學校做午餐的故事。
迴來路上他對我的照顧,令我感動不已。開始時,我用糞箕稱了近七十斤蕃薯,認為定能夠挑迴學校去。
但挑著,挑著,漸漸感到肩上的擔子,變得越來越重。不時從左肩換右肩,又從右肩換左肩。如此慢騰騰地挑行,沉重的雙腿漸漸地快要走不動了。
特別是,到了九岐徑時,山道越來越彎曲,路麵越來越夾窄。此時,路邊懸崖峭壁,往下看一眼,全身打寒顫。
說時遲,那時快,一不小心,我就被路上的草根拌了一下。一時間,站立不穩,上身搖晃起來。瞬間,將挑著的蕃薯掉了不少在路旁和斜坡下麵。
頓時之間,“亞雷”行電見狀不妙,馬上放下肩上的蕃薯,快速地將地上的蕃薯,全部都撿拾起來放在自已糞箕上挑迴去。
此時,“亞雷”行電他還笑容滿麵地在跟我開玩笑道:
“亞飛呀,我叫你要量力而行,不能逞強。特別是中遠程挑擔,更是如此。何況,你又年輕少力,又沒有鍛煉過,不出事才怪呢……”
有詩歎曰:
遇見昔日雷行電,長達十年未見麵;
瞬間浮現過往事,難忘留戀又新鮮。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又過去了十年時間。
1964年,算是我們國家較為平靜和安定的年代。此時,我已由一個年紀輕輕,力氣又小的初中生,瞬間,長大成了七尺身材且渾身是勁的彪形大漢了。
當然,在這其中所遇到過的種種經曆,還是那樣曲折和奔波。在此,我就不必多花筆墨訴說了,反正你懂的。
要知道,此時我跟“雷公”行電,同是鳳中食堂一起工作,就像人們所說的,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了。
不同的,他是領財政工資,又是工友小組長。而我還是個由學校自請的臨時工,是人們所比喻的“凳頭雞屎”。隨時會被學校解顧的可能。
我與他相處七、八年,由於彼此之間,朝夕相處和耳濡目染。因此,他所幹的許多事情,我都一樣記憶猶新,值得我將它記述下來。從中得到啟迪……
學校勤雜人員,按照教育部門的有關規定,是沒有寒、暑假和節假日的。但可以請假和適當輪休幾天。
因為,勤雜人員的工種有它特殊性,它體力勞動。並不像上課老師是腦力勞動。他們像學生有寒、暑假和節假日。這是有史以來大都如此。
因此,每逢寒、暑假,學校領導就會提前在放假前,做好對工友的具體安排。放了暑假就按照學校要求和規劃去做就是了。
起初,我並不懂這規矩,甚至還發過囉唆,講過怪話。後來,聽“亞雷”行電一解釋,也就啞口無言了。隨後,慢慢地習以為常,成為常態了。 woaiks.
那時候,我記憶中,暑假時間都比較長,有時長達兩月之久。因此,我們為學校所做的工作也較多,奉獻也很大。
因此,常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讚揚,說我們是“以校為家”的先進集體,是“公而忘私”的“活雷鋒”。號召全體教工以我們為榜樣,搞好自已的教學和工作,把鳳中辦成縣和地區的先進學校。
當然,我們工友能成為先進集體的一個重要原因,這都與學校的思想工作領先,政治風氣濃厚有關。
尤其是,我們工友,能踏踏實實,埋頭苦幹,任勞任怨,把為學校多做工作,多作奉獻,看成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而至於多要報酬和物質獎勵,我們都很少去考慮。
那年代,我們的思想覺悟和思想境界算是很高的了,我們認為所做的這一切,都感到無怨無悔,認為是本份的工作。
以上這些,全然都是當年的真實寫照,一點也不假。
這樣一來,的確使到我們的工友,在寒暑假期間,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取得了許多有目共睹的顯赫成績。
下麵,你就好好地聽我詳細地訴說吧……
記得,有個暑假,為了解決學校添置辦公用具、學生桌椅,和“杠杆原理”的人工打水裝置管道,我們采取“自力更生,親自動手,能者為師”辦法,人人獻計獻策,群策群力,從無到有地搞了出來,從而節省了學校財務開支。
首先,在“亞雷”行電這個身先士卒的領頭人一聲令下,全體出動,親手將校園裏一批高大可采用的苦楝樹、桉樹、相思樹等木材,利用大刀、斧頭、大鋸,將它們一株株砍伐下來。然後,再鋸成一定長度的樹段。
隨即,大家一齊動手,將它抬迴到學生食堂的大廳內,再將它剝皮,彈線,鋸割成木板和適用做辦公用具和學生桌椅的材料。其實,這一係列工藝的師傅,全部都是由“亞雷”行電出麵親自去擔任。
其中,我也發揮了我在高中學習過的有關數學知識,正確又快捷地為他們在鋸木料前,全部用木工師傅的墨鬥,準確無誤地彈好了墨線。要知道,這可是鋸木料前,所必須要做好的一件極其重要且又關鍵的工作。
這樣一來,我從中不僅熟練地學會了鋸木的工藝,還掌握了鋸木前對木材料進行的墨鬥彈線的複雜技術。
要知道,鋸木是一件要費力氣,特別是耐力的重活。俗話說得好,“生子姑娘鋸木佬”是名符其實且很有道理的。
因此,這項鋸木工藝的全過程,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暑假的實踐鍛煉後,我全部都學會和掌握了。當然,這首先要歸功於我的師傅“亞雷”行電。如果,要是沒有他的帶頭和指點是不行的。所以,他功不可沒的道理,就在於此。
有詩歎曰:
假期工友不得閑,照樣上班來奮戰;
砍樹鋸木做家具,行電領頭去完成。
記得,到了“文革”動亂嚴重的1967年的暑假,為了緊跟形勢,學校也像各地一樣,大搞“紅海洋”。部分工友和幾個被打為“牛鬼蛇神”老師,也參與了這工程。其中,我與“亞雷”行電,就天天到東、西大樓的三麵搭架淌牆。
然後,利用“牛鬼蛇神”老師所磨的紙漿打底,圖音老師陳人鵑劃寫大字。苦幹了將近一個暑假才算完成。當然,“亞雷”行電出力最多。
1968年“派鬥”結束後,接著,新成立的革委會中真正掌權的“聯指”派,又掀起抽鬥“走資派”和“牛鬼蛇神”大批鬥。
特別是,1968年8月全縣中學教職工集中縣城,舉辦《貫徹中央解決廣西問題的〈七三布告〉》學習班,更是聲勢浩大,前所未聞。
根據《博白縣教育誌》和《博中誌》記載,這次舉辦學習班中,有一批學校領導和教師,被遭到了極端粗暴地鬥打。在8月12日晚,博白一初中校長羅國傑、教師林時、李福全、宋永壽等四人,被推下博中的魚塘去……
後來,我聽到迴來的老師悄悄給我透露時,曾對我說到:
“我們學校也和縣內學校一樣,對領導和老師也殘暴鬥打。采用手段的殘忍程度並不亞於其它學校。其中,被鬥打得最利害的是李登瑚和梁健英……”
後來,我才聽說,所帶頭出手毆打者,竟然是老師食堂的炊事員、鬥大的字不認識半個、解放前剛破產的大地主、土改時幸運地被劃為“貧農”成分的工友“亞雷”行電。
就在批鬥中,是他第一個身先士卒地“帶頭”出手毆打的……
聽到他們如此繪聲繪色講述後,頓時之間,我內心馬上嘀咕起來:
“從就小認識的‘亞雷’行電,一貫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全心全意為教工服務的好工友,是領導賞識的工友小組長,年年評為先進教工,是領導器重的紅人。平時對人善良且滿麵笑容……
“我實在不明白,他竟然帶頭大打出手,連半點人性都沒有了。特別是,對一貫他所尊重的領導李登瑚,居然下得如此狠毒的手段……”
但我冷靜細心一想,一點也感到不奇怪。要知道,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文革”運動中,我們學校那些幼稚天真,且一貫尊敬老師的年輕初中生,不也一樣在這場運動中,什麽意想不到的事情,全都一樣幹得出來嗎……
因此,“亞雷”行電這種反常的表現,那就不足為怪了。
頓時之間,我便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唉呀,在那個亂哄哄的年代中,凡是在左傾‘思潮’的教唆下,又加上那種前所未有的大氣候條件的氛圍中,瞬間,原本,是好人也會變為壞蛋;是善人也會變成惡魔;是朋友也會當成死敵……”
猛然之間,一切都會變為反目成仇,就像“亞雷”行電,竟然在旁人的挑動下,對自已一向尊重的領導大打出手,而造成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劇……。
“文革”是一場政治動亂,但它也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一場災難。“文革”能夠發生的一個社會原因,是社會廣泛缺少尊重公民民主自由權利和人權的傳統。
象“文革”侵犯人權的內亂,如果任何侵犯人權行為均要受到法律製裁和社會譴責的社會中,是難以發生的。
這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對“文革”反思的地方……
正是:
七三布告學習班,拳打腳踢夠暴殘;
反目成仇當敵看,文革運動亂造反。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