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同擠獨木橋
我知道小肥仔王強,在鳳山“三八豬場”插隊兩年了。在12月份這場十年“文革”後的首次高考,他也和該場的知青一樣,報名參加了1977年的高考。
但複習才一個月,許多以前學的知識,都還未複習過一遍,就倉促上了考場。自然也像許多考生一樣,名落孫山。
我還從媽那裏知道七妹王卓,她並不報名參加恢複高考招生的應試。頓時之間,我感到有點奇怪。所有知青,都熱鬧地參加這場高考,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她毫無興趣呢……
由於教育戰線剛開始“撥亂反正”,受到時間、教材、考生諸多因素的製約。考試不便在全國統一進行,隻能由各省、市、自治區組織安排命題、考試、閱卷和錄取等一係列工作。於是,我們廣西的招生工作,也像全國其他省市一樣。
後來,高考結束才知道,1977年12月份廣西高考的各科試題所考的知識,大都是初中知識居多。按照七妹王卓當年的實力,可以報考藝術院校所喜歡的音樂和舞台表演之類專業的。
要知道,藝術院校的文化考試的分數線都不高,她完全可以上分數線的。
一貫以來,王卓都是從事文藝宣傳隊的舞台表演的。她的表演水平也不錯的,一些認識她的內行人,都暗地裏在讚揚她。
特別是,迴鄉插隊後,她曾到大隊菠蘿場參加大隊“表忠隊”,又到大隊學校代課教過音樂。迴生產隊後,又被抽調到枝柳鐵路的文藝宣傳隊。迴來後,又繼續參加疏通南流江工程指揮部宣傳隊。
因此,她的文藝專業水平,她在眾多報考藝術院校的考生中,一定是出類拔萃的。她要是報考音樂、表演等專業,其錄取的概率肯定很高。因為,這些又正好是她的特長和愛好。
後來,她曾多次說過,與她很要好的王力平甚至連初中都沒讀過就下鄉插隊了。她反而敢於大膽報名參加高考。又是她幫忙到招辦為她撈到報名表的。最後,她考上了廣州暨南大學曆史係。
因此,七妹這樣胸無大誌,讓我知道後,一時之間,心裏感到很是讓人失望和納悶不樂。
大侄子王河,也隻是縣服務公司的臨時工,他都敢於大膽報名應考。不到一個月的複習時間,卻讓他考上了玉林師專數學係。充分說明,也是他的大膽選擇的結果。
俗話說得好,“過了這村,可就沒有那個店”了。人生的機遇往往不會大多,錯過了,就懊悔莫及。因此,“有機不可失,無機不可冒失”的這句名言,的確是深有哲理的。
有詩歎曰:
高考恐懼無敢報,機會喪失奈無何;
人生道路僅幾步,後悔莫及已錯過。
雖然,1977年的這場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12月份的冬天舉行。全國總共有57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按照當時的辦學條件,隻能錄取不到30萬人,還不到百分之五的入學率,可見競爭的殘酷。
當國家決定恢複高考消息傳出,凡有資格報考的人都蜂擁而至。甚至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大家攜手同進一個考場,一塊來擠“獨木橋”,來跨越這道“穿草鞋”與“穿皮鞋”的“分水嶺”。
從而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們,重新拿起丟開多年的書本,紛紛加入求學的大軍中去。
要知道,粉碎“四人幫”才剛開始的“撥亂反正”,受到時間、教材、考生等諸多因素的製約,考試不便全國統一進行,而隻能由各省、市、自治區單獨組織命題、考試和閱卷一係列工作。
但半年後的1978年7月所舉行的全國高考,可就不一樣了。
根據各地要求,高考必須恢複“文革”前的做法,由全國統一進行,而不是由各省、市、自治區單獨命題、考試和閱卷了。
這樣一來,1978年的高考試題難度,就會比1977年難多了。
此時,小肥仔王強才剛二十歲,由於複習時間短,且又倉促,加上又沒有一套完整的複習資料。第一次考不上,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從旁鼓勵他,分析他存在問題和有利條件,在第一次高考失敗基礎上,製訂好一套行之有效的複習計劃,抓緊半年時間,爭分奪秒地備戰,積極參加1978年7月舉行的全國命題的高考。
頓時之間,想到自己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到考場上一塊去跟他們共同比拚地揍熱鬧了。
但憑著我十多年來,所積蓄的自學和複習的經驗和教訓,以及積累的一些資料,好好地奉獻給這些年輕人。讓他們去完成當初我想完成,而又沒辦法完成的事情。
要知道,當時高考複習資料是極其匱乏的。當然,原因是多方麵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各個出版社要重印過去出版過的高考資料的話,由於當時印刷的紙張極其缺乏,加上印刷技術又是采取“撿鉛字排版”落後方法印刷的。另外,一時又沒有人新編寫的資料出版印刷。
要知道,全縣各間高中的高考補習班,像雨後春筍般地紛紛成立起來。
我的印象中,補習班大多都是該校曆屆畢業生。因此,年齡差別也比較大,班額中的複習生有多有少。一般公社高中,通常隻是分為理科班和文科班。因此,補習班座位都是坐得滿滿的。
但擔任補習班的教師,一般都是教學經驗豐富,學曆層次較高,教學積極負責,常常是學校的教學骨幹。課餘飯後,加班加點。甚至連星期天和節假日都不休息。這都是常態。
實際上,不論是白天和晚上,他們一直都與學生同甘共苦地戰鬥在一起。他們卻從來都沒講報酬,隻是心甘情願地默默無聞在做無私奉獻。
為什麽他們會如此賣力幹呢?道理很簡單。由於動亂的十年“文革”,消逝了他們的大好青春年華,現在有機會重新奉獻給年輕一代了。這就是他們普遍的思想境界。
於是,大家就是以這樣的思想境界,埋頭苦幹,競競業業地輔導學生,讓他們參加高考,以優異成績讓國家挑選。
有詩歎曰:
師生備戰為高考,日以繼夜爭分秒;
大好年華早失掉,萬人同擠獨木橋。
鳳山迴來後,我就萌發了一種衝動,爭取春節前將我所積累的高中數學資料整理出來。有了這種打算,我便以“隻爭朝夕”的精神,日以繼夜地工作。
我認為數學資料中最有指導價值的,應該是曆年高考招生數學試題。主要問題是沒有詳細解答。重新將它們解答出來至少要半個月。但我負責的畢業班教學也很緊張,隻好不辭勞累地加班加點幹了。
我便充分利用茶餘飯後和清晨早起的習慣,將1956年至1966年的全國高考數學試題包括它的副題詳解一遍。從中較對試題有沒有錯誤,以免誤人子弟。
其中,1964年開始,在正、副題中的附加題,分值雖是10分,但難度極高。做起來有時也感到相當吃力,但我還算解決了。就這樣,兩個星期後,就順利完成了,一時之間,心裏是多麽高興和開心。
隨後,我跟黃佳晉校長和誌輻老師他們商量,並提出我的意見:
“現在,我已將曆年來的全國高考數學試題收集好,並做了詳解解答。準備油印裝訂成冊在縣內出售。以幫助今年考生了解曆年的全國高考數學試題的要求,也可作為指導高考老師參考。我想將它做為初中勤工儉學的一項收入,大家意見如何……”
話音未落,他們都表示完全讚同。
於是,我喜出望外地說道:
“現在就開始刻寫蠟紙,爭取春節前全部印刷並裝訂好出售。大家意見如何……”
就這樣,在學校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下,寒假前我就將蠟紙刻寫好。真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天河和林俊他們接到錄取通知書後不幾天,就各自到學校報到去了。
此時,學校正少了一個理化老師。後來,學校和大隊討論後決定,由1972年東平高中畢業,原來良荔初中第一班的下荔枝塘的林國盛代替。
林國盛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子,個頭不高,臉孔方正,麵帶笑容,對人和藹可親。我跟他初次接觸就感到他是一個虛心好學的人。日後,一定能夠接過林俊的理化教學重任的。
放寒假後的第二天,我和誌輻老師商量決定,利用兩天時間,迅速印刷和裝訂好這份《曆年高考數學試題及解答》。
為此,我便提出我的意見:
“東平農場學校的戴大科校長跟我很熟悉。我想到他的學校進行印刷和裝訂。隻要兩天就能完成任務,大家意見如何……”
大家聽了後,完全讚同我的意見。
第二天一早,我和誌輻老師,以及誌蓮,誌才,國盛,祖端等初中老師,一塊前往東平墟去。首先來到供銷社百貨文具店,購買所需要的印油和紙張。
要知道,當時紙張很缺乏,隻能使用亞山糖紙廠生產的蔗糖紙。這種紙有一麵很粗糙,隻能用光滑的那麵印刷。
將紙張運到農場學校時,就看見戴大科校長在學校門口處熱情地接待我們。當我們說明來意後,他就馬上騰出一間教室專供我們印刷和裝訂使用。
很快將教室桌子和椅子移好。隨後,又將印刷工具擺放好,就馬上開始工作。誌才和國盛負責割紙,我和誌蓮祖端負責印刷。誌輻老師負責做後勤炊事工作。
要知道,這次準備印刷700份。東中計劃分配150份,縣教教研室陳錫寬寄去150份。另外,400份就留下來做零售了。批發的每份0.5元,零售0.7元。
就這樣,由於分工協作得好,中午時候,已經印好近四分之一。
中午休息時,突然發現教室旁邊一間辦公室內,有個三十左右歲的年輕老師,正在裏麵專心致誌地關門閉戶學習。我們看見後不便打擾他,就不入內了。
中午飯後,我跟國盛進到小房間一看,原來正是東中教英語,又是農場學校初一年級教數學的佘老師愛人秦昌鳳。
此時,他正在聚精會神複習英語和默寫英語單詞,說是準備報考研究生。要知道,研究生和大學本專科生一樣,已中斷十年未招生,今年才開始實行招生的。
看得出,秦昌鳳老師也是一個“有誌者事竟成”的那種人。我佩服他的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此時,我們不便與他多交談,以免打擾他,就退了出來。
下午,我們又繼續像早上那樣忙個不停地幹。到了晚飯時,已印完了大半的任務。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又從學校來到農場學校,幹到中午時候,印刷任務已經全部完成了。此時,剩餘下來的工作就是撿頁碼分本裝訂。因此,必須將全部桌子擺放好,按頁碼順序撿好後,最後才能裝訂成冊。
突然之間,我靈感一來,就想請秦昌鳳老師幫寫一篇幾百字的“前言”。我跟他說明後,他在桌子上迅速地書寫起來。不一會兒,就寫好交給我。我馬上刻成蠟紙後,就裝機印刷……
到了七點鍾光景,此時,誌輻老師已經做好了晚飯。
今天的晚飯,也許是為了慶賀我們兩天工作的辛勞和任務已順利完成,誌輻老師還特地殺了個真西洋鴨,親手做了兩大碗可口的“薑糖鴨”給大家嚐嚐。我們請特地請了秦昌鳳老師一塊入席。
此時,好飲兩杯的誌輻老師和誌才老師,他們還興高采烈地幹起杯來……
正是:
當年高考缺資料,解答試題獨自搞;
刻印裝訂似工廠,兩天完成眾歡笑。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我知道小肥仔王強,在鳳山“三八豬場”插隊兩年了。在12月份這場十年“文革”後的首次高考,他也和該場的知青一樣,報名參加了1977年的高考。
但複習才一個月,許多以前學的知識,都還未複習過一遍,就倉促上了考場。自然也像許多考生一樣,名落孫山。
我還從媽那裏知道七妹王卓,她並不報名參加恢複高考招生的應試。頓時之間,我感到有點奇怪。所有知青,都熱鬧地參加這場高考,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她毫無興趣呢……
由於教育戰線剛開始“撥亂反正”,受到時間、教材、考生諸多因素的製約。考試不便在全國統一進行,隻能由各省、市、自治區組織安排命題、考試、閱卷和錄取等一係列工作。於是,我們廣西的招生工作,也像全國其他省市一樣。
後來,高考結束才知道,1977年12月份廣西高考的各科試題所考的知識,大都是初中知識居多。按照七妹王卓當年的實力,可以報考藝術院校所喜歡的音樂和舞台表演之類專業的。
要知道,藝術院校的文化考試的分數線都不高,她完全可以上分數線的。
一貫以來,王卓都是從事文藝宣傳隊的舞台表演的。她的表演水平也不錯的,一些認識她的內行人,都暗地裏在讚揚她。
特別是,迴鄉插隊後,她曾到大隊菠蘿場參加大隊“表忠隊”,又到大隊學校代課教過音樂。迴生產隊後,又被抽調到枝柳鐵路的文藝宣傳隊。迴來後,又繼續參加疏通南流江工程指揮部宣傳隊。
因此,她的文藝專業水平,她在眾多報考藝術院校的考生中,一定是出類拔萃的。她要是報考音樂、表演等專業,其錄取的概率肯定很高。因為,這些又正好是她的特長和愛好。
後來,她曾多次說過,與她很要好的王力平甚至連初中都沒讀過就下鄉插隊了。她反而敢於大膽報名參加高考。又是她幫忙到招辦為她撈到報名表的。最後,她考上了廣州暨南大學曆史係。
因此,七妹這樣胸無大誌,讓我知道後,一時之間,心裏感到很是讓人失望和納悶不樂。
大侄子王河,也隻是縣服務公司的臨時工,他都敢於大膽報名應考。不到一個月的複習時間,卻讓他考上了玉林師專數學係。充分說明,也是他的大膽選擇的結果。
俗話說得好,“過了這村,可就沒有那個店”了。人生的機遇往往不會大多,錯過了,就懊悔莫及。因此,“有機不可失,無機不可冒失”的這句名言,的確是深有哲理的。
有詩歎曰:
高考恐懼無敢報,機會喪失奈無何;
人生道路僅幾步,後悔莫及已錯過。
雖然,1977年的這場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12月份的冬天舉行。全國總共有570多萬人參加了考試。按照當時的辦學條件,隻能錄取不到30萬人,還不到百分之五的入學率,可見競爭的殘酷。
當國家決定恢複高考消息傳出,凡有資格報考的人都蜂擁而至。甚至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大家攜手同進一個考場,一塊來擠“獨木橋”,來跨越這道“穿草鞋”與“穿皮鞋”的“分水嶺”。
從而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們,重新拿起丟開多年的書本,紛紛加入求學的大軍中去。
要知道,粉碎“四人幫”才剛開始的“撥亂反正”,受到時間、教材、考生等諸多因素的製約,考試不便全國統一進行,而隻能由各省、市、自治區單獨組織命題、考試和閱卷一係列工作。
但半年後的1978年7月所舉行的全國高考,可就不一樣了。
根據各地要求,高考必須恢複“文革”前的做法,由全國統一進行,而不是由各省、市、自治區單獨命題、考試和閱卷了。
這樣一來,1978年的高考試題難度,就會比1977年難多了。
此時,小肥仔王強才剛二十歲,由於複習時間短,且又倉促,加上又沒有一套完整的複習資料。第一次考不上,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從旁鼓勵他,分析他存在問題和有利條件,在第一次高考失敗基礎上,製訂好一套行之有效的複習計劃,抓緊半年時間,爭分奪秒地備戰,積極參加1978年7月舉行的全國命題的高考。
頓時之間,想到自己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到考場上一塊去跟他們共同比拚地揍熱鬧了。
但憑著我十多年來,所積蓄的自學和複習的經驗和教訓,以及積累的一些資料,好好地奉獻給這些年輕人。讓他們去完成當初我想完成,而又沒辦法完成的事情。
要知道,當時高考複習資料是極其匱乏的。當然,原因是多方麵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各個出版社要重印過去出版過的高考資料的話,由於當時印刷的紙張極其缺乏,加上印刷技術又是采取“撿鉛字排版”落後方法印刷的。另外,一時又沒有人新編寫的資料出版印刷。
要知道,全縣各間高中的高考補習班,像雨後春筍般地紛紛成立起來。
我的印象中,補習班大多都是該校曆屆畢業生。因此,年齡差別也比較大,班額中的複習生有多有少。一般公社高中,通常隻是分為理科班和文科班。因此,補習班座位都是坐得滿滿的。
但擔任補習班的教師,一般都是教學經驗豐富,學曆層次較高,教學積極負責,常常是學校的教學骨幹。課餘飯後,加班加點。甚至連星期天和節假日都不休息。這都是常態。
實際上,不論是白天和晚上,他們一直都與學生同甘共苦地戰鬥在一起。他們卻從來都沒講報酬,隻是心甘情願地默默無聞在做無私奉獻。
為什麽他們會如此賣力幹呢?道理很簡單。由於動亂的十年“文革”,消逝了他們的大好青春年華,現在有機會重新奉獻給年輕一代了。這就是他們普遍的思想境界。
於是,大家就是以這樣的思想境界,埋頭苦幹,競競業業地輔導學生,讓他們參加高考,以優異成績讓國家挑選。
有詩歎曰:
師生備戰為高考,日以繼夜爭分秒;
大好年華早失掉,萬人同擠獨木橋。
鳳山迴來後,我就萌發了一種衝動,爭取春節前將我所積累的高中數學資料整理出來。有了這種打算,我便以“隻爭朝夕”的精神,日以繼夜地工作。
我認為數學資料中最有指導價值的,應該是曆年高考招生數學試題。主要問題是沒有詳細解答。重新將它們解答出來至少要半個月。但我負責的畢業班教學也很緊張,隻好不辭勞累地加班加點幹了。
我便充分利用茶餘飯後和清晨早起的習慣,將1956年至1966年的全國高考數學試題包括它的副題詳解一遍。從中較對試題有沒有錯誤,以免誤人子弟。
其中,1964年開始,在正、副題中的附加題,分值雖是10分,但難度極高。做起來有時也感到相當吃力,但我還算解決了。就這樣,兩個星期後,就順利完成了,一時之間,心裏是多麽高興和開心。
隨後,我跟黃佳晉校長和誌輻老師他們商量,並提出我的意見:
“現在,我已將曆年來的全國高考數學試題收集好,並做了詳解解答。準備油印裝訂成冊在縣內出售。以幫助今年考生了解曆年的全國高考數學試題的要求,也可作為指導高考老師參考。我想將它做為初中勤工儉學的一項收入,大家意見如何……”
話音未落,他們都表示完全讚同。
於是,我喜出望外地說道:
“現在就開始刻寫蠟紙,爭取春節前全部印刷並裝訂好出售。大家意見如何……”
就這樣,在學校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下,寒假前我就將蠟紙刻寫好。真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天河和林俊他們接到錄取通知書後不幾天,就各自到學校報到去了。
此時,學校正少了一個理化老師。後來,學校和大隊討論後決定,由1972年東平高中畢業,原來良荔初中第一班的下荔枝塘的林國盛代替。
林國盛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子,個頭不高,臉孔方正,麵帶笑容,對人和藹可親。我跟他初次接觸就感到他是一個虛心好學的人。日後,一定能夠接過林俊的理化教學重任的。
放寒假後的第二天,我和誌輻老師商量決定,利用兩天時間,迅速印刷和裝訂好這份《曆年高考數學試題及解答》。
為此,我便提出我的意見:
“東平農場學校的戴大科校長跟我很熟悉。我想到他的學校進行印刷和裝訂。隻要兩天就能完成任務,大家意見如何……”
大家聽了後,完全讚同我的意見。
第二天一早,我和誌輻老師,以及誌蓮,誌才,國盛,祖端等初中老師,一塊前往東平墟去。首先來到供銷社百貨文具店,購買所需要的印油和紙張。
要知道,當時紙張很缺乏,隻能使用亞山糖紙廠生產的蔗糖紙。這種紙有一麵很粗糙,隻能用光滑的那麵印刷。
將紙張運到農場學校時,就看見戴大科校長在學校門口處熱情地接待我們。當我們說明來意後,他就馬上騰出一間教室專供我們印刷和裝訂使用。
很快將教室桌子和椅子移好。隨後,又將印刷工具擺放好,就馬上開始工作。誌才和國盛負責割紙,我和誌蓮祖端負責印刷。誌輻老師負責做後勤炊事工作。
要知道,這次準備印刷700份。東中計劃分配150份,縣教教研室陳錫寬寄去150份。另外,400份就留下來做零售了。批發的每份0.5元,零售0.7元。
就這樣,由於分工協作得好,中午時候,已經印好近四分之一。
中午休息時,突然發現教室旁邊一間辦公室內,有個三十左右歲的年輕老師,正在裏麵專心致誌地關門閉戶學習。我們看見後不便打擾他,就不入內了。
中午飯後,我跟國盛進到小房間一看,原來正是東中教英語,又是農場學校初一年級教數學的佘老師愛人秦昌鳳。
此時,他正在聚精會神複習英語和默寫英語單詞,說是準備報考研究生。要知道,研究生和大學本專科生一樣,已中斷十年未招生,今年才開始實行招生的。
看得出,秦昌鳳老師也是一個“有誌者事竟成”的那種人。我佩服他的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此時,我們不便與他多交談,以免打擾他,就退了出來。
下午,我們又繼續像早上那樣忙個不停地幹。到了晚飯時,已印完了大半的任務。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又從學校來到農場學校,幹到中午時候,印刷任務已經全部完成了。此時,剩餘下來的工作就是撿頁碼分本裝訂。因此,必須將全部桌子擺放好,按頁碼順序撿好後,最後才能裝訂成冊。
突然之間,我靈感一來,就想請秦昌鳳老師幫寫一篇幾百字的“前言”。我跟他說明後,他在桌子上迅速地書寫起來。不一會兒,就寫好交給我。我馬上刻成蠟紙後,就裝機印刷……
到了七點鍾光景,此時,誌輻老師已經做好了晚飯。
今天的晚飯,也許是為了慶賀我們兩天工作的辛勞和任務已順利完成,誌輻老師還特地殺了個真西洋鴨,親手做了兩大碗可口的“薑糖鴨”給大家嚐嚐。我們請特地請了秦昌鳳老師一塊入席。
此時,好飲兩杯的誌輻老師和誌才老師,他們還興高采烈地幹起杯來……
正是:
當年高考缺資料,解答試題獨自搞;
刻印裝訂似工廠,兩天完成眾歡笑。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