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高二年級紀事〔下〕(2)


    如此理論推廣開


    為此,校長就這樣主觀地按照澤東同誌的指示要求,強調要求學校的試驗田,也必須要進行深耕三尺以上。即先挖出一條三尺寬、三尺深的溝來,在溝底撒上過去學校已經積的所有肥料、塘泥。


    然後,又挖旁邊一尺厚的表土進行蓋上,再撒一層肥,再蓋一層土……就這樣,依次把這塊五分種的稻田,全部深挖了三尺以上,一定得要施放進過去畝產700斤的時候,所要肥料的十多倍還要多。


    我還清楚地記得,就在開始的時候,所挖的第一層是肥土,在挖第二層的是生土,到挖第三層的便是到沙子和卵石了。於是,學校高中部的幾個班上那些強壯體力的男同學,全都一齊出動,使用鋤頭、鋼釺、鍬巴一塊幹了起來。


    頓時之間,隻見當場火星四射,鋤頭、鋼釺不時還發出叮當之聲。總而言之,整個場麵十分壯觀和熱鬧。


    按照這樣深挖耕種,表麵肥土全被翻到了最底層,生土留在中間。可是,在表麵上的,幾乎全都是從最底層翻上來的沙子和卵石。這樣一來,便幾乎完全破壞了原來良好的土壤的耕作層了。


    大家可要知道,要是稍有一點耕田知識的人,也絕對不會相信這樣做法能夠增產,甚至連生長都很難。


    當時,《人民日報》就曾經報道過,關於廣東全麵推廣水稻小株密植的情況,其中就說到:


    “……在這次插秧技術改革中,各地貫徹了主席指示的‘放手發動群眾,一切經過試驗’的精神,普遍通過分別集中鄉、社、隊的幹部,層層試插示範,現場辯論,逐級推廣,互相評比,做到從幹部到群眾,既解決思想問題,又大體懂得技術規格;既實行了早插、密植,又保證了技術質量……”。


    當時,澤東同誌曾經對廣東的密植做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他特地講到了密植的問題。他說到:


    “……要合理密植,廣東一畝要搞三萬蔸,每蔸插三根秧,每根秧發三根苗,結27萬個穗,每穗平均60粒,共1620萬粒,兩萬粒一斤,一畝810斤。畝產800斤不就算出來了嗎?北方的小麥、玉米、穀子、高粱、大豆等,都可以這樣算一算。密植就是充分利用空氣和陽光,現在不是反浪費嗎?就應該把對空氣和陽光的浪費也反掉。”


    有意思的是,在後來的一些地方,就是連我們學校在規劃發射糧食高產“衛星”的時候,也是按照這個辦法算計出畝產量的。


    我還清楚地記得,不久把水稻禾苗用小株密值方法,插滿這塊高產試驗田之後,一直過了十多天時間,就發現禾苗一點也不返青,還是老樣子,黃黃的,細茸茸的,密密麻麻的,簡直就像頭發絲一樣。


    唉,如此這樣的稻苗,怎麽能夠畝產萬斤呢?於是,我們便隻好按照校長的指示,又隻好再將它進行拔掉!待過了幾天時間以後,重新再插第二次。


    但是,那密密麻麻的禾苗又長出來了,但卻比第一次生長出來的更細,且更茸,……可是,在附近那些田塊的水稻,是按照生物科以往那種合理的栽培技術插下的,頓時之間,卻生長得良好,株株都長得粗壯茂盛……


    在過了一個多月以後,全農場當中生長得最差的稻苗,竟然就是那塊掛著《博中水稻畝產萬斤高產試驗田》的田塊。


    你可要知道,當年農村的幹部,每次到縣城來參加開會的時候,少不了會在晚飯以後,往往都會走進到博中來看看,有的還帶點東西來學校給自己的孩子。


    此外,在學校讀書的學生那些家長們,也是其中經常的來客。甚至,還有許多局外人,也會常常到學校來逛逛,看看。


    因此,這樣一來,我們學校這塊高產試驗田,就已經在一個多月以前,便紛紛揚揚地在全縣的許多地方,頓時之間,迅速地給傳開去了……


    正是:


    深耕三尺放足肥,小株密植苗成堆;


    人越膽大地高產,如此理論推廣開。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人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翔太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翔太空並收藏風雨人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