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天龍八部同人]西北望 作者:洪堡魷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峰慕容復對望一眼,俱暗暗點頭,知這道人說得頗為在理,是正宗門派心法。然而荒郊野外,月黑風高,師父教導徒弟武功,如何會揀這種地方?謎團竟是更多了。
少年垂頭道:「是。師父的教導,弟子記住了。」
那道人正色道:「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師父。」
那少年急忙一低頭,將身子一躬,不再說什麽。
那道人道:「劍給我。我再示範一次,你好好瞧著。」
抄住少年拋來的長劍,放下拂塵,退開幾步,道:「看清楚了!」縱身而起。隻聽得一陣嗤嗤嗤嗤之聲,已揮劍在空中連挽了六七個平花,然後輕飄飄地落在地下。
蕭峰隻瞧得又是困惑,又大感驚奇。這道人腳步落地無聲,唿吸勻淨,舉止安詳,劍法精奇,顯然是得道高人,武學大家的路數,然而蒙古大漠,離中原萬裏迢迢,塞外何來此等高手?又同蒙古大汗鐵木真有什麽幹係?一時隻覺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隻見那道人向這邊瞧來,臉露微笑,朗聲道:「佳客遠來,何以不願現身?」
蕭峰微微一凜,忖道:「以我同他的修為,屏息凝氣,旁人縱然相距咫尺,也未必能察覺我們潛身於此。此人耳音如此,內功修為真當了得。」
剛想至此處,慕容復已然長身立起,往前跨去,口中朗聲道:「這一招『枝擊白猿』,原是戰國年間傳下來的越女劍法,傳女不傳男,歷來隻由女子之間代代相傳。一個根基不錯的少年,硬要為難他去練這個,若練不好,那也怪不得誰。」
蕭峰拉也拉不住,無奈之下,亦自暗處步出,站至慕容復身邊。
那少年背對著這邊,毫無察覺,猛聽道人喝破二人行藏,迴過頭來。
這少年正是郭靖,那道人則是逐日上崖傳授他武功的全真教掌門「丹陽子」馬鈺。
其時月亮已上了中天,清光皚皚。郭靖迴過頭來,隻瞧見極亮的月光下,峭壁邊立著一雙人影,一個是一名大漢,身材甚為魁偉,三十來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另一個則是二十八九歲的青年,一身淡黃輕衫,長身玉立。
見了這青年,郭靖登時吃了一驚。心忖:「哪裏來這麽好看的人?」不由自主地多向他看了幾眼。
這人作中原打扮,態度瀟灑閑雅,好似清貴公子;劍眉星目,舉手投足間一段沉毅氣度,卻又屬武人獨有。他生得極為俊美,令人移不開眼睛,是塞外罕見的美男子,然而卻又美得英氣勃勃,教人絕不至誤認他為女子。旁邊立著的大漢較他高出一頭,衣著簡樸,臉上頗有風霜之色,往那裏隨隨便便一站,卻如同天神一般,顧盼之際,極有威勢,雖為布衣,卻似比鐵木真威儀更重。
青年氣定神閑,於大漢身邊負手而立,察覺到少年目光,向郭靖身上掃視過去,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郭靖慌忙挪開視線,覺得有一些不好意思。
馬鈺毫無驚訝之狀,打了個稽首,微笑道:「受教了。確聽過這種說法,『越女劍』是戰國年間創製的一套劍法,然而世代隻由女子相傳這點,倒是第一次聽說,多謝公子賜教。貧道全真教馬鈺。敢問閣下高姓大名?」
慕容復微微欠身還禮,道:「道長大名,如雷貫耳。在下複姓慕容,單名一個『復』字,姑蘇人士。」
馬鈺微微一怔,露出驚訝神色,道:「貧道聽家師提過,江湖之上,姑蘇慕容世家,素享『江南武庫』盛名。不過那是神宗年間的事情,距今少說也有一百來年了,靖康之後,少有人再聽聞慕容氏消息。公子尊姓『慕容』,莫非是……?」
慕容復不答反問,挑眉道:「道長既聽說過慕容氏,想必也聽說過『南慕容,北喬峰』這一句話罷?」
馬鈺道:「確有此說。不過想必公子記岔了:江湖上向來流傳的說法是『北喬峰,南慕容』。想當年,丐幫喬峰喬幫主在聚賢莊獨戰群雄,又以降龍廿八掌在少林寺前打得眾魔頭望風遠遁,雁門關前逼迫契丹皇帝折箭為盟,不敢南侵,何等英雄人物!」說著搖頭嘆息。
慕容復淡淡地道:「名不虛傳。」
蕭峰卻聽得微微苦笑,心忖不知迴頭要被慕容復怎麽編排,不願讓他們再說下去,往前跨了一步,抱拳施了一禮,道:「見過道長。在下蕭峰。」他聽適才這道人提起他舊日名字『喬峰』,便自報了「蕭峰」這個名號,料想不至招致疑心。
道人稽首還禮,微笑著看了他一眼,未說什麽,轉向慕容復,肅容道:「聽公子適才的意思,似乎有興致指點這孩子幾招?」
慕容復掉頭向郭靖瞧了一眼,朝他走近兩步,打量他一番,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少年垂著頭,不敢正眼向他瞧,低聲答道:「郭靖。」
慕容復微微一怔,問道:「『靖康』的靖?」
見少年點頭,嘆道:「這麽說,你是漢人。」
他也不等郭靖答覆,伸手輕輕推著少年肩膊,令他轉過身來,以審視的眼光打量他體格動態,伸手拍拍他肩膀,點頭道:「是個習武的好苗子。」話音未落,袍袖一翻,徑直向郭靖脈門扣去。
脈門是習武之人要害之處,郭靖不防他突然翻臉,一驚之下,條件反射地抬手擋格。然而慕容復根本無視他反抗,身子微側,將郭靖來招一格一帶,手掌反鉤,已拿住他的右腕。
少年垂頭道:「是。師父的教導,弟子記住了。」
那道人正色道:「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師父。」
那少年急忙一低頭,將身子一躬,不再說什麽。
那道人道:「劍給我。我再示範一次,你好好瞧著。」
抄住少年拋來的長劍,放下拂塵,退開幾步,道:「看清楚了!」縱身而起。隻聽得一陣嗤嗤嗤嗤之聲,已揮劍在空中連挽了六七個平花,然後輕飄飄地落在地下。
蕭峰隻瞧得又是困惑,又大感驚奇。這道人腳步落地無聲,唿吸勻淨,舉止安詳,劍法精奇,顯然是得道高人,武學大家的路數,然而蒙古大漠,離中原萬裏迢迢,塞外何來此等高手?又同蒙古大汗鐵木真有什麽幹係?一時隻覺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隻見那道人向這邊瞧來,臉露微笑,朗聲道:「佳客遠來,何以不願現身?」
蕭峰微微一凜,忖道:「以我同他的修為,屏息凝氣,旁人縱然相距咫尺,也未必能察覺我們潛身於此。此人耳音如此,內功修為真當了得。」
剛想至此處,慕容復已然長身立起,往前跨去,口中朗聲道:「這一招『枝擊白猿』,原是戰國年間傳下來的越女劍法,傳女不傳男,歷來隻由女子之間代代相傳。一個根基不錯的少年,硬要為難他去練這個,若練不好,那也怪不得誰。」
蕭峰拉也拉不住,無奈之下,亦自暗處步出,站至慕容復身邊。
那少年背對著這邊,毫無察覺,猛聽道人喝破二人行藏,迴過頭來。
這少年正是郭靖,那道人則是逐日上崖傳授他武功的全真教掌門「丹陽子」馬鈺。
其時月亮已上了中天,清光皚皚。郭靖迴過頭來,隻瞧見極亮的月光下,峭壁邊立著一雙人影,一個是一名大漢,身材甚為魁偉,三十來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另一個則是二十八九歲的青年,一身淡黃輕衫,長身玉立。
見了這青年,郭靖登時吃了一驚。心忖:「哪裏來這麽好看的人?」不由自主地多向他看了幾眼。
這人作中原打扮,態度瀟灑閑雅,好似清貴公子;劍眉星目,舉手投足間一段沉毅氣度,卻又屬武人獨有。他生得極為俊美,令人移不開眼睛,是塞外罕見的美男子,然而卻又美得英氣勃勃,教人絕不至誤認他為女子。旁邊立著的大漢較他高出一頭,衣著簡樸,臉上頗有風霜之色,往那裏隨隨便便一站,卻如同天神一般,顧盼之際,極有威勢,雖為布衣,卻似比鐵木真威儀更重。
青年氣定神閑,於大漢身邊負手而立,察覺到少年目光,向郭靖身上掃視過去,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郭靖慌忙挪開視線,覺得有一些不好意思。
馬鈺毫無驚訝之狀,打了個稽首,微笑道:「受教了。確聽過這種說法,『越女劍』是戰國年間創製的一套劍法,然而世代隻由女子相傳這點,倒是第一次聽說,多謝公子賜教。貧道全真教馬鈺。敢問閣下高姓大名?」
慕容復微微欠身還禮,道:「道長大名,如雷貫耳。在下複姓慕容,單名一個『復』字,姑蘇人士。」
馬鈺微微一怔,露出驚訝神色,道:「貧道聽家師提過,江湖之上,姑蘇慕容世家,素享『江南武庫』盛名。不過那是神宗年間的事情,距今少說也有一百來年了,靖康之後,少有人再聽聞慕容氏消息。公子尊姓『慕容』,莫非是……?」
慕容復不答反問,挑眉道:「道長既聽說過慕容氏,想必也聽說過『南慕容,北喬峰』這一句話罷?」
馬鈺道:「確有此說。不過想必公子記岔了:江湖上向來流傳的說法是『北喬峰,南慕容』。想當年,丐幫喬峰喬幫主在聚賢莊獨戰群雄,又以降龍廿八掌在少林寺前打得眾魔頭望風遠遁,雁門關前逼迫契丹皇帝折箭為盟,不敢南侵,何等英雄人物!」說著搖頭嘆息。
慕容復淡淡地道:「名不虛傳。」
蕭峰卻聽得微微苦笑,心忖不知迴頭要被慕容復怎麽編排,不願讓他們再說下去,往前跨了一步,抱拳施了一禮,道:「見過道長。在下蕭峰。」他聽適才這道人提起他舊日名字『喬峰』,便自報了「蕭峰」這個名號,料想不至招致疑心。
道人稽首還禮,微笑著看了他一眼,未說什麽,轉向慕容復,肅容道:「聽公子適才的意思,似乎有興致指點這孩子幾招?」
慕容復掉頭向郭靖瞧了一眼,朝他走近兩步,打量他一番,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少年垂著頭,不敢正眼向他瞧,低聲答道:「郭靖。」
慕容復微微一怔,問道:「『靖康』的靖?」
見少年點頭,嘆道:「這麽說,你是漢人。」
他也不等郭靖答覆,伸手輕輕推著少年肩膊,令他轉過身來,以審視的眼光打量他體格動態,伸手拍拍他肩膀,點頭道:「是個習武的好苗子。」話音未落,袍袖一翻,徑直向郭靖脈門扣去。
脈門是習武之人要害之處,郭靖不防他突然翻臉,一驚之下,條件反射地抬手擋格。然而慕容復根本無視他反抗,身子微側,將郭靖來招一格一帶,手掌反鉤,已拿住他的右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