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天龍八部同人]西北望 作者:洪堡魷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峰默然片刻,道:「你我的父親都已遁入空門,更何況這都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往小了說,父輩仇怨已了。往大了說,就連當年的國家都已覆滅。中原大勢,已無可為。你難道還想……?」
他沒有說下去。然而這句話不需要被說完。
慕容復沒有答話。二人在沉默中行出一段路去。
「你瞧見了麽?」慕容復忽道。「這些日子,這裏的漢人是怎麽過活的。」
蕭峰微微一怔,但隨即反應過來,這是在迴應適才的一問。
靜聽他續下去道:「……這座村莊裏的漢人,本是遼國漢兒,如今遼國亡了,便成了女真治下的漢人。他們在女真、契丹治下活了一兩百年,雖然宋國早已亡了,卻人人俱說漢語,也照樣過春節端午。漢人的國度雖然亡了,但是隻要這些東西還在,國家就不算亡。」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分外平靜,像在說別人的事情。
「慕容鮮卑,不立文字。大燕國是亡了。如今就連國璽、族譜也統統失掉了。所剩的就隻是我祖父、父親、家將,一代代耳提麵命。如今又不知怎生到了這裏,更加無人管束我。我是可以當作沒有這迴事,隱姓埋名,過完這一生足矣。」
他停下來,沉默片刻。
「事到如今,我是慕容家唯一記得這些的人了。如果就連我也把這些忘了,那就真的無人記得了。」他極簡單地說。
蕭峰震了一震。
他似乎突然間理解了慕容復。一時隻覺滿心蕭然,之前爭強好勝的一段心盡皆淡去,胸中翻湧,同情、打抱不平、心灰意懶、恨鐵不成鋼,種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心忖:「論武功,論出身,論人品,他武功雖較我弱,然而博採百家之長,若要論見識之廣,應變之快,我還真不一定勝得過他。論出身,他是鮮卑,我是契丹,俱為中原正道人士所不齒。論人品,我以前瞧不上此人人品,覺得他急功近利,好高騖遠,名不副實,可是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未必也不是個身不由己、可憐可嘆之人。我有什麽資格瞧不起他?這麽說來,『南慕容,北喬峰』這一句判詞,竟非虛言。是我錯看他了。」
他這般沉沉思索,半晌不言,慕容復卻會錯了意,淡淡地道:「我不期望蕭大王能明白。有的時候,就連我自己都不明白。大王不必為我擔憂。」
蕭峰一呆,隻覺話不投機,索然無味,但不欲辯解,亦不欲深談,簡單地道:「你想錯了,我不是這個意思。」
他們已經走到了慕容復借住的農舍。這地方在村落西頭,人煙罕至,甚是偏僻。慕容復抬一手扣於柴扉之上,尚未推門,聽聞這話,迴過頭來,借著火把的光芒望向蕭峰,挑起一邊眉毛。
他的眼睛是在問:「那你是什麽意思?」跳動的火光將他臉容輪廓映得極深邃。
「從這裏出發,望西北方向走,走上四天三夜,瞧見龍駒河,就到了蒙古人的地盤。」蕭峰道。
「望南方走,是寸草不生的大漠。北方又太冷,就連山鷹都飛不過那裏的大雪原。穿過蒙古人的地界,就到了耶律大石當年建立起來的新遼國。他們管自己叫『喀喇契丹』。」
「『黑契丹』。」慕容復似有所觸動,喃喃地重複了一遍。
「這個國家雖然國號名『遼』,卻既接納契丹人,也接納漢人,還有不遠萬裏前來投奔的葛邏祿人、迴鶻人,也有從西邊來的大食人。在那裏,沒有人在乎你來自哪裏,身上流著哪一族的血,信仰什麽樣的神,隻要來了,都是主人。我聽說,在這個國家裏,不論貴賤,人人皆有田地耕種,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國家不課重稅。我想去瞧一瞧,這個地方是不是真像傳聞中說的一樣,是地上的天國。……你是否有興趣同我一道?」
--------------------
第7章
節前突發更新
祝大家端午節愉快
第七章
同杜文昌點頭作別,慕容復翻身上馬。見蕭峰仍舊佇立不動,催促了一聲:「走罷。」
蕭峰道:「兩個孩子都未起身。你不去瞧一眼麽?」
慕容復詫道:「瞧他們做什麽?」
杜文昌給他們準備的馬身材矮壯而穩健,是善於長途走道的遼馬,這時正興奮地以前蹄刨地,馬頭左右搖擺,自鼻孔中噴出白汽。慕容復輕叱一聲,單手攏住韁繩。
蕭峰啞然,但仍然極有耐性地道:「你同他們讀了幾個月的書,這麽一走,兩個孩子如何捨得?難道不值得去說一聲,告個別再走麽?」
「我還道什麽事。」慕容復皺眉。「……昨晚不是已經道過別了麽?」
他們顧慮夜長夢多,不願連累村人,從準備到動身極倉促,不過幾天時間。兩個孩子哪裏肯依?大哭一場,然而無可奈何。
動身前夜,杜阿二偷偷溜到蕭峰炕上,挨著他睡了一宿。早上,他不願驚醒小姑娘,摸黑整裝洗漱,出門前迴頭望炕上望了一眼。清晨的微光映亮她寧靜的睡容、紅撲撲的臉蛋,天真無邪,就好像這個世間的疾苦通通都不存在。
他駐足默默地瞧了一會兒,推開了房門。
「小孩子如何懂得這些?你該去打個招唿。」
「不必了。」慕容復已然撥轉馬頭,不帶半點留戀模樣。「長痛不如短痛。」
他沒有說下去。然而這句話不需要被說完。
慕容復沒有答話。二人在沉默中行出一段路去。
「你瞧見了麽?」慕容復忽道。「這些日子,這裏的漢人是怎麽過活的。」
蕭峰微微一怔,但隨即反應過來,這是在迴應適才的一問。
靜聽他續下去道:「……這座村莊裏的漢人,本是遼國漢兒,如今遼國亡了,便成了女真治下的漢人。他們在女真、契丹治下活了一兩百年,雖然宋國早已亡了,卻人人俱說漢語,也照樣過春節端午。漢人的國度雖然亡了,但是隻要這些東西還在,國家就不算亡。」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分外平靜,像在說別人的事情。
「慕容鮮卑,不立文字。大燕國是亡了。如今就連國璽、族譜也統統失掉了。所剩的就隻是我祖父、父親、家將,一代代耳提麵命。如今又不知怎生到了這裏,更加無人管束我。我是可以當作沒有這迴事,隱姓埋名,過完這一生足矣。」
他停下來,沉默片刻。
「事到如今,我是慕容家唯一記得這些的人了。如果就連我也把這些忘了,那就真的無人記得了。」他極簡單地說。
蕭峰震了一震。
他似乎突然間理解了慕容復。一時隻覺滿心蕭然,之前爭強好勝的一段心盡皆淡去,胸中翻湧,同情、打抱不平、心灰意懶、恨鐵不成鋼,種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心忖:「論武功,論出身,論人品,他武功雖較我弱,然而博採百家之長,若要論見識之廣,應變之快,我還真不一定勝得過他。論出身,他是鮮卑,我是契丹,俱為中原正道人士所不齒。論人品,我以前瞧不上此人人品,覺得他急功近利,好高騖遠,名不副實,可是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他未必也不是個身不由己、可憐可嘆之人。我有什麽資格瞧不起他?這麽說來,『南慕容,北喬峰』這一句判詞,竟非虛言。是我錯看他了。」
他這般沉沉思索,半晌不言,慕容復卻會錯了意,淡淡地道:「我不期望蕭大王能明白。有的時候,就連我自己都不明白。大王不必為我擔憂。」
蕭峰一呆,隻覺話不投機,索然無味,但不欲辯解,亦不欲深談,簡單地道:「你想錯了,我不是這個意思。」
他們已經走到了慕容復借住的農舍。這地方在村落西頭,人煙罕至,甚是偏僻。慕容復抬一手扣於柴扉之上,尚未推門,聽聞這話,迴過頭來,借著火把的光芒望向蕭峰,挑起一邊眉毛。
他的眼睛是在問:「那你是什麽意思?」跳動的火光將他臉容輪廓映得極深邃。
「從這裏出發,望西北方向走,走上四天三夜,瞧見龍駒河,就到了蒙古人的地盤。」蕭峰道。
「望南方走,是寸草不生的大漠。北方又太冷,就連山鷹都飛不過那裏的大雪原。穿過蒙古人的地界,就到了耶律大石當年建立起來的新遼國。他們管自己叫『喀喇契丹』。」
「『黑契丹』。」慕容復似有所觸動,喃喃地重複了一遍。
「這個國家雖然國號名『遼』,卻既接納契丹人,也接納漢人,還有不遠萬裏前來投奔的葛邏祿人、迴鶻人,也有從西邊來的大食人。在那裏,沒有人在乎你來自哪裏,身上流著哪一族的血,信仰什麽樣的神,隻要來了,都是主人。我聽說,在這個國家裏,不論貴賤,人人皆有田地耕種,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國家不課重稅。我想去瞧一瞧,這個地方是不是真像傳聞中說的一樣,是地上的天國。……你是否有興趣同我一道?」
--------------------
第7章
節前突發更新
祝大家端午節愉快
第七章
同杜文昌點頭作別,慕容復翻身上馬。見蕭峰仍舊佇立不動,催促了一聲:「走罷。」
蕭峰道:「兩個孩子都未起身。你不去瞧一眼麽?」
慕容復詫道:「瞧他們做什麽?」
杜文昌給他們準備的馬身材矮壯而穩健,是善於長途走道的遼馬,這時正興奮地以前蹄刨地,馬頭左右搖擺,自鼻孔中噴出白汽。慕容復輕叱一聲,單手攏住韁繩。
蕭峰啞然,但仍然極有耐性地道:「你同他們讀了幾個月的書,這麽一走,兩個孩子如何捨得?難道不值得去說一聲,告個別再走麽?」
「我還道什麽事。」慕容復皺眉。「……昨晚不是已經道過別了麽?」
他們顧慮夜長夢多,不願連累村人,從準備到動身極倉促,不過幾天時間。兩個孩子哪裏肯依?大哭一場,然而無可奈何。
動身前夜,杜阿二偷偷溜到蕭峰炕上,挨著他睡了一宿。早上,他不願驚醒小姑娘,摸黑整裝洗漱,出門前迴頭望炕上望了一眼。清晨的微光映亮她寧靜的睡容、紅撲撲的臉蛋,天真無邪,就好像這個世間的疾苦通通都不存在。
他駐足默默地瞧了一會兒,推開了房門。
「小孩子如何懂得這些?你該去打個招唿。」
「不必了。」慕容復已然撥轉馬頭,不帶半點留戀模樣。「長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