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月姑送青山到馮老先生的書塾。青山換上月姑剛做的新藍布長衫,背個家織布做的舊書包——大概是永義早年上學所用。青山不高興,歪著腦袋噘起嘴巴:“娘,剛迴家幾天,就讓我去念書?我跟春堂商量,去東邊河裏抓魚,還到西沙崗大楊樹上摸老鴰呢!”月姑一邊幫青山整理衣服,一邊叮囑:“不但要念書,還要用功念好書。你爹給你講過吧,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春堂也要去念書的……”青蓮一旁插嘴:“哥哥去上學,我給你唱歌。”說著亮開喉嚨大聲唱道:“好孩子,愛讀書,長大有知識,不做馬和牛……”青山雙手捧起青蓮小臉,喜得不得了:“好,蓮兒再唱,我聽著呢。”青蓮臉憋得通紅,推開哥哥繼續唱:“好孩子,愛讀書,長大學本領,不做亡國奴……”
艾葉果然帶春堂來了,直誇青蓮唱得好,青蓮說:“這是爹教俺的,俺還會唱好多歌呢!”
幾個人走著,艾葉低聲嘟嚕:“春堂怕不是念書的材料,不如等他爹迴來再說……念書總得交束脩吧……”月姑明白艾葉心疼花錢,說:“春堂念書,學費不用你們操心。”春堂和青山在後麵悄悄嘀咕什麽,忽聽青山說:“娘,馮先生好打人,他的戒尺可厲害呢!”月姑一笑:“聽你爹說過,馮先生最喜歡勤奮用功的好學生,挨打的是調皮打架不用功的孩子……”
萬家營沒有公辦學校,隻有老秀才馮先生私家辦的一處塾屋。老先生古文根底深厚,書法、文章樣樣皆能,年輕時首次參加州試,便高中第一名秀才,故人稱馮安州。大清亡了,科舉廢了,自此仕途無路,便辦起私塾,教村上孩子們念書識字,閑時則伏案捧讀、揮毫吟詠,或在自家後園種菜養花,於庭前舞劍健身,倒也悠然自得。老先生治學極嚴,萬家營中年以下的男人,大多自幼受他訓誡,領教過他的桑木戒尺,為此頗得村民尊敬與信賴,男孩子長到八、九歲或十來歲,便去跟馮先生念書,這成為萬家營人放心的選擇。
月姑一行來到馮老先生的塾屋。
老先生輕衣短襖,細汗微沁,正在房前空地舞劍。看他銀發雪髯,麵如古鬆,三尺劍在手,上下翻動,前攻後防,動作剛柔相濟張弛有致,口中尚自吟誦:“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看見月姑等人,便收住架勢,微微喘息著:“快,進屋去。”
月姑說:“正想看您舞劍、聽您吟詩哩,俺卻不懂這詩是……”
老先生一陣咳嗽,邊說:“南宋辛棄疾的詞,破陣子……我喜歡他的氣魄、抱負……可惜,自己老邁無用了!”
這是一座三間兩斷的舊磚房,兩間做教室,十餘張半舊木桌擁擠著擺列開來,另一間便是馮先生的書房了。
“青山,快給老先生磕頭。按村裏輩分,該叫老爺爺呢。”
“來這兒念書,不論輩分,以前叫先生,民國後稱老師……永義小時跟我念書,我就看他聰明、勤奮,是個好孩子,長大果然成才……好,起來吧!”老先生說著低頭望去,兩顆留“八十毛”短發、紮“朝天椎”辮子的小腦袋,正仰臉張望,見老先生看他們,一齊低下頭來,直抵到老先生的黑布棉鞋。聽見讓起來,青山便忽地爬起,飛跑著出屋去了,春堂也跟在後麵跑出去。
“馮先生,萬家營雖是家鄉,俺居住時間不長,不懂村裏鄉俗村風,您老對孩子嚴加管教,對俺也多提示教導。看在過世的孩子他爹他爺爺麵上,好歹教孩子成人。”月姑聲音淒涼。
“鄉裏鄉親,不用客套。我會盡力管好孩子。我看,青山也聰明,”說著一指青蓮,“這小丫頭,眉清目秀,更像個伶俐孩子,現在女孩家念書識字也時興開了,如肯上學,我破格錄用這女學生……隻可惜,這塾屋狹小……”
“謝謝老先生。我也正有這想法哩。讓俺蓮兒也拜老師……”月姑將青蓮拉到馮先生跟前,青蓮學著剛才哥哥的樣子要磕頭,隨即被老人笑著拉住。月姑說,“說起這教室,我也覺得窄小了些。我家祠堂寬敞亮堂,閑置在那裏,老先生如覺得行,隻管使用就是。”
馮先生吃一驚,說:“你是說,用你家祠堂做塾屋?打算……租給村裏?”
月姑急忙說:“不,不是那意思,隻要你覺得方便可行,盡管使用。我不會收錢的,權當俺迴村來,帶給您老和鄉親們的一點心意。”
老先生目送月姑,不覺肅然點頭:“這女人,有其先祖和永義為人之風格,難得呀難得!”
艾葉果然帶春堂來了,直誇青蓮唱得好,青蓮說:“這是爹教俺的,俺還會唱好多歌呢!”
幾個人走著,艾葉低聲嘟嚕:“春堂怕不是念書的材料,不如等他爹迴來再說……念書總得交束脩吧……”月姑明白艾葉心疼花錢,說:“春堂念書,學費不用你們操心。”春堂和青山在後麵悄悄嘀咕什麽,忽聽青山說:“娘,馮先生好打人,他的戒尺可厲害呢!”月姑一笑:“聽你爹說過,馮先生最喜歡勤奮用功的好學生,挨打的是調皮打架不用功的孩子……”
萬家營沒有公辦學校,隻有老秀才馮先生私家辦的一處塾屋。老先生古文根底深厚,書法、文章樣樣皆能,年輕時首次參加州試,便高中第一名秀才,故人稱馮安州。大清亡了,科舉廢了,自此仕途無路,便辦起私塾,教村上孩子們念書識字,閑時則伏案捧讀、揮毫吟詠,或在自家後園種菜養花,於庭前舞劍健身,倒也悠然自得。老先生治學極嚴,萬家營中年以下的男人,大多自幼受他訓誡,領教過他的桑木戒尺,為此頗得村民尊敬與信賴,男孩子長到八、九歲或十來歲,便去跟馮先生念書,這成為萬家營人放心的選擇。
月姑一行來到馮老先生的塾屋。
老先生輕衣短襖,細汗微沁,正在房前空地舞劍。看他銀發雪髯,麵如古鬆,三尺劍在手,上下翻動,前攻後防,動作剛柔相濟張弛有致,口中尚自吟誦:“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看見月姑等人,便收住架勢,微微喘息著:“快,進屋去。”
月姑說:“正想看您舞劍、聽您吟詩哩,俺卻不懂這詩是……”
老先生一陣咳嗽,邊說:“南宋辛棄疾的詞,破陣子……我喜歡他的氣魄、抱負……可惜,自己老邁無用了!”
這是一座三間兩斷的舊磚房,兩間做教室,十餘張半舊木桌擁擠著擺列開來,另一間便是馮先生的書房了。
“青山,快給老先生磕頭。按村裏輩分,該叫老爺爺呢。”
“來這兒念書,不論輩分,以前叫先生,民國後稱老師……永義小時跟我念書,我就看他聰明、勤奮,是個好孩子,長大果然成才……好,起來吧!”老先生說著低頭望去,兩顆留“八十毛”短發、紮“朝天椎”辮子的小腦袋,正仰臉張望,見老先生看他們,一齊低下頭來,直抵到老先生的黑布棉鞋。聽見讓起來,青山便忽地爬起,飛跑著出屋去了,春堂也跟在後麵跑出去。
“馮先生,萬家營雖是家鄉,俺居住時間不長,不懂村裏鄉俗村風,您老對孩子嚴加管教,對俺也多提示教導。看在過世的孩子他爹他爺爺麵上,好歹教孩子成人。”月姑聲音淒涼。
“鄉裏鄉親,不用客套。我會盡力管好孩子。我看,青山也聰明,”說著一指青蓮,“這小丫頭,眉清目秀,更像個伶俐孩子,現在女孩家念書識字也時興開了,如肯上學,我破格錄用這女學生……隻可惜,這塾屋狹小……”
“謝謝老先生。我也正有這想法哩。讓俺蓮兒也拜老師……”月姑將青蓮拉到馮先生跟前,青蓮學著剛才哥哥的樣子要磕頭,隨即被老人笑著拉住。月姑說,“說起這教室,我也覺得窄小了些。我家祠堂寬敞亮堂,閑置在那裏,老先生如覺得行,隻管使用就是。”
馮先生吃一驚,說:“你是說,用你家祠堂做塾屋?打算……租給村裏?”
月姑急忙說:“不,不是那意思,隻要你覺得方便可行,盡管使用。我不會收錢的,權當俺迴村來,帶給您老和鄉親們的一點心意。”
老先生目送月姑,不覺肅然點頭:“這女人,有其先祖和永義為人之風格,難得呀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