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他所能調動的兵馬僅剩三萬有餘,若向薛秋霖及關州營再借兵,卻也繞不過段承。他甚至想了去求已經告老還鄉的薛賑。
從關州到薛賑故鄉,一來一迴也要數日,就算薛賑應許,自他發出布告召集北朔舊部齊聚也要至少一旬,南望等不了這麽久了。
眼下隻能暫靠那三萬士兵背水一戰,還不能以北朔的名義出兵,以防惹怒戴赫。
段緒言成日都在思索一個萬全之策,至阮青洲入睡後,疲態方才顯露些許,他俯首靠上阮青洲的手背,懇求一般默念著,卻聽鐵風走來。
「主子,佟公子帶人求見。」
——
佟飛旭來時隱蔽,與人自側門而入,便隨鐵風進了書房。
冬日步履皆能帶風,進門時帷帽薄紗輕揚,女子麵容若隱若現,段緒言似已見清那輪廓,指尖扣緊。
女子隨即揭帽欠身:「庶人白霓,見過公子。」
久別重逢,身姿如若往昔,卻褪了層魅影,隻剩清麗。帷帽平放桌麵,白霓道:「與我平安自路州渡迴北朔的,共八十五人,現住我阿娘故居,迂州平安山中,不曾有人知曉。」
段緒言頓了頓:「柳芳傾……」
白霓垂首低聲:「他不在。」
也隻他一人,不在了。
當年想避開北朔細作必死之令,救下所有人性命的正是柳芳傾。他提早幾月便將殺雞宰豬的鮮血收來,又讓每人每隔一旬便獻出一點鮮血存入冰窖以備所需。
至北朔接應的船隻到達路州渡口時,備好的鮮血便會潑向河岸,偽裝成船夫的北朔人會督促細作自盡而亡,因而他們合力將人打暈推下水岸後便登上船隻掌了舵。
柳芳傾目送所有人平安上船,斬斷了繩索。
錦衣衛必將追及此處,見不到屍身,他們隨時都會出船追緝。柳芳傾要給他們留下一條生路,所以選擇隻身迎對。
他救了所有人,卻沒人能救下他。
佟飛旭側靠門框,背對二人,已將故事從頭又聽了一遍,誰都看不清他的神情,也未再見他動過。
段緒言捏重指節,不再朝那身影看去一眼,聽白霓道:「東家曾言,我們八十五人能從此退隱山林最好,雖無姓名,卻能無災無難,平安順遂。但保全公子的安危是東家所給的最後一道指令,我們必然要守。」
段緒言稍抬眸,拳身暗攥。
柳芳傾這……傻子。
「皇室之爭兇險,近來關州及南望現狀我也聽聞,因而白霓不才,擅自揣測公子之需,求援家父舊部,召來了兵馬。」
白霓取下發間步搖,俯首呈上。
「白霓本乃驍騎將軍白榮之女,家父戰死沙場,是為英烈,我尚有家父家母信物在身,已召舊部兵馬齊聚待命,願為公子獻力。」
第110章 亡國
兩日後,五萬洶洶兵馬以阻戰之名踏過長川,越過長牆,風顏樓眾人在列,掣旗朝前,旗上「求平」二字赫然。
風沙沒了兵甲,女子束起高髻,白霓自裁征袍領兵在前,洗去了鉛華。
她問佟飛旭:「你迴南望,為誰?」
師承戴千玨,又是南望臣、椒房親,佟飛旭不論向著何處都逃不過叛名,白霓不知他為何還要迴去。
佟飛旭說:「身替芳傾,心為青洲。我不殺戴軍,不幫南望,隻求和平。」
「你呢?」佟飛旭問。
日落後,兵馬停歇,白霓褪去髮飾,一隻步搖早已收入懷中,她麵向燃起的火堆,沉默了片刻。
「為東家、為公子,也為私慾,」白霓頓了頓,「若無敵對紛爭,或許就不至於失去……很多人。」
關州起初根本就不屬於南北任何一方,防守也好,爭奪也罷,何種開戰的緣由都不過是當權者了卻野心的藉口。可凡人生來本無愛恨情仇,國別、立場卻成了束縛,讓他們被迫拋卻最純粹的來往相交,仇視彼此,算計彼此,在盲目的相殺中失去了自我。
後來戰亂讓他們失去至親至愛,甘願成為任人驅使的奴役去復仇,因而付出了尊嚴、大好年華甚至更多,以至於連歡笑時都在憂慮生死,直到身側不再隻有殺戮和仇恨時方才重獲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感受。
他們不是冰冷的刀,所以柳芳傾讓他們成了真正的人。
可他們仍然失去了很多。至少白霓忘不了,她曾與情同手足的戴紓不告而別,眼見柳芳傾赴死一般留守在江岸,後來失去的還有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友。
悵然被風吹過,掉落焰火,燃起火星。
白霓再次眺望夜空明星,低聲自語:「這一戰,隻為和平。」
——
轉眼,已至禦駕迴宮前日,禁足令一撤,珵王府外駿馬如箭離弦,轉瞬無影。
段世書枕於臥榻暢飲,自刑部接手以後,他便被接入一處空置的宅院,對外宣稱拘禁,實則每日酒足飯飽,僅一隻廢手耷著不夠合意。
一進冬月,關州便下了雪,風將窗扉吹開時飛雪便也跟著吹進,凍了眉頭。段世書挪身動了動。
一想明日就能踏上迴程,重商復起之計,他晨間歡喜,醉了酒,到午後方才初醒,卻忽而憶起睡前分明鎖緊了窗門。
雪點仍隨天光吹進,迷了視野,聽一旁水聲入杯,壺底沉聲扣向桌麵,段世書眼眸微動,緩緩轉頭看去,見桌前一人淡泊如水,衣袍卻似生寒,透著凜凜霧氣,抬手間茶水緩入口中,指上血跡染了杯身。
從關州到薛賑故鄉,一來一迴也要數日,就算薛賑應許,自他發出布告召集北朔舊部齊聚也要至少一旬,南望等不了這麽久了。
眼下隻能暫靠那三萬士兵背水一戰,還不能以北朔的名義出兵,以防惹怒戴赫。
段緒言成日都在思索一個萬全之策,至阮青洲入睡後,疲態方才顯露些許,他俯首靠上阮青洲的手背,懇求一般默念著,卻聽鐵風走來。
「主子,佟公子帶人求見。」
——
佟飛旭來時隱蔽,與人自側門而入,便隨鐵風進了書房。
冬日步履皆能帶風,進門時帷帽薄紗輕揚,女子麵容若隱若現,段緒言似已見清那輪廓,指尖扣緊。
女子隨即揭帽欠身:「庶人白霓,見過公子。」
久別重逢,身姿如若往昔,卻褪了層魅影,隻剩清麗。帷帽平放桌麵,白霓道:「與我平安自路州渡迴北朔的,共八十五人,現住我阿娘故居,迂州平安山中,不曾有人知曉。」
段緒言頓了頓:「柳芳傾……」
白霓垂首低聲:「他不在。」
也隻他一人,不在了。
當年想避開北朔細作必死之令,救下所有人性命的正是柳芳傾。他提早幾月便將殺雞宰豬的鮮血收來,又讓每人每隔一旬便獻出一點鮮血存入冰窖以備所需。
至北朔接應的船隻到達路州渡口時,備好的鮮血便會潑向河岸,偽裝成船夫的北朔人會督促細作自盡而亡,因而他們合力將人打暈推下水岸後便登上船隻掌了舵。
柳芳傾目送所有人平安上船,斬斷了繩索。
錦衣衛必將追及此處,見不到屍身,他們隨時都會出船追緝。柳芳傾要給他們留下一條生路,所以選擇隻身迎對。
他救了所有人,卻沒人能救下他。
佟飛旭側靠門框,背對二人,已將故事從頭又聽了一遍,誰都看不清他的神情,也未再見他動過。
段緒言捏重指節,不再朝那身影看去一眼,聽白霓道:「東家曾言,我們八十五人能從此退隱山林最好,雖無姓名,卻能無災無難,平安順遂。但保全公子的安危是東家所給的最後一道指令,我們必然要守。」
段緒言稍抬眸,拳身暗攥。
柳芳傾這……傻子。
「皇室之爭兇險,近來關州及南望現狀我也聽聞,因而白霓不才,擅自揣測公子之需,求援家父舊部,召來了兵馬。」
白霓取下發間步搖,俯首呈上。
「白霓本乃驍騎將軍白榮之女,家父戰死沙場,是為英烈,我尚有家父家母信物在身,已召舊部兵馬齊聚待命,願為公子獻力。」
第110章 亡國
兩日後,五萬洶洶兵馬以阻戰之名踏過長川,越過長牆,風顏樓眾人在列,掣旗朝前,旗上「求平」二字赫然。
風沙沒了兵甲,女子束起高髻,白霓自裁征袍領兵在前,洗去了鉛華。
她問佟飛旭:「你迴南望,為誰?」
師承戴千玨,又是南望臣、椒房親,佟飛旭不論向著何處都逃不過叛名,白霓不知他為何還要迴去。
佟飛旭說:「身替芳傾,心為青洲。我不殺戴軍,不幫南望,隻求和平。」
「你呢?」佟飛旭問。
日落後,兵馬停歇,白霓褪去髮飾,一隻步搖早已收入懷中,她麵向燃起的火堆,沉默了片刻。
「為東家、為公子,也為私慾,」白霓頓了頓,「若無敵對紛爭,或許就不至於失去……很多人。」
關州起初根本就不屬於南北任何一方,防守也好,爭奪也罷,何種開戰的緣由都不過是當權者了卻野心的藉口。可凡人生來本無愛恨情仇,國別、立場卻成了束縛,讓他們被迫拋卻最純粹的來往相交,仇視彼此,算計彼此,在盲目的相殺中失去了自我。
後來戰亂讓他們失去至親至愛,甘願成為任人驅使的奴役去復仇,因而付出了尊嚴、大好年華甚至更多,以至於連歡笑時都在憂慮生死,直到身側不再隻有殺戮和仇恨時方才重獲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感受。
他們不是冰冷的刀,所以柳芳傾讓他們成了真正的人。
可他們仍然失去了很多。至少白霓忘不了,她曾與情同手足的戴紓不告而別,眼見柳芳傾赴死一般留守在江岸,後來失去的還有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友。
悵然被風吹過,掉落焰火,燃起火星。
白霓再次眺望夜空明星,低聲自語:「這一戰,隻為和平。」
——
轉眼,已至禦駕迴宮前日,禁足令一撤,珵王府外駿馬如箭離弦,轉瞬無影。
段世書枕於臥榻暢飲,自刑部接手以後,他便被接入一處空置的宅院,對外宣稱拘禁,實則每日酒足飯飽,僅一隻廢手耷著不夠合意。
一進冬月,關州便下了雪,風將窗扉吹開時飛雪便也跟著吹進,凍了眉頭。段世書挪身動了動。
一想明日就能踏上迴程,重商復起之計,他晨間歡喜,醉了酒,到午後方才初醒,卻忽而憶起睡前分明鎖緊了窗門。
雪點仍隨天光吹進,迷了視野,聽一旁水聲入杯,壺底沉聲扣向桌麵,段世書眼眸微動,緩緩轉頭看去,見桌前一人淡泊如水,衣袍卻似生寒,透著凜凜霧氣,抬手間茶水緩入口中,指上血跡染了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