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恩官民不敢忘——
曲聲中,葉宣鳴與阮青洲同坐對談。
「臣原先在通政司充任通政使多年,接過自關州上達的民情不下百千件,此次時疫來得兇悍,卻也並非是史無前例。」
阮青洲問:「葉侍郎此話怎講?」
段緒言在旁替二人斟茶,葉宣鳴抬手輕攔,朝他點頭致謝,才道:「殿下也知,自天春五年與北朔一戰後,十餘年來,關州大建軍防,關城長牆至今仍未完工,期間投入的役民隊粗算也有上千支,莫說關州軍民混住,役民由軍、官役使,便是最下等低廉的勞工,說得直白些,地位更是不如牲口。」
至此,葉宣鳴搖了搖頭:「雖說關州與西域通商便利,也促使南望各州商貿繁榮不少,但關州當地百姓卻是苦於修建軍防,多數青壯年被征進役民隊後,各行各業賤視女子,百廢不興,最終普通人家的女兒非是下田為農,便是離開關州自謀生路,更悽苦一些的,也就墮了風塵或是賣身入府,成了妾室或是丫鬟。因而關州的貧苦之災逐年加劇,役民隊更是沒少受到波及,如此一來,役民的食宿條件本就艱苦,若不幸染疾或傷亡,更是無人問津,可一旦死傷慘重,堆集的屍身未經妥善處置,便也容易產生瘟病,近些年大小瘟病在關州實則已經鬧過了幾場。」
阮青洲眉間已是不展,他道:「戶部連年按關州布政使上報的民事詳情予以撥款,為何不曾聽聞關州民情已嚴峻至此?」
「因為要想保全官位,便要講求政績,各級官員唯恐牽連自身,官官相護,又恐影響徭役,耽誤工時,或是激發民憤,役民隊便與布政司商議著壓下此事,選擇了瞞報。若非早年間戴……」葉宣鳴欲言又止,改口道,「若非早年間故人曾有親信留守關州,常替關州百姓陳情進言,恐怕關州疾苦至今送達不到皇都,隻可惜這些民情上達至六部三司,卻不知受何人攔截,再無後文,直至今春時疫尤為嚴重,再瞞不得,關州布政使才無奈上報至朝廷。」
原是如此。
阮青洲沉默半晌,才問:「葉侍郎可還方便告知,故人及其親信,是為何人?」
葉宣鳴猶疑片刻,道:「故人便是前任兵部尚書戴千玨,親信卻是佟指揮使及……罪臣高仲博。因而臣亦是不解,隻能憑著己見,相信戴、高二位大人所係案件的真相遠不止於此。」
自知失言,葉宣鳴不敢直視阮青洲,拱手垂眸道:「今日是臣妄言,還望殿下恕罪。」
「葉侍郎言重,真假既已被混淆,我又如何確信,這是妄言呢……」阮青洲淡下聲去,桌下那手緊攥衣袍,被段緒言牽進了掌中。
——
再從東苑退出時,遠遠就能聽院中嬉笑,幾人款款行去,卻是見葉臨嫣一手扶筆,正帶著白薇往紙上落字。
「葉姐姐寫得真真好!可否再教白薇寫個』甚『字?」白薇轉著眼思索,「嗯……似是』幸甚至哉『的』甚『,我有個阿甚弟弟,前些日子似是到別處遠行了,待他迴來,我可以教他的。」
「好。」葉臨嫣淺笑,握起她的手指,帶她一筆一劃地寫著。
阮青洲站在不遠處,遠看這歲月靜好,朝身旁的葉宣鳴說道:「與侍郎相談甚久,還不曾過問令嬡,近來應是平復如故了?」
葉宣鳴笑答:「說到此,今日王妃便是特來向殿下道謝的……」
那旁還未說完,白薇餘光正巧見到幾人,遠遠喊著:「二位哥哥好!還有侍郎大人好!」
葉臨嫣聞聲也朝此處看來,輕擱手中紙筆,便上前來行了一禮。一旁,阮莫洋正捧著隻草編的鳥雀快步行來。
「阿嫣,瞧我編的這隻鳥雀,你說二哥他會喜——」阮莫洋抬眸見群人正看著自己,霎時弱下聲來,「……歡嗎?」
瞧他手忙腳亂地藏著手裏的東西,白薇先歪頭問他:「哥哥不是說給白薇也做一個?」
阮莫洋攔嘴咳了幾聲,自腰後掏出隻個頭小些的,遞過去:「那我可說到做到,喏,早給你編好了。」
見狀,葉臨嫣莞然而笑,先帶白薇去了一旁。
阮莫洋這才將手負在身後,粗粗地抹去手心熱汗,朝阮青洲走近了,段緒言卻是謹慎地小挪一步,自然地攔在了阮青洲身旁。
阮莫洋自也停了步,說:「先前母妃抱病,我得以入宮,原是想順便和二哥道句謝,哪知碰上了十率府那群呆愣子,在東宮也就粗蠻了些,沒等二哥醒來謝個罪,不要見怪。」
阮青洲迴之一笑:「不會。」
阮莫洋垂首靜了片刻。
「我在宮外等禦醫時,二哥實則看到了吧。那日陳院判本在東宮值守,出宮自然是聽了二哥的吩咐,我再無心,也不會辨不明其中的緣由,所幸阿嫣也隻是風寒,但她身子骨本就弱,經不起一點折騰,能得及時的醫治,我不能不謝過二哥。」
阮莫洋朝他拱手一拜,直身時又側眼看向一旁,扭捏地將精心編好的鳥雀遞過去。
「想著二哥這些時日理應過得乏味,這個我隨手編的,二哥看……要不要吧。」說出這話,他已然羞紅了耳,總覺得不合自己這身華貴威武的形象,再多等片時,又後悔地想將手收迴。
「前些日子在東宮同樣得你相助,在此就不多言謝了。」阮青洲正要伸手去接,段緒言卻先一步將那草編的鳥雀收來了。
曲聲中,葉宣鳴與阮青洲同坐對談。
「臣原先在通政司充任通政使多年,接過自關州上達的民情不下百千件,此次時疫來得兇悍,卻也並非是史無前例。」
阮青洲問:「葉侍郎此話怎講?」
段緒言在旁替二人斟茶,葉宣鳴抬手輕攔,朝他點頭致謝,才道:「殿下也知,自天春五年與北朔一戰後,十餘年來,關州大建軍防,關城長牆至今仍未完工,期間投入的役民隊粗算也有上千支,莫說關州軍民混住,役民由軍、官役使,便是最下等低廉的勞工,說得直白些,地位更是不如牲口。」
至此,葉宣鳴搖了搖頭:「雖說關州與西域通商便利,也促使南望各州商貿繁榮不少,但關州當地百姓卻是苦於修建軍防,多數青壯年被征進役民隊後,各行各業賤視女子,百廢不興,最終普通人家的女兒非是下田為農,便是離開關州自謀生路,更悽苦一些的,也就墮了風塵或是賣身入府,成了妾室或是丫鬟。因而關州的貧苦之災逐年加劇,役民隊更是沒少受到波及,如此一來,役民的食宿條件本就艱苦,若不幸染疾或傷亡,更是無人問津,可一旦死傷慘重,堆集的屍身未經妥善處置,便也容易產生瘟病,近些年大小瘟病在關州實則已經鬧過了幾場。」
阮青洲眉間已是不展,他道:「戶部連年按關州布政使上報的民事詳情予以撥款,為何不曾聽聞關州民情已嚴峻至此?」
「因為要想保全官位,便要講求政績,各級官員唯恐牽連自身,官官相護,又恐影響徭役,耽誤工時,或是激發民憤,役民隊便與布政司商議著壓下此事,選擇了瞞報。若非早年間戴……」葉宣鳴欲言又止,改口道,「若非早年間故人曾有親信留守關州,常替關州百姓陳情進言,恐怕關州疾苦至今送達不到皇都,隻可惜這些民情上達至六部三司,卻不知受何人攔截,再無後文,直至今春時疫尤為嚴重,再瞞不得,關州布政使才無奈上報至朝廷。」
原是如此。
阮青洲沉默半晌,才問:「葉侍郎可還方便告知,故人及其親信,是為何人?」
葉宣鳴猶疑片刻,道:「故人便是前任兵部尚書戴千玨,親信卻是佟指揮使及……罪臣高仲博。因而臣亦是不解,隻能憑著己見,相信戴、高二位大人所係案件的真相遠不止於此。」
自知失言,葉宣鳴不敢直視阮青洲,拱手垂眸道:「今日是臣妄言,還望殿下恕罪。」
「葉侍郎言重,真假既已被混淆,我又如何確信,這是妄言呢……」阮青洲淡下聲去,桌下那手緊攥衣袍,被段緒言牽進了掌中。
——
再從東苑退出時,遠遠就能聽院中嬉笑,幾人款款行去,卻是見葉臨嫣一手扶筆,正帶著白薇往紙上落字。
「葉姐姐寫得真真好!可否再教白薇寫個』甚『字?」白薇轉著眼思索,「嗯……似是』幸甚至哉『的』甚『,我有個阿甚弟弟,前些日子似是到別處遠行了,待他迴來,我可以教他的。」
「好。」葉臨嫣淺笑,握起她的手指,帶她一筆一劃地寫著。
阮青洲站在不遠處,遠看這歲月靜好,朝身旁的葉宣鳴說道:「與侍郎相談甚久,還不曾過問令嬡,近來應是平復如故了?」
葉宣鳴笑答:「說到此,今日王妃便是特來向殿下道謝的……」
那旁還未說完,白薇餘光正巧見到幾人,遠遠喊著:「二位哥哥好!還有侍郎大人好!」
葉臨嫣聞聲也朝此處看來,輕擱手中紙筆,便上前來行了一禮。一旁,阮莫洋正捧著隻草編的鳥雀快步行來。
「阿嫣,瞧我編的這隻鳥雀,你說二哥他會喜——」阮莫洋抬眸見群人正看著自己,霎時弱下聲來,「……歡嗎?」
瞧他手忙腳亂地藏著手裏的東西,白薇先歪頭問他:「哥哥不是說給白薇也做一個?」
阮莫洋攔嘴咳了幾聲,自腰後掏出隻個頭小些的,遞過去:「那我可說到做到,喏,早給你編好了。」
見狀,葉臨嫣莞然而笑,先帶白薇去了一旁。
阮莫洋這才將手負在身後,粗粗地抹去手心熱汗,朝阮青洲走近了,段緒言卻是謹慎地小挪一步,自然地攔在了阮青洲身旁。
阮莫洋自也停了步,說:「先前母妃抱病,我得以入宮,原是想順便和二哥道句謝,哪知碰上了十率府那群呆愣子,在東宮也就粗蠻了些,沒等二哥醒來謝個罪,不要見怪。」
阮青洲迴之一笑:「不會。」
阮莫洋垂首靜了片刻。
「我在宮外等禦醫時,二哥實則看到了吧。那日陳院判本在東宮值守,出宮自然是聽了二哥的吩咐,我再無心,也不會辨不明其中的緣由,所幸阿嫣也隻是風寒,但她身子骨本就弱,經不起一點折騰,能得及時的醫治,我不能不謝過二哥。」
阮莫洋朝他拱手一拜,直身時又側眼看向一旁,扭捏地將精心編好的鳥雀遞過去。
「想著二哥這些時日理應過得乏味,這個我隨手編的,二哥看……要不要吧。」說出這話,他已然羞紅了耳,總覺得不合自己這身華貴威武的形象,再多等片時,又後悔地想將手收迴。
「前些日子在東宮同樣得你相助,在此就不多言謝了。」阮青洲正要伸手去接,段緒言卻先一步將那草編的鳥雀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