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父放心,客從明白。」
聞言,梁奉側頭看向劉客從,方抬起一手,劉客從便恭順地將手臂伸過。梁奉端詳了他片刻,欣慰地往他臂上拍了拍。
此時,身後一名小宦官來報:「梁公公,陛下召見。」
梁奉頭也不轉,問:「何事?」
那小宦官湊上前來,小聲道:「聽說,是錦衣衛從墳地挖出了什麽東西。」
眼神微變,梁奉捏緊手中拂塵,臉色都陰了幾分。
——
梁奉卸了扳指,剛進禦書房,便見阮青洲和趙成業早在禦前等候,他收起打探的心思,恭敬地跪地行了禮。
阮譽之沒讓他起身,直接開口道:「前日太子遇刺一事,不用朕再多說了吧,雨仁觀尋孩童壓邪的說法,朕也大致聽了一些,恰好今日錦衣衛也尋到些線索,就一併在此論個明白。」
「至於錦衣衛尋到了什麽,」阮譽之擱下手中墨筆,朝趙成業看了一眼,道,「趙成業,你來說。」
趙成業前行一步,行禮道:「啟稟陛下,太子殿下在墳地遇刺當晚,臣受尉侍衛所託前去協助太子殿下,見到墳地上好似被人挖了個土坑,因而事後臣帶領錦衣衛,特讓抬棺匠前去指認,卻在前幾次放置棺木的空地周側挖出棺木兩副,棺內屍體共五具。經核實,那五人便是錢尹錢侍郎遇害當晚,失蹤的馬夫及侍從。」
第40章 條件
聞言,梁奉頗顯愕然,霎時撐大了雙目。阮青洲在旁註視著,油然生起些疑慮。
再想丁耿在錢氏祖墳埋擺件的那晚,地點同樣在墳地上,數目同為十一個的棺材和木箱,又同樣有人出手要他性命,這些巧合不會是偶然。
如今細究前夜發生過的一切,阮青洲愈發覺得有人在刻意重演錢氏祖墳那晚發生過的事,可看梁奉那模樣,卻像是對棺木裏那五具屍體毫不知情。
若梁奉當真不知情,丁甚又確實是被劉客從的人劫走的,那劉客從先與雨仁觀合謀,又利用丁甚引他們到墳地,一邊讓段緒言頂罪,一邊卻又用屍體替換金子,讓梁奉被牽入稅銀案中,到底是想做什麽?
阮青洲正想著,便聽阮譽之說道:「與錢尹有關,必然又與高仲博脫不開幹係,稅銀案都已結案,高仲博亦是畏罪自盡,那麽,正旦後假借壓邪之名埋屍的,定然另有其人了。」
阮譽之放慢語速:「梁奉,朕倒是想聽聽你的解釋。」
梁奉直身立誓:「陛下,老奴以性命為誓,對埋屍一事全然不知!那片土地雖在老奴名下,但早便開放給皇都百姓公用,何人何時踏足此地老奴根本管顧不了,況且,老奴既要想方設法脫罪,又怎會公然在自己的土地裏埋人?如今有人加害老奴,老奴無力自證清白,還望陛下明查!」
阮譽之說:「說得輕巧,朕若下令徹查司禮監,再查你家財明細,你就能俯仰無愧嗎?」
梁奉當真露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拜下身道:「老奴懇請陛下徹查。」
「好,那便如你所願,」阮譽之道,「傳令下去,即日起錦衣衛協助大理寺徹查司禮監上下,若有抗旨不從者,一併收進詔獄,同罪而處。」
梁奉伏下頭去,再拜一聲:「謝陛下開恩!」
——
天色帶著點陰沉,梁奉自禦書房退出後,隻叫了劉客從在身旁跟著。
待走到無人處時,梁奉才問:「張遙呢?」
梁奉共收認兩個義子,張遙便是其中之一。張遙為人聰明,做事向來周到,梁奉就是把他當作愛子寵著,如何都要將他留在府上伺候,直到半年前,梁奉方才將他派至雨仁觀裏,可眼下雨仁寺事發,他卻是沒了一點音訊。
劉客從答:「雨仁觀被封之前,張遙便先行離了道觀,我派人到北鎮撫司探過口風,錦衣衛也還沒尋到他的下落,義父緣何問起他了?」
梁奉被風吹得眼角皺起,神色也跟著添了些怒意。他說:「私自做主刺殺阮青洲,我也就當他性急,但他竟將我埋在墳地的金子調換成了錢府人的屍體,引得我在錦衣衛手裏落下了把柄,這事,他無論如何也該給我這個義父一個交代吧。」
「客從,」梁奉目光陰鷙,極為不悅,「你說呢?」
「義父說的是,我會盡力尋人,不負義父所託。」
劉客從俯下頭去,臉上笑容擺得漂亮,經風一吹,卻冷了下來。
——
人一散,禦書房便空蕩了不少,熏爐飄出的幾縷菸絲在靜謐中揚開,衣袖稍稍拂過,香便散了。
「倒也沒再發熱了。」阮譽之收來靠在阮青洲額前的手,往坐榻上一靠,示意阮青洲同他一併坐下。
阮青洲順著坐下,臂上傷口掩在袖中,一舉一動也未顯異樣。阮譽之撿來果盤裏的橘子,剝著橘皮,順帶往他手臂又看幾眼,問道:「手上的傷呢,恢復得如何?」
阮青洲說:「隻是被劍刃輕擦了一道,沒什麽大礙,是兒臣不精武學,讓父帝心憂了。」
阮譽之抬目看他一眼,將手中橘皮朝他輕輕扔去。
「知道讓朕心憂,你就不該屢次犯險,朕瞧你那心便同……」阮譽之暗自籲出口氣,放低了聲,「同你母妃那般收束不住。」
阮青洲摸著手中橘皮,久久不語。
阮譽之輕咳一聲,將橘瓣掰開,放往他手邊,道:「夜裏還需登樓賞燈,你且迴去休整一番……對了,送去東宮的那幾批摺子,朕瞧你看得也快,現今允你多歇兩日,先好好養傷,司禮監和雨仁觀自有錦衣衛、大理寺去查,但……罷了,有些話到時再說也不遲。」
聞言,梁奉側頭看向劉客從,方抬起一手,劉客從便恭順地將手臂伸過。梁奉端詳了他片刻,欣慰地往他臂上拍了拍。
此時,身後一名小宦官來報:「梁公公,陛下召見。」
梁奉頭也不轉,問:「何事?」
那小宦官湊上前來,小聲道:「聽說,是錦衣衛從墳地挖出了什麽東西。」
眼神微變,梁奉捏緊手中拂塵,臉色都陰了幾分。
——
梁奉卸了扳指,剛進禦書房,便見阮青洲和趙成業早在禦前等候,他收起打探的心思,恭敬地跪地行了禮。
阮譽之沒讓他起身,直接開口道:「前日太子遇刺一事,不用朕再多說了吧,雨仁觀尋孩童壓邪的說法,朕也大致聽了一些,恰好今日錦衣衛也尋到些線索,就一併在此論個明白。」
「至於錦衣衛尋到了什麽,」阮譽之擱下手中墨筆,朝趙成業看了一眼,道,「趙成業,你來說。」
趙成業前行一步,行禮道:「啟稟陛下,太子殿下在墳地遇刺當晚,臣受尉侍衛所託前去協助太子殿下,見到墳地上好似被人挖了個土坑,因而事後臣帶領錦衣衛,特讓抬棺匠前去指認,卻在前幾次放置棺木的空地周側挖出棺木兩副,棺內屍體共五具。經核實,那五人便是錢尹錢侍郎遇害當晚,失蹤的馬夫及侍從。」
第40章 條件
聞言,梁奉頗顯愕然,霎時撐大了雙目。阮青洲在旁註視著,油然生起些疑慮。
再想丁耿在錢氏祖墳埋擺件的那晚,地點同樣在墳地上,數目同為十一個的棺材和木箱,又同樣有人出手要他性命,這些巧合不會是偶然。
如今細究前夜發生過的一切,阮青洲愈發覺得有人在刻意重演錢氏祖墳那晚發生過的事,可看梁奉那模樣,卻像是對棺木裏那五具屍體毫不知情。
若梁奉當真不知情,丁甚又確實是被劉客從的人劫走的,那劉客從先與雨仁觀合謀,又利用丁甚引他們到墳地,一邊讓段緒言頂罪,一邊卻又用屍體替換金子,讓梁奉被牽入稅銀案中,到底是想做什麽?
阮青洲正想著,便聽阮譽之說道:「與錢尹有關,必然又與高仲博脫不開幹係,稅銀案都已結案,高仲博亦是畏罪自盡,那麽,正旦後假借壓邪之名埋屍的,定然另有其人了。」
阮譽之放慢語速:「梁奉,朕倒是想聽聽你的解釋。」
梁奉直身立誓:「陛下,老奴以性命為誓,對埋屍一事全然不知!那片土地雖在老奴名下,但早便開放給皇都百姓公用,何人何時踏足此地老奴根本管顧不了,況且,老奴既要想方設法脫罪,又怎會公然在自己的土地裏埋人?如今有人加害老奴,老奴無力自證清白,還望陛下明查!」
阮譽之說:「說得輕巧,朕若下令徹查司禮監,再查你家財明細,你就能俯仰無愧嗎?」
梁奉當真露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拜下身道:「老奴懇請陛下徹查。」
「好,那便如你所願,」阮譽之道,「傳令下去,即日起錦衣衛協助大理寺徹查司禮監上下,若有抗旨不從者,一併收進詔獄,同罪而處。」
梁奉伏下頭去,再拜一聲:「謝陛下開恩!」
——
天色帶著點陰沉,梁奉自禦書房退出後,隻叫了劉客從在身旁跟著。
待走到無人處時,梁奉才問:「張遙呢?」
梁奉共收認兩個義子,張遙便是其中之一。張遙為人聰明,做事向來周到,梁奉就是把他當作愛子寵著,如何都要將他留在府上伺候,直到半年前,梁奉方才將他派至雨仁觀裏,可眼下雨仁寺事發,他卻是沒了一點音訊。
劉客從答:「雨仁觀被封之前,張遙便先行離了道觀,我派人到北鎮撫司探過口風,錦衣衛也還沒尋到他的下落,義父緣何問起他了?」
梁奉被風吹得眼角皺起,神色也跟著添了些怒意。他說:「私自做主刺殺阮青洲,我也就當他性急,但他竟將我埋在墳地的金子調換成了錢府人的屍體,引得我在錦衣衛手裏落下了把柄,這事,他無論如何也該給我這個義父一個交代吧。」
「客從,」梁奉目光陰鷙,極為不悅,「你說呢?」
「義父說的是,我會盡力尋人,不負義父所託。」
劉客從俯下頭去,臉上笑容擺得漂亮,經風一吹,卻冷了下來。
——
人一散,禦書房便空蕩了不少,熏爐飄出的幾縷菸絲在靜謐中揚開,衣袖稍稍拂過,香便散了。
「倒也沒再發熱了。」阮譽之收來靠在阮青洲額前的手,往坐榻上一靠,示意阮青洲同他一併坐下。
阮青洲順著坐下,臂上傷口掩在袖中,一舉一動也未顯異樣。阮譽之撿來果盤裏的橘子,剝著橘皮,順帶往他手臂又看幾眼,問道:「手上的傷呢,恢復得如何?」
阮青洲說:「隻是被劍刃輕擦了一道,沒什麽大礙,是兒臣不精武學,讓父帝心憂了。」
阮譽之抬目看他一眼,將手中橘皮朝他輕輕扔去。
「知道讓朕心憂,你就不該屢次犯險,朕瞧你那心便同……」阮譽之暗自籲出口氣,放低了聲,「同你母妃那般收束不住。」
阮青洲摸著手中橘皮,久久不語。
阮譽之輕咳一聲,將橘瓣掰開,放往他手邊,道:「夜裏還需登樓賞燈,你且迴去休整一番……對了,送去東宮的那幾批摺子,朕瞧你看得也快,現今允你多歇兩日,先好好養傷,司禮監和雨仁觀自有錦衣衛、大理寺去查,但……罷了,有些話到時再說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