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任蝶衣懷孕消息傳出,也不知道是碰巧還是天意,傳出任蝶衣懷孕那一刻,久旱的北京,開始淫雨大作,洗滌著數月以來的幹旱,滿朝上下將大禮議之事,全部拋諸腦後。
蓋自朱佑樘生朱厚煒之後,皇室已經有二十餘年沒有新生生命,如今突然傳出妃嬪懷孕,群臣之心又如何能夠自抑?
若不是楊廷和尚守規矩,此刻怕是要建議,加封任蝶衣為皇貴妃。
但饒是如此,楊廷和依舊破天荒,召集文武群臣上表恭賀,甚至下發詔書,昭告天下宗室、臣民。
戶部居然也出人意料的大方,居然主動提議出錢,給朱厚熜修繕宮殿以及慶賀生日。
當然這一切,歸功於任蝶衣懷孕。
無需想,隻要任蝶衣生下是皇子,必然為天下人所矚目,甚至可能會直接大赦天下。
對於明朝皇室而言,長子有著天然優勢。
雖然地位不如嫡子,但皇元子身份注定便不凡,且因自弘治七年之後,皇室一無所出,而今傳出有孕,則足以安定人心。
起碼而言,足可以斷定皇帝能夠生養,而不是如正德一般,連根毛都沒有。
麵對群臣的祝賀,朱厚熜一一表示感謝,對於戶部所言,朱厚熜卻言辭拒絕,甚至稱“父母尊號未定,不敢過慶賀!”
麵對皇帝拒絕,群臣是既高興,又煩惱。高興的是,皇帝尚儉之德,並非裝模作樣;煩惱的是,皇帝怎麽死腦筋,根本說不通理。
不過楊廷和等人,依舊裝死,對於大禮議之事,依然不管不顧,堅持原有意見。
時間轉眼即逝,寒秋已至,京城已然不見絲毫炎熱,反而還有許些冷意。
雖未及下雪之冷,但百姓已然開始收斂衣裳,穿起秋裝,準備冬季到來。
而朱厚熜領著錢定,以及諸勳戚子嗣,在此皇宮校場練習射箭,這也是朱厚熜為自己準備功課之一。
作為皇帝,不需要太強功夫,但是一定要勤加訓練,保證自己身體機能,保持在健康狀態。
每日朱厚熜會起床跑步十裏,在下朝之後,便張弓五十次,再行批閱奏本,無論天氣寒暑,他依舊堅持不懈。
正在朱厚熜射出第三十之箭時,內侍匆匆忙忙跑了過來,走到身邊側立,等著皇帝將箭放下。
朱厚熜一見內侍如此,便知曉有事,將弓箭放下,活動一番之後詢問:“何事?”
“聖母留於通州,稱:‘吾子安得為他人子’不進!”
朱厚熜眼皮直跳,他就猜到蔣太後會弄什麽幺蛾子,不過這也正和他意,旋即點點頭,對著錢定等人說道:“我要去見昭聖慈壽皇太後,你每就先退下吧!”
“臣等遵旨!”一眾侍讀勳戚子弟,躬身而退,隻有錢定還留在原地不動。
朱厚熜心中起疑,便問道:“錢哥這是?”
“臣今日是為了請辭的,我本遊散之人,不喜拘束之感,如今老師已經亡故,我想將老師帶迴安葬,還望聖人允許。”
錢定雖然被安在國子監,但其性格好遊山玩水,心不在學校,早已經屢屢請辭,不過朱厚熜沒有同意罷了。
又恰好逢袁宗皋已經病逝,京城再也沒有留戀之意,所以今日一並再次提了出來,準備他的逍遙生涯。
朱厚熜一見對方心意,就知道恐怕再也勸不動,於是拍了拍對方肩膀說道:“也好,你就替我給老師守孝一年吧!”
袁宗皋本身年邁,又隨朱厚熜一路顛簸來到京城,之後也沒有一日停歇,每日陪伴朱厚熜左右以備顧問。
可以說自穿越以來,就與袁宗皋相處時間最多,袁宗皋也教授最多。
雖然因為擔任直起居之職,導致很多話無法告知,但對於教授帝王之術,袁宗皋可是一點都沒掩藏。
在病逝之前,還看著朱厚熜之手,不停囑咐:“聖人隨臣學習聖賢章句十年有餘,當知經術乃學以致用,而陰謀詭譎之術,一旦沾染將精神全無,骨氣盡泯,人亦如此。
恫之以權勢,誘之以名利,非人民之福澤也!
君王之德,乃邦國之基石,天子以德治,國祚方能昌隆永盛,國君內心陰詭,則社稷存動蕩頹危。
苟宗國君主以權謀治世,動輒以詐偽治國,則臣民何以奉之邪?
伏望我主聖聰睿哲,尊古之先王,行王道治世,教之以德,行之以禮,使臣翌日魂歸九泉,有顏麵對曆代先皇矣。”
“謹遵聖訓。”錢定堅定的點點頭,然後微步退走。
朱厚熜收拾一番心情之後,大步流星趕赴後宮,徑直前往張太後住處。
對於皇帝突然道來,張太後一臉愕然,今日已經晨定,距離昏省還有好長時間,皇帝此時而來,想必當有大事。
是故張太後立即讓朱厚熜起身,然後問道:“聖人這是為何?”
朱厚熜並沒起身,反而伏拜地上痛哭流涕:“兒德薄才淺,願遜位返藩,伏望娘親允許!”
張太後當即惶恐不止,眼下朝中才剛剛大定,如果突然沒有皇帝,國家會變成怎樣?
眼下找繼承人不難,可難就難在,如何能夠無暇銜接。
而且如今朱厚熜仁德之名,海內俱聞,若是突然遜位,天下臣民又該如何辱罵朝廷?
乃至於有野心之輩,會不會趁此機會,揭竿起義,以“清君側,鋤奸佞”口號起兵?
朱厚熜非劉賀,朝中更無霍光。
若朱厚熜下台,絕對不是古之禪讓一般和平,而是兩直隸十三布政使司,瞬間狼煙四起,千裏江山化為焦土。
“陛下因何有此背棄江山社稷之輦?”
“非兒忘天下人民,實因生母見非大明門入宮,故而停於通州不入。
娘親養育之恩,為人子者,窮天下無以報之!聖賢有雲:‘出則孝,入則悌!’今我富擁四海,卻無法如我娘之願,如何能夠安心為君?”
朱厚熜也沒有絲毫囉嗦,但臉上悲傷依然不減,淚水順著臉頰,嘩嘩落下,當真一副孝子賢孫模樣。
“國家之事,婦孺之輩不甚之知,待我下旨責問群臣!”
張太後見朱厚熜說的是這件事情,也沒有此前義憤填膺之色,而是裝聾作啞,表示會替朱厚熜討迴公道。
當然,朱厚熜也沒想過張太後會同意,他隻是來通報一聲,畢竟因為此前大禮議之事,鬧得太大,老太太心中有許些不愉。
雖然經過朱厚熜盡力維持,但已不見當初那般親密。
“兒多謝娘娘!”
雖然有些熱臉貼冷屁股,但朱厚熜並不認為有何不可。
換做任何人,有如此態度都是正常之事。
而且他本身就已經猜到答案,更不會在這件事過多計較。
蓋自朱佑樘生朱厚煒之後,皇室已經有二十餘年沒有新生生命,如今突然傳出妃嬪懷孕,群臣之心又如何能夠自抑?
若不是楊廷和尚守規矩,此刻怕是要建議,加封任蝶衣為皇貴妃。
但饒是如此,楊廷和依舊破天荒,召集文武群臣上表恭賀,甚至下發詔書,昭告天下宗室、臣民。
戶部居然也出人意料的大方,居然主動提議出錢,給朱厚熜修繕宮殿以及慶賀生日。
當然這一切,歸功於任蝶衣懷孕。
無需想,隻要任蝶衣生下是皇子,必然為天下人所矚目,甚至可能會直接大赦天下。
對於明朝皇室而言,長子有著天然優勢。
雖然地位不如嫡子,但皇元子身份注定便不凡,且因自弘治七年之後,皇室一無所出,而今傳出有孕,則足以安定人心。
起碼而言,足可以斷定皇帝能夠生養,而不是如正德一般,連根毛都沒有。
麵對群臣的祝賀,朱厚熜一一表示感謝,對於戶部所言,朱厚熜卻言辭拒絕,甚至稱“父母尊號未定,不敢過慶賀!”
麵對皇帝拒絕,群臣是既高興,又煩惱。高興的是,皇帝尚儉之德,並非裝模作樣;煩惱的是,皇帝怎麽死腦筋,根本說不通理。
不過楊廷和等人,依舊裝死,對於大禮議之事,依然不管不顧,堅持原有意見。
時間轉眼即逝,寒秋已至,京城已然不見絲毫炎熱,反而還有許些冷意。
雖未及下雪之冷,但百姓已然開始收斂衣裳,穿起秋裝,準備冬季到來。
而朱厚熜領著錢定,以及諸勳戚子嗣,在此皇宮校場練習射箭,這也是朱厚熜為自己準備功課之一。
作為皇帝,不需要太強功夫,但是一定要勤加訓練,保證自己身體機能,保持在健康狀態。
每日朱厚熜會起床跑步十裏,在下朝之後,便張弓五十次,再行批閱奏本,無論天氣寒暑,他依舊堅持不懈。
正在朱厚熜射出第三十之箭時,內侍匆匆忙忙跑了過來,走到身邊側立,等著皇帝將箭放下。
朱厚熜一見內侍如此,便知曉有事,將弓箭放下,活動一番之後詢問:“何事?”
“聖母留於通州,稱:‘吾子安得為他人子’不進!”
朱厚熜眼皮直跳,他就猜到蔣太後會弄什麽幺蛾子,不過這也正和他意,旋即點點頭,對著錢定等人說道:“我要去見昭聖慈壽皇太後,你每就先退下吧!”
“臣等遵旨!”一眾侍讀勳戚子弟,躬身而退,隻有錢定還留在原地不動。
朱厚熜心中起疑,便問道:“錢哥這是?”
“臣今日是為了請辭的,我本遊散之人,不喜拘束之感,如今老師已經亡故,我想將老師帶迴安葬,還望聖人允許。”
錢定雖然被安在國子監,但其性格好遊山玩水,心不在學校,早已經屢屢請辭,不過朱厚熜沒有同意罷了。
又恰好逢袁宗皋已經病逝,京城再也沒有留戀之意,所以今日一並再次提了出來,準備他的逍遙生涯。
朱厚熜一見對方心意,就知道恐怕再也勸不動,於是拍了拍對方肩膀說道:“也好,你就替我給老師守孝一年吧!”
袁宗皋本身年邁,又隨朱厚熜一路顛簸來到京城,之後也沒有一日停歇,每日陪伴朱厚熜左右以備顧問。
可以說自穿越以來,就與袁宗皋相處時間最多,袁宗皋也教授最多。
雖然因為擔任直起居之職,導致很多話無法告知,但對於教授帝王之術,袁宗皋可是一點都沒掩藏。
在病逝之前,還看著朱厚熜之手,不停囑咐:“聖人隨臣學習聖賢章句十年有餘,當知經術乃學以致用,而陰謀詭譎之術,一旦沾染將精神全無,骨氣盡泯,人亦如此。
恫之以權勢,誘之以名利,非人民之福澤也!
君王之德,乃邦國之基石,天子以德治,國祚方能昌隆永盛,國君內心陰詭,則社稷存動蕩頹危。
苟宗國君主以權謀治世,動輒以詐偽治國,則臣民何以奉之邪?
伏望我主聖聰睿哲,尊古之先王,行王道治世,教之以德,行之以禮,使臣翌日魂歸九泉,有顏麵對曆代先皇矣。”
“謹遵聖訓。”錢定堅定的點點頭,然後微步退走。
朱厚熜收拾一番心情之後,大步流星趕赴後宮,徑直前往張太後住處。
對於皇帝突然道來,張太後一臉愕然,今日已經晨定,距離昏省還有好長時間,皇帝此時而來,想必當有大事。
是故張太後立即讓朱厚熜起身,然後問道:“聖人這是為何?”
朱厚熜並沒起身,反而伏拜地上痛哭流涕:“兒德薄才淺,願遜位返藩,伏望娘親允許!”
張太後當即惶恐不止,眼下朝中才剛剛大定,如果突然沒有皇帝,國家會變成怎樣?
眼下找繼承人不難,可難就難在,如何能夠無暇銜接。
而且如今朱厚熜仁德之名,海內俱聞,若是突然遜位,天下臣民又該如何辱罵朝廷?
乃至於有野心之輩,會不會趁此機會,揭竿起義,以“清君側,鋤奸佞”口號起兵?
朱厚熜非劉賀,朝中更無霍光。
若朱厚熜下台,絕對不是古之禪讓一般和平,而是兩直隸十三布政使司,瞬間狼煙四起,千裏江山化為焦土。
“陛下因何有此背棄江山社稷之輦?”
“非兒忘天下人民,實因生母見非大明門入宮,故而停於通州不入。
娘親養育之恩,為人子者,窮天下無以報之!聖賢有雲:‘出則孝,入則悌!’今我富擁四海,卻無法如我娘之願,如何能夠安心為君?”
朱厚熜也沒有絲毫囉嗦,但臉上悲傷依然不減,淚水順著臉頰,嘩嘩落下,當真一副孝子賢孫模樣。
“國家之事,婦孺之輩不甚之知,待我下旨責問群臣!”
張太後見朱厚熜說的是這件事情,也沒有此前義憤填膺之色,而是裝聾作啞,表示會替朱厚熜討迴公道。
當然,朱厚熜也沒想過張太後會同意,他隻是來通報一聲,畢竟因為此前大禮議之事,鬧得太大,老太太心中有許些不愉。
雖然經過朱厚熜盡力維持,但已不見當初那般親密。
“兒多謝娘娘!”
雖然有些熱臉貼冷屁股,但朱厚熜並不認為有何不可。
換做任何人,有如此態度都是正常之事。
而且他本身就已經猜到答案,更不會在這件事過多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