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樂瓔聲音悶悶地,這算哪門子的補償。
「唉,還真是難哄。」男人再次無奈嘆息:「那等將來天下統一之後我們成婚,女帝的六宮我一人獨寵,讓你好好補償我,好不好?」
「好,你也不許反悔。」樂瓔抓過他的小指,輕輕勾了一下,又將大拇指按了按,男人便順勢抓住她的手,往懷裏一帶,讓她趴在他的胸口,閉眼道:「瓔瓔,其實有你在我身邊我就已經很滿足了。明天還要早朝,先休息吧。」
衛遐勞累一下午,兩人晚上兩場長談更是消耗不少精神,聲音已有了不少倦意。
樂瓔雖然還不太困,可是也不忍再鬧他,於是她安心枕著他的右臂,借著夜裏微弱的光線去看他的睡顏。不知多久,就這樣進入了夢鄉。
第八十四章
第二日, 衛遐便離開王宮,迴到夏府。
之後燕國王宮出現傳言,夏尚書有功於國,不幸遭遇刺客刺殺, 女君憐其無人照料, 才將其帶迴宮中養傷。如今傷勢痊癒, 仍繼續擔任尚書令一職。之前所謂女君欲納夏尚書為王夫不過謬傳。女君誌在天下, 暫時並沒有成婚的打算。
不過有了之前之事,已讓群臣知曉了女君的手腕。她不願之事, 就算是多方施壓也沒有用, 也就暫且將目光從女君的後宮移開。
至於衛遐,朝堂百官麵前,仍然是之前恪盡職守的尚書令。在私底下,兩人獨處時,則是女君的秘密情人。因職務之便, 他在內朝當值, 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和女君膩在一起。
如今兩人開誠布公,有關各種決策大可直接商量著辦, 不需像從前那般打啞謎。女君於治國之道上兢業勤勉、高瞻遠矚,對各國人才包容並蓄, 虛懷若穀;而衛遐於具體事務的處理上常有奇智。兩人一正一奇,經歷戰亂的燕國日漸繁華興盛。
而這樣的實惠也利及秦國,秦國施行的政令與燕國是同一套, 若逢大事,則由秦國太後快馬送至燕都由女君決斷。女君在秦國西部邊境開設商埠, 與西域各國通商。商路暢通之後, 往來秦國的商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秦國百姓也切切實實從中獲得實惠。
秦國將領孫再興在燕都光復之後在燕國停留了一段時日,女君將自身所學兵法相授。之後,孫再興迴到秦國,率領五萬將士一舉解決了西南的巴人之亂,困擾秦國多年的邊患亦不復存在。
秦人知曉這兩件大事都是在女君的授意與幫助完成,無不稱頌女君的恩德。平日見了來自燕國的商客,多半會美酒簞食招待,兩國人民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彌合,親如兄弟。一年之後,當樂瓔徹底將秦國併入燕國管轄之時,秦國的民間並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雖然秦國王室宗室、貴族勳爵並不甘心贏氏王權從此旁落,淪為別國附庸。但是,衛遐為此事再次前往秦都鹹陽,在一個月時間裏平息了一切紛爭。
而在諸侯會盟這一邊,「衛遐」自從當上了會盟盟主之後,每個月都要求各國獻三十個美女以充後宮,一開始各國以為不過新任盟主彰顯權威,三十美女也不算多,而且能成為盟主的後妃對各國貴族來說足稱榮耀,紛紛獻女逢迎。可是誰知,盟主竟要求每月獻女,盟主的後宮很快就達數百人,貴族們自然不會再傻乎乎將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裏送,而是從民間選秀女。
很快,各國民間便怨聲載道,人人怒罵盟主「衛遐」是堪比夏桀商紂的昏聵之君。與此同時,隱盟原來設在各國的暗棋開始大肆宣傳,稱如今的燕國政治清明,人民富足,燕國女君樂瓔是堪比古之聖賢的賢明君主,唯有她能夠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重新建立起像商湯、文王這樣的盛世。
一開始人們將信將疑,畢竟燕國長公主從前素有「暴君」之名。可是很快就有各國從燕國迴來的學者商人們現身說法,說燕國是如何的美好,燕國女君是多麽的睿智開明、寬宏仁愛,治國有方。從前的「暴君」之名不過是別有用心之人誹謗傳訛,根本並無實據。反倒是地處西陲的秦國,從前貧瘠荒蕪,且有邊境常有巴人之患,自從併入燕國的領土之後,日子越來越好,而且無須像各國一樣,每月向盟主獻女。
於是各地民間的耆老、長者紛紛千裏迢迢前往燕都求見女君請願,請女君將自家地盤納入燕國的轄地,以至於燕都的行館人常常多得住不下,女君的聲望更是盛極一時。
不過,對於衛遐來說,這還並不是最佳的時機。
如今天下七國的形勢,如同一張被拉滿的弓。可是想要弓弦上的那根細絲拉斷,並不在於掛在弦上的那支將出未出的羽箭,而在於弓弦什麽時候承受不住這份壓力。
又過了三個月,他終於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這日下午,風塵僕僕的十一進入燕都,見到了自家睽違已久的盟主:「盟主,吳越楚趙四國同時發出國書照會衛國,聲稱如今燕國的崛起已經嚴重威脅各國安全,要求盟主履行當初成立諸侯會盟的承諾,會合各國聯軍,共同討伐燕國。連璧公子讓我來問盟主,該如何處置?」
衛遐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振衣而起:「你迴去轉告趙連璧,接下來的事情不需要操心,我會盡快迴到衛國,後續一切我會親自接手。」
十一:「是。」
十一很快就離開,衛遐換了一身衣服,進宮去見樂瓔。
<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唉,還真是難哄。」男人再次無奈嘆息:「那等將來天下統一之後我們成婚,女帝的六宮我一人獨寵,讓你好好補償我,好不好?」
「好,你也不許反悔。」樂瓔抓過他的小指,輕輕勾了一下,又將大拇指按了按,男人便順勢抓住她的手,往懷裏一帶,讓她趴在他的胸口,閉眼道:「瓔瓔,其實有你在我身邊我就已經很滿足了。明天還要早朝,先休息吧。」
衛遐勞累一下午,兩人晚上兩場長談更是消耗不少精神,聲音已有了不少倦意。
樂瓔雖然還不太困,可是也不忍再鬧他,於是她安心枕著他的右臂,借著夜裏微弱的光線去看他的睡顏。不知多久,就這樣進入了夢鄉。
第八十四章
第二日, 衛遐便離開王宮,迴到夏府。
之後燕國王宮出現傳言,夏尚書有功於國,不幸遭遇刺客刺殺, 女君憐其無人照料, 才將其帶迴宮中養傷。如今傷勢痊癒, 仍繼續擔任尚書令一職。之前所謂女君欲納夏尚書為王夫不過謬傳。女君誌在天下, 暫時並沒有成婚的打算。
不過有了之前之事,已讓群臣知曉了女君的手腕。她不願之事, 就算是多方施壓也沒有用, 也就暫且將目光從女君的後宮移開。
至於衛遐,朝堂百官麵前,仍然是之前恪盡職守的尚書令。在私底下,兩人獨處時,則是女君的秘密情人。因職務之便, 他在內朝當值, 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和女君膩在一起。
如今兩人開誠布公,有關各種決策大可直接商量著辦, 不需像從前那般打啞謎。女君於治國之道上兢業勤勉、高瞻遠矚,對各國人才包容並蓄, 虛懷若穀;而衛遐於具體事務的處理上常有奇智。兩人一正一奇,經歷戰亂的燕國日漸繁華興盛。
而這樣的實惠也利及秦國,秦國施行的政令與燕國是同一套, 若逢大事,則由秦國太後快馬送至燕都由女君決斷。女君在秦國西部邊境開設商埠, 與西域各國通商。商路暢通之後, 往來秦國的商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秦國百姓也切切實實從中獲得實惠。
秦國將領孫再興在燕都光復之後在燕國停留了一段時日,女君將自身所學兵法相授。之後,孫再興迴到秦國,率領五萬將士一舉解決了西南的巴人之亂,困擾秦國多年的邊患亦不復存在。
秦人知曉這兩件大事都是在女君的授意與幫助完成,無不稱頌女君的恩德。平日見了來自燕國的商客,多半會美酒簞食招待,兩國人民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彌合,親如兄弟。一年之後,當樂瓔徹底將秦國併入燕國管轄之時,秦國的民間並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雖然秦國王室宗室、貴族勳爵並不甘心贏氏王權從此旁落,淪為別國附庸。但是,衛遐為此事再次前往秦都鹹陽,在一個月時間裏平息了一切紛爭。
而在諸侯會盟這一邊,「衛遐」自從當上了會盟盟主之後,每個月都要求各國獻三十個美女以充後宮,一開始各國以為不過新任盟主彰顯權威,三十美女也不算多,而且能成為盟主的後妃對各國貴族來說足稱榮耀,紛紛獻女逢迎。可是誰知,盟主竟要求每月獻女,盟主的後宮很快就達數百人,貴族們自然不會再傻乎乎將自己的女兒往火坑裏送,而是從民間選秀女。
很快,各國民間便怨聲載道,人人怒罵盟主「衛遐」是堪比夏桀商紂的昏聵之君。與此同時,隱盟原來設在各國的暗棋開始大肆宣傳,稱如今的燕國政治清明,人民富足,燕國女君樂瓔是堪比古之聖賢的賢明君主,唯有她能夠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重新建立起像商湯、文王這樣的盛世。
一開始人們將信將疑,畢竟燕國長公主從前素有「暴君」之名。可是很快就有各國從燕國迴來的學者商人們現身說法,說燕國是如何的美好,燕國女君是多麽的睿智開明、寬宏仁愛,治國有方。從前的「暴君」之名不過是別有用心之人誹謗傳訛,根本並無實據。反倒是地處西陲的秦國,從前貧瘠荒蕪,且有邊境常有巴人之患,自從併入燕國的領土之後,日子越來越好,而且無須像各國一樣,每月向盟主獻女。
於是各地民間的耆老、長者紛紛千裏迢迢前往燕都求見女君請願,請女君將自家地盤納入燕國的轄地,以至於燕都的行館人常常多得住不下,女君的聲望更是盛極一時。
不過,對於衛遐來說,這還並不是最佳的時機。
如今天下七國的形勢,如同一張被拉滿的弓。可是想要弓弦上的那根細絲拉斷,並不在於掛在弦上的那支將出未出的羽箭,而在於弓弦什麽時候承受不住這份壓力。
又過了三個月,他終於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這日下午,風塵僕僕的十一進入燕都,見到了自家睽違已久的盟主:「盟主,吳越楚趙四國同時發出國書照會衛國,聲稱如今燕國的崛起已經嚴重威脅各國安全,要求盟主履行當初成立諸侯會盟的承諾,會合各國聯軍,共同討伐燕國。連璧公子讓我來問盟主,該如何處置?」
衛遐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振衣而起:「你迴去轉告趙連璧,接下來的事情不需要操心,我會盡快迴到衛國,後續一切我會親自接手。」
十一:「是。」
十一很快就離開,衛遐換了一身衣服,進宮去見樂瓔。
<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