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素和衛王很快就成婚,婚後夫妻兩人恩愛甚篤,很快就有了一個兒子。趙武襄王得了圖紙,便尋了趙國各地的能工巧匠來研究,花了整整八年的時間,終於成功複製出第一批的偃甲士兵。趙王想一試這批偃甲士兵的威力?????,便派出五萬大軍攻打衛國,三天之後,就攻破了衛國的宣城、靈州。趙靈素得知消息,深覺對不起衛王,愧恨自盡而亡。最後是隱盟上一任盟主鳳嵐出手,阻止了這一場戰事。」
樂瓔疑聲道:「如何阻止?」
「在衛國出兵的第十日,趙武襄王因為中風而不得不遜位,由素來與趙靈素感情甚好的第五子趙禹繼位。趙禹在繼位的第一天宣布從衛國撤兵,並從衛國帶走了妹妹唯一的兒子。」
長公主的臉倏然寒了下來,她冷哼了一聲道:「隱盟的手段這麽多年來還真是如出一轍。」隱盟解決戰爭的手段可謂簡單粗暴,不去解決戰爭本身,而是釜底抽薪,直接解決發起戰爭的人。所以她才會被衛遐坑得失去燕國之權,如今她能全好無缺的坐在這裏,應該已經是衛遐對她手下留情了。
「那衛遐如何成為隱盟的盟主?」
「趙武襄王中風之後,鳳嵐作為七國第一神醫留在趙國一年,為他醫治。他離開趙國的時候,收了衛遐作為他的關門弟子。在鳳嵐去世之後,衛遐就成了隱盟的盟主。」
***
荒野之上。衛遐循著鮮血的氣味前行。
之前在馬車經過鹹陽城門的時候,他就已經跳下了車。樂瓔在威脅過他一次之後,兩人已經暫時達成了某種和解。長公主果然信手承諾,不再幹涉他的行動。可惜一切都已經晚了,從贏炘親自射出那一箭開始,秦國的局勢就已經不可挽迴。
鹹陽城已經全麵戒嚴,為贏獻治喪,幾乎鹹陽城往各個方向的路口全部被封鎖,秦王派出大量的禁軍,在周圍搜尋那晚脫逃的兩名刺客。贏炘這會應該反應過來自己是被那兩名自己找上門來的刺客給坑了,老實交代了兩人的長相。所以襄陽城大大小小的布告欄和牆根上都已經貼滿了有桑涼和盛銅畫像的通緝令——也許對隱盟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是贏炘不知道這兩人是燕王樂衍派來的,否則,很難說秦國和燕國之間不會再起什麽摩擦。
但是,這也是暫時的。
隻要燕國公主還在秦國,秦國和燕國發生戰爭幾乎是早晚的事。
可惜他未雨綢繆的行動失敗,隻能先離開秦國,再尋求解決的方法。不過在離開之前,他還有一件事必須要做。
那就是找出桑涼,殺了他。
贏朱自然是無法保護好她的,她的暗衛,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隻能隱於暗處,關鍵時候也未必可靠。他終究還是要殺了桑涼才能放心離開。
從城門向北,一路上隱隱可見暗紅的血跡。桑涼當時傷在樂瓔安裝在馬車上的弩/箭之下,這些血跡應該是他當時所留下。
可惜,又追出不遠,那血跡還是消失了,想必兩人擺脫追兵之後,桑涼終於處理好了傷口。這時,他發現不遠處的石頭上有人畫了一個紅色的記號。
***
桑涼和盛銅穿行在崎嶇的山道之上。可是在如今鹹陽周邊的大小路口,都貼滿了兩人的通緝令。兩人商議過之後,隻好棄了馬,鑽進了鹹陽城南的山丘之中。
雖然這裏也並不十分保險,秦國早晚派人進山搜查,但是山中不比平地,無法布置大規模的軍隊搜捕,兩人武功高強,若是遇上小股的士兵,多少能有還手的餘地。
穿過一處山坳,便到了一處小溪邊。盛銅停了下來:「桑先生,我們先在這裏休息一陣吧。」
他取出幹糧,又用水囊往小溪中取水。
「可惜,這次還是沒能殺了那個女人——」這次的行動仍然失敗,桑涼恨得牙癢癢。他們眼下成了秦國的通緝犯,就算接下來成功脫逃也肯定無法再次刺殺樂瓔。想起風追影的死,桑涼心中恨火始終無法熄滅。
盛銅寬慰道:「此番秦國長公子贏炘殺了三公子贏獻,接下來秦國必定會亂上好一陣時日。陛下交辦的任務,你我也已經完成一半,這次殺不死樂瓔,想必陛下也能體諒。想要殺長公主,以後還有機會。」
桑涼點了點頭。事已至此,他也別無它法。
他將幹糧就著清水喝下,便要繼續逃亡,卻見盛銅並沒有要起身的意思,便催促道:「休息這麽久也該夠了,快走吧。」
盛銅卻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樣子:「不急,我們在這裏再等一等。」
「等什麽?」
「等他。」
盛銅用手遙遙一指。
桑涼抬頭望去,隻見在不遠處處,正立著一道持劍的人影。那人站在高崖之上,如雲間孤鶴,翊翊振羽,高標入塵。
他認識這個人,更認識這把劍。
當初他率五百騎兵護送樂瓔入秦,就是此人一馬一劍,從大軍中帶走長公主。
數日以前,他潛入雪柳園意圖刺殺樂瓔,也正是被這把劍阻擋,以至於功虧一簣。
那把劍更是鋒銳如冰雪,正遙指著他。如那人的目光比鋒刃更利,比霜雪更冷,更透著攝人的殺意。
恐懼瞬間盈上心頭,他想殺了他。
可是——
他脫口而出:「你怎麽會這麽快追上來?」
衛遐冷聲道:「這就要問你身邊的這位同伴了。若非他一路留下記號,我還真沒有這麽快能追上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樂瓔疑聲道:「如何阻止?」
「在衛國出兵的第十日,趙武襄王因為中風而不得不遜位,由素來與趙靈素感情甚好的第五子趙禹繼位。趙禹在繼位的第一天宣布從衛國撤兵,並從衛國帶走了妹妹唯一的兒子。」
長公主的臉倏然寒了下來,她冷哼了一聲道:「隱盟的手段這麽多年來還真是如出一轍。」隱盟解決戰爭的手段可謂簡單粗暴,不去解決戰爭本身,而是釜底抽薪,直接解決發起戰爭的人。所以她才會被衛遐坑得失去燕國之權,如今她能全好無缺的坐在這裏,應該已經是衛遐對她手下留情了。
「那衛遐如何成為隱盟的盟主?」
「趙武襄王中風之後,鳳嵐作為七國第一神醫留在趙國一年,為他醫治。他離開趙國的時候,收了衛遐作為他的關門弟子。在鳳嵐去世之後,衛遐就成了隱盟的盟主。」
***
荒野之上。衛遐循著鮮血的氣味前行。
之前在馬車經過鹹陽城門的時候,他就已經跳下了車。樂瓔在威脅過他一次之後,兩人已經暫時達成了某種和解。長公主果然信手承諾,不再幹涉他的行動。可惜一切都已經晚了,從贏炘親自射出那一箭開始,秦國的局勢就已經不可挽迴。
鹹陽城已經全麵戒嚴,為贏獻治喪,幾乎鹹陽城往各個方向的路口全部被封鎖,秦王派出大量的禁軍,在周圍搜尋那晚脫逃的兩名刺客。贏炘這會應該反應過來自己是被那兩名自己找上門來的刺客給坑了,老實交代了兩人的長相。所以襄陽城大大小小的布告欄和牆根上都已經貼滿了有桑涼和盛銅畫像的通緝令——也許對隱盟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是贏炘不知道這兩人是燕王樂衍派來的,否則,很難說秦國和燕國之間不會再起什麽摩擦。
但是,這也是暫時的。
隻要燕國公主還在秦國,秦國和燕國發生戰爭幾乎是早晚的事。
可惜他未雨綢繆的行動失敗,隻能先離開秦國,再尋求解決的方法。不過在離開之前,他還有一件事必須要做。
那就是找出桑涼,殺了他。
贏朱自然是無法保護好她的,她的暗衛,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隻能隱於暗處,關鍵時候也未必可靠。他終究還是要殺了桑涼才能放心離開。
從城門向北,一路上隱隱可見暗紅的血跡。桑涼當時傷在樂瓔安裝在馬車上的弩/箭之下,這些血跡應該是他當時所留下。
可惜,又追出不遠,那血跡還是消失了,想必兩人擺脫追兵之後,桑涼終於處理好了傷口。這時,他發現不遠處的石頭上有人畫了一個紅色的記號。
***
桑涼和盛銅穿行在崎嶇的山道之上。可是在如今鹹陽周邊的大小路口,都貼滿了兩人的通緝令。兩人商議過之後,隻好棄了馬,鑽進了鹹陽城南的山丘之中。
雖然這裏也並不十分保險,秦國早晚派人進山搜查,但是山中不比平地,無法布置大規模的軍隊搜捕,兩人武功高強,若是遇上小股的士兵,多少能有還手的餘地。
穿過一處山坳,便到了一處小溪邊。盛銅停了下來:「桑先生,我們先在這裏休息一陣吧。」
他取出幹糧,又用水囊往小溪中取水。
「可惜,這次還是沒能殺了那個女人——」這次的行動仍然失敗,桑涼恨得牙癢癢。他們眼下成了秦國的通緝犯,就算接下來成功脫逃也肯定無法再次刺殺樂瓔。想起風追影的死,桑涼心中恨火始終無法熄滅。
盛銅寬慰道:「此番秦國長公子贏炘殺了三公子贏獻,接下來秦國必定會亂上好一陣時日。陛下交辦的任務,你我也已經完成一半,這次殺不死樂瓔,想必陛下也能體諒。想要殺長公主,以後還有機會。」
桑涼點了點頭。事已至此,他也別無它法。
他將幹糧就著清水喝下,便要繼續逃亡,卻見盛銅並沒有要起身的意思,便催促道:「休息這麽久也該夠了,快走吧。」
盛銅卻是一副好整以暇的樣子:「不急,我們在這裏再等一等。」
「等什麽?」
「等他。」
盛銅用手遙遙一指。
桑涼抬頭望去,隻見在不遠處處,正立著一道持劍的人影。那人站在高崖之上,如雲間孤鶴,翊翊振羽,高標入塵。
他認識這個人,更認識這把劍。
當初他率五百騎兵護送樂瓔入秦,就是此人一馬一劍,從大軍中帶走長公主。
數日以前,他潛入雪柳園意圖刺殺樂瓔,也正是被這把劍阻擋,以至於功虧一簣。
那把劍更是鋒銳如冰雪,正遙指著他。如那人的目光比鋒刃更利,比霜雪更冷,更透著攝人的殺意。
恐懼瞬間盈上心頭,他想殺了他。
可是——
他脫口而出:「你怎麽會這麽快追上來?」
衛遐冷聲道:「這就要問你身邊的這位同伴了。若非他一路留下記號,我還真沒有這麽快能追上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