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之內,隻有一盞昏黃的燈火。在光不能及之暗處,正背立著一道黑色的影子。
唐國夫人起身行禮:「隱盟『棋五』見過盟主。」
那黑色的影子轉過身來,燭火之下,可見那人風姿毓秀、蕭疏軒舉,正是隱盟的盟主衛遐。
「夫人不需對我行禮。」衛遐低聲道:「這些年,潛伏在秦王身邊,夫人辛苦了。」
唐國夫人起身,輕聲道:「為了七國之和平,為了隱盟共同的目標,妾身不敢說辛苦。若論勞苦功高,盟主更勝我們百倍。」
衛遐問道:「事情如何?」
唐國夫人:「雍州鼎如今已經妥善保存,但是今天樂瓔在麵見秦王之時直陳雍州鼎被劫之事,秦王已經命長公子贏炘搜尋。雍州鼎頗重,運送和藏埋都不太容易,我怕消息瞞不了多久。」她猶豫了一會,又道:「雍州鼎隻是樂瓔獻給秦王六十生辰的壽禮。可是秦王老邁,並無稱雄之心,獻鼎一事對當今七國局勢並無影響,不知盟主為何要劫雍州鼎呢?」
衛遐蹙眉道:「燕國長公主野心勃勃,她的存在本身對七國就是極大威脅,她成為秦國王妃對秦國也是天大麻煩。我暫時看不出她究竟想幹什麽,但是我們決不能被她牽著鼻子走,將雍州鼎握在手中,等於是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頓了一下:「如今秦國的局勢如何?」
唐國夫人道:「自去年墮馬之後,秦王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我每晚按照盟主你所交代的方法為他疏通經絡,他近來也對我愈加信任。但畢竟年邁體虛,如無意外,大概還有幾個月的壽數。而贏炘與贏獻各有支持者,誰能成為秦國太子還在未知之數。」
衛遐忽地挑眉道:「夫人可有意讓您的兒子成為下一任秦王?」
唐國夫人微微一驚:「盟主可以做到?」唐國夫人的兒子,是秦王的第四子贏宣,他資質平平,也覺得自己無望成為儲君,已早早接受封號,往封地去了。
衛遐微微一笑,坦誠道:「有些難,但可以一試。秦國局勢,總不會比燕國更難。」他頓了一頓,又道:「近二十年以來,七國君主廢立名義上雖是由各國自決,實則都需經過隱盟認可,不然絕無可能上位。夫人在隱盟偌久,也應該知曉此事。」
唐國夫人有些微妙地點了點頭。神醫鳳嵐天縱之才,因精於醫術,與各國權貴打了一輩子交道,也因此長於術勢,精於厚黑縱橫之道。他在各國宮廷安插下不少的棋子,便是利於他掌控各國局勢,在關鍵時候能夠保證得到隱盟認可的繼承人登上王座。實際上,唐國夫人本身就是鳳嵐設下的棋子,她在十八歲的便被鳳嵐送到秦王身邊,在秦國潛伏多年,等待的就是有一天秦王老去,隱盟能夠暗中掌控秦國下一任繼承人的人選。
衛遐輕輕嘆了一聲:「雖然我的才智尚不及師父,但是我既然繼承了隱盟盟主的?????位置,也應該盡職盡責,為七國挑選合適的掌舵人。如果您的兒子繼承秦國王位,您就是秦國太後,對隱盟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
唐國夫人猶豫了一瞬,搖了搖頭:「我兒天分平庸,沒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福分。如今他在封地,吃穿無憂,自得其樂,何苦來躺鹹陽這一趟渾水。盟主的好意,我心領了。」
衛遐抬起頭,望著她:「名利權勢,人人慾取。想不到夫人竟然這麽想得開?」
「我在秦宮多年,也知道各國宮廷之事,奪嫡爭位,一個不好就是要掉腦袋的事。就算盟主能給我承諾,我也不想冒這個風險。」唐國夫人反問道:「如果一國之君這麽好當,那盟主您為什麽不迴衛國繼承王位,以您的能力,衛王之位不過手到擒來——」
衛遐微笑道:「也許隻是不到時候。不過夫人不願,我也不勉強。據我猜測,樂瓔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扶持贏朱成為下一任的秦王。如果我們欲與之對抗,就必須選擇另外的目標,如果夫人不願意選擇令郎,那我們勢必要在贏炘與贏獻中間二選一,不知道夫人認為這兩人誰更合適呢?」
唐國夫人想了想道:「秦國長公子贏炘老成持重,一直認為秦國應該專注自身,向西南拓展土地,少參與七國之間的戰事。上次秦國參與對燕國用兵,贏炘就曾提出反對。而三公子贏獻則主張秦國應該發展農業與商業,拓展商道,與六國互通有無,讓秦國更加繁榮。所以他成為秦王也不會發起戰爭。依我看來,這兩人無論誰成為下一任的秦王,都不會對外擴張。但是,贏炘手握鹹陽防務,更有朝臣支持;而贏獻重文輕武,惟好誇誇其談。我認為相對而言,扶持贏炘會更容易一些。」
「而且妾身還聽到消息,幾個月前,公子贏炘四處找人解答『太微在室,紫微誰主?王命在天,天命在隱』的謎題,可見對於秦王之位極為迫切。你以隱盟盟主的身份見他,他想必會配合你行事。」
隱盟雖然行事隱秘,但是在諸國之間也流傳著一句讖言。讖言便是「太微在室,紫微誰主?王命在天,天命在隱」,意即隻有得到隱盟認可的人,才能成為擁有繼承七國王位的天命。這句讖言流傳七國之間,大多數人都隻會將之當作無稽之談,可是若真的是對王位有想法的人,未必不會對它產生興趣。
這也本來就是隱盟有意放在七國,用來攪亂人心,再加以利用的一種手段。<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唐國夫人起身行禮:「隱盟『棋五』見過盟主。」
那黑色的影子轉過身來,燭火之下,可見那人風姿毓秀、蕭疏軒舉,正是隱盟的盟主衛遐。
「夫人不需對我行禮。」衛遐低聲道:「這些年,潛伏在秦王身邊,夫人辛苦了。」
唐國夫人起身,輕聲道:「為了七國之和平,為了隱盟共同的目標,妾身不敢說辛苦。若論勞苦功高,盟主更勝我們百倍。」
衛遐問道:「事情如何?」
唐國夫人:「雍州鼎如今已經妥善保存,但是今天樂瓔在麵見秦王之時直陳雍州鼎被劫之事,秦王已經命長公子贏炘搜尋。雍州鼎頗重,運送和藏埋都不太容易,我怕消息瞞不了多久。」她猶豫了一會,又道:「雍州鼎隻是樂瓔獻給秦王六十生辰的壽禮。可是秦王老邁,並無稱雄之心,獻鼎一事對當今七國局勢並無影響,不知盟主為何要劫雍州鼎呢?」
衛遐蹙眉道:「燕國長公主野心勃勃,她的存在本身對七國就是極大威脅,她成為秦國王妃對秦國也是天大麻煩。我暫時看不出她究竟想幹什麽,但是我們決不能被她牽著鼻子走,將雍州鼎握在手中,等於是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他頓了一下:「如今秦國的局勢如何?」
唐國夫人道:「自去年墮馬之後,秦王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我每晚按照盟主你所交代的方法為他疏通經絡,他近來也對我愈加信任。但畢竟年邁體虛,如無意外,大概還有幾個月的壽數。而贏炘與贏獻各有支持者,誰能成為秦國太子還在未知之數。」
衛遐忽地挑眉道:「夫人可有意讓您的兒子成為下一任秦王?」
唐國夫人微微一驚:「盟主可以做到?」唐國夫人的兒子,是秦王的第四子贏宣,他資質平平,也覺得自己無望成為儲君,已早早接受封號,往封地去了。
衛遐微微一笑,坦誠道:「有些難,但可以一試。秦國局勢,總不會比燕國更難。」他頓了一頓,又道:「近二十年以來,七國君主廢立名義上雖是由各國自決,實則都需經過隱盟認可,不然絕無可能上位。夫人在隱盟偌久,也應該知曉此事。」
唐國夫人有些微妙地點了點頭。神醫鳳嵐天縱之才,因精於醫術,與各國權貴打了一輩子交道,也因此長於術勢,精於厚黑縱橫之道。他在各國宮廷安插下不少的棋子,便是利於他掌控各國局勢,在關鍵時候能夠保證得到隱盟認可的繼承人登上王座。實際上,唐國夫人本身就是鳳嵐設下的棋子,她在十八歲的便被鳳嵐送到秦王身邊,在秦國潛伏多年,等待的就是有一天秦王老去,隱盟能夠暗中掌控秦國下一任繼承人的人選。
衛遐輕輕嘆了一聲:「雖然我的才智尚不及師父,但是我既然繼承了隱盟盟主的?????位置,也應該盡職盡責,為七國挑選合適的掌舵人。如果您的兒子繼承秦國王位,您就是秦國太後,對隱盟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
唐國夫人猶豫了一瞬,搖了搖頭:「我兒天分平庸,沒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福分。如今他在封地,吃穿無憂,自得其樂,何苦來躺鹹陽這一趟渾水。盟主的好意,我心領了。」
衛遐抬起頭,望著她:「名利權勢,人人慾取。想不到夫人竟然這麽想得開?」
「我在秦宮多年,也知道各國宮廷之事,奪嫡爭位,一個不好就是要掉腦袋的事。就算盟主能給我承諾,我也不想冒這個風險。」唐國夫人反問道:「如果一國之君這麽好當,那盟主您為什麽不迴衛國繼承王位,以您的能力,衛王之位不過手到擒來——」
衛遐微笑道:「也許隻是不到時候。不過夫人不願,我也不勉強。據我猜測,樂瓔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扶持贏朱成為下一任的秦王。如果我們欲與之對抗,就必須選擇另外的目標,如果夫人不願意選擇令郎,那我們勢必要在贏炘與贏獻中間二選一,不知道夫人認為這兩人誰更合適呢?」
唐國夫人想了想道:「秦國長公子贏炘老成持重,一直認為秦國應該專注自身,向西南拓展土地,少參與七國之間的戰事。上次秦國參與對燕國用兵,贏炘就曾提出反對。而三公子贏獻則主張秦國應該發展農業與商業,拓展商道,與六國互通有無,讓秦國更加繁榮。所以他成為秦王也不會發起戰爭。依我看來,這兩人無論誰成為下一任的秦王,都不會對外擴張。但是,贏炘手握鹹陽防務,更有朝臣支持;而贏獻重文輕武,惟好誇誇其談。我認為相對而言,扶持贏炘會更容易一些。」
「而且妾身還聽到消息,幾個月前,公子贏炘四處找人解答『太微在室,紫微誰主?王命在天,天命在隱』的謎題,可見對於秦王之位極為迫切。你以隱盟盟主的身份見他,他想必會配合你行事。」
隱盟雖然行事隱秘,但是在諸國之間也流傳著一句讖言。讖言便是「太微在室,紫微誰主?王命在天,天命在隱」,意即隻有得到隱盟認可的人,才能成為擁有繼承七國王位的天命。這句讖言流傳七國之間,大多數人都隻會將之當作無稽之談,可是若真的是對王位有想法的人,未必不會對它產生興趣。
這也本來就是隱盟有意放在七國,用來攪亂人心,再加以利用的一種手段。<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