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樂瓔本能覺得自己不應該迴答這一個問題。她隻是一個平平無?????奇逃婚墜崖的女子而已, 這個問題的答案,神無相根本不應該問她。
可是她的腳步卻還是一頓,她在心中同樣想著,戰爭的目的是什麽呢?
是為了征服、占領更多的土地, 是為了她樂瓔的野心嗎?
是, 或者並不完全是。
她閉上眼, 想起在多年以前, 在燕國的王宮之中,遇到的那位中年書生。
那時的樂瓔才剛剛十二歲, 因為長公主過於聰慧, 整個燕國已經沒有人可以教導她。於是老燕王懸榜為公主延請名師,七國之中諸多飽學之士進入王宮應徵,最後得到長公主認可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中年書生,兩人在王宮的花園中單獨見麵。
當時,長公主站在花園的玫瑰花叢裏, 問他:「先生可以教我什麽?」
書生半蹲下來, 凝望著女孩的眼睛:「在迴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希望公主能告訴我, 想成為什麽樣的人?一個知書達理的公主?一個淵博的學者?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抑或是……一個強大的新生帝國的主人?」
公主道:「我想選什麽都可以?」
書生那雙充滿智慧的雙眼,那一刻眸光寧靜, 道:「當然,你的選擇決定你將來的命運。」
十二歲的女孩不知天高地厚,迴答道:「前麵幾個看起來都沒什麽難度的樣子, 我選最後一個。」
中年書生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答道:「很好, 我果然沒有看錯。雖然你隻是個女子, 但是這份胸襟和氣魄就已經勝過世間多數男兒。今天老師教你的第一課就是——戰爭的意義。」
小公主懵懵懂懂:「戰爭的意義?」
中年書生道:「戰爭隻是一個過程。自上一個王朝沒落以來, 原本大一統的帝國分裂成了如今的無數國家,紛爭從此連綿不絕。想要徹底結束如今七國的紛爭,需要一場徹底的戰爭,重新完成國家的統一。你要記住,戰爭不是為了殺戮,也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真正的永久的和平與安寧——」
……
但是這個答案,並不應該從一個因為逃婚墜崖的普通女子口中說出。
瞭望台上,長公主星眸微閉,淡聲道:「戰爭的意義,那是七國的皇帝將軍們才應該思考的事。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自然是希望天下之間永遠也不會有戰爭。」
高台上的青袍人影似乎是愣了一下:「你當真是這麽想的?」
樂瓔道:「當然。」
神無相不再說話,樂瓔自然也不願節外生枝。她沿著階梯一步一步地往下。
她沒有迴頭,自然也沒有看到,在她身後,青衣人影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直到她的身影盡數沒入山下的樹林深處,神無相才發出一聲輕輕嘆息。
***
燕都。皇宮。
燕王樂衍在偏殿之內接見一路快馬、風塵僕僕從雲州趕迴的心腹屬下:「事情辦得如何?樂瓔死了嗎?」
桑涼跪在地上,額前汗水泠泠而下,麵有愧色:「按理說應該是死了,但是臣並不敢確定。當時時間緊急,屬下並來不及將長公主殺死,隻好將她推下懸崖。墜崖之前長公主已經身受重傷,可是臣帶領衛隊在懸崖底下搜尋了兩天兩夜,始終沒有見到長公主的屍體。」
少年君王臉上騰起怒色:「不見屍體?這讓朕如何對外宣布長公主的死訊?」
他本來打算一旦樂瓔身死的消息傳迴燕都,便宣布提前親政——長公主雖然被迫和親,但是她掌權多年,朝中仍然有不少死忠於她的人。隻有長公主身死,他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整收迴手中的權力。為達成這個目標,他甚至與丞相姬旬媾和,承諾將原本屬於長公主的部分權利讓渡給他。
他本已準備好一切,隻差臨門最後一腳,不料卻出了差池。
桑涼斟酌道:「陛下,依臣之見,當時長公主身受重傷,又墜下懸崖,必無生理。之所以沒有見到屍體,可能是被山中的野獸猛虎之類叼走……」
他話音未落,少年君主便發出一聲怒喝:「混帳。長公主生死是何等大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焉能有模稜兩可的言辭。如果她僥倖未死,孤便一日不得安寧……」他胸膛起伏,這些年樂瓔行事並未避忌於他,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姐姐的心腸與手腕。這也是他命桑涼在半途秘密殺死樂瓔的原因,一旦讓她找到機會東山再起,她必定會狠狠報復。
樂衍想了一會,又問道:「那秦國公子贏朱呢?他對長公主墜崖失蹤之事有何看法?」
桑涼道:「公子贏朱似乎並不相信長公主已死的說辭,雖然秦國大軍已然退迴秦國。但是他仍然留在雲州城,並也派出自己的衛隊尋找長公主的下落。」他猶豫了一會,道:「陛下,依臣猜測,如果長公主沒有死,最有可能的去向是被平陽寨的人所救。」
「平陽寨?」
「就是去年在雲州一帶活動頻繁的叛軍,他們的大寨離長公主墜崖的山穀不遠。聽附近的山民所言,曾見平陽寨的人在那一帶山穀中活動——」
樂衍眸光一沉,問道:「你此行可曾見到雲州軍的大將軍趙嶽?」
桑涼道:「臣尚未到達雲州,所以也並沒有見到趙將軍。」
樂衍沉思了片刻,從案上取了紙筆:「孤這便修書一封由你親自帶給趙將軍,而你見到趙嶽之後就先留在雲州城暫時聽從趙嶽的指令行事,等確定找到長公主的下落之後你再迴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樂瓔本能覺得自己不應該迴答這一個問題。她隻是一個平平無?????奇逃婚墜崖的女子而已, 這個問題的答案,神無相根本不應該問她。
可是她的腳步卻還是一頓,她在心中同樣想著,戰爭的目的是什麽呢?
是為了征服、占領更多的土地, 是為了她樂瓔的野心嗎?
是, 或者並不完全是。
她閉上眼, 想起在多年以前, 在燕國的王宮之中,遇到的那位中年書生。
那時的樂瓔才剛剛十二歲, 因為長公主過於聰慧, 整個燕國已經沒有人可以教導她。於是老燕王懸榜為公主延請名師,七國之中諸多飽學之士進入王宮應徵,最後得到長公主認可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中年書生,兩人在王宮的花園中單獨見麵。
當時,長公主站在花園的玫瑰花叢裏, 問他:「先生可以教我什麽?」
書生半蹲下來, 凝望著女孩的眼睛:「在迴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希望公主能告訴我, 想成為什麽樣的人?一個知書達理的公主?一個淵博的學者?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抑或是……一個強大的新生帝國的主人?」
公主道:「我想選什麽都可以?」
書生那雙充滿智慧的雙眼,那一刻眸光寧靜, 道:「當然,你的選擇決定你將來的命運。」
十二歲的女孩不知天高地厚,迴答道:「前麵幾個看起來都沒什麽難度的樣子, 我選最後一個。」
中年書生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答道:「很好, 我果然沒有看錯。雖然你隻是個女子, 但是這份胸襟和氣魄就已經勝過世間多數男兒。今天老師教你的第一課就是——戰爭的意義。」
小公主懵懵懂懂:「戰爭的意義?」
中年書生道:「戰爭隻是一個過程。自上一個王朝沒落以來, 原本大一統的帝國分裂成了如今的無數國家,紛爭從此連綿不絕。想要徹底結束如今七國的紛爭,需要一場徹底的戰爭,重新完成國家的統一。你要記住,戰爭不是為了殺戮,也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真正的永久的和平與安寧——」
……
但是這個答案,並不應該從一個因為逃婚墜崖的普通女子口中說出。
瞭望台上,長公主星眸微閉,淡聲道:「戰爭的意義,那是七國的皇帝將軍們才應該思考的事。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自然是希望天下之間永遠也不會有戰爭。」
高台上的青袍人影似乎是愣了一下:「你當真是這麽想的?」
樂瓔道:「當然。」
神無相不再說話,樂瓔自然也不願節外生枝。她沿著階梯一步一步地往下。
她沒有迴頭,自然也沒有看到,在她身後,青衣人影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直到她的身影盡數沒入山下的樹林深處,神無相才發出一聲輕輕嘆息。
***
燕都。皇宮。
燕王樂衍在偏殿之內接見一路快馬、風塵僕僕從雲州趕迴的心腹屬下:「事情辦得如何?樂瓔死了嗎?」
桑涼跪在地上,額前汗水泠泠而下,麵有愧色:「按理說應該是死了,但是臣並不敢確定。當時時間緊急,屬下並來不及將長公主殺死,隻好將她推下懸崖。墜崖之前長公主已經身受重傷,可是臣帶領衛隊在懸崖底下搜尋了兩天兩夜,始終沒有見到長公主的屍體。」
少年君王臉上騰起怒色:「不見屍體?這讓朕如何對外宣布長公主的死訊?」
他本來打算一旦樂瓔身死的消息傳迴燕都,便宣布提前親政——長公主雖然被迫和親,但是她掌權多年,朝中仍然有不少死忠於她的人。隻有長公主身死,他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整收迴手中的權力。為達成這個目標,他甚至與丞相姬旬媾和,承諾將原本屬於長公主的部分權利讓渡給他。
他本已準備好一切,隻差臨門最後一腳,不料卻出了差池。
桑涼斟酌道:「陛下,依臣之見,當時長公主身受重傷,又墜下懸崖,必無生理。之所以沒有見到屍體,可能是被山中的野獸猛虎之類叼走……」
他話音未落,少年君主便發出一聲怒喝:「混帳。長公主生死是何等大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焉能有模稜兩可的言辭。如果她僥倖未死,孤便一日不得安寧……」他胸膛起伏,這些年樂瓔行事並未避忌於他,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姐姐的心腸與手腕。這也是他命桑涼在半途秘密殺死樂瓔的原因,一旦讓她找到機會東山再起,她必定會狠狠報復。
樂衍想了一會,又問道:「那秦國公子贏朱呢?他對長公主墜崖失蹤之事有何看法?」
桑涼道:「公子贏朱似乎並不相信長公主已死的說辭,雖然秦國大軍已然退迴秦國。但是他仍然留在雲州城,並也派出自己的衛隊尋找長公主的下落。」他猶豫了一會,道:「陛下,依臣猜測,如果長公主沒有死,最有可能的去向是被平陽寨的人所救。」
「平陽寨?」
「就是去年在雲州一帶活動頻繁的叛軍,他們的大寨離長公主墜崖的山穀不遠。聽附近的山民所言,曾見平陽寨的人在那一帶山穀中活動——」
樂衍眸光一沉,問道:「你此行可曾見到雲州軍的大將軍趙嶽?」
桑涼道:「臣尚未到達雲州,所以也並沒有見到趙將軍。」
樂衍沉思了片刻,從案上取了紙筆:「孤這便修書一封由你親自帶給趙將軍,而你見到趙嶽之後就先留在雲州城暫時聽從趙嶽的指令行事,等確定找到長公主的下落之後你再迴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