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此刻樂瓔真的問他,也不好裝作不知,他一邊理著思路,一邊侃侃而談:「當今天下七國,從來沒有女子稱帝的舊製。如今長公主欲行此事,困難重重。可是也並非不能成功。」
「其一,天下萬民早已經習慣由男子繼承大統,突然換成女子,不論貴族還是平民,都必會不服。最好的最方便辦法便是先帝遺詔,把這件事情推給一個死人,任誰也無法反對與質疑。如果你父皇當初有留下遺詔讓你繼承王位,此事就好辦了。」他望向樂瓔:「長公主有遺詔嗎?」
樂瓔搖頭:「沒有。」
「如若偽造呢?」
樂瓔想了想,還是搖頭:「先帝遺詔便是立樂衍為燕王,此遺詔一式兩份,我和姬旬都有一份。父王已死三年,再偽造遺詔已經太遲了。」
衛遐道:「那事情就麻煩多了,不過,也不是沒辦法。自古帝王興立,最好的由頭便是讖緯所昭示。《易經》有雲:『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又有人說禹立夏朝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徵九州,諸侯國中,得九鼎者可得天下。如果長公主能命人尋到河圖洛書或者傳說中的九鼎,再命人造勢,或者可以讓燕國上下擁戴長公主。」
樂瓔皺眉:「河圖洛書,夏之九鼎都早失傳多年。你讓我去找這些玩意,能找到嗎?」
衛遐嘆息一聲:「那便隻有下策了。此策又或許可稱為『養望之術』,公主可以找一些陰陽家之方士,編造關於公主稱帝,天下大吉的讖緯預言。再流傳於燕國鄉裏。民眾最相信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一段時間後,他們便會認為長公主稱帝是天命所歸。」
樂瓔若有所思。這雖是下策,但著實是一條可行之策。
衛遐又道:「聽說前燕王臨終之前命長公主與丞相姬旬共同輔佐,長公主若要廢燕王,姬丞相必會反對,長公主若要成事,須得拔出姬丞相這顆眼中釘。此事倒也容易,姬旬為相多年,又豈無一點徇私枉法之事。長公主隻需用心調查,便有所得。」
「但還有一事是最難的。廢立君王,一般都是因為君王無道。如今燕王並無過失,長公主要行廢立之事,恐怕讓天下人側目。長公主若要名正言順,隻怕要用一些非常手段。隻是我聽說長公主與燕王情誼深厚,就不知道長公主是不是捨得下手了——」
樂瓔抬眼看著他,眼前之人一身白衣正襟危坐,看起來風光霽月,聲音亦是雲淡風輕,很難想像這人嘴裏說出來的全是這些陰謀詭道之事。
有那麽一個瞬間,她覺得並不是自己從姬雲秋手中救了他,讓他住進了長公主府。而是他千方百計、深謀遠慮地來到了自己身邊,來給自己說這麽一番話。
監國長公主與燕王失和,燕國必定陷入生亂。
共同輔政的長公主與丞相姬旬互相爭鬥,燕國必會無力對外征伐。
這個人真的會是自己忠心不二的臣屬嗎?還是他來到自己身邊,便是要鼓動自己做這樣的一件事。
可是,她心中很清楚。
想要成為燕國女帝的是她自己,並不是衛遐影響了她,或者說服了她。
方才也正是她向衛遐問策,而不是衛遐主動向她建言。甚至衛遐迴答她的問題的時候,還有一絲迷茫,似乎並不相信她會向他問這樣的問題,他顯然沒有準備好答案,一開始甚至有些慌亂,隻是後麵才理清思路,順著她給的方向給出意見。
包括到現在她也可以無視衛遐的這一番話,可是她知道她最終會聽從。野心的種子一旦被點燃,便隻會燎原。
她最後問道:「你說薑太後曾經有一名情人,那人是誰,你不會不知道吧。」
「當然。」衛遐迴答道。他站起身,拿起筆,伏在案上,在素箋上寫下了一個名字。
在長公主看不到的角度,公子遐的嘴角微微翹起。
沒有人能拒絕權力的誘惑,燕國的局勢果然一如他所料。
魚兒已經咬鉤,他需靜待收網的時刻。
當然,在這之前,還有一些別的事情需要完成,讓故事最終走向他想要的結果。
***
深夜。
燕國皇宮之中。
更漏聲遲,兩條比目魚翻著肚皮,浮在水麵之上,它們已經死了。生於鹹海的魚本來就不適合在淡水中生存,更何況它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燕王自然懶得再照管它們。
一名黑衣刺客趁著夜色,飛簷走壁翻過燕國宮廷精美的雕梁畫柱,探入燕王的寢宮。
刀光劃破暗夜,有人發出一聲悽厲的唿喊,接著便是無數人的唿嘯之聲。
「有刺客——」
「有刺客潛入皇宮——」
「護駕,來人,護駕啊——」
「保護太後——」
「刺客逃走了,快追啊——」
燕國王宮守衛森嚴,刺客一擊不中,隻好飛速離開。可是很快他的身後就跟了一大串的侍衛,一開始追蹤他的是王宮的守衛,在他逃出王宮之後,負責燕都治安的燕都衛也被驚動,一起加入了搜捕的行列。
黑色的人影行動迅疾,轉入一條暗巷,又拐了幾道彎,跳入長公主府的圍牆,消失在後院之中。
很快,長公主府就被王宮禁軍與燕都衛團團圍住,雖然並沒有人敢強行突入,但是這樣的響動也很快驚動了公主府中之人。<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其一,天下萬民早已經習慣由男子繼承大統,突然換成女子,不論貴族還是平民,都必會不服。最好的最方便辦法便是先帝遺詔,把這件事情推給一個死人,任誰也無法反對與質疑。如果你父皇當初有留下遺詔讓你繼承王位,此事就好辦了。」他望向樂瓔:「長公主有遺詔嗎?」
樂瓔搖頭:「沒有。」
「如若偽造呢?」
樂瓔想了想,還是搖頭:「先帝遺詔便是立樂衍為燕王,此遺詔一式兩份,我和姬旬都有一份。父王已死三年,再偽造遺詔已經太遲了。」
衛遐道:「那事情就麻煩多了,不過,也不是沒辦法。自古帝王興立,最好的由頭便是讖緯所昭示。《易經》有雲:『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又有人說禹立夏朝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徵九州,諸侯國中,得九鼎者可得天下。如果長公主能命人尋到河圖洛書或者傳說中的九鼎,再命人造勢,或者可以讓燕國上下擁戴長公主。」
樂瓔皺眉:「河圖洛書,夏之九鼎都早失傳多年。你讓我去找這些玩意,能找到嗎?」
衛遐嘆息一聲:「那便隻有下策了。此策又或許可稱為『養望之術』,公主可以找一些陰陽家之方士,編造關於公主稱帝,天下大吉的讖緯預言。再流傳於燕國鄉裏。民眾最相信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一段時間後,他們便會認為長公主稱帝是天命所歸。」
樂瓔若有所思。這雖是下策,但著實是一條可行之策。
衛遐又道:「聽說前燕王臨終之前命長公主與丞相姬旬共同輔佐,長公主若要廢燕王,姬丞相必會反對,長公主若要成事,須得拔出姬丞相這顆眼中釘。此事倒也容易,姬旬為相多年,又豈無一點徇私枉法之事。長公主隻需用心調查,便有所得。」
「但還有一事是最難的。廢立君王,一般都是因為君王無道。如今燕王並無過失,長公主要行廢立之事,恐怕讓天下人側目。長公主若要名正言順,隻怕要用一些非常手段。隻是我聽說長公主與燕王情誼深厚,就不知道長公主是不是捨得下手了——」
樂瓔抬眼看著他,眼前之人一身白衣正襟危坐,看起來風光霽月,聲音亦是雲淡風輕,很難想像這人嘴裏說出來的全是這些陰謀詭道之事。
有那麽一個瞬間,她覺得並不是自己從姬雲秋手中救了他,讓他住進了長公主府。而是他千方百計、深謀遠慮地來到了自己身邊,來給自己說這麽一番話。
監國長公主與燕王失和,燕國必定陷入生亂。
共同輔政的長公主與丞相姬旬互相爭鬥,燕國必會無力對外征伐。
這個人真的會是自己忠心不二的臣屬嗎?還是他來到自己身邊,便是要鼓動自己做這樣的一件事。
可是,她心中很清楚。
想要成為燕國女帝的是她自己,並不是衛遐影響了她,或者說服了她。
方才也正是她向衛遐問策,而不是衛遐主動向她建言。甚至衛遐迴答她的問題的時候,還有一絲迷茫,似乎並不相信她會向他問這樣的問題,他顯然沒有準備好答案,一開始甚至有些慌亂,隻是後麵才理清思路,順著她給的方向給出意見。
包括到現在她也可以無視衛遐的這一番話,可是她知道她最終會聽從。野心的種子一旦被點燃,便隻會燎原。
她最後問道:「你說薑太後曾經有一名情人,那人是誰,你不會不知道吧。」
「當然。」衛遐迴答道。他站起身,拿起筆,伏在案上,在素箋上寫下了一個名字。
在長公主看不到的角度,公子遐的嘴角微微翹起。
沒有人能拒絕權力的誘惑,燕國的局勢果然一如他所料。
魚兒已經咬鉤,他需靜待收網的時刻。
當然,在這之前,還有一些別的事情需要完成,讓故事最終走向他想要的結果。
***
深夜。
燕國皇宮之中。
更漏聲遲,兩條比目魚翻著肚皮,浮在水麵之上,它們已經死了。生於鹹海的魚本來就不適合在淡水中生存,更何況它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燕王自然懶得再照管它們。
一名黑衣刺客趁著夜色,飛簷走壁翻過燕國宮廷精美的雕梁畫柱,探入燕王的寢宮。
刀光劃破暗夜,有人發出一聲悽厲的唿喊,接著便是無數人的唿嘯之聲。
「有刺客——」
「有刺客潛入皇宮——」
「護駕,來人,護駕啊——」
「保護太後——」
「刺客逃走了,快追啊——」
燕國王宮守衛森嚴,刺客一擊不中,隻好飛速離開。可是很快他的身後就跟了一大串的侍衛,一開始追蹤他的是王宮的守衛,在他逃出王宮之後,負責燕都治安的燕都衛也被驚動,一起加入了搜捕的行列。
黑色的人影行動迅疾,轉入一條暗巷,又拐了幾道彎,跳入長公主府的圍牆,消失在後院之中。
很快,長公主府就被王宮禁軍與燕都衛團團圍住,雖然並沒有人敢強行突入,但是這樣的響動也很快驚動了公主府中之人。<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