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瓔搖頭道:「沒有,把門打開,我看看。」
守衛打開房門,又點燃燭火。隻見粗陋的小床上,衛遐和衣握著,手中還抓著一壇未喝完的酒,酒水傾灑在他的胸口,打濕了大半衣裳,而他恍若未覺,依然夢至沉酣。樂瓔將燭火舉得更近了些,隻見他艷若桃花的眼尾猶有一行洇下的淚痕,她下意識地向他的右手望去,她下午包紮傷口用的白絹依然好生生地裹在他的手上。
那雙手瑩白如玉、指節圓潤修長,樂瓔曾聽過這雙手彈出過世上最動聽的琴曲,此刻,她實難想像這雙手握劍的樣子。
也許是自己搞錯了,她想。
作者有話說:
作者os:奧斯卡影帝也沒有你會演。
第十二章
燕都衛搜尋了一夜,最終也沒有找到那個忽然出現又神秘消失的隱盟死士,樂瓔悻悻然,隻好讓他們加強燕都城守衛。
不過行館的守衛倒是撤迴了許多,樂瓔最終決定放秦國公子贏朱迴到秦國。雖然他看起來頭腦簡單、粗魯愚笨了些,但是最後選擇向樂瓔出賣了隱盟關鍵情報來換取自己的自由。隻要樂瓔將這個消息放出去,勢必會影響三國之間的合作。
果不其然,在秦國公子迴到鹹陽的第二天,秦國便選擇了撤軍,隻有趙衛盟軍已然在邊境線上堅守。不過樂瓔也不急得對付他們,過於寒冷的冬天並不適合燕軍作戰,更重要的是,燕都出了一件新的讓她頭疼的事。
白瑜自從成為衛衍的老師之後,每日便同師歆一起負責為燕王講學。燕王課業的重點也從儒學轉為法家之道。上次的事情,引起了樂瓔的警惕,有薑太後的影響,樂衍不會是個她可以隨意擺弄的少年君王,此時,再教授樂衍儒學已經不適用。
白瑜得了樂瓔暗中的吩咐,每日課堂之上便總是有意無意向樂衍講起樂瓔為政的一些舉措,比如十丁抽一,使用峻法,獎勵軍功,向外擴張。
這是樂瓔新的計劃,一年之後樂衍將會親政。不論她願不願意,都勢必要將手上的一部分權柄交還給樂衍。而在那之後,她想要做的事情若要繼續完成,勢必需要獲得樂衍的支持。樂衍雖然現在仍然信任她這個姐姐,但是帝王天生會有猜忌之心,將來會如何實在不好說。所以她需要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好好教導於他。法家權術之道,可以讓他更快的成為一個成熟的君主。讓他理解自己的姐姐所做的一切舉措,是為了讓他將來能擁有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這樣,他將來才會繼續支持她。
這天,白瑜照例授業,道:「『法自君出,言出法隨』,君王一言,萬夫莫不敢應。所以君王更應該謹慎自身言行,為萬法之表率。」
年輕的君王聽完之後,並沒有向從前那樣對自己的姐姐表示迷醉與崇拜,而是若有所思道:「先生說『法自君出,言出法隨』,如今我是燕國之君,是不是說明我之所言才是金科玉律,應該是姐姐應該聽從我,而不是我該聽從姐姐。」
白瑜道:「當然。但是如今王並未親政,長公主有監國之權。不過長公主本是王上之親姐,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王上而謀劃,王應該好好聽長公主的話,理解她的一片苦心……」
他還沒說完,便被樂衍打斷:「所以並非是『法自君出』,而是『權尊於法』;想要做到言出法隨,必須先掌握無上的威權。譬如姐姐如今監國,她就可以任意決定我的任何事情,我的老師是誰、我每天該學什麽,我將來應該做一個什麽樣的君主,都應該由她來規劃,是嗎?」
「既然是這樣,我又算什麽一國之君?」
白瑜啞口無言。
樂瓔聽到白瑜迴報的消息之後,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適得其反了。
世間所有君主天生便對權力迷醉、嚮往、渴望,而樂衍已經十五歲了。他十二歲的時候,能接受姐姐給自己安排的一切,等到十五歲的時候未必仍然願意。
當他學儒家仁義之道時,還可以壓製內心的天性。當他開始學法家權術之道時,他心中對權力的渴望便開始真正覺醒。
他比原計劃中,更早一年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可以想見的是,在薑太後的支持下,他會迫切地更早地想從自己手中拿迴屬於自己的權利,這對樂瓔而言並非不可接受。但還可能會出現更為糟糕的情況,權力天生具有排他性,她將來想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再獲得樂衍的支持。
後者,對她而言是絕對難以接受的事情。
三年之前,老燕王臨終之前,曾經拉著她的手道:「吾兒雄才大略,可惜生來卻是個女子。若為男子,孤必傳位於你。孤死之後,你以長公主身份監國。承吾之誌,興大燕,滅六國,使天下一統。若衍兒賢明,瓔兒可輔之,如若不然,可取而代之。」
她明白父皇的憂慮,在燕國北方有廣袤的國境線外,那是異族北戎的土地。燕國窮三代之人力物力,才終於將異族打退。可是這兩年她得知消息,草原上的部落門正重新發展壯大,將來有一天必會捲土重來。屆時,燕國便會有滅國的危險。所以,她在北方的鄰居南下之前,夯實自身的實力,才能保證燕國的未來。
她麵臨一個艱難的抉擇。第一個選擇是,繼續輔佐樂衍,盡量去彌合姐弟之間的矛盾。讓樂衍提前親政,將手中的大權早一點交出,彰顯自己並無不臣之心。若果樂衍能夠信任她,支持她,她的理想仍然有可能完成。可是如若不然,那便是將手中之刀親手交出去,將自己的後背完全交給他人。從此生死,都懸於他人之手。<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守衛打開房門,又點燃燭火。隻見粗陋的小床上,衛遐和衣握著,手中還抓著一壇未喝完的酒,酒水傾灑在他的胸口,打濕了大半衣裳,而他恍若未覺,依然夢至沉酣。樂瓔將燭火舉得更近了些,隻見他艷若桃花的眼尾猶有一行洇下的淚痕,她下意識地向他的右手望去,她下午包紮傷口用的白絹依然好生生地裹在他的手上。
那雙手瑩白如玉、指節圓潤修長,樂瓔曾聽過這雙手彈出過世上最動聽的琴曲,此刻,她實難想像這雙手握劍的樣子。
也許是自己搞錯了,她想。
作者有話說:
作者os:奧斯卡影帝也沒有你會演。
第十二章
燕都衛搜尋了一夜,最終也沒有找到那個忽然出現又神秘消失的隱盟死士,樂瓔悻悻然,隻好讓他們加強燕都城守衛。
不過行館的守衛倒是撤迴了許多,樂瓔最終決定放秦國公子贏朱迴到秦國。雖然他看起來頭腦簡單、粗魯愚笨了些,但是最後選擇向樂瓔出賣了隱盟關鍵情報來換取自己的自由。隻要樂瓔將這個消息放出去,勢必會影響三國之間的合作。
果不其然,在秦國公子迴到鹹陽的第二天,秦國便選擇了撤軍,隻有趙衛盟軍已然在邊境線上堅守。不過樂瓔也不急得對付他們,過於寒冷的冬天並不適合燕軍作戰,更重要的是,燕都出了一件新的讓她頭疼的事。
白瑜自從成為衛衍的老師之後,每日便同師歆一起負責為燕王講學。燕王課業的重點也從儒學轉為法家之道。上次的事情,引起了樂瓔的警惕,有薑太後的影響,樂衍不會是個她可以隨意擺弄的少年君王,此時,再教授樂衍儒學已經不適用。
白瑜得了樂瓔暗中的吩咐,每日課堂之上便總是有意無意向樂衍講起樂瓔為政的一些舉措,比如十丁抽一,使用峻法,獎勵軍功,向外擴張。
這是樂瓔新的計劃,一年之後樂衍將會親政。不論她願不願意,都勢必要將手上的一部分權柄交還給樂衍。而在那之後,她想要做的事情若要繼續完成,勢必需要獲得樂衍的支持。樂衍雖然現在仍然信任她這個姐姐,但是帝王天生會有猜忌之心,將來會如何實在不好說。所以她需要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好好教導於他。法家權術之道,可以讓他更快的成為一個成熟的君主。讓他理解自己的姐姐所做的一切舉措,是為了讓他將來能擁有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這樣,他將來才會繼續支持她。
這天,白瑜照例授業,道:「『法自君出,言出法隨』,君王一言,萬夫莫不敢應。所以君王更應該謹慎自身言行,為萬法之表率。」
年輕的君王聽完之後,並沒有向從前那樣對自己的姐姐表示迷醉與崇拜,而是若有所思道:「先生說『法自君出,言出法隨』,如今我是燕國之君,是不是說明我之所言才是金科玉律,應該是姐姐應該聽從我,而不是我該聽從姐姐。」
白瑜道:「當然。但是如今王並未親政,長公主有監國之權。不過長公主本是王上之親姐,所做一切都是為了王上而謀劃,王應該好好聽長公主的話,理解她的一片苦心……」
他還沒說完,便被樂衍打斷:「所以並非是『法自君出』,而是『權尊於法』;想要做到言出法隨,必須先掌握無上的威權。譬如姐姐如今監國,她就可以任意決定我的任何事情,我的老師是誰、我每天該學什麽,我將來應該做一個什麽樣的君主,都應該由她來規劃,是嗎?」
「既然是這樣,我又算什麽一國之君?」
白瑜啞口無言。
樂瓔聽到白瑜迴報的消息之後,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適得其反了。
世間所有君主天生便對權力迷醉、嚮往、渴望,而樂衍已經十五歲了。他十二歲的時候,能接受姐姐給自己安排的一切,等到十五歲的時候未必仍然願意。
當他學儒家仁義之道時,還可以壓製內心的天性。當他開始學法家權術之道時,他心中對權力的渴望便開始真正覺醒。
他比原計劃中,更早一年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可以想見的是,在薑太後的支持下,他會迫切地更早地想從自己手中拿迴屬於自己的權利,這對樂瓔而言並非不可接受。但還可能會出現更為糟糕的情況,權力天生具有排他性,她將來想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再獲得樂衍的支持。
後者,對她而言是絕對難以接受的事情。
三年之前,老燕王臨終之前,曾經拉著她的手道:「吾兒雄才大略,可惜生來卻是個女子。若為男子,孤必傳位於你。孤死之後,你以長公主身份監國。承吾之誌,興大燕,滅六國,使天下一統。若衍兒賢明,瓔兒可輔之,如若不然,可取而代之。」
她明白父皇的憂慮,在燕國北方有廣袤的國境線外,那是異族北戎的土地。燕國窮三代之人力物力,才終於將異族打退。可是這兩年她得知消息,草原上的部落門正重新發展壯大,將來有一天必會捲土重來。屆時,燕國便會有滅國的危險。所以,她在北方的鄰居南下之前,夯實自身的實力,才能保證燕國的未來。
她麵臨一個艱難的抉擇。第一個選擇是,繼續輔佐樂衍,盡量去彌合姐弟之間的矛盾。讓樂衍提前親政,將手中的大權早一點交出,彰顯自己並無不臣之心。若果樂衍能夠信任她,支持她,她的理想仍然有可能完成。可是如若不然,那便是將手中之刀親手交出去,將自己的後背完全交給他人。從此生死,都懸於他人之手。<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