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舟屹立於大地之上。


    前方是少林弟子參禪悟道的【達摩壁】,和【隱仙岩】、【仙人洞】一樣,是大夏重點遺跡保護單位。


    五湖四海來這裏悟道者,絡繹不絕。


    作為當紅名人,他走到哪裏,都是一堆人圍觀。


    他視若不見,專心觀摩眼前的岩壁。


    壁畫上。


    一位濃眉大眼,身披大紅袍的婆娑僧人時而閉目打坐,時而起身打拳,打的乃是基礎拳法《羅漢拳》。


    菩提達摩,並非是大夏人。


    陸沉舟修行有《羅漢功》、《金身功》、《明王身》三大佛門橫練,以及佛門秘法《菩提訣》,佛門底蘊,還在道門之上,撲麵而來的道蘊氣息,讓他瞬間悟道。


    幻境中。


    一位婆娑高種姓的僧侶翻山越嶺,如同苦行僧般丈量大地,一路向東,他想於大夏傳播和弘揚佛法。


    他於金陵和武帝聊佛法,又一葦渡江,北至神都,與高僧論佛,最終抵達少林寺,於達摩壁所在的石洞,兩腿曲盤,手作彌陀印,僧目下垂,五心向天,入定思考。


    思佛法,思武道,思古今……


    彼時,武道的上限,還是宗師,破五的呂祖尚未誕生,達摩祖師遊覽諸國,足跡遍布寰宇,其修為已經臻至宗師巔峰,距離第五境,也就一步之遙,他想破境。


    當然,熟讀曆史的陸沉舟知道,達摩失敗了。


    若是能成,他便能證得人間大阿羅漢果位。


    他準備好了,時代還沒有準備好。


    每一次破境都需要靠更多的武道家去衝擊天地間的無形束縛,積累更多的經驗教訓,達摩還差些天時地利。


    在嵩山入定九十載後,達摩出關,蒼老的他立於麵壁崖之巔,山風吹來,卷起身後那尊偉岸的羅漢虛影。


    此時的達摩,已經沒有初入大夏的銳氣。


    他更加智慧,深邃,通達明悟。


    達摩幽幽歎息,語氣複雜:


    “閉關九十載還是敗了,不出意外,五百年後,道門將有能人降世,破境飛升。本想為大夏禪宗開一座山,弘揚佛法,可惜,此間緣法不足,吾之智慧亦有限。”


    山腳下,無數僧人看到達摩出關,紛紛圍來。


    “達摩禪師也失敗了?”


    “婆娑之法,印證我道,行不通嗎?”


    “為何會這樣,自張天師開始,天下英雄,得道高人,嚐試入五境者,已經超兩掌之數,大道難求啊……”


    達摩望著悲傷的眾僧,說道:


    “時機未到,無需心生嗔念,我佛門禪宗,無論風雨,心如磐石,隻在瞬間,便能悟透萬千真理。”


    話語落下,達摩身上呈現天人五衰之相,衣服垢穢、頭上華萎、腋下汗流、身體臭穢、不樂本座……突破失敗,佛法劫果齊至,老僧麵色如鏡湖般不起波瀾。


    死亡於這等生而天人者來說,亦是新生,且達摩堅信,佛心和武道意誌能夠貫穿古今,永世長存。


    他的身形開始坍縮,瓦解,無漏金身般的橫練肌體化作飛灰,金色骨骼融化,在無形業火之中變成一顆圓潤的金燦燦丹丸,這是他的舍利子,是身心性命的濃縮。


    亦是他畢生智慧和武道造詣結晶。


    舍利子化作浮光,湧入山崖間,烙印其中,一幅幅畫麵開始自動浮現,穿越悠悠歲月,變成如今的達摩壁。


    高天之上。


    達摩氣魄凝聚的羅漢虛影還有一息尚存道:“佛在心中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悟透此理,方得解脫!”


    羅漢聲音振聾發聵。


    如醍醐灌頂,如當頭棒喝!


    最終,羅漢氣魄也融入達摩壁,徹底消散。


    唯有一句空穀傳響的聲音,經久不息。


    “常居寂滅相,智慧眾難過。


    獨超三界外,更不戀……娑婆。”


    達摩祖師,入道!


    畫麵暗下,又忽而亮起。


    居然還有……彩蛋。


    歲月悠悠千百載,此時已經是大都朝。


    達摩壁前,有一個白白胖胖,眼神智慧的小沙彌此刻眼眶微潤,他提著一桶水,一言不發的迴到了夥房。


    他似乎在達摩壁中,領悟到了什麽。


    哢嚓,幻境徹底破滅,寂靜無聲。


    縱已見過張天師,見過王子安、呂祖、張祖等絕世人物,第一次感受佛門大能道蘊的陸沉舟依舊震撼。


    “五百年後,呂祖證道。”


    陸沉舟算了算時間,還真是的。


    達摩祖師,果真是生而天人之姿。


    連未來五百年的事情,都看到了?


    忽然間。


    陸沉舟想到初入龍虎山時,陳淵說的一句話。


    “這等生而天人,修為達到時代頂點者,能夠看到的天地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看的更遠,因為他們已經站在了最高峰,除了高邈天心,無人可阻擋他們的視線。”


    或許,這就是大能們預知未來的緣由。


    “當今絕巔,萬世仙他們,又看到什麽了呢?”


    陸沉舟心中遐想。


    沙沙沙……武道樹又開始成長。


    很快,便來到五丈五尺高。


    這絲佛門道蘊,成為打破拳理第四境壁障的最後一擊,武道內景地嗡嗡顫抖,陸沉舟的心神開始蛻變。


    他的氣勢和氣質,由內而外的改變著。


    他心有所感,打起《天命玄虎拳》。


    達摩壁下,眾人圍觀著。“快看,龍城首席又開始打拳了。”


    “莫非達摩祖師也要顯聖?”


    “不至於吧……”


    忽然間,一道身影信步走來,步步生蓮,這是一位白眉老僧,肌體摩擦間,有龍象吟嘯之聲,如同洪鍾。


    在其旁邊,還有兩位僧人。


    一位身著白衣,麵容俊秀,身形修長,肌體如同一塊完美無瑕的金色璞玉,唿吸間,有金雷於虛空亂竄。


    另一位身穿黑衣,容貌陽剛,眸若大蟲,身材魁梧似佛塔,寬厚渾圓的雙臂抱在胸口,好似金剛羅漢在世。


    三人一到場,其餘學生紛紛行禮。


    “見過定遠前輩。”


    這三僧,都是武道界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托天頭陀望著沉浸打拳的陸沉舟,心道:


    “阿彌陀佛,此子果真與我佛有緣。”


    陸沉舟引動張祖顯聖的事,他選擇性遺忘。


    真定和明心,則是想起年輕的自己。


    他們第一次於達摩壁前悟道,也收獲頗豐。


    看樣子,這位龍城首席,同樣如此。


    明心的腦海,響起來陳九的話。


    “老友,我這學生,兩年便練成金身功,是不可多得的佛門橫練奇才,《菩提訣》的事情,勞煩你費心了。”


    當初陳九找他,討要秘法。


    明心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了。


    一是為了老友,二也是看好陸沉舟。


    師父說:此子佛緣深厚,未來必是佛門大能,古往今來,七大桎梏的開創者,皆是道門,我佛門能否第一個打破第八桎梏,亦或者第九桎梏……就看這些後輩了。


    時間流逝。


    陸沉舟沉浸在拳法世界中,籠罩在他眼前的迷霧散去,迷霧之後,他看到了一尊尊如仙似神的大能:


    道無窮盡張天師。


    浩然正氣王子安。


    煉製金丹葛仙翁。


    斬妖除魔呂純陽。


    語斷千年張祖師。


    不戀婆娑的達摩。


    不,不隻是這些人……


    心神中,有操場上教自己習武的師如玉,有姬玄通,洪福,於正,李鬼,擎天蒼,陳九,王仙,王校長……


    一位位傳道受業的恩師身影都在雲端演法。


    拳理前四境:


    象其形,學其勢,通其神,明其理。


    拳理第五境,悟其意!


    這一境界,已經不拘泥於拳法的表象和道理,更要體悟其背後的深刻意境,如同看一副山水潑墨寫意畫,看的不是表象,是唯有大夏人的血脈才能理解的畫家意境。


    繪畫,詩歌等藝術如此。


    拳理,亦如此。


    這也是為何,明知道大夏武道最強,但是大多數格鬥家和心靈修行者,並不會特意深入研究大夏武道。


    若是不能祖祖輩輩生於這裏,從小耳濡目染大夏文化,縱然是拳法打的再嫻熟,也沒辦法領悟意境。


    大夏武道,適合大夏人體質的道路。


    它兼收並蓄,容納三教精華,自成一派!


    內景地中,陸沉舟的拳法越來越縹緲,身邊的玄虎氣魄已經和他合二為一,人虎之間,再無絲毫隔閡區分。


    他就是虎,虎就是他。


    他的意境,自虎形孕育而出,卻超脫於虎形。


    他的意境,繼往聖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如同他生日時許下的那三個樸素的願望:


    武道有成。


    親友平安。


    人間太平!


    他的腦海裏,傳來張祖的那聲質問:


    “你有成為辟道者的覺悟嗎?”


    見過佛道先賢,見過諸多大能為打破桎梏前赴後繼,如飛蛾撲火般的壯烈一幕後,陸沉舟心中可以肯定:


    “我準備好了。


    此生但求武道,雖九死而不悔!”


    拳理五境後,內心領悟的虛無縹緲之拳理意境會以某種具象的方式,映照於內景地中。未來抵達宗師境界後,意境更是能夠從【內景】映照至【外境】,改變現實。


    大多數虎形拳修行者,意境或多或少都和虎有關,陸沉舟望向內景地,武道高峰下,卻是一棵參天巨樹。


    它像是武道樹,但又不完全一樣。


    它遠比武道樹高大,葉片繁茂,好似世界樹。


    它枝葉並不顯示武學,就是普通的樹。


    它如同巨人,頂天立地,睥睨寰宇。


    它貫穿古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我的意境,是……樹。”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吾有一樹,繼往開來。


    其名為:


    武道!


    (今日萬字送上,月中了,求月票!)


    求月票求訂閱求推薦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隸並收藏武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