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訣》,佛門之秘法。


    《拂塵氣》,道門之秘法。


    兩者各有特點,效果差不多。


    一個側重於“不沾”,一個側重於“清掃”。


    擎天蒼介紹完後,問道:


    “你想學哪種秘法?”


    陸沉舟思索片刻,道:


    “《菩提訣》吧。”


    他倒是都想選,奈何時間精力有限。


    師如玉忽然道:


    “聽起來《拂塵氣》是道門之法,更飄逸出塵。”


    姬玄燕也點頭讚同道:


    “我也感覺,說不定練成後,師弟的氣質和那些天生道子般飄飄如仙,不惹凡塵……一定很招女人喜歡。”


    姬玄通說道:


    “你們不懂,沉舟是有佛緣之人,否則那《羅漢功》和《金身功》是很難在這麽短時間內,取得大成就的。我懷疑,沉舟是【天生佛子】,這也是武骨道胎的一種。”


    老姬這話,雖有吹牛成分,不過也說對了。


    陸沉舟也想學《拂塵氣》,奈何他沒有一丁點道門武學的底子,作為真功秘法,學起來必然十分費勁。


    但佛門底子,他還是不錯的。


    最起碼,《羅漢功》的【佛慧】特效總該有些用。他如今最缺的就是時間,自然是怎麽簡單高效怎麽來。


    擎天蒼道:


    “嗯,《菩提訣》的確相對適合你,佛門武學,一法通,萬法明,有些佛門底子,總歸是好的……”


    陸沉舟問:


    “師祖,這種秘法,我該找誰學?”


    擎天蒼想來想去,拋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宗師。


    這分校會《菩提訣》的,隻有一個人。


    他無奈笑道:


    “陳九……”


    陸沉舟愕然道:


    “好吧,我改天問問陳老師。”


    陳九,咋啥都會啊。


    ……


    翌日,4月14日。


    陸沉舟在家練習《五虎掌》。


    這門武學,雖是拳腳功夫,但一招一式,都接近於刀法,以手做刀,撩、砍、抹、跺、劈、崩、勾、掛……


    大開大合,力劈華山。


    陸沉舟以木樁作為假想敵,閃耀著黑光的手掌橫斬而去,這一下,已然有幾分刀法之形,勢如鐵索攔江!


    嗖!


    伴隨著木樁斷裂,陸沉舟變幻右手鑽天而起,上撩斬擊,無形勁風撕裂虛空,讓天花板上的吊燈來迴晃動。


    五虎掌·破空擊!


    而後,掌刀達到氣勢巔峰後,又不斷下沉,恍如神龍撥雲,猛虎跳山,氣流被分開,朝著兩邊蕩開漣漪。地麵上的秘籍無風自動,沙沙作響,煙塵形成中分之勢。


    陸沉舟的腦海之中,不斷迴放著那日與歐陽青的戰鬥,不知不覺間,武道樹上,某片葉子光華閃爍。


    【福至心靈,事半功倍!】


    【五虎掌:熟練(24%)→熟練(30%)】


    ……


    【五虎掌:熟練(96%)→精通(1%)】


    ……


    【五虎掌:精通(99%)→小成(1%)】


    葉子光芒黯淡,陸沉舟也打完了今日拳法課。


    “《五虎掌》小成……”


    福至心靈一旦出現,練習這種三流拳法,當真是降維打擊,連破數境,如此一來,月底便能凝練新的神種。


    “這《五虎掌》不愧是《五虎斷生刀》的前置武學,明明練的是拳法,但感覺我刀法的造詣卻在提升。”


    象形拳有拳理六境,刀法劍法槍法等兵擊武學也有,隻不過它們的拳理,和象形拳的不太一樣,有所區別。


    拿劍法舉例,劍理六境,分別是:


    劍形,劍勢,劍意,劍理,劍骨,劍心!


    刀法,也是這六境,稱唿換成刀便是,領悟兵擊武學之意,同樣有希望溝通天心印記,和先賢遙相唿應。


    “可惜啊,《白虎破軍槍》沒有前置武學,否則定然先學個三流的虎形槍法,看來我的槍神之路,還得等一段時間,最起碼,也得等天命玄虎晉升四階神種。”


    陸沉舟看了看《金身功》的葉子。


    “快大成了……希望明年初能夠圓滿。”


    如果能做到,那就是兩年多將金身功練成。


    按照陳九的說法,如果真是這樣,那陸沉舟的橫練天賦,比路放還厲害,而路放,已經是江南第一橫練!


    叮鈴鈴——李鬼的來電顯示。


    陸沉舟接通電話。


    “老師,怎麽了?”


    這些日子,因為陸沉舟隻練天樁和內功,李鬼也算是從中解放,除了偶爾來指點一下內功修行,很少上課。


    不過他心中還掛念著陸沉舟的真功修行。


    李鬼問道:


    “沉舟,你也晉升武道家一段時間了,雖然前期可以用普通武學過渡……不過普通武學和真功拳法,威力差距巨大,你有時間的話,趕緊練練《虎嘯山河拳》,將拳理領悟的差不多了,便來我這裏學習《虎鎮山河拳》。”


    李鬼發現,陸沉舟好像一點也不急。


    他作為老師,從負責的角度,肯定要督促的。


    陸沉舟想了想,道:


    “老師,我明白。不過我最近在專研幾門普通武學,我有預感,若是將其練成,我的拳理境界,或許還能更進一步,甚至抵達第四境【明其理】,也不是沒可能。


    等我拳理破境,我想試試能否用我的感悟和所學的虎形造詣,創造出一部真功級拳法出來作為對敵手段。”


    李鬼沉默片刻,說道:


    “額……沉舟,明其理是可以創造真功武學。但有兩點,我要提前和你說明。首先,明其理能夠創造的,也隻是下乘真功。而且這隻是最基礎的條件,不是全部。


    每一門完全稱得上【獨創性】的全新真功,無不需要消耗無數心血,以及異於常人的悟性,還有某種時來天地皆同力的冥冥中的氣運,這種真功,叫做【根本真功】。


    就拿虎形派係來和你舉例吧。


    古往今來誕生的武道家不少吧?百形之中,虎形雖然頂級強者少,但武道家的基數,是毫無爭議的第一。


    可截至目前,算上其他學校,天下虎形武學,存世的上中下三乘【根本真功】也不過十八部,號稱【十八部真虎】,龍形更是隻有八部,便是所謂的【天龍八部】。


    鳳形七部,俗稱【真鳳七法】。


    一些冷門象形派係,【根本真功】隻有一兩部。所以很多派係,連個武道大師都沒有,因為根本真功太弱。


    至於【根本神功】,我虎形隻有三部。


    不光真功神功如此,普通武學也是此理,你前期之所以學普通武學感覺對拳理提升快,是因為你是一張白紙,你掌握的武學太少,可一旦把虎形的那些根本武學多掌握幾部,你就會逐漸發現,其他武學似乎都大差不差,甚至隻是同樣套路技巧的不同排列,就會覺得索然無味。


    故而一般的天驕,都是宗師後,再反過來去觀摩本派係的普通武學,遍盡萬法,從中慢慢尋找不同武道家加入其中的個人智慧,如同沙裏淘金,一點點的積累起來。


    為什麽都說“一法通,萬法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每一個拳脈和派係的根本武學,就那幾部。其他萬法,很多都是在其基礎上衍生和變化而來,相差不大。


    我龍城號稱【真功千卷】,其實是為了好聽,把一些武道家略微加了點獨創東西的武學,都算入其中了。


    哪有那麽多能夠開辟和創造真功的絕世之才?能夠創造根本真功的,在舊時,都是大勢力的辟道祖師!這些人悟性生如天人,拳理通達古今,太少了,現在也不多。


    當然,你若是有其他考量,認為自己的沒錯,堅信自己的道路就行了,我雖是老師,也不是完全了解你。”


    李鬼的話,十分委婉。


    每個天驕,都有傲氣。


    天驕都不是傻子,這樣做,肯定有其考量。


    他雖是老師,也隻能給出建議。


    陸沉舟心中很感動,道:


    “老師,您放心,我相信自己。”


    老師說的都對。


    但老師理解錯他的意思了。


    他一個初出茅廬的武道家,哪敢開辟根本真功,根本普通武學都不敢。他隻是想融會貫通,做“搬運工”,也就是老師所說的,加點“創新性”就自稱獨創的真功。


    搬運工也很難的,能夠給真功武學融入點新東西,沒有厚重的武學底蘊是不行的。所以他才要繼續學普通武學,直至將虎形根本武學掌握,套路過於重複便停止。


    按照武道樹的說法,根本武學掌握後,其他重複性和些許獨創的武學,已經沒辦法再領悟新的神種了。


    那陸沉舟,也就沒有必要繼續死磕。


    換做其他人,創造非根本真功也很難。但陸沉舟有武道樹,神種足夠,且拳理達到第四境,他必能成功!


    見陸沉舟語氣如此堅定,李鬼笑道:


    “好,我相信你,就按照自己的路走即可。”


    ……


    練功房。


    激情四射的排打結束。


    陳九打量著陸沉舟愈發完美的橫練之軀。


    片刻後,他收迴目光。


    “厲害……快大成了,三年內圓滿板上釘釘,要是順利的話,兩年也有可能,你當真是不斷刷新我認知。”


    “老師過獎了,學生有一事……”


    “說。”


    “我聽聞老師會一門秘法,名為《菩提訣》,可以防止氣息汙染,由此躲避一些敵人的氣息追蹤之法。”


    “沒錯,我曾在嵩山武大交流很多年,也算是半個少林弟子,故而掌握的佛門武學不少……不過《菩提訣》屬於真功級秘法,亦是少林秘傳武學,我能掌握是因為交流生身份,未經校宗師委員會批準,我不能私自傳授。”


    “我明白了。”


    “你今天先迴去,我打電話問一下嵩山武大的朋友,幫你去宗師委員會問問,看看能否通融一番。”


    “那就麻煩老師了,該有的代價我會支付。”


    離開陳九家,陸沉舟麵色如常。


    這種秘法,能學最好。


    不能學……那就試試道門。


    練功房內,陳九獨自沉吟道:“這小子怎麽忽然要學這種偏門的秘法?莫非是在龍虎山被人給欺負了?”


    夫人抱著孩子,憂慮道:


    “興許是被邪教徒給盯上了。”


    陳九心中緊促,說道:


    “那我得抓緊和嵩山聯係,沉舟如今是武道家了,學校的保護力度小了,出門在外的安全是個問題。這《菩提訣》的確是好東西,搭配上李鬼傳授的《虎魔太歲功》,等沉舟練成後,縱然是麵對虛王,亦能輕鬆保命。”


    夫人問道:


    “你是要和明心禪師聯係嗎?”


    陳九苦笑道:


    “是啊……不然我找誰。”


    夫人沉思片刻,道:


    “好吧,不過宗師的人情,可有些難還啊……更何況,這還不是普通宗師,是內外兼修的雷金剛·明心。”


    橫練界,一直有種說法,叫做【北金剛,南路放】,指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嵩山武大的雷金剛·明心。


    另一個,則是江南武大的鬼首惡虎·路放。


    這二人都是年紀輕輕,便內外兼修成就武道大師,雷金剛在前些年順利晉升武道宗師,成為橫練宗師,至於路放,雖然沒有公開消息傳出,但夫人也從陳九這邊得知,路放在去年也宗師了,這二人,可謂是隔空爭鋒。


    雷金剛的橫練,主修佛門硬氣功。路放較為駁雜,有佛門,有西方格鬥術,不過主修的,乃武當硬氣功。


    所以夫人才會有些顧慮。


    丈夫要找的,可不是一般人。


    這個人情,可不輕啊。


    陳九道:


    “希望明心看在我們當初一起玩泥巴的份上,幫一下吧……沉舟是武道天驕,這個人情,他未來去還!”


    夫人捂嘴笑道:


    “也行,先把這人情欠著。”


    ……


    翌日。


    今天是嵩山武大每周一次的宗師例行會議,一位位氣息浩瀚,或長眉長須,或麵白無須的僧人端坐於此。


    主持本次會議的,正是大宗師,托天頭陀。


    一件件重大事項被討論完畢,臨近結束之際,一位看起來不過四十多歲的年輕白袍僧人站起身來,輕聲道:


    “師父,弟子還有一事。”


    托天頭陀望著白袍僧人,微微一笑。


    “何事?”


    白袍僧正是明心禪師,本名為李七。


    他是陳九的發小,二人小時候關係極好。但隨著他天賦展露,修行破境迅猛,很快晉升了宗師,修為差距一大,便有種無形隔閡,明心禪師對此也無能為力。實力如同天塹,總會不自覺的隔開親人,朋友,難以避免。


    明心道:


    “我有一蘇城龍武朋友,想申請傳授《菩提訣》的權限,將這門秘法傳給其學生……龍城首席陸沉舟。”


    聽聞此事,托天頭陀看了一圈其他宗師,笑道:


    “大家覺得如何?我認為沒問題。”


    若是其他人,托天頭陀還要考慮一下,既然是那日黃山見到的小夥子,那沒問題了。這位大宗師後來聽說陸沉舟的《十八羅漢金身功》進境比路放還快,高興壞了。


    他就知道,此子與佛門有緣!


    老和尚天生佛子,看慧根的眼光,很準!


    見大宗師都同意,大多數宗師附和道:


    “我們也覺得可以。”


    “同意。”


    但也有宗師小心翼翼道:


    “前輩,這秘法畢竟是真功層次……若是隨意外傳給其他學校,還是龍城首席,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托天頭陀道:


    “佛渡眾生,若是那龍城首席真能將《菩提訣》練成,就說明其有佛緣,有慧根,無論他在哪裏,未來都將是我佛門的有緣人……沒必要有如此多門戶之見。”


    那宗師見狀,也笑道:


    “多謝大宗師點撥,我悟了……我也沒意見。”


    ……


    晚上。


    陸沉舟照常來到陳九家訓練。


    排打完畢後,陳九道:


    “你不是想要學《菩提訣》嗎?我幫你問過嵩山武大了,沒問題……不過此事我是請托雷金剛宗師辦的,你日後若是遇見了人家,可以當麵感謝一番,還個人情。”


    “雷金剛·明心禪師?”


    “是的,他是托天頭陀的真傳弟子。”


    “好,學生明白,這學習費用多少?”


    “嵩山不要費用,我也不要,我隻負責帶你入門,這門秘法練法不難,你平日裏自行練習即可。但精神和氣機類修行秘法,普遍易學難精,大夏武道是精氣神同修,不像婆娑那樣專精於心靈,前期學起來,肯定費勁。”


    “多謝老師,我有心理準備。”


    陳九正色道:


    “這秘法修行的是虛無縹緲的【菩提妙樹氣】,本質上,就是讓你掌控自己散發的氣息氣機,練成後,不僅可以不沾惹陰邪之氣,躲避一些低階邪法追蹤,還能讓你學會類似於龜息的本領,靜如老龜,收斂氣勢,可更好的隱匿行蹤,非高出你境界太多者,若是不仔細感知,很難發現你,故而也是保命亦或者暗殺之法,妙用無窮。”


    陸沉舟聽聞,心中一喜。


    這門秘法,完全就是他想要的。


    日後行走在外,安全性大大提升。


    陳九道:


    “《菩提訣》秘法,一共隻有四層,分別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四層,層層遞進,練到第四層,你便能身若菩提,氣若明鏡,不沾因果,不惹塵埃,跳出事外!”


    “老師練成了嗎?”


    “我如今還在第二層。”


    “看來秘法的確難。”


    “是的……不過主要也是我在校內教書,很少出門,自然難惹因果塵埃,對這門秘法的需求不大。你初入武道家,經常需要外出磨練,可以先練完一層,成就【小菩提身】,如果隻是應付武道家級別的敵人,夠用了。”


    求月票求訂閱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隸並收藏武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