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沉點頭,「明日出發。近來風雪肆虐,官道也並非一路順暢,我會再多撥兩名衙役跟隨你一同前去,好有個照應。」


    翌日,周沉站在已經沒過腳腕的雪中送走了孫亮和兩名衙役,他自己又在溫若雲的催促下,打馬往吏部府廨而去。


    雍州城北,巍峨的鶴歸山脈高聳入雲,隻留出幾叢波瀾山巔,上頭早已蓋滿了雪。


    作者有話說:


    逮著一條魚往死裏薅~


    第21章 蜜汁豬肉脯


    解狀一事讓閑了沒半月的京兆府又重新迴歸忙碌,周沉幾乎每日都要和溫若雲一同跑一趟吏部,來迴確認各方信息。


    衙役們更是連暖熱板凳麵兒的機會都沒有,他們要跟著解狀提供的身份信息,麵見考生,並且一一核對清楚。


    最麻煩的是畫像,為了防止考生作弊聘人替考,所以記錄畫像是核對解狀最重要的一步。


    可畫一幅畫像,少說也得半個時辰。若是碰上考生紮堆的時候,總能將京兆府圍得水泄不通。


    最慘的還要數去找勛貴家裏的紈絝錄畫像的。這些公子郎君通常是不願屈尊降貴,自己前往京兆府的。這時就需派出衙役上門核對,其中的麻煩不勝枚舉。


    比起冬節護駕時單純的體力活,勞心費神多了。


    由曹功參軍溫若雲帶頭,大半個京兆府都染上了一臉愁容。


    吟風也沒能例外。


    衙役們一旦操勞起來,總有耽誤飯點的。


    許多人隻得拜託吟風多做些胡餅一類的幹糧,好方便他們帶著隨時拿出來充飢。


    靠著吃胡餅充飢的衙役一旦多起來,公廚小院就會變得冷冷清清。就連經驗豐富的李策也會拿捏不住食量,總是一天多了、一天少了。


    一連做了幾天胡餅,吟風揉麵揉到胳膊抽筋,滿臉愁色的她決定做點新鮮的東西。


    既方便攜帶,又方便食用。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美味並不多,但蜜汁豬肉脯絕對是這個苛刻前提下最好吃的東西。


    說幹就幹,吟風拋下胡餅,去西市挑了兩塊上等前胛肉,還多付了五文錢,讓肉攤老闆幫忙剁成了肉泥。


    她往肉泥裏依次放入去腥的黃酒和增香的豉汁,再碼入鹽和糖飴作為底味。


    調好味道的肉泥還需壓成薄片,再放入烤爐中,烤製時要隨火候翻動。等到豬肉變色後,再刷上蜂蜜水和白芝麻。


    等到豬肉表麵被琥珀似的蜜汁均勻包裹,便是成功出爐的信號。


    既然已經支起了烤爐,吟風又不厭其煩地嚐試做起了餅幹。


    大梁雍州幾乎沒有牧民,牛乳尚且是個稀罕東西。黃油、奶酪一類的牛奶附屬品自然也做不出來。


    吟風製作這些小餅幹所用的油都是她自己煉的豬油膏,風味不輸黃油分毫。


    除了她前些日子做過的桃酥小餅幹,這次她又新做出了香蔥和果脯口味的。


    甜鹹齊備,任君采頡。


    她忙碌許久,生生將公廚小院變作了零食鋪子。


    再給衙役們分發胡餅時,她便會用油紙包著豬肉脯和小餅幹一起遞過去。


    豬肉脯做好,沒出半日,便火爆起來。


    帶著它出門的衙役們也就隻是一時好奇新奇的吃食,才嚐了一角便已停不住口。


    豬肉脯的滋味甜中帶鹹,兩相中和,將豐盈油潤的肉香長久留在了舌尖。


    太香了!


    還沒到錄畫像的考生家中,這豬肉脯便已吃光,還欲再吃,就隻得寄希望於第二日了。


    周沉和溫若雲去吏部商討公事時,吟風也給他們各裝了一份豬肉脯。


    他們二人近來與吏部走得很近,偶爾幾頓飯也能順勢在吏部公廚解決,倒也不似手底下奔波的衙役們,需要依靠吃幹糧才能充飢。


    但……豬肉脯這樣的零食,應該沒有人能拒絕吧?


    周沉手裏拿著的蜜汁豬肉脯正在因為手心的溫度漸漸融化,黏膩的蜂蜜即將透過油紙,周沉皺起眉頭,順手遞給了溫若雲。


    這一幕,恰好被還沒走遠的吟風看見。


    如果生氣可以具象化,吟風此刻的頭髮一定是在熊熊燃燒之中。


    而那溫若雲,來自儒學世家,平日裏本就最喜歡搞繁文縟節的那一套。他接過周沉順手遞來的豬肉脯時,明明已經聞到了油紙裏斷續的香味,但還是極為克製地挺直身板。


    到最後,也不過是便宜了駕馬的車夫,輕輕鬆鬆擁有了三份豬肉脯。


    吟風咬著嘴唇,默默記仇。


    *


    臘月十五,旬假。


    自打從現世來到大梁雍州,吟風就沒怎麽放鬆過,每日不是守著灶台,就是守著烤爐。


    適逢假日,她特意空出時間,舒舒服服地洗了熱水澡,一覺睡到日上三竿,又在被窩裏抻了十來個懶腰,把渾身緊繃的肌肉都消解開,才遲遲起床。


    臨近正午時分,她悠閑地喝完茶湯,收拾好裝扮,打算去東市見見世麵。


    大梁雍州的地界裏,有東貴西富的說法。


    與西市的繁榮不同,東邊多是朝中貴人所居之地,人間煙火在東市裏並不吃香。


    這邊多是飲金饌玉的奢靡菜式,再佐以附庸風雅的菜名。


    譬如一鍋鮮燉鱖魚湯,菜譜上非寫作「春風三月初」,店小二神采奕奕,說的是他家的鱖魚湯的滋味,喝了能讓人錯覺是春風拂麵的三月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京兆府小廚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雀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雀知並收藏京兆府小廚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