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對立夏雖也還算和藹,但立夏在滅絕心目中的地位是拍馬都比不上紀曉芙的。
她讓立夏把她知道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她,那書上隻寫了武林之事,並未有寫朝廷,周芷若不禁有點安慰,好在立夏還不算真的沒腦子。隻年紀太小,這般行事在朝廷那些老奸巨猾的人眼裏,也屬粗陋了。
於是立夏便從當年屠刀與倚天劍的由來開始講起,到謝遜的滅門慘案,再到張翠山和殷素素之死,再再到現在峨眉聯繫六大派攻打明教……反正壞事都是朝廷幹的,成昆是朝廷走狗,楊逍氣死孤鴻子也跟成昆有關。
立夏不想滅絕死,但滅絕活了勢必要滅了明教,張無忌定是要護著明教的,那虛無說過張無忌決不能死。
所以壞事都必須是朝廷幹的。
立夏也了解滅絕,師父雖恨明教,卻也是非分明,要是真的知道了「罪魁禍首」是誰,還是會放過明教一馬的。
隻不過楊逍還是滅絕仇人之一罷了。
他本就氣死了孤鴻子,滅絕報仇分屬應該,那有些純善的張無忌也說不出什麽來。
是的,立夏並不厭惡張無忌,她甚至覺得這人不錯,少有人會有如此忠義之心,怪道他是天命之子。
至於三心二意,男人不都是如此?
她還記得在虛無中的第二世,那什麽鎮南王爺,勾搭了「敏兒」又丟下。
一個雲英未嫁的姑娘有了孩子,外人怎麽看她?這與逼著她去死有何不同?
這一世沒見過麵的紀曉芙師姐,那楊逍早不念舊晚不念舊,等人死了孩子去找了再念舊情?
還有那宋青書,都二十七八了,不懂無媒苟合視為私奔的道理嗎?他要是早早秉明張三豐張真人,憑著武當與峨眉的交情,還有眾人都說宋青書是武當掌門繼承人的身份,以及他那還算不錯的名聲,師父未必不會應允。
不然紀師姐與殷六俠那婚約哪裏來的?
他沒請示長輩,打得不過是想讓芷若師姐看上他,私定終身過後再請示的主意罷了,當誰看不出來似的。他憑什麽定會認為師姐能看上他?連表明心意都沒明示過,就往峨眉女寢偷窺,鼠膽匪類。
癡心女子負心漢,這麽一比較,張無忌可比那些口裏說著愛竟是做些齷齪事的偽君子好得不知道哪去。
至少他還知道戀慕一人當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為正經婚約。
立夏日日跟在周芷若身邊,頗覺得誰都配不上她芷若師姐,若是矬子裏拔大個,天命之子張無忌還勉強夠得上。
她不能殺張無忌,想分薄他的氣運就隻能把他該做的事情都做了。
還有他所得到的武功。
——
【崑崙山,朱武連環莊】
「你確定是這裏?」男裝的周芷若掰了塊幹糧遞給立夏。
坐在地上,穿得厚厚的立夏接過來,又喝了一口水:「那路人不是說隻這裏有萬丈山崖麽?大約是的吧。」
周芷若無奈地看了她一眼,抬頭望了望天色,又估算了一下時辰:「再趕一段路,這林子深深密密,天黑前得找個地方停歇。」說完,想起什麽似的道:「師父那邊大約看到或聽到消息了,沿途過來時都沒有再看到六大門派的弟子,不知是停下了,還是打算等人到齊再一起上光明頂。」
「朝廷那邊大約也知道了,」立夏直嘆氣:「不曉得那汝陽王府的郡主還會不會密謀些什麽。」
她這麽一說,周芷若也有些擔憂。
這幾個月兩人已經盡力,通過乞丐,食肆,書店,茶館,客棧,各個地方散播立夏所寫的消息,有人問起,就說是從別的地方聽來的。周芷若也通過峨眉的獨特聯繫方式,把這「傳聞中的密信」給了滅絕她們,還有其他六大門派的弟子。散播的人多,朝廷就算是抓也抓不過來,這些可是江湖中事,朝廷也沒有理由亂抓人。
不管這些事是真是假,總要給六大派和明教查探的時間,這樣自然就打不起來了。
人多心齊,沒有損兵折將,想必趙敏也沒那個把握能一己之力圍剿六大派或明教。
隻是少林不信成昆就是潛伏多年的門派中人,不論是其他門派還是明教都想要成昆本人出來對峙,爭論還是有一番爭論的。
這也給了立夏和周芷若提前上崑崙山的時間。
立夏說,她祖上先輩有些遺物還在這裏,她想臨死前拿出來,這也是她父親告訴她的。
周芷若雖有些懷疑,哪個父親會把一疊像書一樣厚的信件託付給人,可立夏這麽說,她找不到哪裏不對的理由。
立夏還說,她隻從信件上看到了父親的描述,在一處萬丈深淵中有一個大大的平台,平台裏有一個僅供給小孩子能來去的孔洞,空洞中有一座山穀,四季如春,這便是她祖上隱居的地方。
周芷若聽了更加懷疑:「那洞口隻有小孩子能來去,如何藏得下一個家族?」
立夏淡定道:「祖上都會縮骨功,成人可縮至頑童大小,這才是那山穀一直存在至今的緣由。」
周芷若:「……」真不是被騙了嗎?
立夏:「我一個峨眉小徒,有什麽值得騙的?」
就算是魔教為了拖延六大派,也不至於騙一個小弟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罷?
這倒是真的。
周芷若說信也信,說不信也不太信地帶好了一麻袋的繩子和幹糧,兩個人打聽了地方,順著密林深處走去。
她讓立夏把她知道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她,那書上隻寫了武林之事,並未有寫朝廷,周芷若不禁有點安慰,好在立夏還不算真的沒腦子。隻年紀太小,這般行事在朝廷那些老奸巨猾的人眼裏,也屬粗陋了。
於是立夏便從當年屠刀與倚天劍的由來開始講起,到謝遜的滅門慘案,再到張翠山和殷素素之死,再再到現在峨眉聯繫六大派攻打明教……反正壞事都是朝廷幹的,成昆是朝廷走狗,楊逍氣死孤鴻子也跟成昆有關。
立夏不想滅絕死,但滅絕活了勢必要滅了明教,張無忌定是要護著明教的,那虛無說過張無忌決不能死。
所以壞事都必須是朝廷幹的。
立夏也了解滅絕,師父雖恨明教,卻也是非分明,要是真的知道了「罪魁禍首」是誰,還是會放過明教一馬的。
隻不過楊逍還是滅絕仇人之一罷了。
他本就氣死了孤鴻子,滅絕報仇分屬應該,那有些純善的張無忌也說不出什麽來。
是的,立夏並不厭惡張無忌,她甚至覺得這人不錯,少有人會有如此忠義之心,怪道他是天命之子。
至於三心二意,男人不都是如此?
她還記得在虛無中的第二世,那什麽鎮南王爺,勾搭了「敏兒」又丟下。
一個雲英未嫁的姑娘有了孩子,外人怎麽看她?這與逼著她去死有何不同?
這一世沒見過麵的紀曉芙師姐,那楊逍早不念舊晚不念舊,等人死了孩子去找了再念舊情?
還有那宋青書,都二十七八了,不懂無媒苟合視為私奔的道理嗎?他要是早早秉明張三豐張真人,憑著武當與峨眉的交情,還有眾人都說宋青書是武當掌門繼承人的身份,以及他那還算不錯的名聲,師父未必不會應允。
不然紀師姐與殷六俠那婚約哪裏來的?
他沒請示長輩,打得不過是想讓芷若師姐看上他,私定終身過後再請示的主意罷了,當誰看不出來似的。他憑什麽定會認為師姐能看上他?連表明心意都沒明示過,就往峨眉女寢偷窺,鼠膽匪類。
癡心女子負心漢,這麽一比較,張無忌可比那些口裏說著愛竟是做些齷齪事的偽君子好得不知道哪去。
至少他還知道戀慕一人當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為正經婚約。
立夏日日跟在周芷若身邊,頗覺得誰都配不上她芷若師姐,若是矬子裏拔大個,天命之子張無忌還勉強夠得上。
她不能殺張無忌,想分薄他的氣運就隻能把他該做的事情都做了。
還有他所得到的武功。
——
【崑崙山,朱武連環莊】
「你確定是這裏?」男裝的周芷若掰了塊幹糧遞給立夏。
坐在地上,穿得厚厚的立夏接過來,又喝了一口水:「那路人不是說隻這裏有萬丈山崖麽?大約是的吧。」
周芷若無奈地看了她一眼,抬頭望了望天色,又估算了一下時辰:「再趕一段路,這林子深深密密,天黑前得找個地方停歇。」說完,想起什麽似的道:「師父那邊大約看到或聽到消息了,沿途過來時都沒有再看到六大門派的弟子,不知是停下了,還是打算等人到齊再一起上光明頂。」
「朝廷那邊大約也知道了,」立夏直嘆氣:「不曉得那汝陽王府的郡主還會不會密謀些什麽。」
她這麽一說,周芷若也有些擔憂。
這幾個月兩人已經盡力,通過乞丐,食肆,書店,茶館,客棧,各個地方散播立夏所寫的消息,有人問起,就說是從別的地方聽來的。周芷若也通過峨眉的獨特聯繫方式,把這「傳聞中的密信」給了滅絕她們,還有其他六大門派的弟子。散播的人多,朝廷就算是抓也抓不過來,這些可是江湖中事,朝廷也沒有理由亂抓人。
不管這些事是真是假,總要給六大派和明教查探的時間,這樣自然就打不起來了。
人多心齊,沒有損兵折將,想必趙敏也沒那個把握能一己之力圍剿六大派或明教。
隻是少林不信成昆就是潛伏多年的門派中人,不論是其他門派還是明教都想要成昆本人出來對峙,爭論還是有一番爭論的。
這也給了立夏和周芷若提前上崑崙山的時間。
立夏說,她祖上先輩有些遺物還在這裏,她想臨死前拿出來,這也是她父親告訴她的。
周芷若雖有些懷疑,哪個父親會把一疊像書一樣厚的信件託付給人,可立夏這麽說,她找不到哪裏不對的理由。
立夏還說,她隻從信件上看到了父親的描述,在一處萬丈深淵中有一個大大的平台,平台裏有一個僅供給小孩子能來去的孔洞,空洞中有一座山穀,四季如春,這便是她祖上隱居的地方。
周芷若聽了更加懷疑:「那洞口隻有小孩子能來去,如何藏得下一個家族?」
立夏淡定道:「祖上都會縮骨功,成人可縮至頑童大小,這才是那山穀一直存在至今的緣由。」
周芷若:「……」真不是被騙了嗎?
立夏:「我一個峨眉小徒,有什麽值得騙的?」
就算是魔教為了拖延六大派,也不至於騙一個小弟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罷?
這倒是真的。
周芷若說信也信,說不信也不太信地帶好了一麻袋的繩子和幹糧,兩個人打聽了地方,順著密林深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