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禮一語即出,師中泰隻覺得羞愧難當,更為自己苦思冥想的借口感到羞恥,解釋的話不敢再說,撩起下袍雙膝跪在地上,誠心誠德叩拜,“學生知罪,還請先生責罰。”
“今日,你能棄三綱五常十義而不顧,他日,為師我不敢想象你還能做出什麽事。”
“中泰,雖說你我是皇上親賜的師生情分,但為師還請你顧忌一下為師最後的那一丁點兒尊嚴,為師在這裏拜托了。”
“先生!”
張承禮這話說的重了,很重很重,直接讓師中泰的膝蓋猶如灌了鉛一般,沉的不敢嚐試起身。抬頭看到張承禮站在書桌前對自己拱手做拜,毫無預兆的眼淚便從師中泰眼中落下,滾燙的淚水滑過師中泰的臉頰,讓他心裏更覺難受。
這個謹守本分的老人,堂堂的中朝一品太傅,竟然會朝著自己一個毛頭小子持禮以拜,師中泰覺得自己真的很差勁,差勁到根本就不配做人。
“先生,你這樣讓我怎麽做人啊?”
“求你了先生,學生知錯了,學生以後再也不敢了。”
“不,是為師求你,為師求你顧忌一下為師最後的尊嚴。”
師中泰的哭求毫無用處,張承禮依舊一副雙手相持的姿勢,嘴裏不容拒絕的說著方才的話。
書房內氣氛凝重到了極點,二人僵持了有近一分鍾時間,師中泰突然拱手拜道,“敢問先生,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何意思?”
沒頭沒尾的一句發問讓張承禮有些發懵,迴過神來卻還是依舊迴答了師中泰的問題,“養而不教,是父親的過錯,教而不嚴,是做老師的懶惰。”
“曾子有雲,‘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敢問先生,此問何解?”
隱隱覺察到師中泰的意思,張承禮撫須答道,“借用聖賢的一句話來迴答你的問題。”
“子曰: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當年父親臨別之際,交待學生要光宗耀祖,使家族振興,敢問先生,父親此言可有哪裏不對?”
光宗耀祖是每一個家族長輩的想法和要求,這個詞匯基本上會伴隨每個人一生,就連張承禮自身也是,所以他不覺得哪裏有什麽不對。
“先生既然也沒覺得不對之處,學生學識淺薄,更是看不出父親的要求有哪裏需要爭的地方,因此學生一直謹遵父親的教誨,將光宗耀祖,家族振興作為自己的行事準則。”
師中泰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很強的,至少在這種關鍵時刻,腦子轉的更是靈活。
“在這點上,父親跟先生都做到了,教學生,嚴學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仁義禮智信為五常。父子恩,夫婦從,兇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按先生之言,學生違背了君臣之義,身為臣子不忠,對待君上不敬。”
引用經典,不自覺的師中泰說話底氣十足,“如果因為對君上不敬,而違背了父親的教誨,學生寧願背負不忠不敬的罪名苟活於世,就算先生再怎麽覺得學生無德學生也無話可說。”
“百善孝為先,這是學生讀書識字時學到的第一句話。”
一番長篇大論說完,師中泰隻覺得心神疲憊,能想到的都已經說了,如果張承禮還是那副態度的話,那自己是真的再也無能為力了。
“你起來吧。”
許久,書房內才響起張承禮的聲音,師中泰沒有聞聲起身,抬著頭激動不已的看著書桌後的張承禮,情不自禁輕聲喊道,“先生”
“是我錯了。”
張承禮從書桌後走出來,將師中泰攙扶起身,長歎道,“老夫自恃做人上對得起皇上,下對得起黎民百姓,做事向來光明磊落,從來不屑那些小人之流。清廉為官多年,就算如今仍是一貧如洗也毫不在乎。”
“可是今日,你的這一番話,才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對我當初的期望。”
“光宗耀祖,家族振興,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這不是一代人就能做到的事情,而是需要世世代代的子孫都努力,才有那麽一丁點的可能做到。”
這番話像是在感歎,也像是個惋惜,師中泰感覺張承禮曾經也一定為了這八個字而努力過,隻是後來不知是何原因放棄了。
“中泰,不管怎麽說,作為你的先生,我還是要告訴你,在大義麵前,這些小義有時候是需要給大義讓道的。”
“如果沒有國,那又何來的家。”
雖說張承禮依舊是堅持自己的說法,但他也並沒有說師中泰做的不對,說話的語氣也不似之前那般嚴厲,對於這個結果師中泰還是很滿意的。
當然張承禮的話對他並不是沒有觸動,反而他的感觸很大,家國情懷這種東西是每一個青團者都有的,而且一點就燃,一燃就炸。
隻是他在那個時候完全沒有想那麽多,畢竟當時已經穩贏的局麵,至於最後一局,是輸是贏都已經不再那麽重要的,既然如此那還不如順便給自己贏點家當,這樣也能讓自己生活好過一些。
這些話師中泰自然不敢跟張承禮明說,要不然可不是方才那般凝重的氛圍,而是直接把自己捅到皇上那裏,告自己一個欺君之罪,妥妥的大義滅親的態度自不用說。
“先生教誨,學生謹記於心。”
“隻是學生以為,如果能夠在忠君愛國的基礎上也能完成自己的心願,難道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嗎?”
看到張承禮漸漸露出失望之色,師中泰忙不迭補充說道,“還請先生放心,不管學生做什麽,絕不會做出不利於中朝的事情,絕不會,學生願意以性命保證。”
“今日,你能棄三綱五常十義而不顧,他日,為師我不敢想象你還能做出什麽事。”
“中泰,雖說你我是皇上親賜的師生情分,但為師還請你顧忌一下為師最後的那一丁點兒尊嚴,為師在這裏拜托了。”
“先生!”
張承禮這話說的重了,很重很重,直接讓師中泰的膝蓋猶如灌了鉛一般,沉的不敢嚐試起身。抬頭看到張承禮站在書桌前對自己拱手做拜,毫無預兆的眼淚便從師中泰眼中落下,滾燙的淚水滑過師中泰的臉頰,讓他心裏更覺難受。
這個謹守本分的老人,堂堂的中朝一品太傅,竟然會朝著自己一個毛頭小子持禮以拜,師中泰覺得自己真的很差勁,差勁到根本就不配做人。
“先生,你這樣讓我怎麽做人啊?”
“求你了先生,學生知錯了,學生以後再也不敢了。”
“不,是為師求你,為師求你顧忌一下為師最後的尊嚴。”
師中泰的哭求毫無用處,張承禮依舊一副雙手相持的姿勢,嘴裏不容拒絕的說著方才的話。
書房內氣氛凝重到了極點,二人僵持了有近一分鍾時間,師中泰突然拱手拜道,“敢問先生,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何意思?”
沒頭沒尾的一句發問讓張承禮有些發懵,迴過神來卻還是依舊迴答了師中泰的問題,“養而不教,是父親的過錯,教而不嚴,是做老師的懶惰。”
“曾子有雲,‘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敢問先生,此問何解?”
隱隱覺察到師中泰的意思,張承禮撫須答道,“借用聖賢的一句話來迴答你的問題。”
“子曰: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當年父親臨別之際,交待學生要光宗耀祖,使家族振興,敢問先生,父親此言可有哪裏不對?”
光宗耀祖是每一個家族長輩的想法和要求,這個詞匯基本上會伴隨每個人一生,就連張承禮自身也是,所以他不覺得哪裏有什麽不對。
“先生既然也沒覺得不對之處,學生學識淺薄,更是看不出父親的要求有哪裏需要爭的地方,因此學生一直謹遵父親的教誨,將光宗耀祖,家族振興作為自己的行事準則。”
師中泰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很強的,至少在這種關鍵時刻,腦子轉的更是靈活。
“在這點上,父親跟先生都做到了,教學生,嚴學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仁義禮智信為五常。父子恩,夫婦從,兇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按先生之言,學生違背了君臣之義,身為臣子不忠,對待君上不敬。”
引用經典,不自覺的師中泰說話底氣十足,“如果因為對君上不敬,而違背了父親的教誨,學生寧願背負不忠不敬的罪名苟活於世,就算先生再怎麽覺得學生無德學生也無話可說。”
“百善孝為先,這是學生讀書識字時學到的第一句話。”
一番長篇大論說完,師中泰隻覺得心神疲憊,能想到的都已經說了,如果張承禮還是那副態度的話,那自己是真的再也無能為力了。
“你起來吧。”
許久,書房內才響起張承禮的聲音,師中泰沒有聞聲起身,抬著頭激動不已的看著書桌後的張承禮,情不自禁輕聲喊道,“先生”
“是我錯了。”
張承禮從書桌後走出來,將師中泰攙扶起身,長歎道,“老夫自恃做人上對得起皇上,下對得起黎民百姓,做事向來光明磊落,從來不屑那些小人之流。清廉為官多年,就算如今仍是一貧如洗也毫不在乎。”
“可是今日,你的這一番話,才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對我當初的期望。”
“光宗耀祖,家族振興,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這不是一代人就能做到的事情,而是需要世世代代的子孫都努力,才有那麽一丁點的可能做到。”
這番話像是在感歎,也像是個惋惜,師中泰感覺張承禮曾經也一定為了這八個字而努力過,隻是後來不知是何原因放棄了。
“中泰,不管怎麽說,作為你的先生,我還是要告訴你,在大義麵前,這些小義有時候是需要給大義讓道的。”
“如果沒有國,那又何來的家。”
雖說張承禮依舊是堅持自己的說法,但他也並沒有說師中泰做的不對,說話的語氣也不似之前那般嚴厲,對於這個結果師中泰還是很滿意的。
當然張承禮的話對他並不是沒有觸動,反而他的感觸很大,家國情懷這種東西是每一個青團者都有的,而且一點就燃,一燃就炸。
隻是他在那個時候完全沒有想那麽多,畢竟當時已經穩贏的局麵,至於最後一局,是輸是贏都已經不再那麽重要的,既然如此那還不如順便給自己贏點家當,這樣也能讓自己生活好過一些。
這些話師中泰自然不敢跟張承禮明說,要不然可不是方才那般凝重的氛圍,而是直接把自己捅到皇上那裏,告自己一個欺君之罪,妥妥的大義滅親的態度自不用說。
“先生教誨,學生謹記於心。”
“隻是學生以為,如果能夠在忠君愛國的基礎上也能完成自己的心願,難道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嗎?”
看到張承禮漸漸露出失望之色,師中泰忙不迭補充說道,“還請先生放心,不管學生做什麽,絕不會做出不利於中朝的事情,絕不會,學生願意以性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