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王尚禮,劉承胤等所謂的一班文武大臣帶著3萬多人馬保著朱由榔,從桂林撤到了梧州。
梧州位於廣西東部,是桂王府所在,也就是朱由榔的老家。
桂林成了一座空城。而且他們這一撤兵。本來新安的防守還能支撐一段時間。這一下興安軍心大散,逃的逃,降的降,李自成的人馬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興安。
然後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兩路人馬,同一天開進了桂林府。
消息傳到黎平,朱由崧哈哈大笑,然後傳旨移駕桂林府。
等朱由崧的中軍禦營開進桂林府的時候,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人馬排出老長的隊伍迎接,府內早已打掃幹淨。
偽帝朱由榔的金鑾殿,變成了朱由崧的臨時皇宮行苑。
朱由崧一看,嗬,這個朱由崧榔不愧是曆史上的永曆帝,真能折騰。看這皇宮蓋的威武氣派,金碧輝煌。雖然比不上北京那一套,但比南京比鳳陽比西安比成都這些皇宮建築都不差。
朱由崧坐在朱由榔所謂的龍椅上,劉肇基,李自成,高桂英,宋獻策,張獻忠,嚴錫命,李定國,張環,祖克勇,馬保,李過,袁宗第,劉芳亮,田見秀,高一功,沐天波,劉文秀,等等,文武臣僚男女眾將參王拜駕。
朱由崧讓他們免禮平身之後,聽兩路人馬的兵將,詳細匯報了各自的戰功。
朱由崧命人詳細記錄了他們的軍功,等班師迴朝之後一並升賞,然後傳旨大排筵宴,犒賞三軍將士,朱由鬆特意命人給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安排了一桌,讓李定國,張環,高桂英,慧英,慧梅,一並就坐,朱由崧親自作陪,兌現當初他擺慶功宴的承諾。
從午後就擺上了酒宴,還弄來了一群歌舞,一邊飲酒一邊聽歌看舞,有的還劃拳行令,一直喝到晚上二更時分,盡興之後,酒宴才散去。
在桂林稍事休整兵馬,三天之後兩路大軍向梧州包抄過來,按照朱由崧的旨意,一定要除惡務盡,把偽帝的勢力徹底消滅。
梧州城內朱由榔和孫可望也是一籌莫展,因為到現在,他發出了三封求援全部石沉大海無有音信。
緬甸王和魯王地處較遠,沒接到迴信情有可原,但是唐王和鄭芝龍是他們的鄰居,早該接到求援手諭了,竟然是不置可否,到現在為止,一兵一卒都沒見著,看來那些金銀財寶是打了水漂。
“奈何,奈何?”朱由榔聽說朱由崧親自坐鎮桂林,李自成和張獻忠已經出兵,向梧州包抄過來,急得都要哭了。
孫可望讓他閉嘴,然後罵了朱聿健和鄭芝龍一頓,和王尚禮,劉承胤一商議,還得撤。
往哪兒撤呢?往東是不行了,那是朱聿鍵和鄭芝龍的地盤。隻好往西南逃,就這樣,他們保著傀儡皇帝朱由榔棄了梧州,逃往南寧。
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人馬拿下梧州之後,又追到南寧。
孫可望他們知道孤城難守,隻好再次跑路。繼續往西南跑,數日之後他們跑到了田州,也就是後世的廣西白色市一帶。
數日後又從田州逃進了雲南一帶,這幾個月以來,朱由榔和孫可望幾乎沒有抵抗,隻是一味的跑路。
這一下輾轉數千裏,不過這一路折騰他的3萬人馬減員的厲害,每天都有數不清的逃兵,現在他們身邊人馬不足一萬。
朱由榔現在後悔莫及,有心投降,但是他不敢說。賊船好上難下。現在他這個永曆帝,說話不如放個屁,還是孫可望一人說了算。
孫可望帶著傀儡偽帝繼續西逃,現在明軍到處圍追堵截,他們隻好走山林,然後再坐船改水路,人少一些行動更方便。
不過現在他們有目標了,因為中間他們接到了緬甸王莽達的迴信,出兵救援他們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隻要能來緬,可以暫時收留他們。
這就不錯了,能有容身之地,孫可望和朱由榔等人謝天謝地。
可是當孫可望的人跑到江元(即現在的雲南普洱市一帶)時,遭到了當地武裝的襲擊。
又折損了上千兵馬,被搶走了一些東西,朱由榔嚇得躲在龍攆裏,不敢出來。
孫可望和王尚禮殺退襲擊的兵馬之後,派人打探,這才知道,襲擊他們的是當地的苗人武裝。
這裏的苗人頭領叫阿山,是這裏的土司,手下有幾萬寨民,光武裝力量就接達八千之眾。仗著山高皇帝遠,他們一向不服從大明的管束,就是沐天波坐鎮雲南,除了安撫之外對他們也沒有辦法。
因孫可望的人馬闖入了苗寨的地盤,他手下的一支武裝力量才出手了。
朱由榔和劉承胤打算繞開這個地方,孫可望不同意,安排兩千人馬護駕,找合適的位置,紮下營寨之後,命這兩千人密布錦旗虛張聲勢,紮出了兩萬規模的禦營。
然後孫可望帶著朱由榔的親筆印信,和王尚禮等剩下五千人馬來到了苗寨下麵。
孫可望沒有攻打寨子,而是先禮後兵,要求見他們的當家人,借路而行。
土著頭子阿山聽說明軍大兵壓境,也趕緊上寨門觀看,下麵打的的確是明軍的大旗,但當聽說來的是朱由榔的永曆帝時,下麵的人馬估計也就幾千人的規模,阿山就更不屑一顧了。
手下大將丁圖郎不服,帶著3000寨丁開了寨門拒敵,兩軍擺開陣勢,丁圖郎大戰王尚禮,沒過十合,被王尚禮走馬活擒。
然後孫可望指揮的兵馬掩殺過來,苗人大敗,退入寨中,不敢出戰。
孫可望仍然沒有攻寨,也沒有殺丁圖郎,而是保持大兵壓境之態,放了丁圖郎,並派劉承胤帶著永曆帝的印信進寨談判。
這一下阿山不僅同意借道,還同意歸順永曆帝,與孫可望一起扶保朱由榔,大開寨門,把他們迎接進來。
孫可望和朱由榔大喜過望,直接加封阿山為太子太保,兵部右侍郎,論官職地位僅次於兵部左侍郎王尚禮。
阿山也比較滿意,當朱由榔和孫可望和他商議退兵緬甸政治避難時,阿山哈哈大笑,“陛下,孫閣老,避什麽避呀,朱由崧的軍隊隻要敢來,本侍郎管教他們有來無迴!”
梧州位於廣西東部,是桂王府所在,也就是朱由榔的老家。
桂林成了一座空城。而且他們這一撤兵。本來新安的防守還能支撐一段時間。這一下興安軍心大散,逃的逃,降的降,李自成的人馬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興安。
然後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兩路人馬,同一天開進了桂林府。
消息傳到黎平,朱由崧哈哈大笑,然後傳旨移駕桂林府。
等朱由崧的中軍禦營開進桂林府的時候,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人馬排出老長的隊伍迎接,府內早已打掃幹淨。
偽帝朱由榔的金鑾殿,變成了朱由崧的臨時皇宮行苑。
朱由崧一看,嗬,這個朱由崧榔不愧是曆史上的永曆帝,真能折騰。看這皇宮蓋的威武氣派,金碧輝煌。雖然比不上北京那一套,但比南京比鳳陽比西安比成都這些皇宮建築都不差。
朱由崧坐在朱由榔所謂的龍椅上,劉肇基,李自成,高桂英,宋獻策,張獻忠,嚴錫命,李定國,張環,祖克勇,馬保,李過,袁宗第,劉芳亮,田見秀,高一功,沐天波,劉文秀,等等,文武臣僚男女眾將參王拜駕。
朱由崧讓他們免禮平身之後,聽兩路人馬的兵將,詳細匯報了各自的戰功。
朱由崧命人詳細記錄了他們的軍功,等班師迴朝之後一並升賞,然後傳旨大排筵宴,犒賞三軍將士,朱由鬆特意命人給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安排了一桌,讓李定國,張環,高桂英,慧英,慧梅,一並就坐,朱由崧親自作陪,兌現當初他擺慶功宴的承諾。
從午後就擺上了酒宴,還弄來了一群歌舞,一邊飲酒一邊聽歌看舞,有的還劃拳行令,一直喝到晚上二更時分,盡興之後,酒宴才散去。
在桂林稍事休整兵馬,三天之後兩路大軍向梧州包抄過來,按照朱由崧的旨意,一定要除惡務盡,把偽帝的勢力徹底消滅。
梧州城內朱由榔和孫可望也是一籌莫展,因為到現在,他發出了三封求援全部石沉大海無有音信。
緬甸王和魯王地處較遠,沒接到迴信情有可原,但是唐王和鄭芝龍是他們的鄰居,早該接到求援手諭了,竟然是不置可否,到現在為止,一兵一卒都沒見著,看來那些金銀財寶是打了水漂。
“奈何,奈何?”朱由榔聽說朱由崧親自坐鎮桂林,李自成和張獻忠已經出兵,向梧州包抄過來,急得都要哭了。
孫可望讓他閉嘴,然後罵了朱聿健和鄭芝龍一頓,和王尚禮,劉承胤一商議,還得撤。
往哪兒撤呢?往東是不行了,那是朱聿鍵和鄭芝龍的地盤。隻好往西南逃,就這樣,他們保著傀儡皇帝朱由榔棄了梧州,逃往南寧。
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人馬拿下梧州之後,又追到南寧。
孫可望他們知道孤城難守,隻好再次跑路。繼續往西南跑,數日之後他們跑到了田州,也就是後世的廣西白色市一帶。
數日後又從田州逃進了雲南一帶,這幾個月以來,朱由榔和孫可望幾乎沒有抵抗,隻是一味的跑路。
這一下輾轉數千裏,不過這一路折騰他的3萬人馬減員的厲害,每天都有數不清的逃兵,現在他們身邊人馬不足一萬。
朱由榔現在後悔莫及,有心投降,但是他不敢說。賊船好上難下。現在他這個永曆帝,說話不如放個屁,還是孫可望一人說了算。
孫可望帶著傀儡偽帝繼續西逃,現在明軍到處圍追堵截,他們隻好走山林,然後再坐船改水路,人少一些行動更方便。
不過現在他們有目標了,因為中間他們接到了緬甸王莽達的迴信,出兵救援他們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隻要能來緬,可以暫時收留他們。
這就不錯了,能有容身之地,孫可望和朱由榔等人謝天謝地。
可是當孫可望的人跑到江元(即現在的雲南普洱市一帶)時,遭到了當地武裝的襲擊。
又折損了上千兵馬,被搶走了一些東西,朱由榔嚇得躲在龍攆裏,不敢出來。
孫可望和王尚禮殺退襲擊的兵馬之後,派人打探,這才知道,襲擊他們的是當地的苗人武裝。
這裏的苗人頭領叫阿山,是這裏的土司,手下有幾萬寨民,光武裝力量就接達八千之眾。仗著山高皇帝遠,他們一向不服從大明的管束,就是沐天波坐鎮雲南,除了安撫之外對他們也沒有辦法。
因孫可望的人馬闖入了苗寨的地盤,他手下的一支武裝力量才出手了。
朱由榔和劉承胤打算繞開這個地方,孫可望不同意,安排兩千人馬護駕,找合適的位置,紮下營寨之後,命這兩千人密布錦旗虛張聲勢,紮出了兩萬規模的禦營。
然後孫可望帶著朱由榔的親筆印信,和王尚禮等剩下五千人馬來到了苗寨下麵。
孫可望沒有攻打寨子,而是先禮後兵,要求見他們的當家人,借路而行。
土著頭子阿山聽說明軍大兵壓境,也趕緊上寨門觀看,下麵打的的確是明軍的大旗,但當聽說來的是朱由榔的永曆帝時,下麵的人馬估計也就幾千人的規模,阿山就更不屑一顧了。
手下大將丁圖郎不服,帶著3000寨丁開了寨門拒敵,兩軍擺開陣勢,丁圖郎大戰王尚禮,沒過十合,被王尚禮走馬活擒。
然後孫可望指揮的兵馬掩殺過來,苗人大敗,退入寨中,不敢出戰。
孫可望仍然沒有攻寨,也沒有殺丁圖郎,而是保持大兵壓境之態,放了丁圖郎,並派劉承胤帶著永曆帝的印信進寨談判。
這一下阿山不僅同意借道,還同意歸順永曆帝,與孫可望一起扶保朱由榔,大開寨門,把他們迎接進來。
孫可望和朱由榔大喜過望,直接加封阿山為太子太保,兵部右侍郎,論官職地位僅次於兵部左侍郎王尚禮。
阿山也比較滿意,當朱由榔和孫可望和他商議退兵緬甸政治避難時,阿山哈哈大笑,“陛下,孫閣老,避什麽避呀,朱由崧的軍隊隻要敢來,本侍郎管教他們有來無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