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一下又增加了14萬,這下鳳凰山下的明軍,連水師帶陸軍實數增加到27萬。


    鳳凰山這一戰朱由崧心裏就更有底氣了。


    一邊命令手下軍將安營下寨,兵部尚書劉肇基帶著兵部侍郎堵胤錫,大將馬保,祖克勇,陸校,方東旭等來拜見朱由崧,詳細奏報了這一年多來他們兩支人馬征討大西軍的經過。


    一年前,李自成與張獻忠結成兒女親家,達成合作協議,雙雙起兵,共同征討大明,欲使朱由崧首尾難顧。


    朱由崧隻得兩線作戰,張獻忠手下大將李定國率10萬大軍,出川東進,取宜昌得荊州,逼近武昌,朱由崧派兵部尚書劉肇基總督南直隸四省軍馬迎擊李定國,後來武昌失守,李定國的大西銳不可當,進逼九江,京師震動。此時正在黃河岸邊對李自成做戰的朱由崧隻好又抽調兵部侍郎堵胤錫率五萬大軍支援劉肇基,先後有二十餘萬明軍在九江一帶與李定國鏖戰數月之久,雙方互有傷亡。


    直到朱由崧打垮了李自成,占領了西安後又揮師南下,對大西用兵,連戰皆捷,特別是取得草甸湖、夔州兩大戰役的勝利,張獻忠的親征連連受挫,朱由崧的軍隊逼近大西京師,張獻忠被迫再次親征,並下旨詔迴三王,李定國接旨後撤兵,隻留下一萬人馬斷後,劉肇基和堵胤錫采取迂迴包抄的策略,將一萬大西軍吃掉,複奪了武昌和荊州,宜昌等地,才急匆匆迴兵鳳凰山,前來勤王。


    奏完之後,兵部尚書劉肇基跪倒請罪。


    “卿免禮平身。”朱由崧沒有怪罪他,因為他知道當初武昌失守罪責不全在劉肇基,他手下的名將是不少,但是誰能抵得過李定國呀。


    劉肇基和堵胤錫的組合,雖然吃了幾次敗仗,能把李定國的大軍阻在九江一帶,這已經是很不善了。


    讓朱由崧騰出手來,專門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因此朱有鬆非但沒有怪罪劉肇基,反而褒揚了他一番。


    劉肇基感激涕零,感念皇恩浩蕩,感謝上蒼,讓他遇到了如此開明的聖主。


    因為他知道如果,陛下要治他的罪,理由是很充分的,別看他的功勞不小。剿賊不力,吃了敗仗,丟失城地,損兵折將,有負聖恩。隨便給他列幾條罪證,他這個兵部尚書,吃不了就得兜著走。


    接下來是鳳凰山的戰事,山上的情況朱由崧已經摸得非常清楚了。錦衣衛和軍中的探子搜集的情報,更重要的是沐天波派人偷偷送來的消息。現在的沐天波,率滇軍負責鎮守南山。


    朱由崧現在當然不會聽信沐天波的一麵之詞,也就是對他留有一定的警惕性。把錦衣衛和軍中探子得來的情況,綜合起來對照分析推測,然後得出結論,沐天波給他提供的情況全是真實的。


    現在朱由崧把鳳凰山上大西軍的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各山各營的兵力分布以及輜重糧草的所在位置形成了一個地圖。


    而且沐天波用箭傳書,石門橋大戰之後,他的滇軍傷非常亡慘重,現在他手下的滇軍隻剩下八千人。現在守把南山的大西軍將有一萬人,這是他們帶迴鳳凰山之後,張獻忠給他配了一個副將,又撥給他2000人馬,湊夠1萬,讓他們負責南山的防守。


    朱由崧知道,別看張獻忠主力部隊被殲滅,石門橋一戰元氣大傷。但是他在鳳凰山的實力仍不可小覷。


    現在鳳凰山上的大西軍實數超過七萬六千人,其中包括張獻忠的一萬禦營,孫可望、沐天波和王尚禮敗迴來的3萬多人,還有左丞相王兆林從京師帶迴來的幾千殘兵敗將,再加上劉文秀帶迴來的兩萬多水師。


    將近八萬人馬,山上糧草充足,還有幾十門紅衣大炮,這麽多兵將堅守這樣的險山,朱由崧要想拿下鳳凰山,也須得運籌一番,強攻肯定不是上策,讓沐天波製造兵變也不大可能,因為沐天波現在實力太有限了,孫可望,劉文秀,王尚禮,這些猛將都在,沐天波想憑幾千滇軍在上掀不起多大風浪。


    因此朱由崧告訴沐天波不要輕舉妄動,須得從長計議,鳳凰山之戰不是速戰速決的事。


    而且現在大西軍勢力尚存,雖然京師被朱由崧端了,大西帝王張獻忠被困在鳳凰山上,但是四川西南部,以及雲南,貴州,廣西等遼闊的地區,仍然是大西軍的治下。


    雖然這幾地的皇兵也就是他的正規軍已經不多了,但是這幾省的裏兵也就是他的地方武裝還不少。


    如果有人要是打算為張獻忠盡忠報國,把這幾個地方的裏兵糾集一下,湊個十幾萬人馬應該不是難事,到時候開過來,複奪大西京師,到鳳凰山勤王,這都有可能。


    這些朱由崧不能不通盤考慮。


    考慮到張環年幼,資曆較淺,鎮守成都這樣的重鎮要塞,短時間內尚可,時間長了,怕有閃失,正好現在又來了這麽多精兵強將。


    因此朱由崧立即傳旨,讓兵部侍郎堵胤錫到成都接替張環,鎮守成都,把張環替換過來。


    然後朱由崧和宋獻策,劉肇基等人商議破鳳凰山之策。


    手下不少武將都進來,主動請纓,主張強攻鳳凰山,有馬保,祖克勇,張環,馬萬年,陸校,方東旭,李柱石,等等。


    他們認為現在明軍兵強馬壯,力量是大西軍的數倍,要兵有兵,要將有將,要大炮有大炮,水師戰船糧草樣樣充足,一鼓作氣拿下鳳凰山就得了,七八萬人馬還架得住明軍打嗎?然後幾十萬大軍一走一過,就占領了雲貴之地,大西就完蛋了,然後就可以班師迴朝了。


    朱由崧笑著搖了搖頭,這些武將畢竟年輕啊,太魯莽啦,哪有那麽簡單的事情?


    朱由崧把這些頭腦比較簡單的好戰分子打發走之後,和宋獻策,劉肇基繼續研究軍情。


    這時有人又送來了一封信,是沐天波從山上射下來的。


    朱由崧打開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這一下妥了,朕有破鳳凰山之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星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星草並收藏迴到明末當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