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東北部二百裏許的草甸湖鎮,這裏是一片開闊地,原本是一片良田綠野,但兵荒馬亂的年代,先是天災,連年造成顆粒無收,後是戰亂,老百姓死走逃亡,流離失所,早就跑光了。


    張獻忠帶著一字並肩王李自成和四殿下定北王艾能奇等率三十萬大西軍與朱由崧的二十萬明軍在這裏擺開了陣勢。


    這是因為張獻忠采納了徐以顯的計策主張禦敵於夔州城外,另外他這次陳兵草甸湖也有試探李自成的用意。


    張獻忠不是狐性多疑之人,他對李自成造朱由崧的反一事深信不疑,但他可不認為李自成是池中之物,會死心踏地保自己登基坐帝一輩子不變心。


    正像李自成最了解張獻忠一樣,張獻忠也最了解李自成,這二人不愧是同鄉。而且是同年同月生,隻是李自成比張獻忠早出生那麽幾天而已。早期時候,兩個人都曾在高闖王手下幹過,還曾是相互推崇的戰友。後來又經曆十三家七十二營時期,這期間他們二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十幾年來,二人最為相互了解不過。


    大浪淘沙,十三家七十二營後來就剩下他們兩支隊伍,也都成了氣候,一個大順,一個大西,一盤踞西北,一個虎踞西南,遙相唿應,現在大順政權已經消亡,就剩下一個大西,李自成當然不會甘心失敗,造了朱由崧的反,來張獻忠肯定是權宜之計,等有了恰當的時機,或者說李自成再度羽翼豐滿之後,他肯定會離開自己單幹,東山再起。這一點張獻忠心裏像明鏡一樣,李自成絕非池中之物同,一朝得雲雨,他必然會升空成龍的。


    手下的謀士徐以顯和潘獨鏊以及幹兒子艾能奇一再勸他下定決心,借此機會除掉李自成,他之所以猶豫不決,不是沒看清李自成,而是覺得現在不是時候,朱由崧士氣正盛,大明朝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此時除掉李自成,他無疑少一個得力幫手,憑他大西一家的實力對付大明朝他覺得有些力不從心,至於唐王和魯王別看折騰得挺兇,他認為皆非成大事之人。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李自成相信他,他已經完全相信了李自成,然後兩個人死心踏地竭盡全力共同對付朱由崧,等打滅了大明之後,再伺機收拾李自成,這是張獻忠的如意算盤,這也是他破格加封李自成為一字並肩王的原因。


    但是暗中張獻忠又不能不防著點李自成,開始的時候他打算對李自成帶來的四五千兵將進行改編,這也是徐以顯和潘獨鏊的意思,不殺李自成也可以,但須去其羽翼。


    李自成現在的羽翼無疑就是他帶過來一起投降張獻忠的這四五千人馬,就是他原來的先鋒營。把這些人殺了當然不合適,但可以改編,隻給他剩下一個光杆司令,這樣李自成一個人就真的翻不起什麽風浪了,是殺是留,隨時可以決定。


    但是張獻忠沒想到李自成計高一籌,他現在已經是並肩王了,立即把帶來的這支隊伍作為了親兵衛隊。這樣,張獻忠再插手改編他的親兵衛隊就是明顯對李自成的不信任。


    “好狡猾的李鴻基!”


    張獻忠遲了一步,隻得打掉牙往肚裏咽,他後悔這件事是自己魯莽了,也對李自成這幾千人過於輕視了,因為他現在有幾十萬人馬,李自成那幾千人馬當然不值一提,但是現在他想到這畢竟是李自成的幾千人呀,當年他十七人繁衍過來尚能成大事,何況是四五千人呢?加以繁衍就不可想象了。應該先改編李自成的這四五千人馬,然後再封他王位,再給配兵將都不為遲晚。他既然來投降自己,他就是自己的臣子,李自成的兵馬就是他張獻忠的兵馬,立即進行改編天經地義,可是當時自己為了打消李自成的顧慮,讓李自成完全相信自己已經完全信任了他,沒好動手立即就改編他帶來的軍隊,而且是首先對他加封一字並肩王,現在看來,自己這步椅走得夠臭的!


    張獻忠心裏後悔,但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暗中罵了一頓娘之後,這件事隻得暫時作罷,別謀新的計策。


    當然表麵上,張獻忠和李自成還是稱兄道弟,親密無間的樣子,不幾天,李納從成都奉旨來到了夔州,張獻忠為了讓李自成高興,讓李納和李自成單獨會見。


    李自成就盼望這一天了,李自成現在是臣,李納雖然是李自成的親生女兒,但是是貴妃娘娘,按規矩李自成得給女兒行跪拜大禮,因此一見麵李自成就跪下了。


    李納趕緊把李自成扶起來,屏退左右,父女二人進行密談。


    先是抱頭痛哭,接著是埋怨李自成,他投降了張獻忠李納當然高興,但為什麽不把他的娘親帶來,卻把高桂英扔在了明營?麵對女兒哭成淚人的質問,李自成確認安全之後,才從懷中把密旨拿出來了,李納看了之後,驚得嘴張多大。李自成趕緊把密旨收起來了。


    從那以後,父女二人再也沒有機會單獨相見。


    一計不成,徐以顯和潘獨鏊又給張獻忠生了第二條計,那就是實驗李自成對自己的忠心,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李自成與朱由崧交戰,張獻忠同意了,這次出動了三十萬大軍,留下劉進忠帶十萬人馬守住夔州城,張獻忠帶著五軍共三十萬大軍和朱由崧在草甸湖擺開了戰場。


    張獻忠和李自成表麵上稱兄首弟,實際這是親自監視李自成來了,包括定北王艾能奇、軍師徐以顯、潘獨鏊等人,都是監軍,李自成現在就是深在虎口之中的孤軍奮戰,他這個一字並肩王已經被架空了,除了自己從明營帶迴來的四五千親兵衛隊之外,他這個並肩王隻是個擺設,沒有張獻忠,他難以調動其餘的一兵一卒,這一點李自成心中一清二楚,但仍表麵上裝糊塗。


    因為李自成現在不能露出半點破綻,否則張獻忠等人就會堂而皇之地把他除掉,想救女兒李納脫離虎口,倒反夔州隻能是白日做夢,他和朱由崧這一計就白施了,而且他心中那份不可告人的騷動與不安份就永遠隻會成為萌芽狀態而且不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那就真的血本無歸了。


    因此他必須得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機會,不惜一切代價,向自己的目標努力努力再努力,眼前他需要做的是盡可能地讓張獻忠相信自己,那就得拿出真造反大明的實際實行來。


    因此雙方這一列陣,李自成就主動請纓出戰打頭陣,張獻忠當然高興,李鴻基真識實務,省得自己再傳旨了,於是點頭準其出戰。


    李自成手提闖王刀,一馬飛出直奔兩軍陣前討敵罵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星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星草並收藏迴到明末當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