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僅以傷亡幾百兵卒的微小代價便取得了陝西南部的重鎮漢中。


    李自成在城中,稍事休整兵馬,在城中隻留下500兵卒守城,此戰中一些受傷的兵將也在此留下養傷,這500兵卒虛張聲勢,密布錦旗,等待朱由崧的大部隊。


    李自成的先鋒營馬不停蹄,率4000多人繼續南下,直搗巴州。


    明末時期的巴州,隻是一個小縣城,就是現在的巴中市。但是巴州屬於大西,過了巴州往北就是大順。


    對大西和大順兩國來說,巴州就是大西的邊陲小鎮。原本是大將馮雙禮,一萬人馬在此駐紮。半個多月前,馮雙禮棄了巴州,提兵攻取了漢中,巴州空虛。


    因此李自成幾乎是兵不血刃,4000人馬一到,就輕而易舉的攻占了巴州。然後李自成揮師南下,又占領了太平。


    太平就是後世的四川省萬源一帶,太平州跟巴州的情況差不多,這裏本來是馬維興的駐防之地,數日前馬維興提兵北取了興安,太平空虛。


    因此李自成的幾千兵馬也沒費什麽勁兒便又占領了太平。


    這一下興安州的馬維興坐不住了。


    漢中的東邊是馬維興駐守的興安州,漢中突然失手,馮雙禮陣亡,馬維興大驚。


    本來他和馮雙禮這兩支隊伍像兩把尖刀,齊頭北進,遙相唿應。現在馮雙禮竟然閃電般的陣亡並丟失了漢中,令馬維興來不及出兵救援。


    唇亡齒寒,兔死狗烹。馮雙禮大西軍中的名望遠勝這個馬維興,論文論武,馬維興都得甘拜下風。


    因此馬維興得報李自成智取漢中馮雙禮陣亡的消息後,先是震驚後是害怕。


    馬維興手下兵不過萬,趕緊傳令手下兵將,四門緊閉,加緊守城,並派人以500裏加急的速度上報他的王爺艾能奇。


    馬維興惶惶不可終日,堅守城池,加固城防,在這裏盼望救兵。


    然而李自成沒有揮師東進攻取興安,而是南下取了巴州,這等於把他的興安州隔過去了。現在李自成東進,又取下了太平,等於繞到了他的後方。


    而且馬維興已經探知,在李自成的身後幾百裏便是朱由崧的20萬大軍開過來了。


    救兵沒有來到,興安州已經處在明軍的重圍之中,馬維興這幾千人馬已經成了明軍的餃子餡兒。


    馬維興思前想後不敢交戰,最後他選擇了棄城而逃。帶著手下幾千兵馬,放棄了興安州逃往白河口,不敢去見他的王爺艾能奇,而是逃往湖北,去找李定國去了。


    李自成又接管了空城興安州。這樣從攻取巴州到取太平,得興安,前後沒超過三天。


    李自成先奪取了重鎮漢中,現在又兩天取三地。捷報一個接一個,傳到了朱由崧那裏。


    這位弘光帝哈哈大笑,“這李自成真不愧是朕的好先鋒啊!”


    然後傳旨,通令嘉獎李自成先鋒營的將士,等戰事結束了,再按功行賞。


    李自成得到朱由崧的褒揚非常高興,這點功勞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他現在就是想能盡快從虎口中救出他的女兒李納。


    他知道陛下自有運籌,具體有什麽妙計,他也不清楚,也不敢多問。


    太平再向南幾百裏便是夔州了,李自成打算兵指夔州,這時是朱由崧的旨意又到了,讓他按兵不動,等待朱由崧的大隊人馬。


    李自成隻好兵駐太平,這時他也摸清了駐守夔州的不是旁人,而是張獻忠手下的四大王之一,定北王艾能奇。


    李自成知道這個艾能奇可不簡單,以勇武善射著稱。手下光皇兵就有二十個營,共八萬人馬,如果算上他地盤之內的裏兵,他直轄下的軍隊有十幾萬。


    原來張獻忠手下的軍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正規軍,稱為皇兵。剩下的就是地方部隊,成為裏兵。戰事起,皇兵出征,裏兵守城。


    因此對於夔州的艾能奇,手下隻有四五千人的李自成也不敢輕敵,隻好將先鋒營駐紮在太平州等待朱由崧的大隊馬。


    兩天之後,朱由崧的大隊人馬沒到,天使官卻到了。


    這次來的是司禮監秉筆兼禦馬監掌印太監李國輔,帶著一批酒肉來犒賞他的先鋒營。


    李自成跪倒謝恩,酒肉留下,臨走之時,李國輔讓李自成屏退左右,拿出一道密旨。


    李自成再次跪倒接旨,其實就是朱由崧寫給李自成的一封密信,密旨的內容連李國輔也不知曉。


    李自成接旨之後,李國輔也沒停留,帶著人馬走了。


    李自成送出大營,李國輔往前走了幾步又迴來了,“侯爺,臨來時陛下還有兩句話叮囑咱家務必帶到。”


    “公公有話請講,自成聆聽聖訓。”李自成趕緊施禮道。


    李國輔晃著肥大的身軀,來到李自成近前俯耳道:“陛下最大的癖好是什麽侯爺知道嗎?”


    李自成一怔,這個奴才是不是活膩歪了,敢私下議論陛下的癖好,他哪有這麽大的膽子,這是什麽意思呢?


    李自成趕緊搖頭道:“陛下堪比堯舜,文成武德,冠絕今古,至於有何癖好,恕自成不知。”


    李國輔那張白乎乎的胖臉笑的像包子,兩眯成了一條縫,暗道,當初跟咱家迴答陛下一樣,不愧是流賊頭子。


    又道:“侯爺不必緊張,陛下說,今生最大的癖好就是酒色。故這一路上行動緩慢,苦了侯爺,讓侯爺擔待些。”


    這一點李自成是認可的,朱由崧自我剖析可謂是一語中的,恰如其分。誰都知道老福王和小福王,皆酒色之徒,特別是小福王更甚,繼帝位之後,連幼女也不放過。


    但此時李自成嘴裏哪敢這樣說,“陛下言過了,為陛下盡忠分憂乃臣之本分,何來辛苦和擔待之說。請公公轉告陛下,臣身為先鋒,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嗯,很好,侯爺的話咱家一定帶到。天也不早了,咱家也該迴去複命了,告辭。”


    “公公慢走。”


    看著李國輔等人在視線中慢慢變小直到消失,李自成也沒想出朱由崧讓太監帶給自己這樣兩句究竟是何用意,但絕不是表麵上的剖析自己,求得臣子的理解,這哪是帝王所為呀?


    又想到那封秘旨,李自成趕緊迴帳,在燈下展開密信,雋秀灑脫的小楷映入眼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星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星草並收藏迴到明末當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