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晚上,馬金花侍寢,行完夫妻事之後,馬金花躺在朱由崧的懷裏,不無擔憂道:“陛下明日就要到西京曆險,叫臣妾怎麽能夠放心得下?”
朱由崧笑著把她緊緊攬在自己的身上,不以為然道:“別人不放心朕,愛妃不應該為朕擔心,愛妃難道忘了,當初我們三個被多爾袞的3萬鐵騎困於三河鎮,結果怎麽樣呢?李自成的軍隊跟韃子戰力是沒法比的,區區五萬人馬朕的還真沒把他們放在眼裏,何況還有慧英慧梅張耐雙喜呢,這四位打起仗來,那可是四隻虎。”
馬金花如水的雙眼中閃出憂鬱的眼神:“陛下雖然言之有理,可是臣妾還是不放心,這四個人都是李自成的舊部,萬一有二心,則陛下危矣。”
“愛妃何出此言,朕的女人會對朕有二心嗎?你也是朕的女人,你倒是給朕說說,對朕有沒有二心?”朱由崧嬉皮笑臉,想哄馬金花開心。
“陛下,”馬金花嬌嗔著加重了聲音,明顯不樂意了,“臣妾萬死也不敢對陛下有二心。”
“這不就是啦,慧梅也是朕的女人呀?還有慧英,張耐,雙喜,皆忠勇之輩,朕絕對相信他們,不管任何時候都會以身護主的,如果李自成真敢跟朕玩陰的,朕定然將他們殺個人仰馬翻,這一點愛妃就一萬個放心吧。”
但是馬金花哪放心得了,又道:“臣妾知道陛下神功蓋世,在萬馬軍中衝鋒陷陣如虎入羊群,所向披靡,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知道李自成和牛金星會有什麽陰謀詭計呢?陛下真不該以身犯險,陛下駕前現在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就是和談,也不用陛下親自出馬,完全可以派一名使者前往。”
“愛妃有所不知,並非朕剛愎自用,非要去逞能,因為朕知道除了朕沒人能對付得了悍匪李自成,這次和談事關重大,恐怕非朕親身前往難以成事。如果朕派使臣前往,會讓李自成看扁了,並懷疑朕的誠意不夠,反而可能壞了大事,為了城中的百姓,為了盡快結束西京的戰事,朕這次曆險是值得的。愛妃盡管放心好了,朕心中有數。朕走之後,營中之事,你和宣嬌要多挑重擔,宋先生足智多謀,你們要協助他,做好最壞的準備,萬一城中有變,你們就以最快的速度破城。”
“臣妾記下啦……”馬金花說著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把朱由崧報得更緊了,生怕丟失了寶貝一樣。
朱由崧也摟緊了懷中的馬金花……
第二天辰時朱由崧起床,馬金花幫著他整理好衣服,洗漱已畢,早飯之後,朱由崧身穿重甲,頭上仍然戴著他的八寶珍珠鬧龍冠,一身銀甲,外罩杏黃色戰袍,腰懸寶劍。
等朱由崧收拾齊備之後,慧英慧梅,張耐,雙喜也早都頂盔貫甲收拾好,除了身上帶的家夥之外,暗藏利刃,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看朱由崧出來,雙喜牽著他那匹千裏一盞燈迎了過來,雙喜非常喜歡這匹馬,他曾對朱由崧說,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好的一匹馬。
這時馬金花把慧梅悄悄地拉到了旁邊,叮囑道:陛下的安危可就交到你們幾個身上了,千斤重擔,來不得半點馬虎,萬一城中有變,你們須趕緊想辦法往城外送信兒,我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攻城準備。”
慧梅扁了扁小嘴兒,暗道這是我的陛下,也是我的丈夫,何須你來叮囑呀?但是嘴上可不敢這麽說。
“慧梅記下了,姐姐請放心,隻要有慧梅三寸氣在,就不會讓陛下少一根寒毛。”
這邊賀宣嬌則把慧英張耐雙喜也叫到了一邊,“你們三個給我聽著,時刻不準離開陛下左右,如果陛下有個三長兩短,我和賀宣嬌可是饒不了你們!”
“娘娘請放心,我等記下了,就是萬死也要保陛下無虞。”……
男囑咐女,女囑咐男,直到最後,朱由崧都不耐煩了。
馬金花,和宣嬌,宋獻策等文武眾將把朱由崧君臣五人五騎送出大營。
朱由崧走了之後,明軍大營主要有宋獻策負責,按照朱由崧的指示,宋獻策立即召集馬金花和賀宣嬌,馬萬年張環等人召開軍事會議。
宋獻策現在就是軍師的角色,他現在開始分兵部將發號施令了。首先讓李柱石的炮營做好準備,八十門紅衣大炮隨時準備開火,今晚子時之前如果他們的陛下沒有迴來,就立即炮轟西京。或者是中間他們接到報告城中打起來了,宋獻策也將會傳令他開炮。
然後命令馬萬年和張環分別帶領兩支王牌之師,炮火把城轟開之後,他們作為第一梯隊,立即殺進去。然後剩下的十幾萬人馬攻入城中,一舉將李自成的人馬全殲。
各營將士得令之後立即行動起來,八十門紅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全部對準西京城頭。
明軍的禦營鐵騎和忠貞營的將士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剩餘的十幾萬大軍攻城車,雲梯車,弓箭手,燧發槍手全都做好了準備。
朱由崧為了不給大順軍造成誤會,離開軍營之後,沒出500米,送行的軍將全部打發迴營,隻有五人五騎來到了城門近前。
城頭上的大順軍將士一看,護城河畔隻站著五人五騎,他們居高臨下,數裏之外,可以一覽無餘,在朱由崧這五匹馬的身後,沒有明軍的一兵一卒,大順軍將心中紛紛驚歎:這弘光大帝不隻是敢說,還真敢做呀,隻帶四名軍將護駕,就敢進我們的西京?真是天膽!
早有守城的軍將報告了李自成和牛金星。
牛金星閃著鬼火似的眼睛道:“陛下,這昏君還真敢來,真是死催的,進城之後,我們就開始翁中捉鱉關門打狗,這次一定要讓他們君臣有來無迴!”
李自成點頭,“這件事由你來布置,一定要布置的周密,到時候看我的眼色行事。”
“微臣遵旨。”牛金星領命走了之後,李自成把皇後高桂英宣了進來,“皇後,隨朕去迎接大明陛下吧。”
“陛下不忙,臣妾有一事不明。”
“哦,皇後但說無妨。”
朱由崧笑著把她緊緊攬在自己的身上,不以為然道:“別人不放心朕,愛妃不應該為朕擔心,愛妃難道忘了,當初我們三個被多爾袞的3萬鐵騎困於三河鎮,結果怎麽樣呢?李自成的軍隊跟韃子戰力是沒法比的,區區五萬人馬朕的還真沒把他們放在眼裏,何況還有慧英慧梅張耐雙喜呢,這四位打起仗來,那可是四隻虎。”
馬金花如水的雙眼中閃出憂鬱的眼神:“陛下雖然言之有理,可是臣妾還是不放心,這四個人都是李自成的舊部,萬一有二心,則陛下危矣。”
“愛妃何出此言,朕的女人會對朕有二心嗎?你也是朕的女人,你倒是給朕說說,對朕有沒有二心?”朱由崧嬉皮笑臉,想哄馬金花開心。
“陛下,”馬金花嬌嗔著加重了聲音,明顯不樂意了,“臣妾萬死也不敢對陛下有二心。”
“這不就是啦,慧梅也是朕的女人呀?還有慧英,張耐,雙喜,皆忠勇之輩,朕絕對相信他們,不管任何時候都會以身護主的,如果李自成真敢跟朕玩陰的,朕定然將他們殺個人仰馬翻,這一點愛妃就一萬個放心吧。”
但是馬金花哪放心得了,又道:“臣妾知道陛下神功蓋世,在萬馬軍中衝鋒陷陣如虎入羊群,所向披靡,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知道李自成和牛金星會有什麽陰謀詭計呢?陛下真不該以身犯險,陛下駕前現在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就是和談,也不用陛下親自出馬,完全可以派一名使者前往。”
“愛妃有所不知,並非朕剛愎自用,非要去逞能,因為朕知道除了朕沒人能對付得了悍匪李自成,這次和談事關重大,恐怕非朕親身前往難以成事。如果朕派使臣前往,會讓李自成看扁了,並懷疑朕的誠意不夠,反而可能壞了大事,為了城中的百姓,為了盡快結束西京的戰事,朕這次曆險是值得的。愛妃盡管放心好了,朕心中有數。朕走之後,營中之事,你和宣嬌要多挑重擔,宋先生足智多謀,你們要協助他,做好最壞的準備,萬一城中有變,你們就以最快的速度破城。”
“臣妾記下啦……”馬金花說著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把朱由崧報得更緊了,生怕丟失了寶貝一樣。
朱由崧也摟緊了懷中的馬金花……
第二天辰時朱由崧起床,馬金花幫著他整理好衣服,洗漱已畢,早飯之後,朱由崧身穿重甲,頭上仍然戴著他的八寶珍珠鬧龍冠,一身銀甲,外罩杏黃色戰袍,腰懸寶劍。
等朱由崧收拾齊備之後,慧英慧梅,張耐,雙喜也早都頂盔貫甲收拾好,除了身上帶的家夥之外,暗藏利刃,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看朱由崧出來,雙喜牽著他那匹千裏一盞燈迎了過來,雙喜非常喜歡這匹馬,他曾對朱由崧說,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好的一匹馬。
這時馬金花把慧梅悄悄地拉到了旁邊,叮囑道:陛下的安危可就交到你們幾個身上了,千斤重擔,來不得半點馬虎,萬一城中有變,你們須趕緊想辦法往城外送信兒,我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攻城準備。”
慧梅扁了扁小嘴兒,暗道這是我的陛下,也是我的丈夫,何須你來叮囑呀?但是嘴上可不敢這麽說。
“慧梅記下了,姐姐請放心,隻要有慧梅三寸氣在,就不會讓陛下少一根寒毛。”
這邊賀宣嬌則把慧英張耐雙喜也叫到了一邊,“你們三個給我聽著,時刻不準離開陛下左右,如果陛下有個三長兩短,我和賀宣嬌可是饒不了你們!”
“娘娘請放心,我等記下了,就是萬死也要保陛下無虞。”……
男囑咐女,女囑咐男,直到最後,朱由崧都不耐煩了。
馬金花,和宣嬌,宋獻策等文武眾將把朱由崧君臣五人五騎送出大營。
朱由崧走了之後,明軍大營主要有宋獻策負責,按照朱由崧的指示,宋獻策立即召集馬金花和賀宣嬌,馬萬年張環等人召開軍事會議。
宋獻策現在就是軍師的角色,他現在開始分兵部將發號施令了。首先讓李柱石的炮營做好準備,八十門紅衣大炮隨時準備開火,今晚子時之前如果他們的陛下沒有迴來,就立即炮轟西京。或者是中間他們接到報告城中打起來了,宋獻策也將會傳令他開炮。
然後命令馬萬年和張環分別帶領兩支王牌之師,炮火把城轟開之後,他們作為第一梯隊,立即殺進去。然後剩下的十幾萬人馬攻入城中,一舉將李自成的人馬全殲。
各營將士得令之後立即行動起來,八十門紅衣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全部對準西京城頭。
明軍的禦營鐵騎和忠貞營的將士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剩餘的十幾萬大軍攻城車,雲梯車,弓箭手,燧發槍手全都做好了準備。
朱由崧為了不給大順軍造成誤會,離開軍營之後,沒出500米,送行的軍將全部打發迴營,隻有五人五騎來到了城門近前。
城頭上的大順軍將士一看,護城河畔隻站著五人五騎,他們居高臨下,數裏之外,可以一覽無餘,在朱由崧這五匹馬的身後,沒有明軍的一兵一卒,大順軍將心中紛紛驚歎:這弘光大帝不隻是敢說,還真敢做呀,隻帶四名軍將護駕,就敢進我們的西京?真是天膽!
早有守城的軍將報告了李自成和牛金星。
牛金星閃著鬼火似的眼睛道:“陛下,這昏君還真敢來,真是死催的,進城之後,我們就開始翁中捉鱉關門打狗,這次一定要讓他們君臣有來無迴!”
李自成點頭,“這件事由你來布置,一定要布置的周密,到時候看我的眼色行事。”
“微臣遵旨。”牛金星領命走了之後,李自成把皇後高桂英宣了進來,“皇後,隨朕去迎接大明陛下吧。”
“陛下不忙,臣妾有一事不明。”
“哦,皇後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