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十萬大軍強渡黃河,略使小計,一下子就繳獲了李自成四十門紅衣大炮。


    這四十門大炮,別看大順軍的炮營指揮使王順直到死都沒打響一炮,但每一門皆是完好無損的,除了引線處和炮筒裏灌了些水之外,沒有什麽損壞。


    現在是夏季,隻需要把炮筒裏的水排出來,在烈日下暴曬幾個時辰,再行燃放,仍然是驚天動地,威力驚人。


    繳獲的這四十門大炮,連同這批彈藥,現在全都劃撥給兵部左侍郎堵胤錫,讓他們去支援九江的戰事。


    用李自成的大炮,打張獻忠的人馬,這也算是物有所用了。


    現在朱由崧僅帶八萬大軍進抵虎牢關下。


    身為大明帝王的朱由崧身邊僅有八萬大軍,雖然他決得絕對夠用,但沒有十幾萬大軍來的威武雄壯。


    另外他這八萬人馬所要對付的不隻是一個虎牢關,而是鼎鼎大名的李自成。


    朱由崧粗略的估計了一下,雖然連取了幾次勝仗,殲滅了近十萬大順軍,但現在李自成在河南中西部的兵馬仍然有好幾萬,這股力量不可小覷。


    不過還好,朱由崧現在並不是孤軍奮戰,至少河南的封疆大吏,陳潛夫和袁樞等人帶著河南的幾萬兵馬來勤王,雖然這兩股兵馬沒有兵合一處,但他從南線攻擊洛陽,與他遙相唿應,對李自成的壓力不小。


    使朱由崧可以放心的對付眼前的虎牢關。


    離關城十裏左右,找好地勢明軍紮下營寨,朱由崧帶著馬金花和賀宣嬌,慧梅,李全等十幾騎查看地勢。


    立馬關外幾裏地,放眼望向眼前的關城,城高三丈有餘,磚石混砌的關牆,幾經修繕,顯得堅實雄壯。


    城頭上大順軍的旗幟高高飄揚,垛口處,一排整齊的大順軍將盔明甲亮,拿著刀槍站在那裏,如刀砍斧剁,一動不動的,又像是泥塑木雕的假人一般。


    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城頭上的黑洞洞的炮口,可以預料到此時關城上肯定是弓箭滾木雷石等守成之物,堆積如山,整個關城戒備森嚴,固若金湯。


    朱有鬆轉了一圈,覺得這座關城無懈可擊,要取虎牢關要麽就是強攻,要麽就是智取。


    如果強攻,關城內據報有三萬人馬堅守,要拿下虎牢關,沒有三至五萬人馬的傷亡恐怕拿不下來。


    那麽智取,如何智取呢?自古知兵非好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朱由崧在腦子裏思忖著這個問題,一時也沒有結果,隻好帶著人先迴了連營。


    忠貞營指揮使獨目大將馬萬年,炮營指揮使李柱石,工程營的總兵方東旭紛紛進來,請纓出戰。


    他們都主張強攻,趁著士氣正盛,區區一個虎牢關如何能擋得住陛下的十萬鐵騎?(8萬人馬對外號稱10萬)一舉拿下虎牢關不成問題。


    李柱石信誓旦旦,主張用大炮開路。


    用大炮轟城不是不可以,但是關城上也有火炮,雙方隻能是遠距離的火力對轟,這樣火炮的威力就小多了,想炸塌固若金湯的城牆,希望不是很大。


    方東旭也是胸有成竹,他們的工程兵營願意配合炮營,仍然采用打眼兒,在關城下埋火藥,借助炮營的威力一舉將關城送上天。


    朱由崧心中好笑,打眼兒炸城,老子可給你們開了個頭,但是水無常勢,兵無常形,用老打法能行嗎?眼前的虎牢關沒有護城河,而且城頭上滾木雷石,還有炮火支援,這種情況下跑到城下打眼,得有多少工程兵的傷亡才能得成?


    你這個方東旭呀,還是年輕短煉呢!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武進士,到一名合格的疆場上將,需要走一段路。


    不過不能打消他們的積極性,因此朱由崧隻是搖了搖頭,沒有責怪他們。


    朱由崧突然想起件事來,“朕問你們,張環怎麽沒來請戰?”


    小將張環堪稱神箭,這是朱由崧的急先鋒,跟馬萬年陸校是磕頭的把兄弟,哪一次請戰衝鋒,他都是爭前恐後,屢建奇功,現為禦營統領,沒看到張環,朱由崧禁不住道。


    馬萬年,方東旭,李柱石三個人麵麵相覷,沒一個人敢迴答的,最後目光都落到了馬萬年身上。


    大概是認為這是皇上的小舅子,皇親國戚,又是張環的磕頭大哥,戰功顯赫,是皇上眼前紅得發紫的人物,要說話也是他敢說話。


    但是馬萬年同樣口吃,對皇上的敬畏,他馬萬年一點也不比那二位差。


    朱由鬆冷冷一笑,“你們不說朕也知道,他是不是又使性子發脾氣去了?”


    “陛下聖明。”馬萬年趕緊跪下了,“陛下息怒,想起父仇,他難以釋懷,請陛下看在他年幼無知又屢立戰功的份上,赦免他的罪過。”


    “請陛下開恩。”李柱石和方東旭也跪下了,為張環求情。


    方東旭與張環同年中武進士,李柱石是佩服張環的箭法,私下裏他們關係處的都很好。今天皇上突然問起這事,又猜測的非常準確,他們也不敢說謊,生怕這位弘光大帝翻臉無情,那張環就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朱由崧淡然一笑,“父母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子報父仇,天經地義,張環是血性男兒,功不功的且不說,就衝這一點,朕就不會降罪於他,你們三個都起來吧。”


    “謝萬歲開恩。”馬萬年,方東東旭,李柱石,從地上爬起來,謝恩之後,站得恭恭敬敬,知道這件事應該還沒完,聽候朱由崧的聖訓。


    果然,朱由崧繼續道:“馬萬年,你去把張環找來,朕要問話。”


    “遵旨。”馬萬年答應一聲,轉身就走,見到張環之後,在外麵叮囑了半天,二人才又進來了,雙雙跪倒。


    “參見皇上。”


    “平身吧。”朱由崧瞟了張環一眼。


    “微臣謝恩。”張環小臉兒繃著站起來,一句話也不多說。


    “朕知道,這次派兵兵發九江,又沒有卿的份兒,小愛卿是為此而生朕的氣吧。”


    “微臣……不敢。”張環被說中了,但哪敢承認?眼淚在眼圈轉了一下,張環又把它瞪了迴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星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星草並收藏迴到明末當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