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洛陽已經沒有往日的繁榮,這座千年古城經曆了太多的風雨,見證了太多了盛衰,遠的不說,短短的幾年幾易主人,先是大明的軍隊控製,後是李自成的人馬占領,接下來又受韃子侵擾,現在又複歸大明了,老百姓躲避戰亂,城中人口銳減。


    不過這次韃子們倒沒怎麽蹂躪這座古城,因為他們沒有這個時間,朱由崧也沒有大規模攻城,因此這次沒有經受戰火的洗禮,朱由崧進城之後,城中秩序井然。


    然而城中的老百姓,經過幾易主人,幾經對比,他們的大明情結還是很濃的,盡管以前老福王和小福王在這裏作威作福,魚肉百姓幾十年,但相比那些流賊和韃子在這裏犯下的罪行,福王小福王倒成了好人,而且現在的明軍進城之後秋毫無犯,因此老百姓紛紛上街跪迎朱由崧。


    民心尚存,大明未倒。朱由崧很高興,放馬緩行,頻頻向老百姓招手致意。


    當晚朱由崧下榻在福王府舊址,這裏早就整理好了,宮殿巍峨,金碧輝煌,這是這副軀體的老家呀,三身一體的朱由崧此時有一種迴家的感覺。


    朱由崧連夜擬了一份孫之獬的惡行罪證,朱由崧之所以這樣做,是怕洛陽的老百姓不清楚這個大漢奸的嘴臉,因為這裏離北京較遠,等於將其罪惡來了個說明,完了之後交給太監安林,傳旨明天開始,具體遊行孫之獬的事讓李全來做。


    從朱由崧進兵洛陽的第二天開始,孫之獬的噩夢便來了。


    一大早,有人便從死牢裏把孫之獬提出來了,裝進了囚車木籠。孫之獬現在顯得很輕鬆,因為陛下說了,遊行三天就放了他,貶職為民,這也沒什麽大不了,迴山東家鄉再混唄,反正自己是進士出身,這些年在京師為官先事大明陛下後奉韃子帝王,現在又迴歸祖宗,家中頗有積蓄,日子雖然比不上當官老爺,當然要比一般的老百姓強過百倍。


    孫之獬被裝進囚車木籠還在想這些事,但很快他發現今天的遊行不太好過,兩輛大牲口車拉著他,李全帶著一支隊伍保護囚車,一邊有人敲鑼打鼓,鑼鼓鳴響,熱鬧非凡,老百姓都出來了。


    老百姓一看,一支明軍押著一輛囚車徐徐而來,囚車上坐著一位五十來歲的囚犯,身穿白色囚服,前麵的腦袋剃成了光瓢,後麵留著辮子,都知道這是韃子的標誌,指指點點,議論聲起。


    “老兄,這是誰呀?”


    “不知道哇,這不是個韃子嗎?”


    “對了,皇上最近在這一帶打大仗,聽說殺死的韃子不計其數,包括韃子的幾個王爺,可為老百姓出了口惡氣,這些韃子早就該殺,但為什麽獨留這個韃子,這是要押往刑場砍腦袋吧?”


    “好像是,這些挨千刀的直接砍了便宜了他們,應該多折磨折磨他們才好。”


    “看樣子沒少遭罪,你看他腦袋上有幾個包,青一塊紫一塊的,那臉上還有好地方嗎,還有你他的老鼠辮子都成什麽樣子,真是活該!”……


    這時看這裏的老百姓比較多,李全一擺手,囚車停了下來。


    有個大塊頭的明軍當當敲了幾下鑼,老百姓立馬靜了下來,大塊頭的明軍扯著大嗓門喊道:“鄉親們,你們大概還不知道這位是誰吧,這就是漢奸孫之獬。”


    老百姓又開始小聲議論了,“孫之獬?孫之獬是誰?”


    “漢奸?鬧了半天這是個假韃子?”


    “別說話,聽這位軍爺往下說……”


    大塊頭的明軍繼續道:“關於孫之獬的事,由我們李大人給大家說到說到他都幹了些什麽,大家注意聽啊。”大塊頭說完恭恭敬敬地躲到了李全身後。


    李全從懷裏將朱由崧昨晚擬好的孫之獬的罪行罪證拿出來,展開高聲宣讀:“孫之獬,字龍拂,山東人。天啟年間的進士,庶吉士,繼為翰林院檢討。投靠過閹黨,因捧魏忠賢的臭腳而吃香。閹黨魏忠賢倒台後,朝廷下令毀掉由閹黨編寫的以排斥、誅殺異己為目的的《三朝要典》,孫之獬抱著《三朝要典》到太廟痛哭,為士林所不齒,被朝廷削籍迴鄉居住。


    韃子入關後,孫之獬俯首乞降,當了可恥的漢奸。而且他自己帶頭與家人奴仆一起剃頭留了辮子,並換上了滿裝,一心一意在山東等待滿清主子的到來,韃子為收攬人心,接納並讓他當了禮部侍郎。


    明朝的降臣上朝時仍穿明朝服飾,隻是滿、漢大臣各站一班。可是這個孫之獬為獨得滿清歡心,非要“標異而示親”,上朝時他變得“煥然一新”,不但剃了發,留了辮,還改穿了滿族官吏的服裝。當大臣們步入朝堂站班時,他很親切地走進了滿族大臣的行列。滿族大臣都自謂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屬下的漢臣孫之獬與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出班外。孫之獬自討沒趣,悻悻然走迴漢班,漢臣恨他過於逢迎求寵,一個緊挨一個毫不鬆動,不讓他入班。徘徊於兩班之間的孫之獬進退不得,狼狽萬狀。


    這個孫之獬惱羞成怒,上疏對滿清提出應下令讓漢人剃發留辮,多爾袞竟然采納了,現在北直隸一帶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多少百姓無辜喪命,血雨腥風啊。這是個出賣祖宗的敗類,幫著韃子害死了我們多少同胞啊!”


    李全剛讀到這裏,老百姓都聽明白了,有一個振臂高唿:“打倒狗漢奸,殺了這個狗賊!”


    “對,打死這個禍國殃民的敗類!”一人帶頭,群情振奮,這就不光是罵了,也開始動手了,老百姓最是疾惡如仇的,有往孫之獬臉上吐吐沫的,有的往他腦袋上扔大糞的,不一會兒孫之獬沒人樣子了。


    李全叫停了眾百姓之後,用清水把孫之獬衝洗幹淨,拉著他繼續遊行,老百姓跟著叫嚷,每到人多的地方李全便命令停下,宣讀罪行,讓老百姓出氣。


    第二天也是這個程序,但孫之獬遭的罪比第一天更甚,第三天情況更糟,而且這三天飯也不讓他吃,水不讓他喝,現在這孫之獬便明白了,這哪是讓他遊街之後要放了他呀,這是往死裏整他呀,因此第三天遊行時,孫之獬破口大罵,本來他當官當習慣也看不起百姓,因此他先罵老百姓,接著罵李全這些兵將,又罵朱由崧出爾反爾,陰險毒辣。


    這下一李全可惱了,敢罵當今天皇上這還了得?本來打算當街將孫之獬淩遲處死,但一看老百姓越聚越多,人山人海,個個咬牙切齒,現在都知道這個孫之獬是怎麽迴事了。


    李全便記起了朱由崧的旨意,趕緊把兵將撤到一邊,扔下孫之獬不管了。


    老百姓恨透了這樣的漢奸,衝過去連撕帶咬,孫之獬直學狗叫,滿臉是血,頭發和耳朵都沒扯沒了,有人拿來針線把嘴給他縫上,還有人更絕,弄來豬毛和狗毛扒光衣服往上身上硬種,最後孫之獬斷氣的時候簡直沒人樣子了。


    帶著兵將躲在旁邊看熱鬧的李全等人看得過癮,一邊看一稱讚陛下的手段,孫之獬罪有應得,當漢奸害人,出賣祖宗這就是下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星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星草並收藏迴到明末當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