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兩位王爺英親王阿濟格和智順王尚可喜惱怒之餘,組織人馬對明軍的北營區發動了第三次猛攻,並親自衝鋒,二位王爺身先士卒,幾萬清軍的士氣一下子又上來了。
阿濟格和尚可喜,一個驍勇,一個善戰,他們不相信朱由崧的禦營難道有三頭六臂不成?清軍一向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可是眼前幾萬清軍竟然對付不了幾千禦營鐵騎,今天晚上二位王爺豁出去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不拿攻下明軍的大營活擒或陣斬朱由崧誓不罷休!
阿濟格和尚可喜兩匹馬兩口大刀兩馬當先,衝進了明軍大的營,見人就殺逢人便砍,大刀起落處,射過來的箭矢紛紛墜地,在二位王爺的帶動下,幾萬清軍呐喊著如群魔亂舞,如開閘之洪又衝進了明軍的大營。
弓箭過後,朱由崧的禦營鐵騎又衝過來了,阿濟格和尚可喜帶頭衝向禦營的槍陣,大刀掄圓了上下翻飛,明軍鐵騎一齊舉槍紛紛向二將猛刺過來,但槍鋒遇到刀鋒紛紛改變了方向,或被蕩開,或被斬斷,大刀如雲片一樣再斬過去,明軍鐵騎紛紛落馬,明軍鐵騎想把二位王爺困住談何容易,這二人如下山猛虎,身邊左右均是他們的親兵衛隊,看二位王爺如此悍猛,也全都玩命了,禦營鐵騎無堅不摧的槍牆被衝擊得歪七扭八,潰不成陣。
阿濟格和尚可喜帶著清軍正在發威的時候,兩員大將飛馬而來,一個身穿亮銀盔甲,披著淺褐色風衣,麵膛微黑,頜下有須,濃眉闊目,氣宇軒昂,掌中一口大刀,正是禦營統領劉肇基;另一個是頭頂鐵盔身披鐵甲,方麵大耳,閣口裂腮,掌中一把長把開山鉞,正是朱由崧臨時配給劉肇基的副將祖克勇。
這二將指揮著禦營鐵騎接連殺退了幾萬清軍的兩次進攻,這是第三次,劉肇基告訴祖克勇,擒賊擒王,他們一般不直接參戰,如參戰目標就是清軍的主將,能把主將斬於馬下,清軍不戰自亂,前兩次二將根本沒親自出馬,這次一看禦營鐵騎要抵擋不住了,因為清軍太多了,二將也不得不出親自出馬了,目標當然鎖定了清廷的兩位王爺。
兩匹馬像兩道黑色的閃電,直取英親王阿濟格和智順尚可喜。
兩位清廷王爺的衛隊自然要保護王爺,副將、參將、偏將、牙將等一大幫韃子成群結隊衝過來阻攔二將。
劉肇基一刀掃出,一名韃子的腦袋飛出去了,無頭屍還坐在馬上繼續往前衝,一腔熱血噴灑在夜空,無頭屍衝到劉肇基的戰馬麵才裁於馬下。
然而這一刀並沒有完,削飛了一名韃子的腦袋之後,餘勢尚存正斬中另一名韃子,鋒利的刀鋒直接把這名韃子給肢解了,斜肩鏟背,殘屍裁於馬下。
祖克勇更是驍勇,他力大鉞沉,掄起長把開山鉞一招橫掃千均,擋在前麵的幾名韃子連人連馬倒飛出去,像被炸彈炸飛出去一樣,馬腦袋夾雜著人腦袋淩空亂飛,夜空中如下了陣陣血雨。
這二將衝鋒,清軍的慘叫聲不絕於耳,也就是說,一般的清軍兵將根本攔不住這二人。
眨眼間,劉肇基和阿濟格就交手了,那邊祖克勇大戰尚可喜。
論驍勇阿濟格勝過多鐸,但跟劉肇基是棋逢對手,二將殺了個難解難分。
但祖克勇對戰尚可喜,尚可喜可倒黴了。別看他是什麽清初三順王之一,又是什麽山東三礦工之一,但在祖克勇麵前他什麽都不是,不是尚可喜武藝不高,而是對手太強大了,二人沒三合,尚可喜的大刀正砍到祖克勇的開山鉞上。
鉞是大斧子,祖克勇的開山鉞個頭跟小簸箕差不多,刃薄背厚,精鋼鑄造,再加上長長的金屬杆,這是重兵器的一種,重量近百斤,用這種兵器者皆力猛勁足之人,否則難以駕馭,相比大刀來說,尚可喜的兵器份量上至少得相差四十斤。
四十斤掄起來就是四百斤,因此這兩件兵器撞到一塊,當啷一聲巨響,空中火星四濺。
尚可喜覺得兩膀一麻手就不聽使喚了,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樣,十指一鬆,這口大刀折著跟頭就飛上了天空,飛到最高處落下來,一名倒黴的韃子被斬於馬下。
尚可喜的胳膊被震得差點脫臼,但顧不得許多一看不好,撥馬就跑,祖克勇摧馬就追。
蒙古大將鐵裏木、木裏花、紮得衝過來要救尚可喜,讓過尚可喜的馬頭,打算三戰祖克勇,結果祖克勇一鉞掄過去,三位蒙古大將的刀槍棒全被蕩開了,又一鉞攔腰掃去,三聲慘叫,三位蒙古大將一對半滾落馬下。
祖克勇繼續追殺尚可喜,“王爺快撤,偽帝在牆內還有埋伏。”尚可喜經過阿濟格身邊時喊了一聲,飛馬而過。
正與劉肇基酣戰的阿濟格一看,果然,有些清軍已經衝破禦營鐵騎的槍牆,攻進了半截圍牆之內,但牆內大批明軍洶湧,刀光劍影中,這些攻到圍牆內的清軍全部被放翻,無一例外。
但是盡管阿濟格戰不下劉肇基也不舍得敗陣,因為他撥馬往下敗,身邊的將士也肯定跟著他往下敗,第三次衝鋒仍然是失敗而告終,那今晚上就徹底失敗了,他不甘心。
因此阿濟格使出渾身的解數大戰劉肇基,正這時祖克勇飛馬趕到,與劉肇基雙戰阿濟格,一個劉肇基阿濟格就對付不了,又來了這員悍將,阿濟格再難招架,不想死在這裏隻得往下敗。
劉肇基和祖克勇在後麵追緊不舍,現在成了清廷的二位王爺帶頭逃命了,手下的清軍也隻得跟著,跟不上來的就被追過來劉肇基和祖克勇斬於馬下,這一下為禦營鐵騎扭轉了戰局,槍牆再現跟著兩員主將追殺韃子。
劉肇基和祖克勇帶著禦營鐵騎一口氣追出營門,又追到洛陽城下的護城河邊,直到阿濟格和尚可喜帶著殘兵敗將逃進城中,高懸吊橋,劉肇基他們才收兵迴營。
阿濟格和尚可喜,一個驍勇,一個善戰,他們不相信朱由崧的禦營難道有三頭六臂不成?清軍一向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可是眼前幾萬清軍竟然對付不了幾千禦營鐵騎,今天晚上二位王爺豁出去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不拿攻下明軍的大營活擒或陣斬朱由崧誓不罷休!
阿濟格和尚可喜兩匹馬兩口大刀兩馬當先,衝進了明軍大的營,見人就殺逢人便砍,大刀起落處,射過來的箭矢紛紛墜地,在二位王爺的帶動下,幾萬清軍呐喊著如群魔亂舞,如開閘之洪又衝進了明軍的大營。
弓箭過後,朱由崧的禦營鐵騎又衝過來了,阿濟格和尚可喜帶頭衝向禦營的槍陣,大刀掄圓了上下翻飛,明軍鐵騎一齊舉槍紛紛向二將猛刺過來,但槍鋒遇到刀鋒紛紛改變了方向,或被蕩開,或被斬斷,大刀如雲片一樣再斬過去,明軍鐵騎紛紛落馬,明軍鐵騎想把二位王爺困住談何容易,這二人如下山猛虎,身邊左右均是他們的親兵衛隊,看二位王爺如此悍猛,也全都玩命了,禦營鐵騎無堅不摧的槍牆被衝擊得歪七扭八,潰不成陣。
阿濟格和尚可喜帶著清軍正在發威的時候,兩員大將飛馬而來,一個身穿亮銀盔甲,披著淺褐色風衣,麵膛微黑,頜下有須,濃眉闊目,氣宇軒昂,掌中一口大刀,正是禦營統領劉肇基;另一個是頭頂鐵盔身披鐵甲,方麵大耳,閣口裂腮,掌中一把長把開山鉞,正是朱由崧臨時配給劉肇基的副將祖克勇。
這二將指揮著禦營鐵騎接連殺退了幾萬清軍的兩次進攻,這是第三次,劉肇基告訴祖克勇,擒賊擒王,他們一般不直接參戰,如參戰目標就是清軍的主將,能把主將斬於馬下,清軍不戰自亂,前兩次二將根本沒親自出馬,這次一看禦營鐵騎要抵擋不住了,因為清軍太多了,二將也不得不出親自出馬了,目標當然鎖定了清廷的兩位王爺。
兩匹馬像兩道黑色的閃電,直取英親王阿濟格和智順尚可喜。
兩位清廷王爺的衛隊自然要保護王爺,副將、參將、偏將、牙將等一大幫韃子成群結隊衝過來阻攔二將。
劉肇基一刀掃出,一名韃子的腦袋飛出去了,無頭屍還坐在馬上繼續往前衝,一腔熱血噴灑在夜空,無頭屍衝到劉肇基的戰馬麵才裁於馬下。
然而這一刀並沒有完,削飛了一名韃子的腦袋之後,餘勢尚存正斬中另一名韃子,鋒利的刀鋒直接把這名韃子給肢解了,斜肩鏟背,殘屍裁於馬下。
祖克勇更是驍勇,他力大鉞沉,掄起長把開山鉞一招橫掃千均,擋在前麵的幾名韃子連人連馬倒飛出去,像被炸彈炸飛出去一樣,馬腦袋夾雜著人腦袋淩空亂飛,夜空中如下了陣陣血雨。
這二將衝鋒,清軍的慘叫聲不絕於耳,也就是說,一般的清軍兵將根本攔不住這二人。
眨眼間,劉肇基和阿濟格就交手了,那邊祖克勇大戰尚可喜。
論驍勇阿濟格勝過多鐸,但跟劉肇基是棋逢對手,二將殺了個難解難分。
但祖克勇對戰尚可喜,尚可喜可倒黴了。別看他是什麽清初三順王之一,又是什麽山東三礦工之一,但在祖克勇麵前他什麽都不是,不是尚可喜武藝不高,而是對手太強大了,二人沒三合,尚可喜的大刀正砍到祖克勇的開山鉞上。
鉞是大斧子,祖克勇的開山鉞個頭跟小簸箕差不多,刃薄背厚,精鋼鑄造,再加上長長的金屬杆,這是重兵器的一種,重量近百斤,用這種兵器者皆力猛勁足之人,否則難以駕馭,相比大刀來說,尚可喜的兵器份量上至少得相差四十斤。
四十斤掄起來就是四百斤,因此這兩件兵器撞到一塊,當啷一聲巨響,空中火星四濺。
尚可喜覺得兩膀一麻手就不聽使喚了,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樣,十指一鬆,這口大刀折著跟頭就飛上了天空,飛到最高處落下來,一名倒黴的韃子被斬於馬下。
尚可喜的胳膊被震得差點脫臼,但顧不得許多一看不好,撥馬就跑,祖克勇摧馬就追。
蒙古大將鐵裏木、木裏花、紮得衝過來要救尚可喜,讓過尚可喜的馬頭,打算三戰祖克勇,結果祖克勇一鉞掄過去,三位蒙古大將的刀槍棒全被蕩開了,又一鉞攔腰掃去,三聲慘叫,三位蒙古大將一對半滾落馬下。
祖克勇繼續追殺尚可喜,“王爺快撤,偽帝在牆內還有埋伏。”尚可喜經過阿濟格身邊時喊了一聲,飛馬而過。
正與劉肇基酣戰的阿濟格一看,果然,有些清軍已經衝破禦營鐵騎的槍牆,攻進了半截圍牆之內,但牆內大批明軍洶湧,刀光劍影中,這些攻到圍牆內的清軍全部被放翻,無一例外。
但是盡管阿濟格戰不下劉肇基也不舍得敗陣,因為他撥馬往下敗,身邊的將士也肯定跟著他往下敗,第三次衝鋒仍然是失敗而告終,那今晚上就徹底失敗了,他不甘心。
因此阿濟格使出渾身的解數大戰劉肇基,正這時祖克勇飛馬趕到,與劉肇基雙戰阿濟格,一個劉肇基阿濟格就對付不了,又來了這員悍將,阿濟格再難招架,不想死在這裏隻得往下敗。
劉肇基和祖克勇在後麵追緊不舍,現在成了清廷的二位王爺帶頭逃命了,手下的清軍也隻得跟著,跟不上來的就被追過來劉肇基和祖克勇斬於馬下,這一下為禦營鐵騎扭轉了戰局,槍牆再現跟著兩員主將追殺韃子。
劉肇基和祖克勇帶著禦營鐵騎一口氣追出營門,又追到洛陽城下的護城河邊,直到阿濟格和尚可喜帶著殘兵敗將逃進城中,高懸吊橋,劉肇基他們才收兵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