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的英親王阿濟格和豫親王多鐸是一母同胞的親哥倆,朱由崧為這對同父同母的兄弟倆在南營區和北營區擺出的迷魂陣幾乎一樣,省得他們哥倆有意見。


    雖然洛陽城離朱由崧的大營與多鐸的營地離朱由崧的大營路程不同,白沙崗離朱由崧的大營遠出一倍還多,但他們定下的進攻時間是一致的,都是三更天對明營發起猛攻,欲使朱由崧陷入前後夾擊的絕境。


    因此,多鐸的人馬二更剛過就出發了,二十多裏的路程對清軍的輕騎兵來說也不算個路程,也就是半個小左右,清軍便開到明軍大營的南門外。


    這一路上兄長遇到的疑惑,當兄弟的也一樣有,那就是一直到明軍的營門口,皆沒有遇到明軍一槍一炮,而據清軍的探子得來的消息,明營外麵有幾處據點,均有明軍把守,多鐸還準備好了攻堅力量,可是這一路上卻沒有見明軍的影子,清軍所過之處,明軍的那幾處據點痕跡清晰可見,新掩埋的灶坑,剛剛掃除的炮台,挑的壕溝,這說明明軍已經撤了。


    難道他們有誘敵之計?多鐸和耿仲明立馬站在高處,望向明軍敞開的營門,此時營門口空無一人,別說夜巡的明軍沒有,甚至連個站崗明軍也沒有發現,隻有高杆上的氣死風燈在夜空中搖曳。


    側耳細聽,夜風中傳來若隱若現的歌舞升平及飲酒劃拳、放縱的淫笑聲,多鐸比兄長阿濟格有韜略,聯係到朱由崧這兩天營中大興土木的消息,知道朱由崧肯定設下埋伏,不然的話,大批清軍開到家門口了,明軍還無動於衷?大開營門,飲酒作樂,不是空城計,就是有其他的什麽陰謀詭計。


    要麽直接殺進去,要麽派人進去試探,要麽直接把大炮架上,把明軍的大營轟平了。


    多鐸的腦海裏閃出這麽幾個可選項,而就此撤兵直則接排除在外了,因為這一點他跟兄長阿濟格想一塊去了,兩支人馬三更時分前後夾擊,是三天前就約定好了,哪能單方麵擅自撤兵,豈不坑了另一方?


    就在多鐸還未拿定注意的時候,明軍大營裏喊殺聲震天動地,多鐸知道這是英親王阿濟格的人馬殺進明軍大營了,既然如此,自己沒的選擇,直接殺進去,管他什麽埋伏不埋伏,遇神殺神,遇鬼殺鬼,區區四萬明軍任憑他們隨便埋伏,我們兩路人馬共有十萬大軍,怕者何來!


    這一點,多鐸跟阿濟格想的也一樣,真不愧是親兄弟啊,很多地方都不謀而合。


    因此多鐸一聲令下,三萬清軍號叫著殺進了明軍的大營。


    直到前麵的清軍衝進明軍大營了,也沒有發現明軍的一兵一卒,與阿濟格一樣,進營門後他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堵半人多高的牆,這牆很明顯是新砌的,而且還未完工,磚石泥土等建築材料、工具等等俱在,隻是沒見半人影。


    衝在最麵的一批清軍剛然一愣,與北營區一樣的程序就出現了,牆內伏兵四起,數不清的明軍從這半截圍內全站起來了,每人手裏左手弓,右手箭,對準這些清軍拉弓射箭。


    瞬間,萬箭齊發,箭風唿嘯,流矢如雨般罩向清軍。


    衝在最前麵的清軍反應不及也無處閃躲,紛紛中箭倒地,不少戰馬也被射中倒在血泊之中,還有戰馬當場就驚了,仰空嘶鳴,亂躥亂蹄,但很快被射成了刺蝟。


    後麵的清軍趕緊將準備好的盾牌豎起來,韃子善騎射,但也對弓箭的防守也有研究,射敵人的同時,也得防著被敵人射,因為這個時代除炮火之外,最厲害最普通的殺傷利器就是弓箭了,因此清軍無論是步兵還騎兵都裝備有盾牌。


    很快無數的盾牌組成了一道道盾牆,明軍的箭矢射在盾牌上一陣驟響,紛紛墜地,但仍然有流矢無孔不入,從盾牌與盾牌的空隙中鑽進去,射中目標,清軍的人馬仍然不斷有人中箭倒下。


    “衝!殺!”多鐸當然不在乎這些傷亡,野蠻民族的野蠻稟性暴露無遺。


    這些馬上的控弦民族長於騎馬衝鋒射箭,因此他們冒著箭雨,一麵還擊一麵繼續往前衝。


    但是還沒等清軍衝到到圍牆近前,從圍牆的兩邊殺過來兩支隊伍,這支隊伍裝備一樣,每人手中均是一根白杆槍,呐感著衝入清軍的隊伍,雙方就在明營的圍牆之外展開了白刃杆鬥。


    來的正是朱由崧的王牌之師之一的忠貞營,也即是四川石柱的白杆兵,這支隊伍是忠貞侯秦良玉親自訓練出來的,個個身懷絕技,別看這些將士們個頭普通不高,但身法矯健,手中的白杆槍神出鬼沒,殺法驍勇。


    這一交手清軍才知道厲害,其實他們早就較量過了,八騎鐵騎驍勇,但分跟誰比,跟秦良玉的白杆兵相比,這些清軍隻能排第二,這個問題當年秦良玉在遼東、在京畿等地已經經過數次實戰檢驗過了,已經成為真理。


    因此,別看白杆兵人數不多,戰鬥力卻很強,一個衝鋒,清軍留下一地的死傷像退潮一樣被白杆兵趕出大營,這麽快就潰退下來,也是清軍懾於白杆兵的威名。


    多鐸不服氣,摘下三股托天杈,帶著耿仲明、徐得功、連得成、鐵樹和紮爾木等大將身先士卒,二次衝進了明軍的大營。


    但白杆兵也有大將,兩員年輕的主將分別是鄭鴻逵和馬萬年,這二將都武進士出身,一個當過海盜悍匪,一個是秦良玉之孫,深得秦馬兩家的武藝真傳,因此兵對兵將對將,明軍和清軍在營門口混戰起來。


    此時圍牆之內的明營又一是番天地,未參戰的三萬明軍分成兩班,該休息的休息,當然外麵這麽折騰他們睡不著同,隨準備好了應戰,該施展工繼續施工,當然不是砌牆而是挖地道。


    此時的朱由崧在禦帳之中更是和諧享受,麵對著一桌豐盛的酒席,左邊是賀宣嬌,右邊是馬金花,兩個絕色美女做陪,太監安林在一邊支應,還有一幫管弦樂女吹拉彈唱,剛才阿濟和多鐸等人隱隱約約聽到的歌舞聲、劃拳聲、淫笑聲皆出自他們這些人。


    禦帳之外,是禦營的輕火器營、馬部營,五百隻支燧發槍和五百名馬弓手步弓手組成一千人馬的甲衣衛士,還有一隊錦衣衛,由李全和柳春紅負責,保護禦帳的安全,不時有斥侯和錦衣衛來向李全報告著北營門和南營門的戰況。


    現在李全又進帳來到朱由崧的近前,“陛下,清軍太多了,看樣子是傾巢而出,禦營鐵騎和忠貞營跟他們幹起來了,要不要增派人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星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星草並收藏迴到明末當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