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的公子道:“武之要義,在於打殺力氣,內修氣息,外壯筋骨是質也。武之根本,乃出迅捷,天下武藝,唯快不破。”


    麵白如玉的公子頻頻點頭:“兄所言甚是,看兄印堂發亮,太穴鼓起,這幾年又沒少下功夫吧,這次武舉定是誌在必得了。”


    黑臉的公子笑道:“這小弟可不敢妄言,不過小弟今年是第二次參加武舉了,弓刀石、馬步箭,十八般武藝樣樣拿得起放得下。”


    “兄太謙虛了,兄最擅長哪一門武藝?”


    “要說最擅長也談不上,不過小弟能開一石的強弓,射箭百步之內百發百中。”黑臉的公子說這話時,麵露得意之色。


    此話引起側坐一位年輕公子的注目,此人生得虎頭虎腦的,正在品茶,一聽這話把茶碗放下了,目光投向黑臉的公子,表示很有興趣。


    此時與這位虎頭虎腦公子一樣的有興趣還有朱由崧。


    今天的朱由崧是一身年輕的武生公子打扮,一襲白衣,手拿折扇,身邊有四位隨行者,分別是新任的謹身殿大學士王鐸、東廠掌刑千戶李全、俠女賀宣嬌和丫鬟小紅,兩個美女女扮男裝,李全也收拾了一下,與朱由崧五個人往一塊一座,嫣然是兩主三仆,而且除了王鐸這個老家個上了兩歲年紀外,四個年輕人長相一個賽一個。


    原來朱由崧進城之後,和金皇後、嬋兒玩過燕雙飛,處理完朝政大考還有兩天,終究無事,就想用這種方式接近這些舉子們,賀宣嬌和小紅也要跟著,五個人收拾一番之後,由李全引路就選中了這裏。


    白臉和黑臉的武生公子,朱由崧他們不識得,但這邊虎頭虎腦的年輕公子朱由崧可認得,不是別人,正是鄭鴻逵的侄子鄭大木。也就是曆史上有名民族英雄鄭成功,按照曆史發展他當民族英雄那是以後的事,現在的鄭大木還是一名國子監的學生,師從東林魁首兼禮部尚書錢謙益,現在他要去見他的老師錢謙益,師娘柳如是告訴他老師辦事去了,明天才能迴來,他也不想迴國子臨打算在這裏住上一晚等候恩師。


    朱由崧跟鄭大木也算是久打交道了。書生意氣的鄭大木跟隨錢謙益捅過婁子,也救過駕,朱由崧親口加封學業期滿可到錦衣衛任職,官雖不大,但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沒想到事隔多日,朱由崧在這裏見著他了。朱由崧本想讓人招唿他過來問話,但鄭大木沒認出朱由崧來,朱由崧一看自己這模樣也隻好裝萍水相逢了。


    麵白如玉的公子聽黑臉的公子如是說,對射箭也很感興趣就想見識一番其箭法,兩個人應該有過一麵之緣,於是就纏著他到外麵一試身手,黑臉的公子推辭不過,二人隻好到了後院。


    鄭大木也是無事想開開眼起身跟出來了。隨後朱由崧帶著王鐸、李全和兩位山寨版美女也起身往後院來了。


    這家客棧生財有道,知道每逢大考時這裏居住的舉子較多,專門在寬敞的後院設置了練武場,供舉子們和那些好武的南來北往的客商們在這裏切磋武藝,活動筋骨。


    所謂的練武場很簡單,就是一處閑置不用的寬敞地四周用圍牆拉起來,修理平整旁邊擺上兵器架子,配上刀槍劍戟弓箭石鎖耙子等常規劃器械。


    這時院裏有一個客商正耍刀,還有兩個在舉扔石鎖活動筋骨,看到這位黑臉的公子等一幫人進來了,徑直取了弓箭這幾個人也停下來看熱鬧。


    黑臉的公子摘下一張弓來掂了掂弓體,又輕輕扯了兩下弓弦,覺得這弓用著還可以,又取下一支箭,距離箭耙步量了一百步的距離釘子步站定,認扣添弦,吱吱呀呀就把弓拉圓了。


    這時旁邊看熱鬧的算上朱由崧和鄭大木等人有十幾個,都亮開了場不動聲色地欣賞著。


    黑臉的公子略微一瞄準,對準前拳一鬆後手啪的一聲輕響,這支羽就嗖的一聲就破空而出,隨著嘭的一射中耙子,白臉的公子帶著鼓掌叫好。


    黑臉的公子又取出第二支箭,開弓如滿月,啪,嗖,又射出去了,又命中箭耙,接著是第三箭也射中了耙子。鄭大木和白臉的公子帶頭喝彩,其他這些看熱鬧的都跟著鼓掌。


    朱由崧也覺得此人箭法不錯,百步之外能三射三中,可以稱為擅射了,久經沙場的領劉肇基也不過如此,黑臉的公子年紀不大箭法上能有如此造詣,實在難得,因此他跟著也拍起了手。


    這時有一個身背弓箭腰挎雙彎刀的年輕公子擠到了最前麵,說是年輕公子其實就是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不但身材不高,透著單薄,那張娃娃臉稚氣未脫,但身後這張弓可不小,一看就是一張特製的強弓,看這弓體個頭至少是兩石弓,箭弧中的箭也特別,不是普通的竹箭,而是純金屬製作的狼牙箭。


    眾人看著心中畫弧,這一少年背這麽大一張弓是自己用的嗎?


    在掌聲和喝彩聲中和一些人的質疑中,小公子把自帶的弓箭摘下來了,比那黑臉的公子離耙子又遠出二十步,二話不說,取出一支狼牙箭,吱呀一聲這張大弓就拉圓了,也不怎麽瞄,啪的一聲就這支箭就出去了。


    一聲異常的響動,這支箭命中目標,金屬朱由崧等人圍過來看時,見這支箭洞穿了耙心。一百二十步遠,這少年公子不但射得如此準,還射得如此狠,因此包括朱由崧在內,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體中少年公子身上。很明顯這位少年公子比剛才那位黑臉的公子在箭術上技高一籌。


    因此看熱鬧的人紛紛為少年公子喝彩,朱由崧就發現這少年公子麵容冷峻,二目之中似乎帶著刻骨的仇恨,對眾人的捧場喝彩沒有半句謙虛,也沒有一點笑模樣,仍然緊繃著小臉二話不說,隻是收了弓箭。


    看少年公子如此冷酷高傲,黑臉的公子臉上一熱有些掛不住了,輕篾地撂出了一句,“無它,不過弓善耳!”


    少年公子聞言二目寒光一凝,朝向黑臉的公子,“兄可敢與某比射?”


    “如何不敢。但不隻如何比法?”黑臉的公子滿不在乎道。


    少年公子冷冷道,“射這種靜止的耙子是分不出高低的,這種箭射得再好也是中看不中用。咱們就比一箭,誰能把誰射出的箭當空射落就算贏,你敢比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當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星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星草並收藏迴到明末當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