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想一想,海對麵的米歐大陸好像和他們很遙遠,可海上航行也不過是一個月的事情,這和他們與其他國家隔著一個沙漠的距離又有多少區別?真要打不還是打的起來。
而刺客口中的那個國家魯西斯並不陌生,米歐大陸沿海一帶最強盛的國家——格比特蘭,一向喜歡在海上用海盜的名義劫掠國王商船,時不時還會騷擾一下沙迪亞的海岸線,是北部軍隊的主要防禦對象,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並不怎麽好。
隻是沒想到他們那麽貪心,在海上和他們做對還不夠,現在竟然開始覬覦起沙迪亞的國土。
從刺客的口供中,他們終於知道格比特蘭的目的是想讓沙迪亞陷入混亂後趁機攻打並奪取他們的海岸防線,並以此為基點,慢慢吞噬沙迪亞這個黃金之國。
而以目前沙迪亞王沒有子嗣,皇室其他成員又不成器的情況,隻要沙迪亞王生死,他們自然就會亂起來。
「格比特蘭的國王的野心也太大了。」聽到這裏,艾拉直皺眉,又是假扮海盜襲擊沿海一代,又是隔海侵略別的國家,這種操作,讓她想起一段很不愉快的歷史記憶,對這個格比特蘭國的印象也低到了穀底。
魯西斯繼續說:「還不止這些。」
在刺客之前受刑時交代的口供裏,他們有一點是沒有說謊的,那就是他們確實是被人僱傭來刺殺魯西斯的,隻不過僱傭他們的人並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也沒有像他們透露他們所要刺殺的對象也就是魯西斯的真實身份,但因為盜匪團的人本來就要對魯西斯動手,加上對方給的報酬非常多,他們就順水推舟的接下了這個僱傭。
而為了讓水攪的更渾,在出現第一位聯繫他們的僱主以後,盜匪團幹脆主動出擊,又聯繫上了幾個想要沙迪亞王死的僱主,多放收錢,然後在他們的幫助下,成功避過沙迪亞人的眼睛,成功製造了這次的刺殺事件。
而盜匪團也想到了事情敗露後被抓的可能,所以這些僱主同時也是他們掩人耳目的手段之一,到時候被抓的人隻要停過一段時間的刑罰,再說出這些僱主的消息,那麽沙迪亞這邊自然就會相信他們得到的線索是真實的,然後順著去調查,自然會查到那些僱主的身上,保證絕對不會有人查到格比特蘭國,讓他們的國家能從此事中完美的摘出去。
這些刺客本來就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如果不是艾拉突然來了一處關禁閉的把戲,他們就真的成功了。
至於為什麽精心準備的刺殺最後隻鬧出這麽一點動靜,就有點戲劇性了。
實際上他們的計劃本來要比我們所經歷的更為周密,但不知道為什麽原本定下途中突然有人突然表示放棄僱傭,又有人希望他們能延後刺殺的時間,盜匪團雖然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麽就突然變卦,但他們又擔心會有人把消息透露出去,導致沙迪亞王不再出宮,讓他們錯過這次的機會,於是幹脆咬牙提前進行了刺殺。
而原因嘛,其實很好猜。
魯西斯臉色有些複雜,甚至是啼笑皆非的:「他們聯繫的那些僱主基本都是各國派來的使團成員。」
而現在這些使團還在和沙迪亞談瘧疾藥方的事情,在沒有談妥之前,他們當然不希望沙迪亞王出事——雖然出事了是好事,但那是對他們背後的國家來說,對於使團成員們本身,還是得到藥方更能讓他們在迴國後受到嘉獎,相比國家的利益,他們當然更珍惜自己的利益。
所以艾拉之前的安排給了這些人刺殺他們的機會,但也是她讓那些使團做出延後甚至放棄刺殺魯西斯的計劃。
「那現在要做什麽?把那些使團的人抓起來嗎?」
魯西斯搖頭:「全抓起來的可能性很小,雖然這些格比特蘭的人說了這麽多,但實際上他們並不能拿出多少證據證明是那些使團指示他們的,他們原本隻是想用自己的命讓沙迪亞和各國的關係變的混亂。」
既然是敵人想要獲得的,那他當然不能順對方的意思,而且那些使團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派去和盜匪團溝通的人都是使團中身份很低的奴隸或者僕從,甚至也隻有那麽一兩次的溝通,就算被抓住,隻要推脫說不知道,為了兩國交好,魯西斯也不可能拿他們怎麽辦。
當然他也不會那麽簡單就放過他們,他已經派人把刺客的口供——當然是供出他們是幕後指使者的身份的那一份口供——拿去給這些使團的負責人們了,並且要他們表現的非常生氣,要他們給個說法,不然就把他們全都扣下,讓他們的國王來給個交代。
然後暗中他打算讓和那些使團走得比較近的貴族做說客,挑破離間一下。
既然要給說法,那麽一個奴僕自然是不夠分量的,最後這些使團自然會推出一個足夠分量的人來抗下所有的事情,而為了不成為棄子,使團內部自己就會鬥得你死我活。
當然這樣隻能除掉幾個無關緊要的使者,但殺雞儆猴的效果就有了,而且為了魯西斯的平息怒火,讓他不會帶人踏足他們的國土,那些國家的國王還得給他賠禮道歉,不大出血一筆是不可能的。
甚至現在在談的瘧疾藥方的價格也能再提一提。
而這麽一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國家也不敢再生事了,魯西斯也能抽出兵力去對付格比特蘭。
既然格比特蘭一直在覬覦他們,還在私下裏做出這麽多小動作,那他幹脆就撕碎表麵的那張皮,明刀明槍的打上一場吧。
而刺客口中的那個國家魯西斯並不陌生,米歐大陸沿海一帶最強盛的國家——格比特蘭,一向喜歡在海上用海盜的名義劫掠國王商船,時不時還會騷擾一下沙迪亞的海岸線,是北部軍隊的主要防禦對象,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並不怎麽好。
隻是沒想到他們那麽貪心,在海上和他們做對還不夠,現在竟然開始覬覦起沙迪亞的國土。
從刺客的口供中,他們終於知道格比特蘭的目的是想讓沙迪亞陷入混亂後趁機攻打並奪取他們的海岸防線,並以此為基點,慢慢吞噬沙迪亞這個黃金之國。
而以目前沙迪亞王沒有子嗣,皇室其他成員又不成器的情況,隻要沙迪亞王生死,他們自然就會亂起來。
「格比特蘭的國王的野心也太大了。」聽到這裏,艾拉直皺眉,又是假扮海盜襲擊沿海一代,又是隔海侵略別的國家,這種操作,讓她想起一段很不愉快的歷史記憶,對這個格比特蘭國的印象也低到了穀底。
魯西斯繼續說:「還不止這些。」
在刺客之前受刑時交代的口供裏,他們有一點是沒有說謊的,那就是他們確實是被人僱傭來刺殺魯西斯的,隻不過僱傭他們的人並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也沒有像他們透露他們所要刺殺的對象也就是魯西斯的真實身份,但因為盜匪團的人本來就要對魯西斯動手,加上對方給的報酬非常多,他們就順水推舟的接下了這個僱傭。
而為了讓水攪的更渾,在出現第一位聯繫他們的僱主以後,盜匪團幹脆主動出擊,又聯繫上了幾個想要沙迪亞王死的僱主,多放收錢,然後在他們的幫助下,成功避過沙迪亞人的眼睛,成功製造了這次的刺殺事件。
而盜匪團也想到了事情敗露後被抓的可能,所以這些僱主同時也是他們掩人耳目的手段之一,到時候被抓的人隻要停過一段時間的刑罰,再說出這些僱主的消息,那麽沙迪亞這邊自然就會相信他們得到的線索是真實的,然後順著去調查,自然會查到那些僱主的身上,保證絕對不會有人查到格比特蘭國,讓他們的國家能從此事中完美的摘出去。
這些刺客本來就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如果不是艾拉突然來了一處關禁閉的把戲,他們就真的成功了。
至於為什麽精心準備的刺殺最後隻鬧出這麽一點動靜,就有點戲劇性了。
實際上他們的計劃本來要比我們所經歷的更為周密,但不知道為什麽原本定下途中突然有人突然表示放棄僱傭,又有人希望他們能延後刺殺的時間,盜匪團雖然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麽就突然變卦,但他們又擔心會有人把消息透露出去,導致沙迪亞王不再出宮,讓他們錯過這次的機會,於是幹脆咬牙提前進行了刺殺。
而原因嘛,其實很好猜。
魯西斯臉色有些複雜,甚至是啼笑皆非的:「他們聯繫的那些僱主基本都是各國派來的使團成員。」
而現在這些使團還在和沙迪亞談瘧疾藥方的事情,在沒有談妥之前,他們當然不希望沙迪亞王出事——雖然出事了是好事,但那是對他們背後的國家來說,對於使團成員們本身,還是得到藥方更能讓他們在迴國後受到嘉獎,相比國家的利益,他們當然更珍惜自己的利益。
所以艾拉之前的安排給了這些人刺殺他們的機會,但也是她讓那些使團做出延後甚至放棄刺殺魯西斯的計劃。
「那現在要做什麽?把那些使團的人抓起來嗎?」
魯西斯搖頭:「全抓起來的可能性很小,雖然這些格比特蘭的人說了這麽多,但實際上他們並不能拿出多少證據證明是那些使團指示他們的,他們原本隻是想用自己的命讓沙迪亞和各國的關係變的混亂。」
既然是敵人想要獲得的,那他當然不能順對方的意思,而且那些使團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派去和盜匪團溝通的人都是使團中身份很低的奴隸或者僕從,甚至也隻有那麽一兩次的溝通,就算被抓住,隻要推脫說不知道,為了兩國交好,魯西斯也不可能拿他們怎麽辦。
當然他也不會那麽簡單就放過他們,他已經派人把刺客的口供——當然是供出他們是幕後指使者的身份的那一份口供——拿去給這些使團的負責人們了,並且要他們表現的非常生氣,要他們給個說法,不然就把他們全都扣下,讓他們的國王來給個交代。
然後暗中他打算讓和那些使團走得比較近的貴族做說客,挑破離間一下。
既然要給說法,那麽一個奴僕自然是不夠分量的,最後這些使團自然會推出一個足夠分量的人來抗下所有的事情,而為了不成為棄子,使團內部自己就會鬥得你死我活。
當然這樣隻能除掉幾個無關緊要的使者,但殺雞儆猴的效果就有了,而且為了魯西斯的平息怒火,讓他不會帶人踏足他們的國土,那些國家的國王還得給他賠禮道歉,不大出血一筆是不可能的。
甚至現在在談的瘧疾藥方的價格也能再提一提。
而這麽一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國家也不敢再生事了,魯西斯也能抽出兵力去對付格比特蘭。
既然格比特蘭一直在覬覦他們,還在私下裏做出這麽多小動作,那他幹脆就撕碎表麵的那張皮,明刀明槍的打上一場吧。